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李奶媽,從受人敬重到被所有人討厭:都是自己作的

2020-12-24 遇見晚霞

李嬤嬤在《紅樓夢》出場次數不少,她扮演了一個曾經有過功勞,最後卻讓所有人都討厭的角色。

這樣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甚至我們自己也常常會不自覺地變成了李嬤嬤那樣的人。這也是《紅樓夢》為什麼越讀越覺得跟我們的生活很接近,對我們觀察人生觀察人性有很大的幫助。

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嬤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自私、愛佔小便宜,沒有自知之明。

李嬤嬤是寶玉的奶媽,古時大戶人家當媽媽真省事,餵奶可以聘請專門的工作人員。

因此奶媽的地位很特殊,既是傭人,地位卻又比一般的傭人下人地位尊貴。因為給主子餵過奶,所以不需要幹粗活,地位待遇也是奴才中的上層。

賈璉的奶媽趙嬤嬤到了賈府,賈璉王熙鳳對奶媽都是很尊敬的,就像對待客人一般,又是讓座讓酒又是請吃東西。趙嬤嬤求王熙鳳辦事,讓王熙鳳幫她的兩個兒子謀份差事,王熙鳳也是滿口答應,並且剛巧遇到賈蓉賈薔要去江南買辦立馬就把這兩人安插進去了,把趙嬤嬤都給看呆了。

王熙鳳對待下人,一向口碑比較不好,下人多說她「太嚴些個」,然而她對趙嬤嬤卻如此熱情周到,可見奶媽的地位是很高的。

趙嬤嬤很懂人情世故,賈璉夫婦尊敬她,她也並不拿大,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過是一個下人,別人尊敬你你更要知禮。

李嬤嬤卻並不這麼想,她覺得寶玉小時候吃過她的奶,認為她的功勞很大,因此常常去寶玉那裡刷存在感。

每到寶玉屋裡就會惹出一場風波,第一次去拿了留給晴雯的豆腐布包子給她的孫子,還喝了泡給寶玉的楓露茶。寶玉從薛姨媽處喝了酒回來,回來知道了借著酒勁大發雷霆,對著茜雪罵道:

「他是你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麼孝敬他?不過是仗著我小時候吃過他幾日奶罷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還大了。如今我又吃不著奶了,白白的養著祖宗作什麼!攆了出去,大家乾淨!」

一向待人寬厚的寶玉很少會罵丫頭,寶玉也很少看重身外之物,他的隨身荷包經常給身邊的小廝拿去他也樂呵呵的毫不在意。為什麼卻偏偏這麼討厭李嬤嬤,還因為楓露茶的事想攆了李嬤嬤出去?但李嬤嬤地位比茜雪高,如果因此攆了李嬤嬤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楓露茶事件以攆了茜雪收場。

寶玉是最能體諒人,無論是哪個丫頭女孩子犯了錯,他都會先替別人著想,考慮別人的難處。

而唯獨對這個自覺有大恩於他的李嬤嬤,他是深惡痛絕。

在薛姨媽處吃酒後,賈母問起李嬤嬤,寶玉借著酒力說:

「他比老太太還受用呢,問他做什麼!沒有他只怕我還多活兩日。」

可見李嬤嬤平日裡這樣的事惹得寶玉不痛快並非一兩次了。李嬤嬤平日裡倚老賣老、無端生事,總是以奶媽身份管束寶玉,卻又自私自利,看到什麼東西都不問自取。

拿豆腐皮包子、喝楓露茶、吃留給襲人的糖蒸酥酪,別人說了不是給她的偏要拿要吃,挺沒臉沒皮的。她在賈府當奶媽有工資,受人尊敬,她的孫子李貴是跟著寶玉的小廝。能在賈府當差其實已經是很不錯的,賈府對他們並不薄,李嬤嬤還處處佔便宜,苛責寶玉,遭人厭棄完全是自己不自重。沒有自知之明,不安守本分是她最大的問題。

87版《紅樓夢》李嬤嬤

二、把自我價值附加在別人的認同感上。

李嬤嬤之所以喜歡去看寶玉,喜歡尋釁滋事,就在於自我價值感太低了。退休無所事事,兒孫自有兒孫的事要忙,她沒有事情做,因此就常常去寶玉那裡,把小時候奶過寶玉的事翻來覆去的講,期待別人看重她,尊敬她,渴求別人的認同。

