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勇:我國養豬業已進入高成本時代 豬價常態水平為15-18元/公斤

2020-12-27 騰訊網

從今年8月份開始,我國生豬出欄已連續四個月環比增長,連續三個月同比增長。11月份的生豬屠宰量更是環比增長約15%,同比增長約50%,生豬供給量明顯回升。各項數據顯示我國生豬產業已逐步恢復,但不同區域、不同主體和不同養殖模式的恢復狀態存在差異。

朱增勇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在日前舉行的秀博基因2020年規模豬場高峰論壇上對養豬行業現狀及趨勢作了解析。他認為,從短期看,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是目前影響整個生豬產能恢復速度、恢復時間和恢復規模的主要因素

例如北方地區由於疫情爆發要早於南方,其恢復速度、恢復時間和恢復規模都優於南方地區;規模企業也因為具有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恢復程度也明顯優於中小養戶,尤其今年三季度生豬出欄量的觸底反彈就有規模企業的推動作用。但朱增勇特別提到,二元母豬存欄的恢復仍需時日,目前不同區域和不同生產主體間的二元母豬存欄恢復差異較大,其中優勢產區和北方產區已有明顯提升。「母豬存欄的結構優化將成為生豬產能恢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經歷過非洲豬瘟後,我國生豬產業有幾個特徵已經愈發明顯:

第一,生豬養殖的布局發生變化。朱增勇認為,市場、飼料、環境、城鎮化發展水平以及環保相關政策等是影響生豬產業布局的主要因素。目前看來,經濟發達地區正在逐漸退出生豬養殖主產省,例如浙江、廣東等,儘管他們本身的生豬自給率會有一定的提升,但這些主銷省在未來生豬供給量中的排名是逐漸後退的。而東北地區因飼料優勢,西南地區如貴州、雲南等在非洲豬瘟疫情中受影響較小,會逐漸凸顯出養殖地位。

第二,生豬養殖進入高成本時代。朱增勇提到,就目前觀測的數據來看,自繁自養模式的成本已從今年初的14元/公斤左右上漲到15元/公斤以上,外購仔豬的養殖成本從年初的18元/公斤左右漲到現在26-27元/公斤。自繁自養的頭均盈利目前在1500元左右,而外購仔豬育肥的盈利空間已被壓縮到500元以內。生產效率低、飼料成本處於劣勢、非洲豬瘟、新冠肺炎、飼料禁抗、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各項因素已導致生豬養殖成本被推高。

第三,生豬產業將進入龍頭企業半壟斷和局部壟斷階段。短期內企業間將進入成本競爭階段,而未來龍頭企業間的競爭將轉變為科技實力、成本、自動化智能化養殖、品牌豬肉產品價值等綜合能力的競爭,產業鏈還將延伸至上下遊和金融。

第四,產銷由調豬向調肉轉變。數據顯示,我國活豬調運的比率已經由常態下的70%降至非瘟後的37%,在政策的引導下,豬肉將成為區域間生豬產品調運的主要流通模式。朱增勇認為,這種模式下,產銷區生態補償機制需要完善,而銷區100-200元/頭的補貼是目前看來比較合理的水平,通過銷區的補償有利於提高產區的生產積極性和養殖基礎設施水平,實現生產、屠宰加工融合及產銷區的有效銜接。

第五,豬肉消費不會大幅增加。2014年以前,我國的豬肉消費總量持續增加,2015-2018年為穩中略降,總量約為5500萬噸。2019年由於生豬產能下降,國內豬肉消費總量下降至4400萬噸左右。從消費結構上看,目前豬肉仍是我國最主要的消費肉類品種,但其比重有所下降。在未來生豬產能恢復之後,豬肉的消費佔比會有所提升,但基本保持在60%左右,不會大幅上升。

第六,國家支持政策開始有調整。國務院在2019年9月發布的加快生豬產能恢復轉型升級文件和今年9月發布的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文件,標誌著我國生豬產業的支持政策將會由加快生豬產業恢復逐漸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各項政策預期接下來會有調整,更多轉向推動現代生豬產業的增效提質。

此外,朱增勇還對國內生豬生產和市場做了短期預測。生產方面,朱增勇認為,按照目前的恢復速度,預計今年12月底生豬存欄可達到常態水平的90%左右,即約3.9億頭。到2021上半年,新擴建場產能釋放將迎來高峰,全年出欄將達到6.16億頭。2022年以後供給如果出現過剩,母豬性能將成為決定性因素,三元母豬存欄量會下降,種豬成為企業間成本競爭力的最主要因素。未來大型養豬企業在生豬供給中的佔比將從非洲豬瘟之前的12.5%左右上升至20%-30%,各大龍頭企業在當前政策紅利下會繼續擴產。

豬價方面,朱增勇認為,今年10月份之前豬價只是季節性回升,並未超過2019年10月底及2020年2月份的價格,豬價的最高峰值已過,總體呈現回落態勢。2021年二季度豬價會出現明顯下跌(春節後消費減少及進入2019年擴建場的產能釋放高峰期),到四季度時豬價將逐漸接近常態水平15-18元/公斤。整個豬周期可能會由原來的4年延長到5-6年。

