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上海廿一文化空間高朋雲集,《源頭活水:金勤伯的國畫展》在這裡隆重開幕。
現場氣氛在古琴曲《石上流泉》、《採真遊》中,漸漸安靜下來。這首曲目由吳派絲弦古琴傳人,劉希彥老師演奏,整個展廳餘音嫋嫋,古琴的悠遠婉轉與傳統花鳥畫的靈動精緻相互映襯。
在意猶未盡的古琴曲後,策展人徐彥彬對整個展覽做了簡單介紹。作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花鳥畫家,金勤伯延續的是宋元傳統,在西風東漸的大背景下,他去過英美留學,了解西洋繪畫,卻沒有追求中西結合,而是堅守傳統,創作出許多精彩的作品。去年,南開大學王己千藝術中心對金勤伯的繪畫做了一整年的研究,並且出版了一本中英雙語的大作,展廳裡的每一件作品都出自這本著錄。除了學術基礎以外,展品全部出自金勤伯的後人,來源可靠,值得珍藏。
廿一文化董事長李威女士在致辭中講到,舉辦這個展覽的緣起非常簡單,就是因為張以國教授說了一句話,我們不僅要做好的藝術,更應該讓買的人不賠錢,受到益處。她認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從來不缺少美,而且是高級美。她希望人們進來看一看,哪怕只是來這裡轉一轉,瀏覽感受一下,也會接受到傳統高雅文化的薰陶,品味到美的愉悅。
開幕活動結束後,張以國教授為來賓們帶來了一場金勤伯的繪畫講座。
張教授系統地講解了金勤伯的家學淵源,花鳥畫來源,以及人物、山水畫的特點,不僅專業性強,且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張教授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先後任世界最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博物館研究員,現為南開大學王己千藝術中心主任。他多年在美國博物館從事研究工作,對中國書畫的鑑定、藝術史研究、博物館學具有長期的積累,為世界頂級收藏家作收藏顧問。他在學術屆和收藏界享有聲譽,出版著作多部被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著名高校收錄,具有國際化的認知度與知名度。
本次活動展覽的舉辦地上海廿一文化空間是一個健康生活美學和生命智慧提升共享的文化延展服務平臺,多年來與國內外文化藝術大家合作,用講座、展覽、茶會等多種形式,聚高朋同道,共同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華夏文明精髓潤澤人心。
當天,多幅畫作被藏家預定,展覽所售款項將捐贈給南開大學金紹基基金。此次畫展將在廿一文化空間展出至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