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傳奇人物:香港那段時期的活歷史——陳慎芝

2021-02-06 世界薈

陳慎芝又名陳華,綽號茅躉華,年輕時是黑幫風雲人物,被稱為香港那段時期的活歷史,曾經是香港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後來吸毒成癮難以自拔,就在人們都認為他廢了的時候,他入了教會,憑藉信仰的意志,戒掉毒癮,改邪歸正,最終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稱號。

1995年他的故事《慈雲山十三太保》被搬上熒幕。2017年5月12日上映的電影《毒.誡》,再次還原陳慎芝的傳奇人生。

1948年陳慎芝在廣州出生,兒時跟父母在澳門住了幾年,後來遷到香港居住。1965年搬往慈雲山,小學還沒畢業他就不想念書了,父母也拿他沒有辦法。那時生活環境窮苦,陳慎芝從小在暴力裡打滾,用他的話說,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喜歡打架,不會去想計劃騙錢,因為那很麻煩,直接動手一向是他的風格。

逐漸的,陳慎芝與高飛(李兆基)、貓仔等一夥青年因打架狠辣,漸起勢力,並雄霸慈雲山,號稱「十三太保」。

事實上,直到現在,陳慎芝都認為自己的性格不適合黑社會,他雖敢好勇鬥狠但心腸不夠硬,一次打劫抓到一個沒錢的學生,看樣子太可憐,最後只好給學生10塊錢坐計程車回家,沒想到學生走到街角就報警來抓我們,當時逃跑的那段路是又氣憤又緊張。那時的他覺得人不可靠,要更兇才不會受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黑社會組織「三合會」逐漸發展成為「新義安」和「14K」等幾個幫派組織,而與港島一海之隔的九龍城寨作為一處「三不管」的地帶,寨城裡隨處可見白粉檔。所謂白粉檔,就是一個一個的帳篷,不同的帳篷分屬於不同的社團。帳篷裡售賣白粉,15塊錢一包;也可以進入帳篷內吸食、注射,入場費是3毛或7毛。帳篷裡每天都死人,一天幾個。早上一來,把屍體抬出去,扔到藥行那邊,等待清理。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當時頗有名氣的青少年朋黨組織「慈雲山十三太保」被香港最大的黑幫之一「14K」招攬,以陳慎芝為首的成員,十六七歲就成為社團中的打手,並在指定的街區公然收取「保護費」,控制著白粉檔。

慈雲山十三太保成為警方關注的焦點,每一個人都曾多次被捕,帶著「厚重」的案底。雖然陳慎芝平時看上去不可一世,但那些年他經常生活在矛盾和掙扎中,作為帶頭大哥,卻又無法自拔。

焦慮之際,他偶然發現自己的兄弟李兆基在吸毒,震驚憤怒之餘,李兆基一句「華哥,我們沒有明天」, 加之內心不為人知的脆弱與孤獨,讓陳慎芝也開始了自己的吸毒史。起初,他全然不信這樣的粉末能夠控制自己,誰料一吸,就把他綁架了9年。染上毒癮之後,陳慎芝問自己明天還能活下來嗎?但毒品可以麻醉人的脆弱,讓人什麼都想不起來,什麼都不用想。

1970年父親臨終時對陳慎芝說:我救不了你,香港也救不了你,不如你去美國吧。陳慎芝回答:對不起爸爸,我有案底,沒法移民。父親去世後,在靈堂,他兜裡還揣著白粉。人前守夜,人後吸毒。

陳慎芝覺得自己不能一輩子做「道友」(吸毒者),正好看到有人福音戒毒成功(即依靠基督教信仰而非外物的力量戒毒的方法),也跑去聽耶穌。他在教堂時,李兆基正幫他買白粉。

1975年復活節,戒毒成功的陳慎芝受洗,正式成為信徒。此後他從事戒毒工作。

戒毒之後,有次需要住院檢查,陳慎芝恰巧碰到當年砍他手的頭目,那人一見他就立即逃走,陳慎芝拼盡全力猛追,截停對方時嚇得對方發抖,結果陳慎芝只是想向他道歉,「我信了耶穌,明白自己錯得好離譜,所以請你也原諒我。」這個經歷被劉德華參演的電視劇作為情節。

