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造的不是女團,是偶像

2021-02-12 21世紀商業評論

「我們也要加油,我做完作業了。」5月19日下午,在《創造101》第五期節目播出前,在人氣選手吳宣儀的一個專門控評微博群中,有一個貌似剛做完作業的小姑娘,在群內呼籲大家繼續為愛豆打call。由粉絲組成的控評群日常的作用在於,通過微博轉發評論點讚等操作,進行輿論引導保持愛豆的微博熱度。

自4月21日正式開播以來,《創造101》接檔超級網綜《偶像練習生》,開足造星馬力吸引大批「女團創始人」(粉絲)。貓眼專業版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5期播放量已有23.2億,成為最新的現象級綜藝。

作為一檔偶像養成綜藝節目,《創造101》通過培訓、PK和觀眾的投票,最終選出人氣最高的11位出道成團。隨著節目的進行,已有不少選手遭遇淘汰,最終出道名單也越來越清晰。

節目的熱播讓個別選手人氣不斷上升,幾乎成為了當紅偶像,如果用造單個偶像來衡量一檔綜藝,《創造101》是成功的。但他們是否能創造出像SHE這樣的國民級女團——組合成為一個IP,路人聽眾熟悉組合但未必了解單個成員,僅靠一檔綜藝節目還遠不夠。

常言「三個女生一臺戲」,那101位女孩在一起又會怎樣?當然是一出跌宕起伏的連續劇。

在101位選手中,既有孟美岐、吳宣儀這樣自帶主角光環的選手,還有自我調侃「女團裡怎麼可能有我這樣的女孩」的高秋梓,愛哭的楊超越,模特兒經紀人「大齡」女孩王菊……

《創造101》總製片人、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接受媒體採訪時特意提到,當初她們去某家經紀公司選人時,在眾多女生中選出了長相併不出眾的幾個。

這也好理解,在節目未播出之前,製作方也難確定誰會火,能正式出道。儘量去挖掘不同類型的選手,才能最大可能覆蓋相應的觀眾群體。

圍繞著「夢想、友情、拼搏」為關鍵詞的劇本,各個選手努力在鏡頭下表現自己:被分到F組的無奈;兩隊battle時拼盡全力去贏;被粉絲捧上金字塔尖時的喜極而泣。

在這部「連續劇」裡,有觀眾認出學生時代那個嘴上說「沒複習」,實際熬夜刷習題的學霸;也有職場中頻頻出錯,卻仍討領導喜愛的「幸運同事」。

經過《爸爸去哪兒》、《中國有嘻哈》等多檔綜藝的磨練,國內綜藝節目製作方已練就「神剪輯」,要不了兩集,原本都是素人的選手們有了「人設」,比如最近頗受爭議的楊超越,被網友評價為「實力不行還愛哭」。

有朋友直言討厭楊超越,認為孟美岐還不錯,她的言論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網友。在第5期節目中,楊超越就此向「老江湖」馬東請教。馬東稱,他很多同事喜歡楊超越,喜歡她這種瘋瘋癲癲的樣子。馬東認為,當你審視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的時候,你可能正在失去你的優勢。見慣「奇葩」的他給了選手們一個忠告:與眾不同和無從遮掩。

真情實意才能最打動人心,誰會討厭青春、好看而又努力上進的年輕女孩呢?深諳此道的《創造101》選手雖全女生,但熱度並不輸男團的《偶像練習生》。百度指數顯示,《創造101》女性觀眾佔比超過6成,她們也是投票點讚的主力軍,文章開頭提到那個評控群,活躍成員大多是小姑娘。

《創造101》中有出過道,歌舞俱佳的回爐藝人,也有比普通人強不了多少的小白選手。在導師、隊友的幫忙下,青澀素人蛻變成能力出眾的偶像,「逆風翻盤,向陽而生」,一個個明星夢想在一季綜藝中實現。這是觀眾最愛看的「套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造101》很像女版的《士兵突擊》。

把女團又重新拉到人們視野中的《創造101》,能讓這個行業「逆風翻盤」嗎?

