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普洱人,都在關注 普洱微生活
由謝霆鋒參與的節目《十二道鋒味》獲得高度關注與評價。看完後讓我得到了寫作靈感。這個節目網友評價各一,有認為看不出這究竟是美食節目還是娛樂節目,有的抓住細節死咬不放「剛搓完範爺腳的霆鋒,直接拿起了他的咖啡」。無論種種,得出一條定律「一道美食的成功,需要全方位甚至無釐頭的包裝」,這裡所說的就是「食噱頭」。
話題不扯遠,回到我們普洱菜本身。為寫這篇稿我特意向身邊近百位朋友發出了調查問卷《你認為哪道普洱菜最不能接受》,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還帶有一定的趣味性,還是得在這裡感謝所有的朋友們。普洱菜雖不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但也有自己獨特的奇葩文化、奇葩氣味。這就是普洱菜,夾雜了太多文化、夾雜了太多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夾雜了太多很古老的烹飪手法,不是與世無爭,而是不與世爭。
一、酸筍。此食材具備「生、鮮、酸、辣、野」的傣家菜特點,我們可以把它看做食材也可以看做香料。我國共有八百餘種植物香料,僅在普洱就有五百餘種。傣族一直就有食酸筍的習俗,在亞熱帶地區漫山的竹林裡,竹筍取之不盡,居住在這炎熱地區的傣族人,將豐富的竹筍做成酸筍調味品,一方麵食酸能防暑解熱,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保存。製作時取羅漢筍(又叫甜筍)切絲,放入清水漂浸,之後撈進大缸用力壓緊、封口,放置半個月待變「臭」變酸,就可以食用了。然而把這種獨特的「酸臭味」用來煮雞、煮魚、炒牛肉、炒蔬菜,很多人接受不了這種氣味,但會吃的人又覺得妙不可言。
二、蟲子。在普洱十八怪中,其中一怪「螞蚱當作下酒菜」。這吃蟲子的習俗不知道是出自何人、何時,也許是用來充飢、也許是用來補充體力吧。
世人評價普洱菜有這麼一句話「能飛的都是菜,會動的都是肉」。而普洱的蟲子宴,不知嚇倒多少姑娘,難倒多少英雄漢。
三、牛苦撒。普洱人愛吃「撒撇」,這些撒撇有苦撒、魚撒、檸檬撒等等。牛苦撒的製作大多是:用淨瘦牛肉剁成肉醬,在開水裡氽熟,再把牛苦腸兌水煮漲過濾,然後把新鮮韭菜和茴香切細後去水,配以辣椒、鹽、味精等調料一起拌勻,即可用米線或牛肚絲、肉片蘸食。吃這道菜不但帶有腥味還帶有絲絲苦味,這也是很難被一般人挑戰的味道,但如果愛上勢必一發不可收拾。
四、牛乾巴。牛乾巴是普洱人於每年秋冬時節選取肥壯肉牛的後腿等部位的優質牛肉,輔以適量食鹽、花椒等調料,採用搓揉、醃漬、晾曬、風乾、煎炸等工藝,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牛肉美食。醃製牛乾巴最好是在寒冷的季節,因為這種氣候下利於牛乾巴的保存。只因此美食牛肉味太濃烈,很多外地朋友都吃不來,但在普洱本地人心中,牛乾巴是很受歡迎的食物,一些做得好的店家早早就被食客訂購一空。
五、石蚌為蛙類之一種,生長在深山等溝的溪流石縫之中,體大如蟾蜍,四肢肥胖,肉質較牛蛙為優,為雲南山箐中之水產品,墨江產量較多,拿來用作清燉,配以蔥花、胡椒、食鹽、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是用來招待客人的一道好湯菜。
六、生皮、生肉。瀾滄的生皮、生肉不是大家想像中血淋淋的景象,豬宰殺後,將整隻豬用稻草或麥稈蓋住後點火開始烤,用簸箕在旁煽風,不時用棍子翻動,最後待整頭豬烤成焦黑後用井水把豬身上的汙垢洗去,此時豬體呈現出金黃色,同時散發出一股夾雜著豬肉與稻草的誘人清香。選取豬身最嫩的地方切片上桌,皮肉分開,配上秘制蘸料,一道白族上等菜就呈現在食客面前。只是很多人怕豬肉熟透度不高,還是對此美食心有餘悸。