不久後,李兆基因吸毒藏毒被捕,陳慎芝給法官寫求情信,請求將李兆基判到自己所在的戒毒所戒毒。幾年後李兆基戒毒成功,但生計無著落,陳慎芝又介紹他進入TVB的劇組。

這期間很多人對陳慎芝產生了質疑,說他歪了十多年,只不過改變了兩三年,時間太短,所以他用時間來證明改過的決心,一直到現在。

1987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稱號,頒獎禮上他坦言非常後悔這麼遲才改邪歸正,而父親只能在天上看到他重新做人,現場母親泣不成聲。

2014年8月,與陳慎芝一起長大的兄弟「貓仔」陳振輝去世。貓仔是十三太保中「最打得」的成員,曾經手下過千,以自制斬刀砍人聞名。陳慎芝最感念貓仔講義氣,幾次打警察的罪都由他一人頂下。他也吸毒,然後跟著陳慎芝福音戒毒,新生後信奉了基督教,在老人院工作29年,直到終老。

2018年8月3日,陳慎芝在九龍灣百樂門設壽宴,到場賓客有黑道社團、宗教界、義工和戒毒服務社、知名醫生、警監會、演藝界、商界等各路人士。據香港媒體報導,社團方面,雲集了香港8個幫會:14K、勝和、水房、新義安、福義興、和義堂、和合圖、聯英社的前任和現任「坐館」(話事人)和「揸數」(財務主管),少有露面的元老,也紛紛到場。