相比男團,國內女團明星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自從S.H.E和Twins後,娛樂行業已經近10年沒有出現過很火的女團。也有團隊曾嘗試過,多以失敗告終。

最新的失敗案例是由廣州歡聚傳媒有限公司聯手國內外音樂製作人團隊推出的少女組合1931,去年底解散,很多網友驚呼看到解散消息時才知道有這個組合的存在。

在女團打造上的資金投入之大,是很多公司不能承受之重。紀錄片《女團》中,前1931女子成員陳怡凡回到生活了3年的劇場,發現由設計師做的兩三千的公演服裝散落一地。這僅是服裝一項,再加上日常訓練、人員運營、場地租金等等成本,即便1931運營方對外號稱投資5億,從宣布海選到解散也只存活了4年時間。

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回報周期漫長且風險極高,這是目前國內想要打造第二個SNH48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所以,《創造101》選了一條捷徑。馬東在節目裡說,我們看國外的女團,鞠躬度數、笑時候露出牙齒數是一樣的,這是《創造101》要的女團嗎?他認為導演組希望的是選手各自在不同的方向,在各自不同的風格上找到自己。

不是《創造101》不想,而是不能。打造一個成熟偶像培養體系,既需要投入巨資,包括女團專業上的打造和音樂、演出、專輯、形象定位、商務等等。還需要進行漫長的摸索周期,練習生需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這是一檔綜藝節目所不能承載的。

綜藝只需要把點擊率做上去,社交平臺上關注度高,廣告主自會找上門,這是一個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而且效果同樣可以達到——出道的選手由素人被捧為偶像。

據了解,節目結束後將會誕生一個11人偶像團體,由企鵝影視與「哇唧唧哇」公司聯合運營管理,合約將籤在企鵝影視,而成員和原經紀公司之間則會進行兩年割裂式合約,收益由兩方經紀公司共享。

6月23日,《創造101》會確定登上金子塔尖的11名幸運兒。等到那時,吃瓜群眾會尋找下一檔綜藝節目,而無優質作品的偶像會被更新的偶像取代。對於那些投入大量精力的粉絲來說,繼續為Pick的偶像打Call,但他們是否會從粉偶像個體到認同女團,則需要考驗騰訊的運營能力了。

本文版權歸21CBR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任何形式使用。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21世紀商業評論

