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臣韓安國,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們又該怎麼評價他?

2021-01-17 小敏講史

作為西漢的名臣,韓安國雖然因為在和平年間,所以名聲在一般人的眼中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在《漢書》當中,卻對韓安國有著很高的評價。在書中,他被史官評價為見識高,氣量大,善於處理事情和揣測人心。

而且在七王之亂當中,韓安國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說是在專業人士之中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悲劇的事情就在於,這位知名的大臣,在最後卻因為生病沒有升任為相,然後鬱鬱寡歡而死。那麼,這位西漢名臣,其能力究竟如何呢?我們又該怎麼評價他?

一:善於揣測人心

韓安國之所以能在朝廷之中成為相的候補,可以說與他揣測人心的本事息息相關。或者說,他擅長的就是在複雜的局面之中,讓大多數人都能從其中得到利益,最後讓事情有個比較和平的結局。

比如說在韓安國剛開始的時候,他作為梁孝王的門客,立下了功勞。在七國之亂的時候,他和另外一個人一起帶兵抵抗其他領地的叛軍。就在這場戰爭之中,叛軍被韓安國和另外一個人抵禦住,為漢朝聯軍爭取到了時間,最後贏得了勝利,此戰之後韓安國和梁孝王也得到了很大的榮譽。

但是在《漢書》之中,梁孝王卻在平定叛亂之後,因為戰功和竇太后的寵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開始逼近漢景帝了。

而在漢景帝知道之後,自然是對梁孝王開始有了疑心。但是這個時候的韓安國知道,自己吃的是梁孝王的飯,一旦他出事了,那自己也跑不了。

所以在聯繫了竇太后之後,更是連夜跑到了竇太后的腳下哭訴,然後一番花言巧語之後,讓竇太后和漢景帝都變得心花怒放。這對內保全了自己主公的顏面,對外則讓漢景帝消除了疑心,使得梁孝王沒有了殺身之禍。

結果這一場辯解,韓安國在漢景帝和竇太后的面前混了個臉熟,也因為功勞而在梁孝王的心中頗受歡迎,得到了很大的重用。更別說在之後,梁孝王想要成為皇太弟,於是就讓刺客殺死了朝廷之中反對他的人,但是這件事再一次激怒了漢景帝,這一次梁孝王也不敢說話了,怕被人發現是自己幹的。而這次,又是韓安國出現了。

韓安國這次舉出了幾個例子,讓梁孝王這個不省心的好好想想,現在仗著有竇太后在,梁孝王還可以囂張一陣子。但是在竇太后死了之後呢?漢景帝見到你現在能殺了反對你的人,難道不會認為你以後想要反對他麼?所以在講明利弊之後,梁孝王終於醒悟了過來,將刺客交了出去,並且讓韓安國從中周旋。最後讓梁孝王和漢景帝,都得到了和解。可見其揣測人心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二:性格謹慎

而在漢景帝死後,韓安國作為深受重用的大臣,自然也被下一代的漢武帝所看重,成為了漢武帝的親信。我們都知道,漢武帝在位期間,最主要的功績就是討伐匈奴了。但是在早期,韓安國卻是專門反對武力討伐匈奴的,這就是他的謹慎的性格導致的。

在《漢書》之中記載,韓安國認為雖然漢朝已經強盛了,但是對匈奴開戰還沒能做好準備,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此後的馬邑之謀中,漢軍的表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雖然說主要原因是因為漢朝這邊有人洩密,但是漢軍也讓漢武帝看到了自己的準備不充分,於是採用了他的建議,再和親了數年,最後才用兵平定了匈奴。

三:運氣不好

上文也說過,韓安國在漢武帝時期,提出了先和親之後再打的建議。而這個建議也奠定了之後的漢朝盛世。但是他的運氣,可以說是非常差了,雖然有著很大的功勞,但是在戰爭期間,戰場上卻湧現出了衛青和霍去病等新貴,而他又因為位高權重而受到了漢武帝的猜疑。

等到相去世之後,漢武帝為了徹底將他納為心腹,於是想要提拔他當相。可是沒想到的是,結果他運氣背,從車上摔下來把腳傷了,之後更是有著變成重病的可能,於是漢武帝就決定將另外一個人升為相。

等到他病好了,這個時候朝廷之中他的權威已經受到了挑戰,漢武帝也開始逐漸疏遠他了。此後在匈奴戰爭期間,據《漢書》記載,韓安國又因為出兵不利而被漢武帝派人訓斥,結果他覺得自己晚年不利,所以在悶悶不樂幾個月之後,吐血而亡。

