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儲存和分享是現代人的剛需,現有的設備和工具存在很多惱人的問題。
在微信等即時通訊設備中,發送照片、點擊原圖、儲存本地等功能都需要再次操作,不支持雲端保存,很多照片在對話中被遺忘後丟失;手機內存有限,網盤又與照片的使用分享場景割裂。
基於以上痛點,憶年開發了存儲和基於圈子共享照片的小程序,用戶能夠免費無限上傳保存原圖,並可進行創建圈子、一鍵分享、查看評論等操作,也打通了網頁端,方便批量上傳。
36氪近期對小程序進行過剖析,小程序正在進入紅利期,群等入口全面開啟,能夠有效盤活微信流量池,與憶年的獲客和使用場景匹配。目前,憶年的累計PV已破億,用戶量近千萬,累計上傳的照片和短視頻總量超過8000萬條。在本月舉辦的阿拉丁小程序產業峰會上,憶年是總榜排名第16的小程序,熱度超過美團外賣、麥當勞等。
突出的是,憶年的留存率並不像一般工具型產品會經歷漏鬥形的留存率遞減,而是柱狀的,一周之後用戶基本趨於穩定,幾乎不再流失。而能做到這一點,除了解決需求,還依賴精準的獲客方式,和產品體驗的保障。創始人黃衍博告訴36氪,憶年希望成為一款不被生命周期限制的產品,讓用戶離不開。
目前,憶年的使用場景基本有兩類:第一是家人、好友、同事、同學記錄日常生活、集體聚會、遊玩出行的歡樂時刻,第二是偏社會化的場景,例如基於小圈子的相親會,輔導班收取學生書法繪畫作業,粉絲對偶像的追蹤分享等,不過B端的活動使用還沒有特別去運營,家人好友的使用比例仍佔到70%,三十歲以下的年輕用戶佔到近60%。
在獲客上,憶年現階段最重視的高黏性人群是大學生與年輕寶媽。
與高校網紅建立聯繫,運營「男神」、「女神」相冊是憶年的主要拉新手段。學生群體對照片的儲存分享需求極大,通過KOL分享,憶年得以快速實現校園覆蓋,例如發起《武大女神圖鑑》相冊,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參與活動和覆蓋的人群超過30萬人次。目前,憶年已與近百所高校的上千個KOL合作,學生用戶激活轉化率達到60%。
同時,都市年輕寶媽曬娃的傳播力十分驚人,憶年通過線上尋找寶媽用戶,帶動家人的自傳播,初期完成了3天5萬的寶媽用戶獲取。
憶年還與楊坤、劉亦菲等藝人工作室、楊洋、李易峰、TF BOYS等的後援會建立了合作。此外,因為憶年的用戶精準度,演藝公司和各類品牌客戶也在向憶尋求合作,憶年目前還在謹慎選擇。
黃衍博告訴36氪,憶年的核心是基於微信生態,共享儲存,讓照片流通。目前要做的是規模化獲取用戶,和保障用戶體驗:對功能進行迭代,提升存儲下載速度,研發人工智慧算法等,讓柱狀留存延續下去。
目前,憶年在北京和武漢設有共計四十多人的團隊,CEO黃衍博是95後連續創業者,曾創立江城Offering、夥拼APP,運營負責人王墨青與產品負責人朱峰也曾主導和參與多個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