微信ID:weixin21cbr

相關焦點

  • 別diss楊超越了,101想創造的不是女團
    6月9日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進行了第三次公演。
  • 《創造101》碾壓《偶像練習生》?你pick誰!
    》等綜藝節目都將視角對準了「男性造星市場」,而《創造101》則將目標明確對準了「女團」。中國適合發展國民女團嗎?女性偶像選秀《創造101》給市場帶來了怎樣的火花?知著君,想談談這部新綜藝。Battle1:偶像練習生 VS 創造101誰更真情實感?
  • 《創造101》背後的「新偶像時代」
    可以說,正是因為這些本土化,才創造了《創造101》的不普通,和最終誕生的「火箭少女101」的不普通。就像《創造101》發起人黃子韜總喜歡強調的那一句 「要做屬於真正中國人的東西」。 過去,觀眾對於歐美、日韓偶像的追捧近乎白熱化,「哈韓」、「哈日」成為潮流。這樣的境況,與中國市場上優質偶像的極度缺乏,女偶像、女團體偶像更是屈指可數的局勢不無關係。
  • 中國市場更缺偶像女團? 《創造101》與背後的女團時代
    網絡節目《創造101》邀請了來自478家公司、13778名女練習生參加,通過三個月的激烈競爭,最終組成一個新的女團「101」。因為在網絡綜藝節目《創造101》第一期的亮相,3unshine組合以及「女團」群體走進了大眾視線。《創造101》邀請了來自478家公司、13778名女練習生參加,通過三個月的激烈競爭,最終組成一個新的女團「101」。過去的三年裡,3unshine組合動輒上熱搜且霸榜前列,上一次,是在《創造101》播出第一期後的「3unshine素顏」。
  • 王菊火了,為何《創造101》女團還是火不了?
    如果要拿另外一款綜藝節目與《創造101》的火熱程度相比,恐怕只能追溯到2005第二屆《超級女生》,此時的「菊家軍」正是彼時瘋狂的玉米們。從綜藝節目所產生的流量、話題度來說,《創造101》無疑火了。不過對於一檔致力於打造中國偶像女子團隊的節目來說,火了一個王菊似乎還不夠,畢竟中國偶像團隊產業鏈尚待完善。
  • 不負眾望打造口碑、實力雙贏女團,《創造101》逆風翻盤喚醒女團行業新生機
    在《創造101》的舞臺上,我們能夠看到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女孩子,努力追求夢想的樣子。隨著6月23日總決賽的落幕,11人女團正式成團。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節目以超高的熱度證明,當下的年輕粉絲對本土化偶像有著極大的渴望,在中國並非沒有生產女團偶像的土壤,已進入疲態十餘年的國內偶像市場正在煥發新生機。
  •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究竟做錯了什麼?
    在《偶像練習生》剛剛收官的5月,騰訊又隆重推出一檔同類節目《創造101》,101位少女齊聚選秀舞臺,火爆程度仍然不減,節目上線首日播放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9億,微博相關超級話題也常常佔據話題熱搜榜第一名。這樣龐大的閱讀量之後,是一場全民性的娛樂狂歡盛宴。
  • 騰訊視頻《創造101》開播 見證中國特色女團夢想與成長
    中國首檔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於4月21日正式開播,101位女孩大聲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宣言。這一幕成為《創造101》區別於同類綜藝節目的標誌性畫面。以女孩們堅定的夢想為支點,以騰訊視頻強大的平臺為槓桿,以滿滿的正能量為動力,《創造101》撬開了中國女團產業的全新篇章。
  • 《創造101》Battle《偶像練習生》(乾貨)
    正好前天相同模式選女團的《創造101》上線了,那我們就一起來聊一下吧。看完大家發現了嗎,《偶像練習生》裡巨美的舞蹈老師周潔瓊就是從《produce101》第一季出道的,在這個主題曲演出中差點就可以擔任C位了。真不是我吹,那個節目裡的兩個中國妹紙實在太好看了,而且周潔瓊還被評為101的門面擔當,圖為第七期跳《滿月》時候的截圖,這個顏我服!
  • 她們適合做女團,卻唯獨不適合做《創造101》的女團
    《創造101》裡,能全部滿足這些條件的女孩有不少,但她們中的很多人處境卻很尷尬——人氣始終不上不下(在12-30名之間徘徊),很多人連前11的門口都沒摸到過,甚至屢次在被淘汰的邊緣試探。明明是被認為適合做女團的人,結果卻離女團的大門越來越遠。為什麼?