七、雞豆腐 思茅至今保留著一道傳統名菜"雞豆腐",在婚宴喜事酒席上,均有這一道新鮮美味的菜。相傳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它的原料主要是雞肉和雞蛋。其做法是,用雞脯肉拿刀背橫豎輕輕地反覆敲細,拌入適量的澱粉,再將雞蛋清調勾起花,去其沫後倒人敲細的雞肉中輕輕地調,然後加人沒有油的清雞湯,放人鍋內文火慢煮,煮成水豆腐狀後取出,撒上備好的蛋片絲、火腿絲、蔥花等佐料即成。其狀如新鮮豬腦髓,味道鮮而微甜,用羹匙盛起品嘗,男女老少均愛吃,營養價值很高,到思茅的人都喜歡嘗一嘗。
八、油條稀豆粉。這道普洱特有的風味早餐香飄普洱,已成為普洱風味筵席配食麵點。油條的起源與「油炸秦檜」有關,秦檜這個大奸臣可能普洱人認為把他淹入豆漿中太便宜他,於是發明了伴隨稀豆粉,把他淹沒於某種黃色液體中配食更能大快人心,一來美味,二來洩憤。很多外地人接受不了稀豆粉的原因大概與之品相有關吧。
九、苦瓜。此食材並不是普洱獨有,但普洱人喜食苦瓜,亦菜亦藥,有清熱消炎的功效,明代《本草綱目》也有所記載。苦瓜這一道菜在普洱可炒、可炸、可煮湯。吃苦瓜同時也喻意人生苦盡甘來的心態。陳奕迅的歌《苦瓜》一句歌詞很好「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當睇清世間所有定義又何用再害怕,珍惜淡定的心境,苦過後更加清」。
十、茴香。從沒有一個地方像普洱把茴香吃如此百變。在普洱茴香可以炒著吃、煮湯吃、炸著吃、烤著吃,把它搭配各種食材後瞬間變成了另外一種造型與味道。然而茴香獨特的氣味也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位列最不能接受的食材之列。
十一、骨頭參。普洱的一道風味鹹菜,很多少數民族都會製作,因各個地區的氣候不同製作出來的味道各一。將一些新鮮多肉的豬肋骨、頭骨、脊柱骨,用快刀把骨頭連肉一起剁細,再放入調味料拌均勻,後入罐醃製一段時間就可食用,味道堪稱一絕。大多數食客認為此種做法太過殘忍,在品嘗時也會戰戰兢兢。
十二、臭菜。產於普洱的特殊菜,別名羽葉金荷歡。在傣味中,這一道菜被廣泛運用,可以煎雞蛋、煮湯,和番茄天然的酸混在一起時味道最佳。臭菜的臭是獨特的,很多好食者反而偏愛這一氣味,但也同時被很多人所吐槽。
結語
普洱菜像普洱人民一樣,一經接觸往往會留下不可磨滅的精神記憶。普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集「中國茶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相依、綠色生態」等多種讚譽。這裡有世界獨一無二的菜餚,這裡有全中國最為豐富的食材,這裡把26個風格迥異的民族特色飲食文化『三千寵愛於一身』。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有一位朋友的回答讓我記憶猶新「普洱沒有我不能接受的菜餚,只有讓我不能接受的餐廳」。
不為譁眾取寵,只為記錄普洱!
做普洱市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和公益活動的倡導者。定期推送普洱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新聞資訊,商家優惠等優質內容,要有自己的態度和審美觀,不做作而有作為。
如何關注『普洱微生活』
○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點擊右上方 十 →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普洱微生活
○直接搜索微信號 pewshw
錯過了精彩內容?
○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