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關心孩子,孩子卻嫌棄:「好煩啊!」寶媽的關心哪裡過了火?

2021-01-11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早上起來,媽媽問孩子:「早上吃什麼早餐?吃煎餅好不?」

孩子:「不想吃。」

媽媽繼續:「就吃一點!」

孩子開始不耐煩:「那就吃煎餅吧。」

媽媽過了一會兒又來問:「吃煎餅還是吃三明治?你吃什麼我給你做。」

孩子逐漸暴躁:「煎餅不是都做了嗎,就吃煎餅吧,一直問好煩啊!」

媽媽也開始暴躁:「讓你吃個飯,跟伺候祖宗似的!」

父母有沒有發現,自己對孩子越關心,孩子越容易變得暴躁?

有的寶媽感慨說:「父母跟孩子太難相處了,明明是在關心孩子,想要對孩子好,怎麼就全是父母的不對了呢?」

關心,本來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在意和愛,怎麼還就惹得對方不滿,甚至暴躁了呢?

那麼,父母有沒有想過,自己在關心孩子的時候,到底是真的關心孩子,還是通過關心來達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呢?

當寶媽對孩子的關心,氛圍逐漸焦灼、暴躁的時候,寶媽就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關心已經變了味兒:

寶媽的關心,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媽媽,特別是全職媽媽,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通過孩子的喜怒哀樂、優秀與否來判斷自己的人生價值。

像上面提到的例子,寶媽不斷的給孩子提供早餐選項,非常的周到,也讓人非常的感動,除了媽媽還有誰能對另一個人做到如此地步呢!

但是在這場關心裏面,父母卻忘了一個問題:孩子他是否需要父母的關心。

對於關心,我們常常忽略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關心應該從孩子,也就是被關心的人的需求出發。

如果父母的關心,是孩子不需要的,父母做的越多,孩子越反感。

不以被關心的人的需求出發,關心也只是徒增雙方的煩惱。

寶媽的關心,是對孩子變相的控制

時代的快速發展,會讓人很沒有安全感,想要把能攥在手裡的東西攥的更緊。

寶媽對孩子也是同樣。

儘管很多寶媽已經盡力想要去尊重孩子、減少對孩子的控制,但是在生活中卻總會不自覺的出現控制的行為。比如說「你應該好好學習,這是為你好」、「你應該早點睡,這對你的身體好」、「你應該……」

父母是在關心孩子,並且提出自己的要求,但是這要求卻帶著「俯視」和控制的意味。

每個人都渴望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但是卻忘了,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同樣需要父母的尊重。

當關心帶有「俯視」和控制的意味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排斥感。

因為愛孩子,所以去關心,本來是非常溫暖的事情,但卻常常因為在關心孩子的時候,產生的心理和行為上的誤差,而使關心成為親子之間爭吵「導火線」。

「寶,來吃點水果」,卻不管孩子是在上廁所,還是在工作;

「快起來吧,吃了早飯再接著睡」,不管孩子晚上是趕工作,還是生病了;

「別再看電視了,對眼睛不好,趕緊去休息吧」,不管孩子一直在學習,好不容易有了放鬆一下的時間;

……

在家庭中,關心很容易越界,在孩子心目中則成了父母假「關心」之名入侵自己私人領域,所以對父母的關心,孩子一般是不領情的。

很多父母常常說,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真切的感覺到了自己的成長。

也有很多父母發現,在養娃的時候,自己不成長是不行的。

在《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裡面提到,教育孩子只有愛是行不通的,更多時候需要有技巧的給孩子愛。

對於關心,也是如此。

關心需要技巧,而不是一股腦的把父母以為的關心強加給孩子。

在關心中,有幾個點,是父母明明知道,卻常常在失誤的:

·尊重: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將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強加給其他人。

·共情:認同孩子的感受,並且通過換位思考或回憶曾經經歷的方式,跟孩子產生共情,讓孩子了解到「父母是真心在關心我」。

·傾聽:在孩子學習說話的年紀,父母說比聽重要;但是在之後,傾聽比說更重要。甚至可以說,用心傾聽,本身就是一種關心和安撫。

關心,重點在輸入者的感受和情緒,而不是輸出者,在做關心的行動時,要注意方式和界限,也要把對方當做一個有獨立想法的人來對待。

紀伯倫有一首詩,叫《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裡面有這麼幾句: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父母關心孩子,以尊重孩子為前提,讓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而不是思想、行為上的控制。