進口方面,今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創下新高,而隨著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未來豬肉進口需求將會明顯下降,但預計仍將保持300萬噸上下的較高水平。未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豬肉消費和國際豬肉供給仍會產生一定影響,國際豬肉貿易對國內生豬產業的衝擊較前一周期也將明顯加大。

版權聲明

轉載或引用請註明『牧食記』

此報導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相關焦點

  • 12月21日15公斤仔豬價格:跌了413元/頭,明年養豬要做好成本預算
    如今的仔豬價格也出現顯著漲勢,今日局地15公斤仔豬價格小幅上漲50元/頭。  具體來看:據豬好多數據12月21日監測顯示,山東省15公斤外三元仔豬價格主流價為1350元/頭;廣東省15公斤外三元仔豬價格主流價為1590元/頭;河北省15公斤外三元仔豬價格主流價為1050元/頭;河南省15公斤外三元仔豬價格主流價為
  • 豬價「急剎車」,跌勢「猛回頭」,7月豬價要跌回15元一斤?
    不過,如今豬價高位徘徊,在浙江某豬場,有網友給筆者留言說,前幾日,150頭生豬集中出欄,均頭能賺2000多塊錢,出欄價在17~18塊錢,而五月底豬價一度降至13塊錢一斤,豬價近期上漲明顯,大傢伙養豬的積極性很高,不過,不少豬場仍然擔憂非瘟,也不敢滿欄養豬!
  • 豬價連漲三天!仍有機會反彈?進口肉再檢出新冠病毒,已累計叫停50多...
    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為16.71元/斤,較昨日微幅上漲。由於節日期間豬肉消費增加,豬肉價格看漲。日前北方豬價開啟小幅反彈後,今日華中局部、華北大部以及西南大部也迎來小幅上漲,其他地區有零星上漲。目前,生豬價格已連續三天小幅上漲,但今日豬價漲幅明顯減弱。 豬價是否仍有機會繼續反彈?
  • 豬價「猛回頭」20元已作古,豬價一片綠,能跌回10元「白菜價」?
    2020年3月30日,據豬價系統顯示,今日外三元豬價再次呈現出下跌的行情,均價較昨日下跌0.06元/斤,維持在17.28元/斤!而內三元豬價呈現出上漲的行情,均價上漲0.13元/公斤,維持在33.88元/公斤。土雜豬價格上漲0.09元/公斤,均價維持在33.40元/公斤!
  • 12月20日生豬價格,豬價很堅挺即將衝破17元!漲勢能撐到春節嗎?
    凍豬肉投放完的第三天,生豬價格今日又重啟了上漲模式,所以還是那個邏輯:豬價的上漲或下跌不能全部依賴在進口凍豬肉的投放上,因為凍豬肉投放每次的量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渴,影響豬價的因素只能回歸到生豬存欄和出欄上。
  • 豬價止漲,到底誰在「作怪」?春節能吃上便宜豬肉嗎?1月5日豬價
    進入陽曆2021年之後,生豬價格屢創新高,部分地區一度漲到了20元大關,其他地區也達到了17-18元一斤,大有去年的趨勢,這對於養豬人來說,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了。不過今天的豬價有些奇怪,上漲地區明細減少,大部分和昨天保持持平。本來漲的好好的豬價,突然停止,到底是什麼原因?
  • 8月豬企業績亮眼!9月豬價連跌!豬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到頭了?
    新希望六和8月份生豬銷量收入雙雙穩步增長:新希望六和2020 年 8 月銷售生豬67.86萬頭,環比變動25%,同比變動92%;收入為23.46億元,環比變動 26%,同比變動 244%;商品豬銷售均價 35.21 元/公斤,環比變動-3%,同比變動 73%。生豬銷量同比上升較大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堅定落實養豬戰略,保持較大力度的仔豬投放。
  • 小豬要搶 養頭大豬賺3000元 史上最強豬周期何時到頭?業內:兩年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今年價格巔峰期,養一頭豬最多可以賺3000元。「一豬難求」,養豬也成了賣方市場,先打全款,養殖企業再過磅賣豬成為行業常態。  高利潤吸引更多勢力加入養豬大軍,但中小散戶擴產乏力,工業化養殖大企業加速跑馬圈地。龍頭企業擴張擠壓中小散戶的產能,這正是這輪豬周期新結構演變。這陣風還能吹多久?
  • 豬價走跌,中小養豬戶卻暗暗叫好,何故?
    但不同尋常的是,此次豬價下行是突發的,幾乎是一夜之間;且農業農村部剛發文說存欄恢復九成,似乎是迎合不缺豬這個訊息,豬價就往下掉;豬價跌還夾雜著生豬期貨上市這麼個大事件,然後還不給期貨面子的往下砸。按往年規律,豬價下跌勢必會引起部分前段時間壓欄惜售的養豬戶拋售,而後進入越跌越賣,越賣越跌的怪圈。歷經12月一整個月才爬升到十八塊多點的豬價,沒準一兩周就掉下去了,壓欄壓得沒意義。
  • 豬價連爆,一頭豬能賺2000元,一大批養豬人被「專家」坑了
