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背景下,中國生育率卻不升反降

2021-02-15 頭豹

開年第一個月,娛樂圈平地驚起幾聲雷。新瓜老瓜一茬接一茬,可累壞了巡迴看戲的群眾。繼演員鄭爽被爆代孕棄養後,男流量未婚生子的消息沸沸揚揚地傳了一上午,之後又被歌手華晨宇認領。這兩個瓜加在一起,被網友戲稱為「打響了2021年的生育大戲」。

明星晚婚甚至不婚的原因不難想像。對於女明星來說,生孩子可能會導致身材走形、轉型困難。而對於一些吃女粉紅利的男明星來說,宣布戀情則幾乎意味著「自毀事業」。即便是高收入的明星面對結婚生子問題都會有很多顧慮,就更別提工薪階級的普通年輕人了。儘管長輩們苦口婆心地勸了又勸,可這屆年輕人就是不願意生,對於婚姻也越來越慎重。不婚不育,這難道是他們真實的想法?

房價持續走高,年輕人生活壓力大,表示「沒錢結婚、不敢結婚」

從百城二手住宅掛牌均價來看,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均價約為5-6萬元/㎡(如2020年12月深圳與北京的二手房均價已分別高達87,957元/㎡與64,721元/㎡),相比之下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均價較低,僅為1-2萬元/㎡,一線城市年輕人買房壓力大幅高於二三線城市,致使一線城市年輕人晚婚晚育現象頻發。由於大部分年輕人已接受「結婚買房」的傳統思想設定,在房價持續走高的背景下,部分年輕人表示「沒錢結婚、不敢結婚」,不願生孩子的年輕人數量不斷增多。

中國生育政策持續演變,於2013年起逐漸放開計劃生育

1949-1953年(鼓勵生育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促進人口增長,政府出臺限制避孕及人工流產相關政策,指出禁止非法打胎並通過海關禁止進口避孕產品及藥物,持續強化中國居民生育觀念。

1954-1959年(鼓勵生育轉向節制生育階段):由於人口增長大幅高於預期,1956年年初,中央宣布除少數民族地區外,提倡計劃生育子女,以控制人口增長速度。

1960-1969年(提出計劃生育號召階段):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於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指出各級黨委及政府需將此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1964年,計劃生育委員會成立。

1970-1979年(晚、稀、少政策實施階段):1973年,第一次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匯報會正式提出「晚、稀、少」政策,強化中國居民晚婚及計劃生育理念,控制出生率。

1980-1984年(獨生子女政策實施階段):為控制20世紀末中國人口總數量不超過12億人,提倡一對夫婦僅生育一個孩子,嚴格落實計劃生育政策,進一步完善生育計劃工作,以控制中國人口增長。

1985-2012年(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頒布,將原有政策性生育規定法律化,鼓勵中國居民晚婚晚育且僅育一孩。

2013年至今(逐漸放開計劃生育階段):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政策頒布,提出獨生子女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將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積極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2016年1月,為提高中國人口出生率,二孩政策正式在中國全面實施,即合法夫妻均可享有生育二胎的權利,不受單獨二孩或雙獨二孩政策所限制。

年輕群體生活壓力大,晚婚現象頻發,為人口結構帶來負面影響

根據民政部官方數據,中國結婚率已連續下降超過5年,單身群體不斷增多。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年輕群體婚姻觀發生轉變、結婚意願持續降低,致使婚育年齡推遲。

1980年,婚姻法將男、女生適婚年齡由「18、20歲」調整至「20、22歲」,且隨著高等教育不斷普及,碩士、博士群體持續增多,加之年輕人生活壓力大,致使晚婚群體不斷增多。部分年輕人陸續接受國外前沿觀念,如不婚、丁克等觀念,不婚意味著不育,將加劇中國老齡化問題,國家還需不斷引導年輕人婚姻觀念,從政策方面入手減輕年輕人對結婚的顧慮。

年輕人結婚及生育意願低,中國結婚率及生育率逐漸步入困境時期

此次頭豹研究院調研中,調研群體以21-25歲年輕人為主,旨在了解現代年輕人的婚姻觀及生育觀。在二孩政策全面放開的背景下,現代年輕人結婚意願及生育意願仍較為低迷,54.7%的年輕人不確定未來是否會結婚,61.5%的年輕人表示有丁克傾向。

從年輕人預計的生育年齡來看,29-31歲選擇佔比高達30.8%,31歲以上選擇佔比約為15.4%,晚育現象逐漸普遍化。從影響年輕人生育意願的主要因素來看,68.8%的年輕人擔心影響事業發展、53.9%的年輕人為養育孩子的費用發愁,可見職場及經濟壓力降低了中國的結婚率及生育率。

