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視網官方發布,近日陸軍勤務學院多位學員聯合研製的小型同步感應線圈炮首次亮相。小型線圈炮是將大型電磁炮小型化、便攜化,可供單兵作戰使用。同時在未來戰場的複雜環境中,一定程度上賦予了電磁炮相應的輔助作戰功能。亮相中對小型線圈炮精度和威力都進行了展示。這是我軍首次公開展示國產電磁步槍,同時視頻中還展示了一段電磁步槍打靶的畫面,畫面中電磁步槍發射的彈丸輕易擊穿了多層鋼板。
電磁武器這個概念其實並不陌生,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所展示。美國也對此進行了多輪測試。我國的電磁炮研發進度同樣喜人,並在多方面領先美國。早在2018年1月,我軍就將電磁炮裝載到一艘舷號為936的072型登陸艦上接受測試。當時有媒體稱,這款電磁炮的射程可達300公裡,並且由於先天的物理特性彈丸最大飛行速度可輕鬆突破5馬赫。單從速度上來說,電磁炮彈丸的飛行速度甚至可以媲美高超音速武器。
武器裝備想要把火力做猛並不難,但如果想在保證威力的前提下控制體積就非常困難了。如同核武器小型化一樣,雖然世界上的擁核國家眾多,但是真正成熟的實現核武器小型化的只有五常。而電磁步槍的技術難點也在於此,雖然電磁武器速度快威力大,但往往也都是不折不扣的耗電大戶。
僅解決供電問題就足以難倒無數科研人員,現代步兵在戰場全副武裝時身上的負重就能達到30餘公斤。如果再背一臺小型發電機作戰,顯然是不現實的。
往往武器裝備的研發難度和武器的實際作戰效果成正比,電磁步槍在擊發時噪音相較於傳統步槍要小很多,而且電磁武器在射程、速度方面還具備優勢。這些電磁步槍天生優勢剛好和狙擊槍等一些特種作戰槍械的實際作戰環境不謀而合。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流浪地球》中出現的QBZ-47步槍,或許真能走進我們的生活。並且按目前的研發進度來看或許不需要等到本世紀中葉,未來10年內這款步槍就可能會正式參軍服役。
目前在電磁武器研發我軍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此前的電磁炮中國就是全球第一個進行上艦測試的國家。如今亮相的電磁步槍也是我軍的獨門絕技,還沒有其他國家公開展示過類似的武器。而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如同火藥淘汰了弓箭一般,電磁武器取代傳統火藥武器是歷史不可避免的大趨勢,或許用不了多久憑藉在電磁武器研發領域的優勢,我軍將成為全球第一次實現全電磁化的軍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