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8月24日刊出臺灣花蓮縣長傅昆萁專訪。其中,傅昆萁特別談到了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的兩岸交流。
至於兩岸交往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傅昆萁反問綠營為何不敢談?他甚至聲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此外,傅昆萁還聊到了象徵國、民兩黨力量消長的花蓮市長補選。身為無黨籍的傅昆萁表示,不會為國民黨站臺。
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為民眾發聲
傅昆萁表示,選舉只是一時,兩岸關係維繫必須有各種策略跟手段,執政者要以蒼生為念,在各方條件之下要去妥協,單方面去瓦解兩岸互信基礎,會讓過去兩岸交流結果無以為繼。
對於兩岸關係維繫的基礎,傅昆萁強調,為什麼綠營不敢面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為什麼不能談?我們講的很清楚:「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必須要誠實。維繫臺灣現況,還要持續培養競爭力,不要跟全世界脫軌,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傅昆萁提到,臺灣有人用「臺獨主義」來打「國族主義」,現在主張地方主義都很容易得到共鳴,就像英國有人主張要脫離歐盟,但是現在真的脫歐了才在後悔,「治國」不能再用過去長期用洗腦的方式。
傅昆萁感慨地說,過去臺灣學童眼中是善良、熱情、有禮,但是這幾年不斷給孩子灌輸「敵國」、抗爭的慨念,整天都是跟政府、企業對抗,完全不知道奮發及社會責任,全世界沒有孩子在審課綱,只有臺灣是這樣。
傅昆萁憂心地說,這讓臺灣進步的巨輪已經停下來,現在臺灣的大學寒暑假校園裡還有多少學生,都是空空如也;反觀大陸、韓國、新加坡的大學暑假校園裡都是滿滿苦讀的學生,大陸學生奮發如同四十年前的臺灣,我們的人文優勢還能維繫多久?
傅昆萁指出,自從520蔡英文政府執政後,兩岸和平搭橋的基礎,有單方面瓦解產生重大影響,到花蓮的陸客幾乎銳減一半以上,過去暑假花蓮飯店、民宿幾乎一房難求,花蓮縣政府的「民眾服務」除了要幫縣民解決買不到車票的問題,也要幫忙訂房間。但是今年暑假都沒有接到任何電話,因為遊客想要在花蓮訂房就一定訂得到。
傅昆萁還透露觀光業界最近盛傳的消息,如果未來兩岸關係互信基礎沒有辦法修復,或是持續惡化,有傳聞說未來大陸民眾的入臺申請都要終止,可能所有的陸客都不再來臺灣,包括自由行陸客也將沒有。甚至也可能臺灣人都要面對回到2008年以前,兩岸直航全面中斷,要到大陸還又再通過香港中轉。
傅昆萁提到,我是無黨籍的縣長,完全以民為本,誰當「總統」都無所謂,但是我最重視花蓮人生存的問題,有必要為民眾發聲,而且也將這些消息反映給中央好一段時間,蔡英文已經擔任「中華民國」的「總統」,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藍綠問題,現在只有讓人民過得更好的問題。
傅昆萁強調,沒有人會拒絕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更何況世界最大市場中國大陸就在臺灣一旁,政府應該要想辦法,如何引進全世界的資金來臺;世界的資金當然在最大的市場,政府設下重重限制,關到最後就是逼企業出走,目前最憂心臺灣會沒有競爭力,臺灣不能拒「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於門外;如果政府真的不讓臺灣跟大陸往來,也要告訴我們減少大陸市場,要用哪個市場來補? 。
