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吹哨人爆料美國感染者已超1000例?別侮辱「吹哨人」了

2021-02-20 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號稱美國「吹哨人」的保羅·科特雷爾博士,其公布的所謂「爆料簡訊」來自海外版抖音「Tik Tok」,早在1月28日已經出現。該簡訊中的「線人」身份非常不可靠。有人專門就此簡訊打電話給美國CDC求證,得到的回覆是「該簡訊是假的」。若接近1個月前已有1000例感染,在沒有警報的情況下,美國疫情現在已不可收拾,不可能本土才確診十幾例。

一、該「吹哨人」獲取的「爆料簡訊」早在1月28日就在海外版抖音出現

這兩天,「新冠病毒即將在美國大爆發」的說法盛傳。其中,最主要的一個依據,是2月17日, Youtube上的美國up主保羅·科特雷爾博士(Dr. Paul Cottrell)宣稱[1],他通過自己在美國CDC的線人了解到,美國CDC隱瞞了疫情的真實情況——美國新冠病毒感染者已超1000例。科特雷爾也因此被一些美國網友稱為「吹哨人」。他的博士頭銜也唬住不少人,比如有公眾號作者表示,「作為一名博士,聲譽極其重要,我個人更傾向於他手上leak的信息是真實的。」

圖註:科特雷爾在其Youtube個人頻道中宣布其「內線消息」

然而,這次「吹哨」可以說極為不靠譜。

科特雷爾在視頻中宣稱,爆料內容來自他的頻道的「聽眾」與CDC內線的簡訊,並神秘兮兮地表示,「我不會說(線人)的名字,我只說爆料內容。」然後,他念了一通簡訊的內容,其中的所謂「CDC內線」表示,「我們正在努力調查,但我可以告訴你:情況比社交網絡和媒體上嚴重,我們在嘗試防止恐慌,但這只會讓事情更糟糕。請不要洩露。

實際上美國已經有超過1000例的感染,懷疑在32個州都有案例。請外出的時候戴好口罩,即便你與別人之間有一段距離……」

看起來很像是一次正義的吹哨,但其實,科特雷爾念的簡訊,與此前幾天在Twitter和Reddit等網絡社區流傳好幾天的一則簡訊,一模一樣分毫不差。該簡訊最早的來源,是海外抖音「Tik Tok」上的一段短視頻[2],在1月28日就出現了,上傳者自稱是在其父親那裡找到的簡訊。科特雷爾還裝模作樣說「要保護自己的線人」,實際上,「Tik Tok」上的簡訊不僅顯示一方叫「Frank」,另一方「線人」的名字雖然部分塗黑,但基本上也暴露了。

圖註:Tik Tok上某用戶1月28日發布了該簡訊,簡訊中的「美國CDC內線」稱美國已經有超過1000例的感染,懷疑在32個州都有案例

二、簡訊中的「線人」身份非常不可靠,美國CDC也向求證的網友回復該簡訊是假的

簡訊中的「線人」名叫Nancy MeXXXXXr(CDC),這個塗黑很像是為了引發關注而「欲蓋彌彰」,因為這個名字顯而易見地指向了美國CDC國家呼吸疾病中心主任Nancy Messonnier博士,可以說就是美國主管這次疫情的頭頭之一,而且還是每周就新冠病毒疫情與美國媒體打交道的負責人,很難相信她會對外界洩露這樣的信息。 而一個抨擊科特雷爾「吹哨」不靠譜的up主「defango」則表示,曾專門就此簡訊打電話給美國CDC求證,得到的回覆是「該簡訊是假的」 [3]。而Twitter上則有人表示,此前在Tik Tok上見到最初發布視頻的用戶曾承認簡訊是偽造的以獲得關注,不過表示這個「承認」又被該用戶刪除了[4]。

圖註:美國CDC國家呼吸疾病中心主任Nancy Messonnier博士

三、若美國1個月前已有1000例新冠,現在早已經無法收拾

這一簡訊最不可靠之處,就是1月28日已經出現了。據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如果1月28日之前美國已經在32個州有1000例感染,那麼在沒有警報的情況下,接近一個月之後的現在,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恐怕已經蔓延得不可收拾了,不可能到現在在本土確診的還只有十來例。

