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愛玲小說,關於愛情的6個真相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洞見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洞見·紅妝

情關難過,有些人,遇見了誤終生。

很少有人不愛張愛玲。

她才情斐然,紫羅蘭雜誌主編在看到她的處女作《第一爐香》後,便驚呼:「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好的小說!」

賈平凹說:「與張愛玲同生在一個世上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王安憶也說:「唯有小說才是張愛玲的意義。」

而作家陳克華更是讚譽:「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論張愛玲。」

她的佳作,寫盡了最絢爛也最蒼涼的風花雪月、寫透了最真實也最虛偽的男女情愛。

她,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

而我在看遍她書裡的男女情愛之後,讀懂了關於愛情的6個真相。

《半生緣》:金錢買不到愛情,但卻可以打敗愛情。

故事發生在三十年代的舊上海。

和所有俗套的愛情故事一樣,兩個年輕人在相處中漸生情愫,而後相知相愛、許下海誓山盟,但最後卻天各一方、各自終老。

他們是這個故事的主角——顧曼楨和沈世鈞。

但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他們,而是讓他們天各一方的「罪魁禍首」——曼楨的親生姐姐曼璐。

我時常聽到這樣的論調:曼楨和世鈞的悲劇,全怪姐姐顧曼璐。

可卻很少人記得,曼璐何以至此。

少女懷春時候,曼璐有過一個真愛的少年,他們一起在四下無人的月下擁抱、一起在幽深靜寂的巷堂奔跑,那是最最純粹的怦然心動。

然而,再純粹的感情,也過不了「缺錢」這個坎——

為了養活一家七口人,曼璐不得不淪落風塵,用身體換生計、以愛戀換生存。

也不是沒想過和戀人一走了之,只是世事艱難,一大家子人都張著口等飯吃,實在沒辦法。

人人口中買不到愛情的金錢,終究打敗了曼璐的愛情。

三毛曾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是啊,所謂愛情,是風花雪月琴棋書的情調,更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

沒有物質做基礎的愛情,如同手中握不住的沙,風還沒吹,自己就先慢慢散盡了。

金錢買不到愛情,但卻可以打敗愛情。

因為情誼再深,也不能飲水飽。

《第一爐香》:低到塵埃裡的花,結不出愛情的果。

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過這樣一句話:

「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但是,低到塵埃裡的張愛玲,並沒能等來胡蘭成的愛情。

葛薇龍也是如此。

在姑媽梁太太舉辦的酒會上,葛薇龍遇上了浪蕩公子喬琪喬,而後便毫無保留地愛上了對方,並且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可偏偏,喬琪喬於葛薇龍而言,是火之於飛蛾——是光亮,更是死亡。

為了留住喬琪喬,葛薇龍一次次放低姿態,甚至不惜將自身變成「造錢」的交際花,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沉淪墮落。

她不知道,愛情裡最忌諱的,就是自己委曲求全、而那人有恃無恐。

她不懂得,低到塵埃裡的花,結不出愛情的果。

紅塵阡陌,遇到一個讓自己甘願低到塵埃裡的人,是情之常態。

這件事,幸或不幸,自有分說。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明白:

愛情,不是委曲求全就能換來圓滿,也不是低到塵埃裡就能開出花來。

就像蔣方舟說的那樣:「真正欣賞你的人是欣賞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或故作討喜的樣子。」

當然,感情本該純粹、不該計較得失。

但若一腔真情始終換不來半分真心,那就該及時止損、抽身而退。

《紅玫瑰與白玫瑰》:能聊到一起的人,才能睡到一起。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粒硃砂痣。」

這句話,想必哪怕是從未讀過張愛玲的人也聽說過。

小時候看《紅玫瑰與白玫瑰》,遺憾的是紅玫瑰天生尤物,很難宜室宜家。

而今重讀時卻感嘆,白玫瑰太過寡淡,做不了解語花。

振保的「白玫瑰」孟煙鸝就是這樣:

她沒有工作,所以振保工作上的事情無法和她商量;她缺乏情趣,所以振保平日裡也與她 「話不投機半句多」。

她是真正的白,卻終究缺乏了幾分生氣,做不了振保的解語花。

兩個聊不到一起的人,是很難睡到一起的,所以意料之中的,他們雙雙出軌了。

知乎上有個問題:婚姻的保鮮劑是什麼?

