前言:蟒蛇(自然名,原名詩越),不是我和柚子樹老師隊裡的隊員,所以跟她接觸較少,但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孩讓人印象深刻。記得她嘴裡叼著一根狗尾巴草,和陽光一起坐在木頭上,給蝸牛裝扮瞭望塔的情景,當時還抓拍過一張。也還記得天幕下看電影時,她問「為什麼要看動畫片,不看《傲慢與偏見》」。而她隨身帶到自然學校的包裡,還裝著每天都在讀的《傲慢與偏見》。活動結束後,輾轉看見了她的四篇隨想:偷橘篇,撿柴篇,割草篇和工程篇。文章是2020年10月初訊飛識別出來未經任何修改發在蟒蛇媽媽朋友圈裡的,可見蟒蛇的口才、文筆不一般。正如蟒蛇媽媽在朋友圈所發的文案一樣,蟒蛇「更因為露營、搭建等野外生活,收穫了對炊煙、泥土、雨水、草地,對動物、植物、天氣、風景,對大自然的無限感觸與美好體驗。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裡孩子,這短短的四天,是多麼寶貴!」徵求了她本人和家長的同意後,現分享在我的公眾號裡。(文末也附有蟒蛇媽媽朋友圈所發這四篇隨想的截屏。)
1.品嘗大自然的感覺(偷橘篇)
我出生在大城市——重慶。所以,我從來沒有真正地去品嘗大自然,真正的大自然。這次媽媽給我安排了一個夏令營去西充,四天三晚,我覺得我很滿意,因為這次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美麗而又有趣的大自然。
我不敢碰那看似骯髒而對人友善的泥土,只敢走城市裡寬敞的大道,因此第一天泥巴粘到了我的褲子上,染滿了我的雨靴上,我感到驚奇而又害怕。可後來老師告訴我:真正骯髒的東西,其實是會讓我們身體生病的東西,像新冠病毒它就是骯髒的東西。我深深的思考了一下,所以第2天我敢真正地去擁抱大自然,真正地去感受大自然了!
我敢走那窄小的石子路,還有那長滿雜草沾滿泥巴的木橋。橋上面的木頭參差不齊,有的粗有的細,隨意的釋放在河中。雖然我的臉.上沾滿泥土;雖然我的褲子散發出濃濃的橘子味兒,但我還是覺得有 趣,但我還是覺得高興! ! !
我還記得第三天晚上下了雨,碧綠的青草上面也染滿了泥土,石板路上出現了一個個小水窪,帳篷頂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再往下滴。我醒了,穿上雨靴,出了帳篷,向村民餵鵝的地方走去。大清早的,我到池塘去幹嘛呢?原來池塘上面有一大片橘子林,這麼早的,村民沒醒,公雞沒叫,大白鵝們也還在呼呼大睡,趁人不注意,我想去偷幾個橘子吃!
我躡手躡腳地朝橘子林走去,生怕呼吸大了點兒,吵醒了家狗。大概走了一公裡左右,腳都走軟了,似乎累得要一屁股坐下去,終於到橘子林了。我放眼望去全是熟的不能再熟的橙色橘子。我看到這個情 景,饞得口水直往下巴流,想馬上摘一個美美地品嘗一下, 再回到營地好好炫耀一番。我今天細選了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又大又熟的橘 子。我滿意極了,一手扶著橘子樹,保證不會搖出聲音來,一手拿著那個又大又熟的橘子開始往下扯。這橘子在樹上還扎得真牢固,我弄了幾分鐘都沒扯下來。
天漸漸亮了,我不敢再耽擱時間,就隨便弄了一個小橘子,大概還沒成熟,也不管這麼多了拿在手上撒腿就跑。我氣喘籲籲地回到營地,躲在一棵白樺樹下,美美的吃了一半兒,哇,那感覺簡直太美妙了,滋潤的橘子水瞬間從殼裡冒了出來,透著橘子皮兒,就能看到裡面像玉一樣的橙黃色橘子,吃一口,簡直像人間仙橘一樣!
自從我偷了一個橘子過後給了自己很多信心。不管是大道的石板路,還是小小的雜草道,我都敢跑。
這次我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美妙而又神奇的大自然! ! !