合格的吹哨人應在能力範圍內努力確保自己的信源、得到的爆料是可信的。科特雷爾全然無視該簡訊已經在Tiwtter和Reddit廣泛流傳,宣稱來自自己的「聽眾」(實際20天前就首現於Tik Tok),並且對簡訊中的可疑之處毫不提及,這樣的「吹哨」是毫無可信度的。難怪這個「吹哨」17號就有了,卻迄今沒有任何一個美國主流媒體跟進。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GQ_kOhBek[2]https://streamable.com/vo6pj.[3]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66&v=ws9Q3iZy-Uk&feature=emb_logo[4]https://mobile.twitter.com/lonzo_paul/status/1228655286254100482©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臺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美國吹哨人爆料:感染或超1000例,CDC刻意隱瞞?
    Paul Cottrell(保羅·科特雷爾博士)」的博主發視頻稱,據CDC內部線人的消息,美國目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已經超過1000例,數量比公開數據多幾十倍,為了維持社會穩定,CDC在故意隱瞞實情。不少網友也對他的觀點給予信賴,視他為「吹哨人」。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來看看感染者或已超1000例!
  • 什麼是「吹哨人」?美國如何保護「吹哨人」?
    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制定的過程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參考。《吹哨人保護法案》最早可以溯源到發生在1972年的水門事件,當時的民主黨總部遭到竊聽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組成專案組在特別檢察官的指揮下進行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可能捲入事件,調查組接到來自聯邦調查局最高層的指示:停止調查;對調查中發現的事實不予公開;調查組成員不得向包括媒體在內的外界透露調查的進展。
  • 《吹哨人》對 「吹哨人」 誤解頗深
    12月6日是個巧合的日子,中美兩國各上映了一部商業揭黑題材電影,美國的《黑水》和中國的《吹哨人》,不約而同地講到了以寡敵眾的「吹哨人制度」。雖然名義上講的是「吹哨人」,但看完之後你很可能根本不明白「吹哨人」到底是什麼人,反而對於片中謎之婚戀觀反覆回味。 那什麼是吹哨人呢?「吹哨人」是whistleblower的直譯,我們更熟悉的稱呼是「舉報人」,大眾印象最深的吹哨人,可能就是揭露「稜鏡門」的斯諾登了。
  • 《吹哨人》吹哨人制度
    看片子之前還不知道何為吹哨人,而片子看的時候並不是讓人很有感觸,大概是因為沒有真正體驗地震類似的災害。故事的情節有點不能深究,但是演員的演技還算在線。但是經歷2019-nCoV 肺炎病毒流感的事情,真實讓人有所體會。
  • 這就是美國疫情「吹哨人」的下場!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這就是美國疫情「吹哨人」的下場!來源:環球網據《紐約時報》10月6日報導,此前遭降職的美國抗疫要員、資深疫苗科學家裡克布萊特6日辭去了他的最後一個政府職務,稱自己被邊緣化,無事可做。
  • 湯唯,誰會是下一個吹哨人
    吹哨人法案的原名叫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其實是一個保護吹哨人的法案。「吹哨人」在英語中的意思是告密者。吹哨人保護法案的目的在於保護政府僱員中的告密者免受其所在部門的的報復(比如開除告密者),如果告密者合理地認為自己遭受到了僱主的報復,則可以對僱主提起訴訟。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政府內部告密者的安全,提高了其違法成本。
  • 《吹哨人》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吹哨人
    我看了50分鐘,還是不知道吹哨人是什麼。看了58分鐘,我只看出了行賄者的死亡之謎以及被行賄者的被追殺之旅。所以,這是吹哨人是什麼?難道導演要觀眾看著看著去百度一下嗎?故事要從這裡說起。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大頭的外國公司通過行賄和湯唯老公的公司進行合作,此時湯唯已經厭倦了當她老公收黑錢代言人的生活,所以她打算離婚。
  • 《吹哨人》
    這是今年學到的一個新詞——吹哨人。提到吹哨人就不得不提及新冠肺炎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很難想像,2020年的開局是這麼的艱難。當一場病毒席捲整個世界的時候,那些具有良知具有勇氣的醫生,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吹響警醒的哨子,我想不用去過多的解釋這個「吹哨人」的意思,大家也能明白。這部有湯唯和雷佳音主演的電影,正是通過一個波折的故事而講解了「吹哨人」這麼一個概念。
  • 假如吹哨人錯了怎麼辦
    那麼,在「吹哨人」事件上,哪些是事實,哪些不是呢?2、如果李文亮等八位醫生的提醒受到重視,就可以提早發現疫情;4、因為吹哨人缺乏保護,武漢疫情被耽誤了20多天。相信,任何一個不帶偏見的人,看完疫情時間線,都會得出上述結論。 但這裡有個疑問:為什麼真正的吹哨人張繼先沒有被訓誡,而李文亮等八位醫生會被訓誡呢?
  • 《吹哨人》只見吹哨人,未聞吹哨聲
    吹哨人指所在企業或組織存在重大問題、嚴重威脅公眾利益時,不惜面臨巨大危險勇敢揭露的人。2020年伊始,中國武漢被新冠病毒率先攻下。吹哨人李文亮也不治身亡。我想,這裡的「吹哨人」應該是最深入人心的一次概念洗禮。