參考資料:《漢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匈奴被滅,此人功不可沒,在汝州市就有一條路以他的名字命名
    秦末漢初,匈奴強大起來,屢次進犯,對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並控制西域。 這期間,韓安國是西漢時期的梁國名臣,他曾帶兵對抗匈奴,歷經文、景、武三帝。據史料記載,在韓安國剛剛進入仕途的時候,他曾作為梁國的使者出使西漢,好幾次化解西漢與梁國之間的信任危機。後來,韓安國受到朝廷重用和太后的賞識,順利進入到了西漢的政權中心。
  • 大漢丞相韓安國,用哭來解決問題,因腿瘸而失去相位,最後又是怎麼「死灰復燃」的?
    電視劇中,韓安國去世後,漢武帝慨嘆道:「此乃國器之臣啊!」可見韓安國在皇帝心目中佔據重要地位。讀《史記•韓長孺列傳》(韓安國,字長孺),才知道電視劇中不苟言笑的韓安國原來是一個很會哭的人,而且是邊說邊哭,一言泣數行下,哭泣的藝術不亞於劉備,而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既幫人解困,也為自己贏得了高官厚祿。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韓安國:烈士暮年
    幾回回,韓安國夢裡回到了心心掛念的廟堂,幾回回韓安國腦中儘是天子的威儀。 韓安國不想再奢談什麼建功立業青史留名,韓安國只想在京城長安終了此生。韓安國身在邊地,韓安國感覺自己遠在天涯。 匈奴侵襲漁陽虜略千餘人讓他痛心疾首,皇帝派來使者責怪讓他戰戰兢兢。英雄遲暮,韓安國心生退意,韓安國上書天子要求調回朝廷,任個閒職也好。
  • 千古名臣是如何煉成的|音頻公開課
    上一周我們學習了《青年範仲淹的逆襲之路|音頻公開課》,通過課程大家可以了解到範仲淹是如何在逆境中創造奇蹟,並且開啟了自己的名臣之路。而本周的課程,我們則要學習範仲淹的名臣之路是如何進行的。從古至今,為臣者千千萬萬,不可勝數,能夠留下名字的本已寥寥無幾,而當中能堪稱千古名臣的就更是屈指可數。一個官員想要成為千古流芳的名臣,他究竟需要怎麼做?一代名臣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 《漢武大帝》中的韓安國,表現得亦正亦邪,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韓安國是法家代表人物,同時又兼具儒墨之風。法家人物基本有兩個共性:一是有能力;二是品行受質疑。韓安國大體也是如此,他的能力主要體現識別人才的能力、看穿時局的能力、危機公關的能力和統兵御邊的能力。 與一般法家人物尖刻寡恩不一樣,韓安國具備君子之風,為人寬厚,但是也沒有逃脫人品遭到質疑的下場。
  • 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然而秦朝三世而亡,其結局和命運可悲可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真正在華夏大地上紮根是從漢朝開始的,自漢高祖劉邦在楚漢爭霸中脫穎而出,大漢王   原標題: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然而秦朝三世而亡,其結局和命運可悲可嘆!
  • 趙忠祥去世,該如何評價他?
    這兩天大新聞不斷,剛剛,趙忠祥兒子趙方確認,其父親趙忠祥於16日7:30離世,享年78歲。秒回顧生前影像和一生經歷)得知趙忠祥去世的消息後,我心中最大的感想就是該如何對他蓋棺定論呢當然,官方會有官方的評價,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自己的觀點,本文僅僅談談自己的觀點。評價一個人,無非公私兩個方面,對公要嚴對私要寬。
  • 韓安國追隨梁王建立功勳,緩和了梁王與漢景帝關係,從而贏得大家的...
    正趕上韓安國作為梁國的使者來到了朝廷,他認為自己有義務向漢景帝解釋解釋這些事情,化解梁王與景帝之間的矛盾。於是韓大人就找到了館陶公主訴說了梁王與皇上的關係最為親密,當年七國聯合起來進行反叛的時候,梁國沒有參與到他們的隊伍之中,還幫助了皇上一起反擊他們。梁王當時害怕皇上與太后有危險,在送我們前去作戰的時候熱淚充滿的眼眶,囑咐我們一定要贏得戰役,保護皇上和太后的安全。
  • 歷史上的蘭陵王,北齊戰神,那他的妻子是誰呢?
    歷史上的蘭陵王,北齊戰神,那他的妻子是誰呢?蘭陵王高長恭,前幾年也是有拍過關於他的一些作品,男主角和女主角都是蘭陵王和蘭陵王妃。那蘭陵王妃究竟是誰呢,是楊雪舞嗎?滎陽鄭氏是起源於西漢的大司農鄭,當時鄭興、鄭眾父子是東漢有名的儒家思想的子弟,鄭渾歷任魏郡、上黨太守是曹魏名臣,鄭泰是揚州刺史漢末名臣,鄭衝西晉太傅開國元勳,鄭袤是密陵候西晉初名臣。鄭袤子孫四世都是西晉重臣。
  • 怎麼評價王傳君,他是實力派還是偶像派?你是怎麼評價他的呢?
