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7日訊 新都心第一家大型商業體麥凱樂悄然離場後僅一年多,保利廣場就高調接盤;與臺東利群貼身肉搏十餘年的沃爾瑪黯然離場,利群接手彌補自家地盤面積不足的短板……從一條中山路獨自支撐,到如今商圈林立,百餘年來,青島商業從來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大海,而非一潭死水。
今天上午,坐落於李村商圈核心位置的維客星城正式開街。雙節來臨之際,維客星城在向市民開放休閒廣場的同時,全面開放其與地鐵和商圈之間互聯互通的便利通道,以及近千個停車位,以實現其城區社會化服務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開街的維客星城並非大家印象中諸如萬象城、樂客城那樣高樓林立的地上綜合體,相反,通過向下「掘金」,維客星城在地鐵2、3號線交匯樞紐處打造出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的地下商業綜合體。
別樣格局規劃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談及青島人氣最旺的商圈,如果說李村商圈名列第一,一些市民或許會有異議,但如果將其名列前三,恐怕沒人會提出不同意見。
在李村商圈,嶗山百貨、北方國貿、利客來、樂客城、蘇寧易購、銀座和諧廣場等商業體沿著京口路、向陽路、夏莊路等幾條道路群雄並立,共同承載著李村商圈聚攏起來的巨大人氣。不知大家是否留意過這三條道路交匯地帶所留存的一塊「三角地」——曾經的李村維客廣場。群星環繞之下,就地理位置而言,稱之為李村商圈最核心的地塊毫不為過。早在地鐵3號線開通不久,維客集團就開始了圍繞這一「三角地」的商業布局。至此,地下商業綜合體維客星城終於揭開面紗與島城消費者見面了。
提起地下商業,你會想到什麼?很多人腦海中不難浮現出一條筆直的、長長的街道,兩側是各種售賣衣服、小吃的店鋪,一些規模稍大的地下商業也不外乎多了幾條這樣的街道,增添些許「阡陌縱橫」之感。但維客星城卻並非如此,其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不是商街,而是一座地下城:
除地表的城市休閒廣場外,維客星城G1、G2為商業層,共囊括了一個中心(銀河中心)、一個天地(好運天地)、一湖一海(香蜜湖和歡樂海)、四條大道(日月大道、星光大道、長江大道、黃河大道)、四條商街(古鎮商街、京口商街、向陽商街、夏莊美食街)、12個星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由此分門別類劃分出吃、喝、玩、樂、健、教、購等不同業態區域。
以打造地鐵商業新業態為目標,維客星城致力於建設成為江北地區最大、最具特色的地鐵新商業。未來,在地面的城市休閒廣場漫步,到地下商業綜合體一站式吃喝玩樂遊娛購,將成為到李村商圈消費的市民們常態化生活方式。
凸顯便捷時尚
想要在群雄並立的青島商業中站穩腳,諸多商家紛紛在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自我辨識度、搶佔細分市場等方面下功夫。尤其是方興未艾的地下商業,即便佔據地利之勢,搭上地鐵「快車」,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商業業態,也必然被市場所拋棄。「為了做商業而做商業行不通,把場景體驗、文化、旅遊元素匯聚在一起,去更新、創新地下商業模式,這樣才能做得好,做得吸引人。」青島地鐵商業空間開發公司負責人逄玉寶在受訪時這樣說。
便捷與時尚成為維客星城在招商過程中尤為重視的要素,也是提升自我辨識度的重要舉措。
為給消費者提供最為便捷的消費體驗,維客星城在細節方面下足了功夫。「以四條商街為例,古鎮商街、京口商街、向陽商街、夏莊美食街基本與地表以上的四條同名道路重合,以便消費者離開商城時區分方向。」維客星城相關負責人透露出其在規划過程中的諸多人性化細節。開放是維客星城的另一大特色,通過與地鐵直達、商業體之間的互通互聯,維客星城共形成了12個人流出入口,無論是中防商街、蘇寧大廈、嶗山百貨、向陽路步行街還是國美電器、銀座和諧廣場、樂客城等,顧客均能在地下空間快速集散。
「肯德基、星巴克這些商業綜合體標配項目我們也都有,另外我們還引進了重慶朝天門火鍋的青島首店。」維客星城相關負責人這樣說。在維客星城的一面牆上,記者留意到,諸如星巴克、周黑鴨、漢堡王、徐福記、青島啤酒、青食、阿香米線等知名品牌均將在維客星城開店,未來一段時間內,其劃定的不同區塊內的商鋪將分期投入使用。
維客星城相關負責人透露,圍繞城市生活中心這一社會功能定位,維客星城大力凝聚和引進優質商業資源,將打造集新潮購物、特色餐飲、舒適休閒、文化娛樂、零售、創意景觀等於一體的時尚地下商業綜合體。
緩解交通壓力
按照常理,商家都會選擇在多數店鋪均已入駐後再行開街,維客星城卻一反常態,其究竟打了怎樣的「小算盤」?對此,維客星城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是出於社會責任感。「之所以趕在國慶節、中秋節之前開街,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國慶黃金周期間大家來李村商圈購物時停車更方便。」該負責人這樣說。據了解,維客星城G3、G4為停車場,共包含近1000個停車位,短期內,這1000個車位將全部免費對外開放。維客星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疏解停車難題後的李村商圈,在即將到來的黃金周客流量必將再創新高。
正如該負責人所言,交通是衡量商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暢通的交通可以為商圈整體加分。在過去,提起李村商圈,大多數人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字就是「堵」。堵從何來?一為人、二為車、三為停車位不足。李村商圈吸引而來的巨大人氣,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其「堵」的根源。
伴隨近年來地鐵2、3號線開通,李村商圈的擁堵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但停車問題仍是一個「老大難」。就在9月23日,記者驅車前往李村商圈,為找尋停車位,還在一處停車場外排隊近10分鐘。停車體驗雖說不上極差,但也確實算不上多方便。
幾年前,李滄交警大隊曾梳理了李村商圈內的所有大型停車位,彼時共有近4000餘個停車位。幾年下來,即便數量有所增加,但考慮到商圈整體並無大的改變,停車位的數量恐怕也不會有太大增幅。此時,新增1000個停車位,無論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對到李村商圈購物的消費者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
此外,維客星城還在地下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這是全省首家5G街區,通過智能控制中心系統,維客星城實現了客流系統、經營數據、設備狀態、消防系統、水電錶系統、監控系統、停車場系統等數據的實時監測。不僅商家可以借用5G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消費者在停車場還可以通過車位引導和反向尋車系統,在1000個車位中迅速找到自己的車輛。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青島商業百花齊放,在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利群、萬象城等商業體風頭正盛,此時入局,必然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底氣與實力;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青島商業加速洗牌,在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樂購、沃爾瑪等商業體黯然離場,此時入局,自當有「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的勇氣與能力……維客星城能否成為那一條遊弋的鯰魚,在群雄並立的青島商業中翻騰攪動起滔天浪花,且讓我們拭目以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