女性多面臨職場不公正待遇,因擔心被職場淘汰,不敢「過早懷孕」

女性在職場生存壓力巨大,壓力主要來源包括生孩子、二胎壓力、性別歧視、婚姻/家庭等,且多面臨職場不公正待遇,58.3%的女性表示在應聘過程中會被問及婚姻生育狀況,11.9%的女性因照顧家庭被迫放棄事業發展。由此可見,因擔心被職場淘汰,大多女性「不敢」過早懷孕。

由於部分企業較為介意女性工作中懷孕,職場女性擔心懷孕將影響其職場發展及難以平衡工作與家庭,因此處於兩難境地,在職場中面臨較大壓力。在鼓勵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政府還需持續完善職場生育政策、保障女性權益,方可有望實現生育率的增長。

深度見解:中國陷入出生率困境,人口結構性問題持續加深

現代年輕人工作及經濟壓力大,因此不願過早孕育。2016年,儘管二胎政策於中國全面實施,但生育率不升反降,2019年已跌破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中國陷入出生率困局,國家人口結構性問題不斷加深,主要消極影響如下:

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數量龐大,截至2019年,65歲以上人口比重約為12.6%,按照此趨勢發展,預計未來20年內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中國將面臨極大經濟負擔。人口老齡化趨勢將導致老年人撫養費用不斷增加,易引發一系列經濟及社會問題,如社會在養老保障、醫療救治等方面面臨空前壓力,還易為城市就業等方面帶來衝擊;