    怎麼評價王傳君呢?其實怎麼說也得感激愛情公寓劇組同事們,還有關穀神奇,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王傳君,但是王傳君,確實對於演員的素養接好劇本,是好素養。既然和愛情公寓好聚好散了,希望腳踏實地走花路吧,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王傳君這樣才是好演員,敢於突破自己,有自己拿得出作品,國際上都可以有名,愛情公寓其他人呢,還是沒有變化,吃老本,愛情公寓第四季好看什麼,就是一群炒冷飯的明星,出來借情懷轉筆錢,走的流量明星,賺快錢的路子。 當他準備走實力派的路線時, 他就不在乎什麼流量,什麼粉絲了。
  • 究竟該如何評價布爾瑪這個角色呢
    究竟該如何評價布爾瑪這個角色呢《七龍珠》毫無疑問是一部純粹的熱血漫畫,因此關於女性角色,鳥山明並沒有利用過多的筆墨來進行刻畫,哪怕是孫悟空的結婚都顯得有些兒戲,但卻不代表作者不注重這些人物的內心刻畫,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龍珠系列的第一女主,此人必然就是布爾瑪了。
  • 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究竟該如何靜心?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究竟該如何靜心? 我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他們問:「師父,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心靜下來?」其實以前,我們的心也有靜不下來的時候,但是現在的人比以前更難讓心靜下來。 靜不下來有很多原因,今天我想分享一個重要的因素——信息。
  • 西漢功臣韓信被殺令人不勝唏噓,韓信究竟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被殺
    身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卻在西漢建立之後被呂后誘殺,關於韓信之死,一直以來都令人不勝唏噓。不過,站在劉邦和呂后的立場上,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韓信似乎又不得不殺。那麼,韓信到底該如何做,才能避免被殺呢?
  • 奧斯卡點評之《寄生蟲》: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窮人?
    奧斯卡點評之《寄生蟲》: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窮人?這些年來,我們見過太多的東西方電影口味的差別,美國人認為的好電影,在中國未必有市場。《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超越《阿凡達》和《復聯4》,成為北美歷史票房冠軍,但在中國市場卻連當年票房前十都擠不進去。2018年北美票房冠軍《黑豹》當年在中國排在票房第24名。所以,不必迷信奧斯卡評委的眼光,我們自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來作評點。
  • 西漢分封諸侯王的配套制度的利弊,劉邦是如何壓制諸侯的?
    但是,劉邦畢竟是劉邦,這個政治老流氓深知人性之惡,所以也在另一方面想以某種方式對他的劉氏本家進行一定的束縛。然而,翻看史料,我們就明白了,他的努力最終也沒有產生他所期望的效果。為什麼從一開始就給劉氏諸侯王佩戴的政治戒頭,到了也沒有發揮作用。
  • 今天,我們該如何評價中國
    因為,我們既可看到一個改革中效率畢現的欣欣向榮的中國,也可以看到一個轉型中顯失公平的隱憂重重的中國。究竟如何把握和描述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時代?25年前從臺灣泅水至大陸的高級智囊林毅夫說,當下的中國,正處於200年來最好的時代。持相反觀點的少數人認為,這是一個腐敗肆虐的最壞的時代。
  • 如何看待三國時期曹魏名臣張既?
    說到張既,想必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因為我們聽過的三國人物往往是演義中突出的角色。對於張既這樣的名臣,演義中沒有多大的描寫,我們自然是不太了解。但是在三國時代,張既也算得上是有名的人,是「魏晉八君子」之一,只不過後世對他沒有多少了解。那麼,我們如何評價張既?先來了解一下張既生平。張既生年不詳,黃初四年(223年),張既薨於任上,字德容,馮翊高陵人,也就是現在陝西西安市高陵區人。張既出身於小地主家庭,家中富有,待人有禮貌,和藹可親。
  • 西漢宮中的一樁冤案,「燕啄皇孫」幕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呂后垂淚,說:劉邦已死,遺臣們虎視眈眈,不和劉家結為一體,我們怎能保住性命?此外,漢景帝娶了表妹薄氏,漢武帝娶了自己的表妹陳阿嬌,漢成帝娶了表姑……據學者閻愛民統計,西漢帝室婚姻中,世親佔到80%,近親結婚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