最高贊的回答只有四個字:有話可說。

深以為然。

沉默不語永遠是疏遠的開始,在愛情裡尤其如此——

你說的我不愛聽,我聊的你聽不懂,舉目無話、相顧無言,只能閉上嘴、關上心。

年歲漸長,越來越覺得:能聊到一起,才能睡到一起;能聊得安心,才能睡得安穩。

《傾城之戀》:真正的愛,不是心動,而是心定。

千年前,喪夫後的卓文君歸家長住,便遇到了她的「一心人」司馬相如。

千年之後,同樣的故事橋段在白公館繼續上演——

離異歸家的六小姐白流蘇在娘家遭人嫌棄,最後卻等來了她的「良人」範柳原。

其實仔細說來,範柳原絕對算不得良人,他遊戲人生、縱情聲色,處處拈花惹草,哪怕最初看上白流蘇,也不過因為她面目姣好罷了。

他是真正的「戀」而不「愛」、「戀」而不「娶」,他的一生,本該流浪到底,直到遇到了白流蘇。

最開始也不是單純的兩情相悅,一個謀性、一個謀婚,不過是相互勾引、相互利用罷了。

直到1941年,香港淪陷,這對互相算計的男女在動亂中相依為命、彼此依靠時才明白:

原來,人這輩子,財富、地位、名利全都是虛無縹緲的。

只有自己的命和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才是切切實實靠得住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二人便決定在報紙上登出結婚啟事,結為一世夫妻。

從和平到戰爭,最實在的愛情原來是——愛你,就娶你回家;愛你,就跟你回家。

他不捨得讓你感慨滿腔柔情錯付,你也不忍心讓他神傷世上無人可依。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裡有一句話:婚姻是愛情最完美的歸宿。

成年人的愛情,就是這樣:愛你,就娶你;愛你,就會嫁給你。

《小團圓》:及時止損,是感情中最高級的自律。

有人說,《小團圓》是張愛玲的自傳。

這話不無道理:九莉和張愛玲,一樣的年少成名而囚於愛情;邵之雍和胡蘭成,同樣的家有妻室卻風流成性。

情關難過,有些人,遇不見終生誤,遇見了誤終生。

就像九莉遇見邵之雍。那時,她是從未談過戀愛的青年作家,他是深諳風月之事的汪偽之官。

愛的時候你儂我儂,恨不得時時刻刻在一起。

所以九莉天真地以為邵之雍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了,哪怕他已有家室,哪怕他花名在外。

而邵之雍並不這樣想,在他眼中,這不過是他眾多露水姻緣中的一段罷了。

所以,他不會解釋,也不在意。

甚至在他寫給九莉的每一封信裡,也從不掩飾一個叫小康的女人的存在。

可偏偏,「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和每一個深陷愛情的女人一樣,九莉痛苦不已,但仍放不下。

於是九莉便去當面質問。

誰曾想,邵之雍身邊又有了新的女人。

萬念俱灰之下,九莉想通了,決絕道:

「我要離開了,不要再找我,我並不是為了你那些女人,而是因為跟你一起永遠不會幸福。」

而後轉身離開,再也沒回過頭。

九莉是幸運的,愛上渣男,吃了虧就及時止損;九莉也是明智的,迅速離開,放手了愛情卻拾回了自我。

人啊,可以拋下愛情,但千萬別弄丟自己。

愛情裡,難免遇到「不良人」,但是你要記住:抽身而退總勝過全軍覆沒,及時止損總好於哀戚一生。

茫茫人海,丟下爛桃花,才能種得姻緣果;放下不良人,才能遇見有情郎。

心動了就大膽去愛,緣盡後就體面離開。

沒什麼大不了的,生命中原本就還有許多遠比一時情愛更重要的東西。

只要別弄丟自己,就好。

有人說:愛情是一場修行,有人參透,有人頓悟,有人愚痴。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終其一生,也參不透。