昆萁提到,新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越南、菲律賓就算都踴躍來臺,消費能力還是無法與大陸相比,尤其大陸能出來的都是14億人口金字塔頂端的客群,全世界都歡迎陸客,歐美最大的精品店都為了接待陸客特別開放,這就是市場機制。
蔡英文違背對花蓮縣承諾
花蓮市長補選即將在27日投票,當天也是蔡政府執政百日。為了幫黨籍候選人魏佳賢拉抬聲勢,國民黨中常會日前移師花蓮市召開;蔡英文也現身此地,親身力挺綠營選將張美慧。花蓮市長補選的意義,已經超脫於一次單純的基層選舉,儼然成為藍綠氣勢消長的重要觀察指標。今年5月,原民進黨籍花蓮市長田智宣因病逝世,蔡英文曾親自前往追悼。
自從綠營在島內取得「大選」壓倒性勝利後,卻接連遭遇鄉長補選滑鐵盧,這大大挫敗了綠營信心。與此同時,藍營看到了機會,積極運作基層,希望藉此提振士氣。此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表示,要用「洪荒之力」為本黨籍參選人助選。
據了解,花蓮縣位於臺灣東部,為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且為東部人口第一大縣。其轄下的花蓮市人口為10萬左右,為臺灣第二密集縣轄市。
對此,傅昆萁表示,民主時代的選舉,沒有誰是「神主牌」的問題,政黨補選要靠平常耕耘,不是單靠大咖來站臺,因為民眾的熟悉度是選票最直接的考量。花蓮市長補選是小區域型的選舉,民進黨跟蔡政府不用太過憂慮,應該是要把民眾關切的政策儘快推動,鄉鎮型選舉不用太憂慮,現在已經不是人治的時代,地方選舉要一步一腳印,累積對人民服務的力量。
傅昆萁認為,2018年的選舉關鍵在未來兩年蔡英文的施政,民進黨能不能在「六都」縣市長持續保有戰績,這要看蔡政府執政的成績,縣市長執政都是要實際做出成績讓民眾有感。「行政院長」林全做了兩個多月真正讓民眾很有感,不過卻是很不好的感覺,如果未來不調整,恐怕要面對民意的反彈。
至於是否會幫國民黨候選人站臺?傅昆萁回答,他把將縣政做好,這才是花蓮人的期待,秉持以政務為每天工作的目標,目前沒有站臺規劃,擔任「立法委員」的太太徐榛蔚是國民黨籍當然要幫忙站臺,他是每一天都在盡心力為民服務。
對於蔡政府上任後與花蓮縣政府的互動狀況。傅昆萁提到,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經到花蓮說「過去中央虧欠花蓮,執政後要給地方一個公道」,讓民眾相信蔡政府執政後會將這60年以來虧欠花蓮的基礎建設、資源分配做妥善處理。但520後,過去長年反對給花蓮交通建設的賀陳旦當上「交通部長」,第一時間就聲明北宜直鐵、蘇花改(臺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劃)都不做了,這跟蔡英文的承諾是南轅北側。
傅昆萁認為,蔡政府發現過去的主張錯了,現在出現髮夾彎不為過,過去的種種言論也不用在意,現在重點是要能再給臺灣人的光榮感,我們就是「中華民國」,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這是光榮感。我們的祖先都是大陸來,所以「國家」光榮感都是建立在大家對「國家認同」,而不是建立在羞辱軍公教團體。軍公教是「國家」的骨幹,大家都不想當公務員的時候,我們也將沒有優秀穩定的文官系統。
傅昆萁,1962年生,無黨籍,過去曾加入國民黨、親民黨。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曾連任三屆「立法委員」,並擔任「立法院」全院聯席會主席、「國防委員會」召集人、預算委員會召集人、親民黨團總召及「立法院」世界臺商之友會副會長,從2009年12月20日擔任花蓮縣長至今。
大陸對臺政策驚現可怕變化:蔡英文慌了
國民黨執政8年,兩岸互動熱絡、也熱線,籤訂ECFA、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在內等多項協議,不過,隨著520新政府上臺,中國採取堅壁清野的做法,不只兩岸熱線變斷線,合作頻繁的兩岸共打及司法互助停滯,甚至在肯亞詐騙案上還呈現互打狀態。此外,在中國的挺綠臺商也風聲鶴唳,深怕被大陸秋後算帳、殺雞儆猴。