相關焦點

  • 有一種關心則亂叫「毒輔食」,看似孩子吃飽了,腸胃根本消化不動
    不少寶媽一到這個時候就慌了,不知道餵什麼?不知道怎麼做?孩子不吃怎麼辦?……而網上的「輔食添加大全」琳琅滿目,有些根本沒有科學依據,新手寶媽們一不小心就踩坑了。有一種關心則亂叫「毒輔食」,看似孩子吃飽了,腸胃根本消化不動俗話說「關心則亂」,尤其是沒有輔食餵養經驗的寶媽們,關心孩子的身體發育,又擔心孩子吃不飽、吃不好,一不小心就給孩子吃錯了輔食!
  • 婆婆催生「花言巧語」,孩子到來不管不顧,寶媽抑鬱拿刀劃傷孩子
    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其實這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產婦很容易就會患上產後抑鬱,而且如果沒有及時察覺的話,很容易就會犯下大錯。曾經,有這樣一個案列真是的擺在我們的眼前,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一幕真的讓很多人都感到心疼,幾年前,一個小男孩讓無數人淚目。
  • 「我媽帶孩子,你哪裡辛苦了?」寶媽回娘家兩周,寶爸終於知錯了
    寶媽氣得回娘家,寶爸直言很後悔 小麗生完孩子沒多久,婆婆便過來幫忙照顧月子,在婆婆的照顧下,小麗月子確實恢復得很快。可是很快小麗便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小麗出了月子期,婆婆以照顧孩子為由,繼續住在家裡,小麗也不好多說什麼,怕被丈夫說不孝。
  • 寶寶睡覺寶媽煲湯,回頭發現孩子「沒了」,奶爸:可能在鍋裡
    看見廚房的一幕,寶媽非常後悔自己竟然睡覺,又氣又哭啊!原來,這兩個熊孩子把廚房裡的麵粉弄灑了,滿地都是白花花的麵粉,就連櫥柜上面都沒有倖免,更氣人的是弟弟坐在地上,身上被麵粉包裹著,只剩下兩個黑色的眼瞳。
  • 寶媽餵奶被婆婆圍觀:感覺我像一隻動物!別對產後寶媽做這三件事!
    正確的態度:如果你真的要表達對寶媽的關心,請換一種表達方式!比如:✘ :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的奶怎麼能好?✔ :帶孩子這麼累,身體吃不消,多少吃點東西。再比如:✘:哄個孩子都不會……✔:孩子有點鬧,要不你先休息,我來哄哄?
  • 寶爸抱怨:憑啥我媽帶孩子倒貼,你媽帶娃就得付工資啊?
    有一個寶爸偷偷抱怨著:為啥,我老丈母娘來帶孩子,媳婦就讓我準備工資,到了我媽帶孩子時,她一個字不提,還總是摳搜我媽兜裡那僅有的養老金?那都是不解和委屈啊。當然,發出來的東西,網友看了,保證有人給回復。當然這些留言,也引起了廣大寶媽們的吐槽。
  • 生過兩個孩子,與生一個孩子區別有多大?看過之後你還想著二胎嗎
    生二胎一直是我們近幾年關注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相信大家也是看了許多,不過簡單來說,其實孩子一個與兩個並沒有什麼區別,可能是出自心理因素,拿給大寶當陪伴,老有所依各種藉口來為二胎託詞,實則大家不知道,生孩子不僅是多生一個那麼簡單,真正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的寶媽,又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一個娃與兩個娃的寶媽差距有多大。
  • 孩子都上小學了,為什麼有的寶媽不願意找工作?這些理由很現實
    有位寶媽留言說:我是高校本科畢業生,24歲那年,辭去了5000的月薪回家生娃,做飯做家務伺候公婆,任勞任怨。結果,帶娃6年後,孩子上小學了,我以為自己終於可以緩一緩,睡個好覺,暫時歇一歇了。沒想到,老公卻問我「孩子都上小學了,你咋還不去上班?」
  • 這位寶媽產後精神崩潰,拿剪刀將孩子的臉劃花
    四年過去了,這位寶媽和寶寶怎麼樣了呢?四年後,這位寶媽的精神狀態逐漸恢復,寶寶也日漸長大,好在臉上沒有留下明顯的疤痕,由於這則事故寶寶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徵途:生大寶時,媽媽和婆婆早早就陪在我身邊,老人將臨產時所需的物品準備得特別齊全,孩子出生後我除了餵奶外,什麼也沒看,都在靜養,所以我月子期間精神狀態也特別好。
  • 寶媽生了個孩子,從27歲變「80歲老太太」,如今現狀怎麼樣了?
    有這麼一個寶媽阿娟(化名),她就經歷過這樣一件讓人崩潰的事情。那年只有27歲的她,和丈夫孕育了一個孩子。但是在生了孩子以後,阿娟臉上的突然出現皺紋,而且還出現了皮膚下垂、脫髮的情況。隨著時間慢慢過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阿娟從一個27歲的妙齡女子,變成了「80歲老太太」。
  • 孩子上學後,寶媽「沒事幹」?這些兼職特別適合寶媽們,看過來!
