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府谷縣城中心區黃河之畔的黃河母親雕像。「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5月4日,府谷縣五千餘人齊誦經典獻給黃帝4732歲誕辰,獻給黃河母親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副秘書長常虹代表基金髮言,並宣布2015中華經典誦讀府谷分賽區暨創建全國道德文化示範鎮正式啟動
光明網北京5月7日電(記者王小潤)5月4日,「中華經典誦 府谷縣全民誦讀國學經典暨全國道德文化建設示範鎮項目」在陝西省府谷縣正式啟動。當天,府谷縣2015年「道傳中華,德潤府州」首屆道德文化公益講壇也在府谷二中大禮堂開講。本次活動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和陝西省府谷縣共同舉辦。
當天,5000餘名青年學生、志願者和各族各界幹部群眾歡聚在黃河之畔,千年古鎮上空迴蕩著大家朗誦《黃帝四經》的豪邁聲音,向九十六年前新文化運動的先輩們,向4732年前誕生的人文初祖黃帝,表達著他們對中華文明的敬意和文化傳承的決心。
近年來,府谷以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目標,長期堅持「公民道德大講堂、全民誦讀國學經典、道德典型示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系列道德建設活動,自覺學習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道德文化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成為府谷縣23萬人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理念深入人心,居民素質整體提升,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府谷鎮黨委書記張志鵬說,《黃帝四經》中講「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民有得;四年發號令;五年而刑以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他們要恪守文化興鎮、教育強鎮的理念,通過長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建成獨具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和府谷地域特色的智慧型城鎮和美麗鄉村。
據悉,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自2012年8月正式成立至今,為支持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傳統文化內容的教師、家長、少兒培訓一百餘場,向國家圖書館、中央黨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等研究機構,以及各省市大學圖書館和經典誦讀實踐的各地中小學及大專院校捐贈德慧智經典誦讀教材,總價值達200餘萬元。2014年舉辦首屆「中華經典誦」全國大賽,得到了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約50萬經典教育實踐者的積極響應,社會反響良好。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代表表示,德慧智教育在府谷開展多年,惠及數萬群眾。實施全民誦讀國學經典和全國道德文化建設示範鎮項目,將國學經典與美麗農村建設相結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中國鄉村廣袤的沃土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是一次更為積極有益的嘗試。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副秘書長常虹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了中國古禮的含義和什麼是道德。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項目官員、特聘講師武玉清老師就貴州畢節德慧智教育試點成果、岢嵐縣王家岔鄉「以德立鄉」實踐成果、甘肅張掖二中德慧智教育實踐成果做了詳細展示。
[ 責任編輯:泰嬌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嬌玉
原稿件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