參不透就參不透吧,參不透就去看看張愛玲筆下的愛情故事。

雖然它們最絢爛也最蒼涼、最真實也最虛偽,但它們卻可以讓你擺脫愚痴、修得頓悟,而後翻開人生的新篇章。

往後餘生,願你遇見愛情,也擁有愛情。

願所有的感情,都是雙向的奔赴。

原標題:《張愛玲:及時止損,是感情中最高級的自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路人到「張迷」 穿越「愛玲愛玲年」
    在謝有坤的印象中,早期的「張迷客廳」以分享資料為主,更偏向文學性的討論,那時候仍然是一個長閱讀的時代,而現在的微博時代,人們可能更關注短平快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可能會窄化或者片面化張愛玲的形象。 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網民用諧音將這一年稱為「愛玲愛玲年」。
  • 「愛玲愛玲」年,我們為何依然懷念張愛玲?
    漸漸地,時光仿佛停滯,恍惚間還以為回到了愛玲女神曾經生活的年代。我心想,在座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衝著紀念張愛玲來的,她在南洋也有這麼多的粉絲嗎?但起碼我自己是真心為她而來。今年不僅是祖師奶奶誕辰一百周年,也是我讀張愛玲作品的第二十個年頭。
  • 2020愛玲愛玲 | 來看看拿了真·大女主劇本的人生
    這個傾城的愛情傳奇,也造就了她的傳奇。《第一爐香》《心經》《封鎖》……故事一篇篇地寫出來,「出名要趁早」,馬上出版了小說集《傳奇》,面世四天即告售罄,數度加印仍然脫銷,一個月後即再版。之後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紅玫瑰與白玫瑰》之後,愛情與人生的兩難選擇都以此命名;《小團圓》金句頻出,今天也流傳甚廣…… 她用犀利而真誠的筆法,將愛情與生活可愛又可哀的真相和盤託出。
  • 2020—「愛玲愛玲」
    今年是張愛玲誕辰100周年,張迷們戲稱「2020年」為「愛玲愛玲年」。  張愛玲幾乎所有的小說,都像一把華麗而寒冷的劍,無不透著逼人的決絕。在一般人對愛情充滿期待和幻想的年齡,張愛玲就一針見血地剖析愛情的虛假,剖析男女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姊妹之間的各種算計與陰謀。  被人提到最多的《傾城之戀》,並不是美好得傾倒一座城市的愛情,而是範柳原與白流蘇兩個情場高手你來我往地試探與鬥法,婚姻於雙方都只是一種交易和籌碼。
  • 張愛玲:愛玲極豔
    >很少有人,像胡蘭成,看張愛玲,看到張愛玲骨髓裡。她身穿一件桃紅單旗袍,只因為這個男人說「好看」;每次他來,在房裡她總穿一雙她去靜安寺廟會買得的繡花鞋子,因為他「愛看」。 世人皆以為張愛玲文筆蒼涼,性情應該也是如此。胡蘭成一句,——「愛玲極豔」,讓世人驚愕。(《民國女子》) 她只為這個男人綻放自己的豔麗。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她想不到會遇見我。我已有妻室,她並不在意。
  • 百年愛玲:做天才,做女人
    尤其學術界,「張迷」索性創造出「張學」,小到小說、散文的「細讀」,書的每一個版本的考據,大到她與「孤島」文學、左翼文學,乃至整個民國文壇、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關係,都得到了充分細緻的挖掘。然後再從書到人,她顯赫的家族,她父母的失和、她的愛情、婚姻乃至緋聞,都成了關注的對象。
  • 蒲天:愛玲
    一座移民混雜的小城,南來北往的聚集在一片新公房裡,其間前後兩棟樓裡,就住著我和愛玲。她是我記住的第一個女孩子。在記住的成分裡,她蹦跳的身影和清透的聲音佔據絕大部分,而她的五官像是化在水裡的綿糖,已經沒有更多的印象。還有一點點的,是她的脖子、手指以及腳踝。那種白,那種細,那般纖柔,我就此發現了完全不一樣的氣息。多年後亂讀書、讀亂書的時候,我才尋到一個可以基本描述的詞彙:微乳細骨。
  • 2020愛玲愛玲:如煙花般寂寞的才女
    2020年對於喜愛張愛玲的書迷來說是特別的一年,書迷們把2020年諧音成了愛玲愛玲年,今年又是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逝世25周年。這個出生在上海名門,晚清重臣李鴻章的重外孫女,清末名臣張佩綸的孫女,畢業於香港大學的民國「奇才異女」,骨子裡帶著柔情與智慧,無需入紅塵,卻通曉世俗。
  • 百年愛玲:做天才,做女人-虎嗅網
    尤其學術界,「張迷」索性創造出「張學」,小到小說、散文的「細讀」,書的每一個版本的考據,大到她與「孤島」文學、左翼文學,乃至整個民國文壇、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關係,都得到了充分細緻的挖掘。然後再從書到人,她顯赫的家族,她父母的失和、她的愛情、婚姻乃至緋聞,都成了關注的對象。