回頭浪子,更能受人尊重!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 | 從「黑幫大佬」變成「傑出青年」,《毒誡》如何還原「毒梟」陳慎芝的傳奇一生?
    儘管對香港電影中的「黑社會」很著迷,可是觀眾仍舊好奇「這樣的世界是否是真實的?」曾經震懾香港的「黑幫大佬」陳慎芝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觀眾:這都是真實的。 昨天,由陳慎芝個人經歷改編的電影《毒。直到前幾年,在和劉青雲聊天時,知道劉青雲想嘗試出演陳慎芝這個人物,但又想和以往影視作品中表現得不一樣,這讓劉國昌非常開心,隨即把一直藏在心中的故事拿出來,一拍即合,在《我要成名》之後十年,再度與劉青雲合作。
  • 香港八大黑幫為陳慎芝祝壽,笑稱:抓我們?香港30年不會太平
    "在香港黑社會電影中,最令人不解的是,香港警察明明知道有些人是黑社會老大以及黑幫元老,但通常只是帶到警局詢問一番,或者拘留幾天就放人了
  • 黑幫14k江湖和事佬,陳慎芝:「我是拆彈專家」
    可以說他已完全脫離黑社會, 但世事多變,今天的「茅躉華」,已成為香港本地黑幫中最具聲望的風雲人物。其中最特別就是2014年陳慎芝在九龍灣百樂門賀66歲大壽,各路大哥輩人物傾巢出動。當晚到場嘉賓,雲集本地八個幫會主要人物︰【14K】、【和勝和】、【水房】、【新義安】、【福義興】、【和義堂】、【和合圖】、【聯英社】,都紛紛派出了前任和現任的坐館和管帳到場。黑幫鮮有露面的元老,如【新義安】的元老林江、蘇龍。
  • 劉青雲古天樂再現香港黑幫往事 前黑幫頭目當監製
    這部電影之所以受到關注,一方面是演員陣容,另一方面是影片的故事——電影改編自真實的香港黑幫往事,影片原本的名字叫「陳華傳」,陳華是香港的一個傳奇人物,真名陳慎芝,外號茅躉華(茅躉指潑皮無賴,「華」取自母名,故又名陳華,人稱「華哥」)。
  • 影片熱薦||《 毒.誡 》黑幫大佬的傳奇人生
    誡 》根據一位真實的黑幫人物 「 陳慎芝 」 的生平改編而來。《 慈雲山十三太保 》、《 黑道羔羊 》中的陳華以及《 古惑仔 》中的牧師角色都是以他為原型。陳慎芝的個人經歷比許多影視作品都更匪夷所思,但並非一部爭權奪利的「社團風雲錄」。1973年,他因打鬥而受重傷,後來改邪歸正。1974年接受戒毒,後於1987年榮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現在從事和福音戒毒相關的社會工作。
  • 港片中的歷史:黑幫大佬,"基哥"大哥,竟被評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巫啟賢是香港歌壇一位曾經頗為走紅的歌手。但是很少有人了解的是,他還是一個演員。要說起他主演的影片,最著名的要數《慈雲山十三太保》了。由邪典導演鄧衍成執導,巫啟賢、陳豪、萬綺雯、鄭則仕等人聯合主演的這部慈雲山十三太保,算不上一部佳片。但卻是以真實人物的事跡改編的。
  • 【票·影訊】傳奇黑幫影片《毒.誡》亮相香港影視展 劉青雲 林家棟 古天樂 張晉四大男神首度同框
    隨著傳奇黑幫電影《毒。誡》首款預告及海報曝光,四大男神同演一部電影的消息終於坐實。在昨日開幕的香港影視展上,劉青雲、林家棟、古天樂、張晉四位男神合體,為《毒。誡》站臺宣傳。對於能夠同時邀請到四大男神一起出演電影,《毒。誡》的導演劉國昌直言自己很幸運:「他們都是大忙人,沒想到真的可以在《毒。誡》裡湊齊四人,也算是實現了我的一個小夢想。」男神當道  《毒。
  • 劉青雲林家棟古天樂張晉聯手演繹黑幫傳奇
    近日,由朱嘉懿、陳慎芝監製,著名導演劉國昌執導,劉青雲、林家棟、江一燕領銜主演,古天樂、張晉特別出演,吳孟達、譚耀文等聯合主演的傳奇黑幫之作《毒。誡》揭開面紗,一舉曝光了「突破毒界」概念海報及首款「回頭是岸」預告,「毒行江湖,迎刃而誡」,黑幫大佬的真實傳奇人生即將在大銀幕上風雲再現。    慈雲山十三太保、九龍城寨、古惑仔……《毒。
  • 香港慈雲山十三太保——陳慎芝
    誡》以「大佬變傑青」的傳奇蛻變歷程為主線,講述昔日「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的茅躉華與喇叭、貓仔等人在九龍城寨墮落至極,也因此身陷江湖恩怨與毒窟深淵難以自拔。而在一朝覺醒之後,兄弟幾人同心協力,在大哥茅躉華的帶領下脫離毒沼,完成人生由黑轉白地翻轉。該片故事緊湊、人物豐滿及情節曲折,既有搞笑也有溫情,且很多角色都在港產片裡出現過,有兄弟、利益、野心,是一部讓人看後會淚奔及沉浸下來的佳作。
  • 港澳「黑幫」風雲70載:香港變了
    陳慎芝說:「想起都好笑。」江湖,光靠兇狠並不一定能夠活到明天。砍人也是要有章法,要學會怎麼砍人,砍人不要砍死,要人殘廢可以,搞死人了就不好了。這是陳慎芝說的一條經驗之談。然而,刀劍不長眼,誰也難保安穩。陳慎芝經歷過許多兇險的事情,一次差點命喪的經歷讓他至今覺得後怕。一天,他和幾個兄弟在九龍城寨裡耀武揚威的走,突然一群人衝過來就砍殺。寡不敵眾中,分散突破。
