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總決賽第二天,女團「火箭少女」中的五人接到了成團出道後的首個代言,與其說是代言,不如說是給粉絲們安排的眾籌挑戰吧。
目前伊利穀粒多已經提前中止了這項「用銷量買代言」的活動,宣布五位成員提前成為品牌「扛餓大使」。
來快速回顧一下事件背景。
6 月 24 日伊利穀粒多在京東商城發起「扛餓大品牌穀粒多」的代言人活動,指定商品達到預設目標即承諾籤約對應明星為品牌代言人,目標為 1 萬提到 30 萬提不等。
簡言之,目標為 30 萬提的孟美岐粉絲需要購買總額 543 萬的穀粒多紅穀穀物牛奶,才能幫助她成為穀粒多代言人。
活動上線後當晚,「伊利牛奶京東自營旗艦店」已經撤換了頁面,提前兩天中止了原計劃於 26 日 24 點截止的購買活動,提前宣布五位成員完成任務,稱號也稱品牌代言替換成了「扛餓大使」,網友調侃說「第一次聽說調和奶有大使」,「怎麼不來個穀粒多摯友」。
不過也有人在京東另一家「伊利牛奶官方旗艦店」發現該活動仍然出現在店鋪 banner,對應的銷售目標也由單次購買 1 提上升到了 2 提,單價也上漲了(目前該頁面也已被撤換)。
用銷售額衡量廣告效果,是最原始的營銷邏輯。此前騰訊視頻用會員卡換投票、中華牙膏賣牙膏都是相似的變現手段。
同樣是花錢打榜,粉絲們怎麼就突然不買帳了呢?
首先從目標來說,伊利穀粒多代言人和投票出道完全是兩個概念。此外,將成員的人氣明碼標價也屬不智,自家偶像的銷售目標過高是不公平,低了也不服氣,吳宣儀等成員沒有入選更是「令人氣憤」,可以說是得罪了所有粉絲群體。
此外,伊利穀粒多對粉絲的消費能力預期過高。一份網傳的「決賽周期氪金數」顯示,以孟美岐為例,截止 23 日,孟美岐的日均投票花費為 84 萬左右,總數為 930 多萬。伊利在決賽結束後的第二天又提出的 500 多萬的銷售額,讓很多粉絲表示「氪不動」。
前不久愛奇藝旗下的《偶像練習生》出道團體 nine percent 也遇到過類似的災難營銷。首飾品牌 IDo 為 nine percent 代言的香水做了個銷量排行榜,銷量前三的給笑臉,後幾名就標上哭臉,引發大量粉絲不滿,除了排行榜活動被撤,IDo 發布致歉信,相關負責人也被停職處理。
前車之鑑就在眼前,類似的自殺性營銷為何還是層出不窮?某種程度上,這種吃相難看也反映出目前市場對偶像團體的發展缺乏耐心,信心也很有限。偶像團體相較藝人的保鮮期更短,出道後的兩年內如果沒有持續的作品輸出,很快會消失在大眾視線中。
《創造101》的全網播放量累積超過 48.6 億,微博話題#創造101#的閱讀量為 104.5 億,但這種關注來得快去的更快,曾經登上票數第一、成為現象級話題的王菊,最後也未進入出道 11 人的名單。
國內經濟公司對偶像團體的運營也沒有成體系。《創造101》女團「火箭少女」的成團首秀被吐槽對口型假唱、《偶像練習生》男團 NINE PERCENT 的團體綜藝節目被一再延期,線上運營也很少以團隊姿態出現,更多是單打獨鬥。
橫向比較韓國《Produce 101》出道的組合 WANNA ONE,出道後兩個月內已經迅速完成了演唱會、團隊綜藝和迷你專輯的推出,出道單曲奪得音樂節目的十五項冠軍,韓國本土唱片銷量破百萬。儘管前途仍然未卜,但成熟的商業運作可以幫助偶像團體儘可能延長青春。
題圖來源:騰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