  • 紀念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透過她的目光,看這個「愛玲愛玲年」
    2020年因適逢她的百年誕辰而被讀者親暱地稱為「愛玲愛玲」年。而今再看她的文字,寫的其實就是我們當下的生活。她筆下每一個無所適從的靈魂,都是我們自己,每一種複雜幽微的情感,都在我們心底。自那以後,愛情裡所有的兩難選擇都叫「紅玫瑰與白玫瑰」。在愛情裡找到一點真心初讀張愛玲,必定會先為故事中的愛情所打動。她只需輕輕一問,便道明了愛情的真諦: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 關於小說《1984》的10個真相!
    《1984》既可以說是一部驚悚小說,愛情小說,預言小說,也可以是一部反烏託邦式的辛辣諷刺小說。《1984》不僅具有時代意義,它也經受了時代的考驗,對現今社會也有現實參考意義。在西方的學校中,教育者們借書中的內容來教授學生如何辨別極權主義。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談談關於《1984》的10個有趣的真相。
  • 讀張記:關於《今生今世》這本書
    拋開胡蘭成在這本書裡的沾沾自喜、自我粉飾,認真讀下來,裡面的人情物意、人世風景確實讓人目眩神迷。尤其是第一章《韶華勝極》,有人甚至把它評價為現代散文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 而作為了解張愛玲一個不可替代的文本,《今世今世》不可不讀。
  • 故事:後媽愛玲
    兩年後,經人撮合,大民和離異的愛玲重組家庭。為了討小越的歡心,進家第一天,愛玲就拉著大民去超市買了許多零食和玩具,但走進家門卻遭到了小越的冷眼,面對愛玲遞過來的玩具和零食,小越一聲不吭,扭頭就跑進了自己的房間,「砰」地一聲關上了門,愛玲無奈地嘆了口氣,大民在一旁尷尬地搓著手,安慰愛玲說:「這小子不懂事,你別往心裡去,一會我收拾他!」愛玲苦笑著說:「沒事,孩子還小,時間長了就會好的。」
  • 【hi文藝】《今生今世》——關於一個文人的豔遇
    《小團圓》匆匆看完,她說「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我也確實讀到了從萬轉千回到完全幻滅之間的曲折,也明白這個置身紅塵之外的女子是如何「低到塵埃裡,卻又在塵埃裡開出花來」。實在是因為對手太強大,她全然不是一個層級。戀愛如同下棋,講究的是棋逢對手,一個情場浪子與一個未經風月的初戀女子,如同圍棋國手與小學生對弈,造就了她一開始就仰視、愛慕、崇拜他,關係完全不對等。
  • 關於張愛玲的20個誤會
    歲月不但是個神偷,還是個魔術師,一些事實和真相,被魔術師的手隱藏在身後——直到,關於張愛玲的1000封通信,逐一重見天日——與莊信正84封、與夏志清118封、與賴雅6封、與宋淇鄺文美夫婦752封……1000封信背後,張愛玲撥雲見月。
  • 愛玲,你在燈火闌珊處.
    可是,愛玲,聰明的愛玲,你是否想過,低到塵埃裡的種子,又怎能夠開出嬌豔的花朵。我在想,你冷酷的筆鋒和你冷漠的表情,在胡蘭成面前,原來也逃不過一池不勝涼風嬌羞的溫柔。    我不該如此說。當愛來臨時,又有誰能夠阻擋的了呢?
  • 關於東野圭吾你不得不讀的5本小說
    他的好作品可以直擊人心,稍次的作品讀起來就會讓人覺得差點意思。所以在這裡我們給大家推薦了五本關於東野圭吾最值得閱讀的五本小說Top 5《新參者》一般的推理小說讀完之後會讓人毛骨悚然,但是這一本讀完之後會讓你熱淚盈眶。
  • 愛情不只浪漫,10本真實的愛情小說
    愛情小說總是被貼上「不現實」、「太浪漫」的標籤。但其實,很多作品好像生活本身一般寫出了愛情裡的現實和真相。1. Wuthering Heights by Emily Bront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這是證明了愛有很多種的一本經典小說,甚至包括那種可以令人發狂的破壞性的愛。
  • 關於愛情,你必須接受的四個殘酷真相!
    情叔導語: 很多人對愛情充滿期待,在沒有戀愛的時候覺得愛情特別令人嚮往。有浪漫和驚喜,有溫暖和陪伴,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愛情。其實愛情是有一些殘酷的,並不是所有的愛都順風順水,有些人愛而不得,有些人相愛但無法走到最後。這些都有是有很多現實原因可以導致的。
  • 張愛玲與賴雅的愛情
    在還是孩子時,就能在各種慶典儀式上即興賦詩。至少在20歲之前,就被認為是在文學上有成就的人。有了這樣的經歷,加之賴雅本身的才華橫溢,他便選擇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第一次婚姻結束後,賴雅從此只談愛情,不談婚姻。  生性浪漫的賴雅,在一個人的世界裡逍遙自在。他有一分錢,就花一分,全沒想過以後的日子。賴雅的生活基本上就構成了這樣的模式。他一有了較高的稿費,就去周遊列國,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