就是因為李嬤嬤自認為老了,沒有價值了,所以才更需要別人的肯定、認同、讚美。

因此李嬤嬤註定是孤獨、寂寞,自討無趣的。

過去那點子事重複講,就成了祥林嫂,成了大家厭棄的對象。

李嬤嬤每次去寶玉屋裡,看到什麼東西就會說「這肯定是寶玉留給我的」,就是一種自欺欺人,認為寶玉還是最重視她的,其實不過是她的願望罷了。

《紅樓夢》第十九回,過年期間已經告老退休的李嬤嬤要來給寶玉請安,寶玉去了襲人家。李嬤嬤看著眾丫頭只顧玩鬧,十分看不過眼,囉嗦了一回。

李嬤嬤又問道:「這蓋碗裡是酥酪,怎不送與我去?我就吃了罷。」說畢,拿匙就吃。一個丫頭道:「快別動!那是說給襲人留著的,回來又惹氣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認,別帶累我們受氣。」李嬤嬤聽了,又氣又愧,便說道:「我不信他這樣壞了。別說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這個值錢的,也是應該的。難道待襲人比我還重?難道他不想想怎麼長大了?我的血變的奶,吃的長這麼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氣了?我偏吃了,看怎麼樣!你們看襲人不知怎樣,那是我手裡調理出來的毛丫頭,什麼阿物兒!」

李嬤嬤的悲哀也是封建時代舊女性的悲哀,沒有自我價值感,總是要靠別人的認同感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其實現在還是會有很多這樣的人,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低自尊。一個高自尊水平的人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而有自己穩定的價值體系,懂得怎麼樣讓自己快樂,而不是求諸於外界的認同。

退休的李嬤嬤還要處處跟丫頭比較,期待在寶玉心中的分量比襲人還重,隔代已經沒有共同話題的李奶媽又怎能跟寶玉喜歡的同齡人比呢?

李嬤嬤不去找老婆子們玩,找自己的生活樂趣,專門要去晚輩中找不自在,那就是自己不知趣了。

87版《紅樓夢》襲人

三、倚老賣老,愛嘮叨。

李嬤嬤的口頭禪是「我把你奶的那麼大」,所以處處拿大,要求寶玉有什麼好東西都要孝敬她。

去到寶玉屋裡,看不慣丫頭們玩鬧,看不慣滿地瓜子殼,看不慣別人對她的怠慢。

李嬤嬤被稱之為「老貨」,大罵襲人時王熙鳳說她是「老病發作」。李嬤嬤的倚老賣老,愛嘮叨、愛罵人是出了名了,襲人這樣一個處處周全懂事的人都被她罵了。

李嬤嬤固然是有過功勞,但是這其實不過是一份她當奶媽時應盡的本分。

就像焦大從前救過賈府的太爺輩,但拿著以前的功勞就當自己是一輩子的英雄,這是很可笑的。

他們的可悲之處在於,戀戀不捨從前的榮光,不肯退場。

活在回憶裡是很痛苦的,人生總有高低起落,有高光時刻,更多的是平淡生活。

佛家講世事本無常,無常就是變化,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李嬤嬤是奶媽,對待寶玉有一份舐犢之情,但寶玉長大了,就要懂得退場,學習趙嬤嬤的自知之明、懂得進退。

其實當父母也是一樣,當孩子長大,父母要學會得體地退場,很多家庭關係之所以緊張,就是因為父母不懂得退場,對孩子管得太多。

尤其是婆媳之間,父母沒有邊界,任何事要插上一手,家庭矛盾就來了。

親子關係之所以緊張,就是因為要求太多。

「要求」包含了兩個讓人最不舒服的東西,一個是壓力,一個是否定。

沒有人喜歡被否定,寶玉如是,李嬤嬤亦如是。我們應該學習賈母對待兒孫的智慧,不輕易打擊任何一個孩子,對誰都是樂呵呵的,看寶玉更是哪哪都滿意。正是因為有賈母這樣的有智慧的長者,寶玉的天性才能得到自由自在的發揮。

做人千萬不要學李嬤嬤!