  • 《偶像練習生》走了,《創造101》來了,安利走起?
    好了,今天的我們來聊一聊什麼主題呢,不如說一說《創造101》吧。《創造101》該節目由黃子韜擔任女團發起人,由張杰、陳嘉樺擔任聲樂導師,由胡彥斌擔任唱作導師,舞蹈導師則由羅志祥、王一博擔任。這次召集了101位偶像女團練習生,通過任務、訓練、考核,讓選手在明星導師訓練下成長,循環人氣投票、暫時淘汰的流程,最終通過人氣投票選出11位女練習生,組成全新的偶像團體出道。
  • 為什麼造不出女團?
    這檔節目是通過觀察者張紹剛的視角,以及兩位偶像團體出身的知名藝人黃子韜與ella的現身說法,從多個維度向觀眾揭秘中國女團成長的行業現狀,記錄懷揣偶像夢想的少女們舞臺背後真實的生存境遇。 《女團》本意是為即將上線的《創造101》播出預熱,該節目中的人物後來以導師或選手的身份出現在《創造101》中。
  • 創造101第一季完美收官,火箭少女101女團順利出道
    於昨晚八點在騰訊視頻上直播的《創造101》最終收官之戰,由101位練習生中脫穎而出的11位元氣少女組成「火箭少女101」女團,在之前也曾有過對於創造101女團團名的猜測,rocket grils(譯火箭少女),其寓意:速度燃燒、奔放未來,與早前的網傳團名大致相符。
  • 《創造101》兩年後,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女團?
    聽到這句話,她崩潰了,她想如果自己是偶像工業上一款好的「產品」,就不會這麼讓公司失望,讓父母失望。在她幾乎快要放棄時,《創造101》給了她成團的機會。從偶像的舞臺到自己的舞臺,她走了四年,每一步都無比艱難。在這檔比賽中,101位女孩只有10%的出道機率,這個概率放在偌大的偶像市場中會更小。
  • 《創造101》實際上在創造「女子力」
    就此,《創造101》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邱越接受了新京報專訪。初衷節目從籌備起就不是選練習生在《創造101》正式上線之前,騰訊視頻先推出了一檔名為《女團》的3集紀錄片,紀錄片邀請張紹剛做主持人,深度走訪了國內外多家女團,展示女團成員們的訓練和生活日常之餘,也對行業提出了諸多思考。
  • 《創造101》引發女團大混戰,SING女團說一定會讓你「路轉粉」 | 著調觀察
    作為一檔迎風而上的中國偶像女團選秀節目,大平臺大手筆,再藉助大流量的網際網路平臺,這場集齊當下各大女團的大混戰一觸即發,說不定真能「創造」一個奇蹟出來。《創造101》的成效究竟幾何還有待觀察,著調君曾經受邀圍觀過某個女團的公演,在自己的專屬劇場面對媒體時,妹子們都有點慌亂。老闆看在眼裡,卻笑逐顏開說「養成式」嘛,妹子們不成熟才顯得真實。
  • 創造101女團分組名單 第四期什麼時候播
    創造101女團分組名單介紹  創造101女團分組名單這個暫時還沒有公布,還是等下期節目播出方可知道結果,敬請期待!  作為《創造101》面向觀眾的首次公演,本期節目中,導師團也將分組對決,聲樂導師Ella與唱作導師胡彥斌迎戰另一位聲樂導師張杰和舞蹈導師羅志祥,101位女孩將打破班級限制,混合編隊組成多支女團,首次接受觀眾的現場檢驗。
  • 特別研究 | 所以,橙子文化如何創造出一支101女團
    截至目前,#創造101#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已將近133億,微博話題參與討論數也已達到了9097.9萬,《創造101》的在線討論總人數已逼近1億,這意味著我們身邊每13個人中,就必定有1位不是「菊外人」。 要知道,即便是被譽為全世界球迷節日的2018俄羅斯世界盃,在微博的話題討論數量也才僅為2958.7萬。
  • 從吳宣儀、孟美岐在《創造101》爆紅,看國內偶像製造工業的「逆風翻盤」
    迄今為止,在網絡綜藝播放量總榜TOP20中,上映110天的《偶像練習生》以30.6億的播放量位居第一,而上映18天的《創造101》,以14.4億的播放量,位居第二。《偶像練習生》目前已經收官,而《創造101》只進行到第3期,後期播放量超過《偶像練習生》並非沒有可能。
  • 《創造101》 : 「偶像願望」能否由一檔綜藝短期養成?
    這是每周六騰訊視頻《創造101》播出之後,會在各種社交網絡、通訊工具裡看到的一句話。如果說《偶像練習生》捧男團是靠「青春陽光努力拼搏+顏值」,那麼針對女性受眾的《創造101》想要打造出女偶像,並且要讓天然對同性更加嚴苛的女生欣然接受的女偶像,難度自然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