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視頻由母嬰短視頻機構貝貝粒授權發布,視頻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是最直觀、最重要的衡量和判斷寶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指標。也是爸爸媽媽特別重視的,總覺得自家娃「太瘦」或「太胖」,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有一個健康的成長指標。
今天小編總結了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的自測方法以及各項指標,快來對比一下吧。
首先,寶爸寶媽們可以從這個視頻中了解寶寶的詳細的測量方法:
然後給大家附上參考的數據指標(2019最新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
寶爸寶媽們可以根據表格數據,看看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正常。不過下面的數據也只是個參考,絕非標準,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值在正常範圍內,身體無異常病症,爸媽們就不用過分擔心哦。
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7歲以下男童體重標準值(kg)
7歲以下女童體重標準值(kg)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釐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釐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釐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釐米)=年齡×5+75(釐米)。
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7歲以下男童身高對照表
7歲以下女童身高對照表
說明:「中位數」,表示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屬於「正常範圍」,代表了68%的兒童;
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數上下兩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則定義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兒童;
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數上下三個標準差之內,則定義為「矮(高)」,代表了4.6%的兒童。極少兒童在三個標準差(+3sd)之外(比例小於0.5%)。
6歲以下兒童頭圍對照表(cm)
不過,以上數值只是寶寶頭圍大小的平均值,因為每個寶寶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受到遺傳、營養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寶寶的頭圍與正常範圍相差較大,那麼有可能是患上了某些疾病。
寶寶是胖是瘦,與先天的遺傳有關,也與後天的營養、環境與健康等因素有關,爸爸媽媽要跟隨寶寶的成長步調,只要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穩定按照自己曲線幅度成長,父母無須過度擔心,當然也不需要和別的小朋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