文|遇見晚霞

專注於寫影評書評。

歡迎關注並點讚留言。

圖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李嬤嬤這個「討厭的老貨」,讓人恨只是一種表象
    《紅樓夢》中奶媽眾多,寶玉自己就有四個奶媽。(第六十二回)復出二門,至李、趙、張、王四個奶媽家讓了一回,方進來。全文只有李嬤嬤最讓人討厭。透過這讓人恨得表象,其實她只是一個可憐的老人。甚至還有的說「好一個討厭的老貨!」連丫頭都能這樣不把她當回事,更別提她伺候了一輩子的主人賈寶玉了。寶玉是一個隨性的人,他不在乎仕途,她喜歡混跡於女子之中,並且說女子是珍珠,像李嬤嬤這樣的都是魚眼睛了。是李嬤嬤的位置或者她的年齡使她這麼不堪嗎?其實不然。
  • 寶玉的奶媽是一個不識時務,貪小便宜,偷奸耍滑,倚老賣老的人
    不過寶玉和自己的奶媽感覺感情不是那麼深厚,還常常感覺到是一個對自己管制過嚴很討厭的奶媽,從寶玉在寶釵家喝酒就看得出來這個奶媽有點不太識時務,也看得出寶玉對她討厭的原因之一因為第一次她勸寶玉不要喝酒的時候薛姨媽就說了不妨
  • 討厭紅樓夢
    但是我們之間的關係無一例外都最終破裂成碎片,曾經的親密被我們共同埋葬進過往。從此我失去了我的白月光,失去了我的知音,最後失去了我的信條。我不像是一個會做出神經質的舉動的人,但是歌曲的力量比旁人想像的要大,它在不經意中提及的一句話閃動在腦海中,最後形成了成熟而不成熟的想法,一舉就把堅不可摧的信條擊得粉碎。    我討厭紅樓夢,當我發現了這一點,我開始討厭我的前女友。
  • 《紅樓夢》:邢夫人為何討厭自己的媳婦王熙鳳?
    在《紅樓夢》裡,我們能看見,王熙鳳這個婆婆,是非常討厭王熙鳳的,但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導致了邢夫人對她這樣的態度呢?
  • 《紅樓夢》裡的性情中人
    賈寶玉也是一個執著於愛情的人。他和林黛玉一見如故。面對林黛玉這樣一個楚楚動人的佳人,賈寶玉很動心。賈寶玉是一個溫柔體貼的公子,他憐香惜玉,對林黛玉呵護備至。林黛玉身體不好,賈寶玉就經常對林黛玉噓寒問暖。《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裡,他冒雨去瀟湘館看望林黛玉,詢問林黛玉想要吃什麼。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對於林黛玉來說是非常溫暖的。林黛玉是一個愛吃醋的女子。
  • 紅樓夢裡人物及其關係
    賈雨村任應天府尹後,便娶了嬌杏,後又將她扶正作了夫人。真乃是:"偶因一回顧,便為人上為"。3、有姓無名58人。如史太君,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媽,周姨媽,封氏,胡氏,夏婆子,李國員外,王道士,田媽,何媽,劉姥姥,周貴妃等。這類人從社會地位講,跨度較大,相差較遠,從處於社會底層的婆子、奶媽到員外、老爺少爺及到貴妃,從姓別講,主要是女性。史太君是忠靖候史鼎之姑姓史無疑。
  • 中國人為什麼愛讀《紅樓夢》?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執著……
    伴著令人「惆悵滿懷,無限感慨」的旋律,一首小詩被緩緩念出:「這個令人盪氣迴腸、撕心裂肺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紅樓夢開始了,我們的夢也開始了;我們是戲外的人,又仿佛是戲裡的人,共同經一場歌哭哀樂。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 「言必行,行必果」的星座,一諾千金,受人敬重,值得信賴
    言必行,行必果—中庸 你渴望結識什麼樣的人呢,想必一定是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之人,與這樣的人交往,共事愉快,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最有可能成為莫逆之交,他們品性高潔,有擔當,只要答應的過的事情,必定盡力而為,是值得深交之人,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言必行,行必果的星座,快來看看有你的星座嗎
  • 《流金歲月》裡的那些槽點:所有人都愛我,所有人都幫我
    我的想法:《流金歲月》整體觀感上是流暢的,因為它更像一部女性的YY小說,骨子裡透露著「所有人都幫助我,所有人都喜歡我」的情結,也正因為如此,它的槽點才如此明顯,大部分出現在邏輯上,小部分出現在細節裡。倪妮飾演的朱鎖鎖是一個會利用自己的美貌達到自己目的的角色,但電視劇裡對於朱鎖鎖的刻畫是有些糾結的,一方面要凸顯朱鎖鎖的美,另一方面又想體現朱鎖鎖的能力,但實際情況沒體現。朱鎖鎖說自己是精言賣出去三套房子的金牌銷售,結果只是因為陪富二代喝了瓶酒,就成交了,富二代又給她介紹倆自己的朋友,就又成交了兩套,這個從0到1的刻畫,未免也太過輕鬆和主角光環了些。
  • 為什麼所有人都討厭月亮天秤
    有的人是你跟他們在一起會特別的舒服,你不用去偽裝自己,你只要做真實的自我就行,大家就能夠相談甚歡。
  • 人窮切莫志短:聊聊《紅樓夢》裡賈家的窮親戚們
    他的姑媽嫁給了賈璜,賈璜是賈家謫系,但寒酸的很,「守著些小的產業,又時常到寧榮二府裡去請請安,又會奉承鳳姐兒並尤氏,所以鳳姐兒尤氏也時常資助資助他,方能如此度日。」賈璜夫婦倆傍著鳳姐兒、尤氏,金榮家傍著賈璜夫婦,就這麼個關係。靠姑媽拜託尤氏和王熙鳳,金榮得以在賈家族塾裡蹭個學上。若單純只是為了分享點教育資源,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這個我們都能理解。