    ,但仿佛豬價就專門是跟專家對著幹,尤其是4、5月份和10、11月份兩次下跌讓不少專家和業內大佬更是肆無忌憚的發表言論稱豬價進入下跌周期了,即使元旦、春節消費高峰到來豬價走勢也難以由跌轉漲。元/公斤。按照當前的豬價出欄一頭250斤以上的肥豬能輕鬆賺得2000元,隨著養豬高額利潤的回歸,又有一大批養豬人被「專家」坑了。
  • 豬價強勢上漲,9省破「新大關」,冷凍肉大檢查,豬價或創新高?
    2020年,我國進口豬肉的力度明顯加大,僅僅是1-4月份就已經進口了130多萬噸,其中61.56%的豬肉從歐盟進口,美國的進口佔比為8.1%。我國之所以加大進口的力度,還因市場的豬肉缺口比較大,我國的生豬產能還有很大的缺口,一旦沒有了進口豬肉,那勢必會讓國內的豬價持續性的上漲,也正因這些冷凍肉的進入,才讓國內的豬價穩定下來,不會再漲到40元一斤。
  • 期貨「跳水」,豬價回落,元月豬價要「涼涼」?
    截止到今天,生豬主力合約2201報價為24705元/噸,環比跌幅達到了14%,生豬2109合約報價為30680元/噸,環比跌幅達到了12.6%,合約2201報價為2860元/噸,跌幅達到了15.83元,特別是合約2201更是一度跌停,報價為29680元/噸,跌幅達到了15.99%。
  • 豬價高位,養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在生豬養殖大省山東、河北等地,不少養殖戶向記者反映,相較於2019年初,現在養豬確實掙錢。魯清養殖場位於山東濟南,場長王文魯告訴記者,不同地方仔豬、商品豬的行情有所不同,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的養殖盈利情況區別較大。兩種養殖模式的頭均盈利「相差一頭仔豬的錢」。以他的經歷來看,目前,自繁自養的頭均利潤約為2500元,外購仔豬的頭均利潤可能不足千元。
  • 東北「漲聲再起」,年末豬價能衝破18元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截至12月24日為止,我國的生豬外三元均價為34.00元/公斤,較昨日的豬價上漲了0.02元,也重新進入「17元俱樂部」了,內三元和土雜豬均價為33.60元/公斤和33.15
  • 25日豬價全線飄紅,屢試不爽的「殺手鐧」,這次為啥失效了?
    今年以來,由於豬價長期高企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為了平抑豬價上漲,穩定豬肉價格,保障普通老百姓的菜籃子安全。國家除了加大養豬補貼力度,提高國內生豬產能以外,也祭出了儲備豬肉投放這個「大招」。據資料顯示,前三季度我國一共分批投放了35次儲備豬肉,累積投放總量達到了近60萬噸,市場豬肉價格得到很好的抑制。
  • 1月10日豬評:春節前豬價能跌多少、漲多少!豬價還能上漲嗎?
    2021年1月10日(星期五),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數據監測如下:生豬(品種:外三元)均價為36.08元/公斤(18.04元/斤),價格較昨日下跌了0.28元/公斤(0.14元/斤);豬價環比上漲0.74%,同比下跌0.28%;內三元生豬價格為35.67元/公斤(17.83元/斤)
  • 「豬中茅臺」突遭打折甩賣,機構狂拋15億!超級豬周期要結束了?
    直到盤後,突然轉出不利消息,有機構以6%的折價甩賣牧原股份15億元,成交價70.85元/股。近兩日機構通過大宗交易折價賣出牧原股份18億元。豬價一旦跌破20元,甚至再略低一點,跌破了大部分的養殖成本線,擴產的企業和養殖戶大部分都會選擇觀望或者是出清,不可能持續下跌到4元到5元的水平。儘管該結論爭議紛紛,但媒體報導近期豬肉市場價格卻真的有所下降。
  • 9月7日生豬價格,高豬價抑制消費,又有43萬噸進口肉入庫!
    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36.67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06元/公斤,與上周一豬價相差無幾,上周豬價整體波動不大。從監測到的31個省市來看,今日豬價走勢為8漲21跌2平,不論漲還是跌,幅度都不超過0.2元/公斤。
  • 豬價迎來「開門綠」,何時才能上漲?養豬人:我太難了!附4月2日豬價
    如今已經來到了四月份,對於剛剛過去的三月份的豬價,可以用連敗來形容,生豬價格一路下跌,讓養豬人損失慘重。很多人都期盼著豬價能夠在4月份迎來峰迴路轉,希望來個開門紅,然而卻迎來了「開門綠」,讓很多養豬人都表示:我太難了。那麼,豬價何時才能上漲呢?
  • 養豬龍頭牧原股份慘遭機構拋售15.47億元,豬肉股不香了?
    據WIDN數據顯示,豬產業整個板塊市值最近兩個月已經蒸發1400億元。與此同時,豬肉價格增速也在明顯放緩,甚至出現小幅下滑。國家統計局近日表示,總體來看,我國豬肉產能的供給穩步增加,豬肉價格將保持穩定,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9月第二周,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5.65元,環比下降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