中國對臺事務單位地位大幅下降
據透露,中國對臺事務單位未能掌握臺灣政情,在體制內的地位已大幅下降,中國對臺事務的政策已經轉變,專注經營具有基層實力的人士,包括像立委、裡長等基層民意代表。以肯亞詐騙案為例,肯亞警方迫於中國壓力,無視肯亞法院判決,將臺嫌遣中。
雖然府院發表嚴正抗議,也要求中方儘速遣返我國人民,但中方對我國抗議「已讀不回」,也不開啟熱線商討肯亞案,連前副總統吳敦義也大聲疾呼,要政府多費心,讓兩岸恢復以往,能有對談的管道。
不只肯亞案,不少臺灣人在對岸犯罪或不明不白被滯留,以往都會透過海基、海協兩會機制,循兩岸共打及司法互助協議,將我國人民引渡回臺,但520之後,不管任何管道,都是音訊全無、石沉大海,讓家屬十分著急。
國共互動降溫對岸接待規格「歸零」
不只新政府與對岸零互動,國、共兩黨的互動也降溫。國民黨執政時期,很多國民黨的黨代表、中央委員、中常委常組團往中國跑,對岸一向高規格接待,但520之後這樣的揪團行程明顯減少。
並非大家不再去,而是接待規格大幅下降,還要處處自掏腰包,跟團的人自然減少。國民黨人士戲稱,接待規格和黨產一樣都「歸零」。
國民黨人士透露,不久前的海峽論壇屬於兩岸之間重要的交流活動之一,與會的立委顏寬恆和父親、前立委顏清標在接風宴上都被安排在主桌,受到高規格禮遇,反觀一位馬政府時期曾任政委的部長級高官,卻被安排在20多桌,絲毫沒有任何禮遇,顯見中方講求實力原則。
「市長不如裡長」中方重視基層實力
此外,8月中下旬的雙城論壇也是明顯例子,以往前市長郝龍斌時代,上海市都由市長或副市長率隊來臺,但此次的雙城論壇是520後的第一次,上海市長楊雄非但不出席,還僅派市委常委兼統戰部長的沙海林來臺,雙方層級明顯不對等。
反觀上個月,臺北市有超過100位裡長到上海考察,獲得中方落地招待,規格絲毫不減,以往中方可能會透過議員或民間團體邀請裡長一同出席,如今都直接與裡長連上線,不少人大嘆真是「市長不如裡長」。
前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15日聲稱,大陸認為臺灣議題在可控範圍,並沒有急迫感,兩岸短期內「不會有問題」,兩岸應利用這段時間培養互信、維繫和平。
對於這種論調,香港中評社16日發表快評文章稱,洪奇昌的看法有一些道理,但說大陸對臺灣問題沒有急迫感則很值得商榷。文章認為,蔡英文「執政」快滿百日,諸事不順,無心、也無力對兩岸關係作出更多挑戰。
這是目前兩岸關係雖無「九二共識」,臺灣問題仍處於可控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本質是要維持「臺獨現狀」,大陸對於解決臺灣問題一直是有緊迫感的。
「5·20」已過去近三個月,大陸仍在等待蔡英文完成那份「未完成的答卷」,也在密切關注臺灣政局的種種變化,做兩手準備。大陸已將兩岸協商溝通機制中斷,更重的出手仍在醞釀、籌劃中。評論續指,最近蔡英文的「執政」連遭打擊,重要人事不是大出包,就是犯眾怒;
所謂的「南向政策」不斷遭質疑和抨擊;臺灣社會感受兩岸關係轉冷對生活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強烈。臺灣指標民調1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顥示,蔡英文的信任度與滿意度首次低於50%,這是必然的趨勢。民調急跌對蔡英文施政的打擊是巨大的,情況還在惡化下去。
「5·20」迄今臺灣民眾看不到真正改革了什麼,能讓民眾直接感受到的改善的事項都沒有做。如果蔡英文當局近期在臺灣經濟與民生方面再沒有作為,民怨恐會排山倒海而來。馬英九前當局「執政」後期天天挨罵,事事挨罵的遭遇,蔡當局很快也會碰到。
想了解更多緬甸的動態嗎?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關注珠寶關注中國彩寶第一家——敬寶收藏,中國著名品牌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