    9月開學季,「神獸們」該回籠的也都回籠了,特別是一些孩子也升入了小學,寶媽們的時間也充足了許多,在家除了洗洗刷刷,整理家務,似乎有大把的空餘時間,這時候,寶媽們就想著能做一份兼職,既能照顧到孩子,又能增加一份收入。
  • 90後寶媽一周早餐日記,看看全職寶媽忙碌帶娃的早上都吃了什麼?
    大家好,我是小芽,我是一個全職寶媽。自從有了孩子時間都不是自己的了,每天都是忙碌孩子的事情,吃飯,洗澡,上廁所都是分秒必爭!還要每晚的夜奶,甚至有時候做飯上廁所都要抱著寶寶,想必很多寶媽都經歷過。但是,再忙也要好好愛自己,好好吃飯才能有精力帶好孩子!
  • 別對產後寶媽做這三件事!
    正確的態度:如果你真的要表達對寶媽的關心,請換一種表達方式!比如:✘ :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的奶怎麼能好?✔ :帶孩子這麼累,身體吃不消,多少吃點東西。再比如:✘:哄個孩子都不會……✔:孩子有點鬧,要不你先休息,我來哄哄?
  • 孩子乖巧聽話好不好?男孩容易成為媽寶男,父母引導他們更主動
    但是,相處一天後,我認為孩子太聽話了真的不太好。首先,太聽話的孩子不主動思考,缺乏創造力像朋友兒子這樣的孩子,只知道凡事去問爸爸媽媽,然後按照爸爸媽媽的指示去做。從未想過自己先嘗試如何做,不思考,只執行。
  • 寶媽順產生出「醜娃娃」,護士卻說孩子很漂亮,滿月後:幸虧沒扔
    當小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孕育的時候,媽媽總會幻想自己的孩子生出來會是什麼樣,會不會白白嫩嫩,就像天使一樣漂亮呢?當然,不可能每一位寶媽都生出高顏值的寶寶,因為寶寶的長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新生寶寶因為「太醜」寶媽被嫌棄,護士卻說直誇孩子長得很漂亮孫菲是一名新手媽媽,女兒才剛剛出了滿月,而想起當初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孫菲還記得孩子有多醜。原來,當初經過了解知道順產的好處很多,所以孫菲在孕期裡勤加鍛鍊,就是想要生產的時候順利一些。
  • 為什麼有的寶媽會討厭自己的寶寶?往往有這四個原因!
    但事實卻並不絕對,就算在動物界,也有許多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不好。比如野兔媽媽會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吃掉自己的孩子,倉鼠也會將病弱的孩子吃掉。因此,並非所有的母愛都很偉大,母愛也需要培養。 最近有位寶媽來信,說自己現在討厭自己的兒子,雖然兒子才8個月大,但寶寶一哭她就很煩躁,想打孩子。
  • 孩子上幼兒園後,全職寶媽找工作難,怎麼辦?
    有人沒有經歷過,可能理解不了她們的困境。我有一個朋友是做財務的,生完孩子後有2年沒有工作,加上換地方,當再次找工作時候是到處碰壁,原本財務工作崗位是非常容易空缺的崗位,所以也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崗位。可是機會對她來說真的是太少了,她找了大概2個月,最後還是進入一個自己不太滿意的小公司先做著,就當過渡了,其實這樣並不是很好,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她又跳槽了。
  • 趙麗穎又撒狗糧了,當了媽的她怎樣保持好身材
    今天,趙麗穎發出祝福「二叔」生日快樂的微博,同時也為「二叔」的新劇打call,這番操作甜翻了許多網友和粉絲,真是入秋好狗糧啊!趙麗穎還能如此保持這麼好的身材和體態,自然是離不開她的產後修復和鍛鍊了,明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身材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她那樣保持得如此完美啊!
  • 寶爸給孩子取名「珍香」,非常滿意到處炫耀,寶媽:你先改個姓吧
    寶爸給孩子取名「珍香」,非常滿意到處炫耀,寶媽:你先改個姓吧這對夫妻再要孩子的時候一直在鬱悶給寶寶起名的問題,因為爸爸的姓氏有點太難起名字了,但是意外這個小寶寶先到了,於是就想著孩子重要名字什麼的都無所謂,本來以為要是個男孩的話,名字還能好取一點,但是誰知道是一個女孩,這下可給爸爸愁壞了。
  • 寶媽半夜發文懺悔,一時衝動打了孩子,是不是所有寶媽都會這樣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當媽前,最瞧不起打罵孩子的父母,當媽後,自己終於明白,有時候真的會被孩子逼瘋!當媽前堅決不打娃,當媽後半夜發文懺悔,寶媽是不是都這麼過來的玲玲是一個90後媽媽,兒子今年5歲了,正是最淘氣的時候,就是那種上房揭瓦的淘氣,每天面對淘氣兒子,玲玲真的是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