  • 陳慎芝比陳惠敏更早出名,警察恨黑道怕,呂樂叫他「陰險華」
    關於陳慎芝的《慈雲山十三太保》,講述崩牙駒發跡史的《濠江風雲》,以陳惠敏江湖生涯為藍本的《舞廳》。這三人均是14K成員,只是輩分不同,其中陳慎芝那段「浪子回頭」的經歷最為勵志,巫啟賢主演的《慈雲山十三太保》還一度被香港政府視為教育電影。
  • 《毒·誡》:講述香港慈雲山十三太保的「匆匆那年」
    而影片裡出現他的幾個小弟,其中「喇叭」(林家棟 飾)原型是綽號「高飛」的李兆基,他雖和香港大富豪李兆基同名同姓,不過同名不同命。出入江湖後金盆洗手,1970年籤入香港無線電視臺任編導,此後還經常在劇集和電影裡客串出演過許多黑幫成員的角色,有趣的是,在其進入演藝圈後,延續了一貫的黑幫風格,因為扮相兇惡,與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三人被並稱為香港熒幕「四大惡人」。
  • 《毒.誡》:有顏值有演技又有料,這才是「最動情黑幫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誡》近日連續在廣州、佛山等地進行路演,口碑一路向好,有觀眾更評價其為近年來看到的「最動情黑幫片」。故事緊湊,內核深沉,人物豐滿,情節曲折,絕對佳作!有搞笑有溫情,很多角色都在港劇(片)裡出現過,勾起好多回憶!有兄弟、有利益、有野心,可以看到男人其實一點都不複雜!此前,傳奇黑幫片《毒。
  • 香港四大惡人,今天解散.
    同樣是染毒,老大陳慎芝戒毒成功後成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而李兆基戒毒成功後脫離黑道,成了「黑幫人物」專業戶。從此,香港少了一個社團分子,多了一個電影人。八、九十年代,香港黑幫電影大行其道,英雄義氣一時瀰漫江湖。
  • 電影《毒誡》帶你感受不一樣的香港
    古惑仔、黑幫、大佬……曾幾何時,這些離我們生活很遙遠的關鍵詞,伴隨著香港特有的類型電影一起,圈粉了一批電影愛好者。
  • 港澳「黑幫」風雲70載
    李兆基的葬禮是按照基督徒葬禮進行,沒有黑壓壓的幫派人物前來,也沒有舞獅等大場面。一度資助李兆基的古天樂,也沒有前來。出殯的那天早上,雨慢慢下大,數十位親友緩緩在雨中送最後一程。這位曾經的黑幫人士,經歷了風光,又陷入了貧病。早已看開了一切。不願去找朋友幫忙,貧困度日的他曾經說,「你現在毫無用處,別人理你都傻。」只是,貧病中,陳慎芝以及古天樂並沒有忘記他,也給予了幫助。
  • 《精神的殼》專訪陳慎芝:從「大佬」到「傑出青年」,他的真實人生比黑幫電影精彩
    然而與港片黑社會大佬終會暗淡落幕的人生截然不同,陳慎芝在當年出獄之後改過自新、信教向善,並被評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在他名片上印的5個頭銜裡,他也最希望大家通過這個身份來認識自己。這些年來陳慎芝做「戒毒」義工,出席文化活動,2018香港書展上,更是與馬家輝暢聊「港式書劍江湖恩仇」,他出口幽默,句句勸善,已全然散去腥風血雨的江湖殺氣,出走半生歸來已入古稀,人生重啟後一如少年。「以前沒辦法才用暴力,現在,時代不同了」港片中常見古惑仔行俠仗義,打得一手好架,令多少年輕人痴迷模仿。
  • 從香港黑幫教父鬍鬚勇看那個遠去的香港黑道時代
    ▲香港黑幫教父鬍鬚勇  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愛寫詩,臨終前,他憑詩寄意,寫下數行詩,向一群江湖兄弟作最後道別。攝:葉家豪刀光劍影的往昔歲月出席白事的,除了同門14K外,還有香港各個黑幫的巨頭。香港目前約有數十個幫會,當中人數最多及最活躍的包括和勝和、新義安、和安樂(又稱水房)等,80年代末,香港警方曾估計這些大型黑幫組織,幫眾達到20萬人。
  • 香港黑幫史詩片,我只認呂良偉的這部
    當然,影片開頭的那段寫給吳錫豪示弱的文字,倒也體現出了他的心虛。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影片對於那個時代背景以及複雜人物關係的梳理和呈現,而採用一種半紀實的拍攝手法,則讓電影更具真實性和衝擊性。很多人了解香港的黑幫文化,大概是從《古惑仔》系列開始的,殊不知,真正要追溯香港的黑幫文化
  • 香港黑幫教父鬍鬚勇逝世 一個特殊的香港黑道時代隨之而去
    鬍鬚勇(2016年2月)圖:Tseng Lee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愛寫詩,臨終前,他憑詩寄意,寫下數行詩,向一群江湖兄弟作最後道別。攝:葉家豪刀光劍影的往昔歲月出席白事的,除了同門14K外,還有香港各個黑幫的巨頭。香港目前約有數十個幫會,當中人數最多及最活躍的包括和勝和、新義安、和安樂(又稱水房)等,80年代末,香港警方曾估計這些大型黑幫組織,幫眾達到20萬人。各幫會以「坐館」、「揸數」為幫中領導者,前者尤如一間公司內的行政總裁,後者稱號負責幫會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