2.品嘗大自然的感覺(撿柴篇)用電飯鍋煮飯,成了我們在城裡生活的習慣。到了郊外,這可行不通,沒有插座,沒有電源,所以只能鑽木取火或用打火機的方式。
大清早的,我們被一片談論聲吵醒了,你猜怎麼著?停電了。我們只能去撿柴,通過篝火煮飯的方式。原本我們有點驚訝和失望,本來一個美好的早晨,可以泡碗熱熱乎乎的牛奶,可是現在停電了,水煮不開了,更別想什麼牛奶之類的。但是後來我們發現撿柴是一個 樂趣,讓我們學會另一種原始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感受另一種大自然的本質。
早上下雨了,可是餓肚子也不行,所以我們個個戴著帽子,穿著雨衣,踩著雨靴,踏在稀泥巴和石子兒混合的小路上。我們的腳踩進水窪裡,裡面的汙水濺到了旁邊的草叢上,它把熟睡的蝸牛從睡夢中吵醒,它把狗尾巴草的毛鍍上了另一種顏色。
要想撿到過多的柴火,必須到遠處的一座高山坡去。因為我經常到那裡去餵鵝,所以格外熟悉路。到了山坡下,仰望著山坡上到處散落的木柴,眼睛個個都發了金光,像是看到了美味的竹筒飯端到桌上來。我們越過乾枯的河溝,跳到山坡上準備往下扔柴。我們從高高的山坡上扔下的柴火,重重的摔在石板地上,劈成了兩半。雨水拍打在我們的帽子上,發出嘀嘀嗒嗒的響聲。
在一個傾盆大雨的日子裡,一群小孩拉著大大小小的木柴,嘻嘻哈哈地說笑著,慢慢地,走遠了,走遠了.……
3.品嘗大自然的感覺(割草篇)
第三天晚上因為我們需要吃竹筒飯,要在竹筒上面插些草。所以柚子樹老師帶領我和陽光去割草。身在城市裡,有城市裡的好環境,哪兒割過什麼草啊,連野外生長在爛河溝旁邊的泥草都沒碰過,所以這次割草不驚喜若狂!
抱著一個足足有兩個西瓜那麼大的籮筐,再拿上一把彎刀,哼著歌去割草了。要想割到鮮美的草,要到泥巴塘邊去。我搖搖晃晃地走在泥巴塘中間的一座小橋上,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橋了,也就是在亂泥和碎石上鋪了一層布而已。因為常年沒有人來清理,所以雜草幾乎把路給擋住了,隨意地釋放在路上,我抬眼一望,在泥塘旁看到了一株頑強生長的草,不過常年的灰塵擋住了它上面的光澤,而因風吹雨打,枝葉的尖頭已經垂到了泥塘裡,泛起一絲絲銀灰色的波紋。一株草緊緊地依偎在一起,像不可分離的兄弟姐妹,我看到這個情景歡樂極了,一腳踩在泥塘中的石頭上,一腳踩在小橋上,一手捏緊了那株草,像是要把上面的露珠給擠了下來,另一隻手拿著割草刀,用鋒利的一面比住草的根,"唰」的一聲把那株草割了下來。
割下來的草放進籮筐裡,漸漸地河邊的草被我們割了許多,籮筐裡的草也堆了一大把。拿著大籮筐,踩著石板路,哼著小調曲兒,繼續往前走,看有沒有其他的花或草可以拿來割。走了不一會兒,我們就在路旁看到了一株顯眼的紫色花,那株花的根緊緊的扎在土地裡,花梗上的刺也長得格外鋒利,而上面的紫色花外面看似柔弱,摸它那花瓣,多麼順手啊。可只要摘一朵聞一聞,恐怕要把你的鼻孔扎破,花蕊鋒利如刀,這樣的情景可不常見,柚子樹老師看到了這株花,立刻臉上布滿笑容,欣喜若狂的說要把這束花割下來,我看著這株外貌都令人害怕的紫色花,怎敢把它割下來?不過我想了一會兒,覺得大自然萬物都有他們的優勢,就連看似行駛緩慢的蝸牛也會保護自己。這株紫色花何不試一試呢!我用兩根手指頭提著花的根,另一隻手拿著割草刀,一下就把這束花給割了下來。喲,原來這株花外貌看似讓人可怕,可是它的根卻像竹子一樣中間空的,而不會傷人。所以真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呀。
割了一大筐草之後,我們興高採烈地回到營地。這次的嘗試讓我明白了:大地的萬事萬物都有他們自己的光彩,我們需要透過好奇的心靈與堅定的信念來發現大自然的美好!
4.品嘗大自然的感覺(工程篇)四天的工程,我們完成了團隊的目標:建築一座瞭望塔。
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所以我們見瞭望塔是為了能一眼平看全世界,一心關注目標事。我想第1天的工程大概是最有趣的,我們通過石子路,爛木橋,把笨重的木頭運到我們工作的地方,接著再快速計算需要用多少根幾米長的木頭,再開始幹體力活,哼哧哼哧地鋸木頭。
其實從我們建築木頭這幾天來看,也可以體現科技的發展。從魯班發明的手鋸開始,再到電鋸、電鑽。需要我們小朋友依次鋸10分鐘的手鋸,用電鋸恐怕只需要10秒鐘,在木頭上鑽孔也不例外!
通過第一天做模型, 第二天我們按照計劃圖依次開始行使各組的任務。第三天,應該是最考堅持的時候了,我們需要把框架立起來在上面橫豎放支撐架。晚上當我們都端著飯缽在篝火旁等著美味的飯入口時,老師們還不想善罷甘休,打著電筒在夜色下工作。幫我們鋪上了頂層的站臺,扶梯也拼裝了上去,這,體現了堅持的效果!
四天下來,我不僅學會了堅持,也學會了野外生存,更學會了團隊合作精神!
(到今天為止,我寫的這一串西充旅遊系列就完結了。通過我寫的偷橘篇,割草篇,撿柴篇和工程篇來看,我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感覺,那真正的美妙的大自然的感覺! )
最後附上蟒蛇媽媽發在朋友圈的四篇隨想的截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