  • 人為什麼討厭自己?
    ● ● ●人為什麼討厭自己? 為什麼只盯著缺點,就是不肯去喜歡自己?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很可能是你自己故意造成的。無法接受自己的 「陰暗面」,是因為害怕不被愛。而所謂的自由,就是允許自己被討厭。那麼,一個人究竟如何做,才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 大家都讀過《紅樓夢》有多少人知道曹雪芹為什麼要寫《紅樓夢》?
    紅樓夢這部小說其實是曹雪芹寫的一本自傳,他是假借女媧補天之事,把賈寶玉化身成他自己,以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雨存)的方式,把他自己所經歷的真人真事隱藏在小說裡,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紅樓夢》:劉姥姥醉臥怡紅院,是巧合,還是曹雪芹有意為之?
    《紅樓夢》裡的劉姥姥與賈府諸人有著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劉姥姥雖然身份低微,卻不貪戀榮華富貴,更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她既受恩於賈府,又施恩於斯。可以說,劉姥姥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我就像到了天宮裡的一樣。」此外,怡紅院內種著一棵近乎閨閣風度的西府海棠,俗傳出自「女兒國」,故又名「女兒棠」。可見,怡紅院室內室外的景致含有女性化意蘊,與賈寶玉的女性化特徵不謀而合。
  • 《以家人之名》:陳婷為什麼那麼討厭李尖尖?
    把一個提示自己不堪過去的人放在身邊,以陳婷那性格,她比死了都難受。這時候的凌霄和陳婷一樣,牴觸一切外界的東西,對所有人都不友善陳婷和李尖尖相比,她是一個失敗者,而且,敗的很慘。李尖尖在國內什麼都沒做就讓凌霄牽腸掛肚,而她自己,使盡各種作妖手段,反而是讓凌霄更討厭她。
  • 《紅樓夢》第一作女晴雯:對自己下死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紅樓夢》中晴雯的判詞。為什麼說她是紅樓第一作女呢? 寶玉果真還把自己的扇子就給了他,晴雯拿過來,三下五除二就把這扇子給撕了,這還不過癮,又找了一堆扇子來撕,聽響玩兒。還有晴雯在院子裡花也不澆、鳥也不喂,爐子也不燒,有一次襲人母親病逝回家了,攝月就對晴雯說啊,你今兒別裝小姐了,我勸你也動一動吧,可晴雯卻說,等你們都去了,我再動不遲,有你們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 曾國藩告誡:人的一生,如果想受人敬重,需要做到這三「不」
    每個人一生中,其實有很多選擇。每個選擇,都在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形成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人生。大多數人窮盡一生,賺取金錢,爭奪權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獲得別人的尊重。曾經有幸看過《曾國藩全書》中的一句話: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簡單來說就是: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受人敬重,就要做到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位居高位,在清王朝就沒有誰能比得過他。
  • 明明是五月天,林黛玉為何想到白露,紅樓夢裡的露從來都不簡單
    明明是五月裡的大熱天,正是萬物生長,陽氣日盛,朝氣蓬勃的時節,黛玉卻覺得孤獨、悽苦、寒涼。首要原因便是,寶玉因不肖種種,挨了打,而黛玉只能遠遠地看著一波又一波進進出出,送溫暖送關懷的人,不得表露半分,因而想起了和寶玉一起看的《西廂記》裡的詞句來。
  • 所有人都以為他討厭她,卻不知他深愛她
    這讓張寒林更囂張了,他就是喜歡看她:生氣得要死,卻又奈他不得,偏偏還裝出一副一切都沒發生過的模樣。每每這時,他會故意提高音量,動作誇張,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他的存在。2從小學到了初中再到高中,儘管張寒林把武曼看作死敵,但他們都是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逃不開,躲不掉,張寒林稱這段緣分為:孽緣。他有多討厭吃榴槤,就是有討厭武曼。
  • 《以家人之名》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
    三小無猜裡最細心最能掌控大局最能理性解決問題的凌霄,其實一直在等一個和解,一個和死去的妹妹的和解,一個和自己的和解。小時候的子秋每一秒的出現都是讓人覺得懂事又心酸的,他沒有安全感,擔心被拋下,總是想努力成為這個家被需要被依賴的人……他是柔軟的,會守著媽媽的照片等一個也許不那麼美好的拋棄理由,會寵著李尖尖關心李爸把自己當成李家支柱一樣的長子,好在,母親乾脆的拋棄和不糾纏(有苦衷) 並沒有給他帶來像凌霄那樣的心理陰影,所以他大部分時候是陽光活潑的,只有偶爾想起心底那個小角落會失落會沮喪會心裡渴望母愛嘴上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