  • 電影《吹哨人》北卡驚悚上映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走進北卡↑↑由薛曉路執導,湯唯、雷佳音領銜主演的電影《吹哨人》在北卡同步上映啦!
  • 美國在隱瞞什麼?疫情吹哨人被抄家,警察持槍闖入帶走重要數據
    目前,美國疫情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出現了激增的現象,國內的醫護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困境,然而這樣糟糕的情況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日前,美國還對疫情「吹哨人」動手了。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
    《吹哨人》是一部講述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之間做抉擇的故事,通過新鮮的題材與獨特的視角,讓大家在兩個並不完美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肩負的責任。重情的男人肯定念舊情,再老實平凡的男人腦子一熱就拒絕不了美色的誘惑,然後事後才去後悔和懊惱,我們身邊多少人是這樣子! 常常聽別人說,以後我老公要是出軌我肯定和他離婚,然後搞死他。現在呢,覺得如果結了婚,老公出軌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以原諒,改正了繼續對我好就行。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
    《吹哨人》是一部講述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之間做抉擇的故事,通過新鮮的題材與獨特的視角,讓大家在兩個並不完美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肩負的責任。電影裡馬珂、周雯的這段婚外情一直延伸著劇情的發展,初戀只需提起過去和投情送抱,就擊垮了一個曾經熱愛家庭的男人的理智,並成功把這個男人卷進案件陰謀的漩渦之中。
  • 吹哨人制度:保護行走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民英雄
    她們分別是強調喪失有可能避免「九一一」發生之機的聯邦調查局幹員科琳·羅利;揭發電信巨擘世界通訊公司、曾是美國第七大能源交易商安龍公司弊端,導致公司破產的辛西婭·庫珀與莎朗·沃特金斯。「時代」強調,基於專業理念和敢冒個人風險舉發弊端的三位女性,讓大家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國價值及美國的勇氣。
  • 澳吹哨人一死一上網求助,不解決問題,解決提出問題的那個人
    一個在阿富汗殺死平民的屠夫,在過去日子過得如此好,那我們看看爆料人之一是怎麼死的。西方政治歷史中,吹哨人各種花式「自殺」還少麼?多少吹哨人前腳剛說馬上就要爆料驚天內幕,後腳就發現「自殺」死在了犄角旮旯裡。這就是中國公知、恨國黨、精美,過去吹噓的西方民主制度擁有快速的自我糾錯能力?究竟誰才是,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吹哨人》觀後感(原創)
    (對於我們從事商業保險的人來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宇宙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哈哈,有點兒跑題了)。Ta說要不去看電影吧,我說:現在哪有什麼好電影,啊?元旦前後應該有,Ta直意要去,我擰不過Ta…… 我隨便選了一場電影,時間節點近,結果我們又遲到了7分鐘,在取票的時候,竟然遇上沒有列印紙了(風險-無處不在)又耽擱了幾分鐘時間。
  • 美國疫情吹哨人就這待遇?警察抄家槍口瞄準孩子,全家嚇得發抖
    文/胖子一直以來,美國都自詡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但誰又能想到,在現在的美國,竟然連說真話都要被警方抄家?近日,一名美國新冠疫情的「吹哨人」在網絡上公開控訴:美國政府為了讓她「閉嘴」,竟派遣州警持槍突襲了她的住宅,甚至還拿槍對準她的孩子。(此案中的疫情「吹哨人」瓊斯)據環球時報援引美聯社等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凌晨5點左右,正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家中睡覺的瑞貝卡·瓊斯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
  • 當現實照進電影,《吹哨人》的價值已遠不止題材突圍那麼簡單
    它用來指代那些在企業或組織存在重大問題、嚴重威脅到公眾利益時,不惜面臨巨大危險站出來揭露問題的人。歷史上最著名的「吹哨人」,莫過於1972年「水門事件」中「深喉」。正是因為他的告發,才導致時任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的下臺。而直到2005年,大眾才知道「深喉」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前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 《吹哨人》你那麼天真,當什麼城市英雄呀?
    12月6日是個巧合的日子,中美兩國各上映了一部商業揭黑題材的電影,美國的《黑水》(Dark Waters)和中國的《吹哨人》,不約而同講到了以寡敵眾的「吹哨人制度」。電影《吹哨人》除了男主角雷佳音,班底基本是從《北京遇上西雅圖》續的,導演薛曉路、女主角湯唯,又講異國婚外戀,暴露了「北西3」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