伴隨勞動人口比重持續下降,中國勞動市場供求關係將受到直接影響。若勞動成本上漲,則易致使大量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服裝、代加工廠等)利潤空間縮水,影響中國整體經濟活力。此外,老齡化問題日益加深,老年人口撫養比持續增長,年輕人養老及經濟壓力不斷增大,將導致晚婚晚育現象更為普遍發生。此背景下,新生人口數量將不斷減少,中國逐漸走向深度老齡化社會,中國人口紅利日趨消失,將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房價會降嗎?還有哪些領域受到影響?
    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效果明顯,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未富先老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事關國家發展全局,是持續保持社會活力的治本之策,事關百姓福祉!
  • 任澤平:建議放開三孩只是權宜之計 是該全面放開生育了
    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雖不能阻止老齡化,但可延緩老齡化。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雖不能影響未來幾十年內老年人口規模的變動,但可相對擴大總人口使得老年人口佔比相對下降,並在長期逐漸深刻改善人口年齡結構。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總和生育率為1.5。
  • 任澤平:全面放開二孩效果不及預期 建議先放開三胎
    反方觀點2:政策調整應該謹慎,可以更大力度地鼓勵二胎生育,或有條件地放開三四胎生育。我們認為,翟振武等人曾估計「全面二孩」將使出生人口峰值達4995萬,生育政策已被人為延誤太久,不可繼續拖延,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政策建議:1)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讓生育權回歸家庭自主,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
  • 東北三省人口銳減,地廣人稀,為什麼不率先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呢?
    東北三省人口銳減,地廣人稀,為什麼不率先全面放開計劃生育?首先,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不是哪個地方想放開就能放得開。作為一項大的政策調整,需要有關方面遵循必要的程序進行充分的論證和經過必要的程序通過才可以。
  • 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
    反方觀點2:政策調整應該謹慎,可以更大力度地鼓勵二胎生育,或有條件地放開三四胎生育。我們認為,翟振武等人曾估計「全面二孩」將使出生人口峰值達4995萬,生育政策已被人為延誤太久,不可繼續拖延,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政策建議:1)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讓生育權回歸家庭自主,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
  • 中國將迎來人口危機!人口雪崩式下滑不可避免,如何提高生育率?
    推薦語:這些年,國內已經徹底放開了二胎政策,鼓勵國人多生多育。但是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卻沒有顯著的增長,出生人口數量反而在持續減少。老齡化和低出生率,已經成為困擾社會發展的兩大問題,甚至有專家坦言稱,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改善,那麼中國人口雪崩將不可避免。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2010年我們有個課題,2012年完成結項,我們當時預測一步到位全面放開二孩後每年出生人口應該在2100萬左右,達到和超過2800萬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這與一些團隊的研究結論是有很大衝突的。目前高收入國家總和生育率平均已經降到1.7左右,中高收入國家已經降到1.8左右。其他各類國家,包括中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這是因為,生育率下降是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代表的現代化進程所推動的,是未來很長時期的客觀趨勢。
  • 全國人大代表陳向群:懇請率先在東北全面放開生育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孫永春也建議,重視人口老齡化日益突出的問題,對全面放開計劃生育進行試點,在適當時候放開計劃生育,促進人口均衡發展。遼寧團代表建議「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這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
  • 生育率創下20年來新低!女性不願生娃,你以為僅僅只是不願生?
    2015年10月,我國已開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更有一些邊境城市實行了三胎政策。最近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下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生育率跌破警戒值!
  • 【解局】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按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的觀點,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就降到了2.1的更替水平之下;據全國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樣調查數據計算,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時的總和生育率為1.33,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則進一步降至1.18。
  • 東北探索「全面放開生育」,釋放了什麼信號?
    中國的人口問題,再次搬上了臺面。2月18日晚,國家衛健委在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答覆中稱:東北地區可探索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這已不是首次釋放積極信號。去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紀恆在撰寫的文章中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中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總之,一大波信號密集傳來,均指向一處:人口危機臨近,中國真的要全面放開生育了嗎?
  • 俠客島: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從人口出生率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這也是2000年至今,中國人口出生率的最低值。2015年起,中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 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卻逐年下降,取消超生處罰,你準備生幾個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生育率問題開始受到重視。雖然國家早就放開了「二孩政策」,不過群眾卻並不想生。有些省份為了鼓勵生育,不僅多放假,還給家庭補貼錢,即便如此年輕一代人還是不想「生小孩」。而大部分家庭不想生的原因,基本都和金錢掛鈎。
  • 二胎政策放開以來,中國生育率還是斷崖式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國生育斷崖式下降,是從全國總體數據上看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線大城市的生育斷崖式下降,也就是發達地區而言。在廣大四五線城市及農村生二胎、三胎的大有人在,甚至四胎都有。有地區差異,為什麼呢?發達地區為什麼生育率低,首先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很多人為了工作沒有時間談戀愛結婚,即使結婚也沒有時間生育。現在個人主義強烈,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成了剩女剩男。有些人又選擇丁克家庭。發達地區房價,物價,醫療費高,教育成本,養育成本也高 ,使很多人望而卻步,不敢多生。現在人比較注重生活質量、追求當下的快樂、享受。
  • 全面二孩背景下人口生育意願影響因素研究綜述
    一、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 人口生育率下降影響了我國發展, 政府制定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等政策積極回應, 擬釋放人口生育意願, 達到增加人口的目的。但這兩大政策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表明影響生育的因素複雜多樣。
  • 石述思:全面放開二胎後患無窮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張楓7月10日接受《南方日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廣東省已正式向國家提出「單獨可生二胎」試點的申請。此消息迅速引起社會熱烈回應。除挺二派學者喜上眉梢外,一項面向公眾的網絡調查表明,有41%投票者支持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生二胎。廣東身兼改革開放最前沿和全國第一人口大省雙重身份。
  • 二胎不夠,三胎來湊?專家提議「新規」,超生也不罰?想生的抓緊
    不誇張地說,「多生」、「超生」成了那個年代的普遍現狀,因人口數量多而導致的諸多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國家推出「計劃生育」政策,並提出「少生優生」的口號,希望藉此降低生育率,優化人口結構。
  •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評論區10000句髒話刷屏:二胎父母已陣亡,你還打算再生嗎?
    我這火熱的心,霎時像被人澆了一盆冷水,不由得想到:難道,比二胎更恐怖的三孩時代,這就要來了?從現實來看,放開三胎,其實是一個勢在必行的政策。話要是說得狠一點兒,像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就直接在其發布的《中國人口報告2020》中表示: 「之前的「單獨」二胎和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生育效果均未達到預期。根據趨勢,估計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2021年-2025年)期間進入負增長。」也就是說,我國人口總量將急劇萎縮、人口少子化老齡化的問題,現在已迫在眉睫。
  • 放開三胎背後:10年一半的孩子「不見」了
    在最早放開三胎生育的黑龍江黑河市,過去10年,小學在校生人數減少了幾乎一半,從2010年的100265人減少到2019年的53920人,如果對照2018年的小學在校生48149人,人數減少超過了50%。這種人口的減少,在生活的各個細節隨處可見。2016年,作為黑龍江第一批放開三胎的地級市,黑河正在經歷生育率降低的陣痛。
  •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 該考慮中國的「人才移民」政策了
    生育率走低,我國人口危機警報拉響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這一論述給人石破天驚之感,然而,我國出生人口數量連續多年下降,早已是不爭事實。  總和生育率,指每個育齡期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聯合國預計,不考慮移民因素,總和生育率必須達到每名婦女生育2.1個孩子才能保證世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