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才勳,是大方縣興隆鄉上壩村村民。
2007年,一場車禍導致我右手和腦部受傷。2010年,又在翻蓋自家房子時摔斷左腳,導致行走不便,留下殘疾,家庭陷入困難。面對坎坷的命運,我沒有低頭,以非凡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靠種植魔芋鋪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脫貧路。
王才勳。馬應 攝
2018年12月,我順利通過了脫貧「雙認定」核驗,不僅自己成功脫貧,還帶動周邊7戶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就全靠妻子硬撐下來。2015年,兩個兒子考上大學,為了供孩子上學,妻子去了貴陽的一家餐館打工,微薄的工資不能撐起整個家庭的開支。妻子的辛苦,我看在眼裡,作為家裡的一份子,總不能呆在家裡坐著等吃等喝,我要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供兩個孩子上大學。同年6月,我毅然堅持到雲南曲靖魔芋加工廠學習魔芋加工技術,想要憑藉一門可靠的技術來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通過近6個月的學習,掌握了魔芋加工技術後,2015年12月,我申請創辦大方縣興隆魔芋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帶領上壩村7戶貧困戶發展魔芋種植。每天起早貪黑,把全家的希望都放在魔芋種植上,有時腿腳腫痛甚至麻木,我也咬緊牙關繼續堅持,終於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那一年就收入幾萬塊錢。
王才勳查看魔芋質量。馬應 攝
因為掌握了種植技術後,我就想擴大種植規模,但缺少資金,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後,在興隆鄉扶貧辦的幫助下,我獲得了5萬元產業貼息貸款,資金周轉短缺難題迎刃而解。到目前為止,我已發展種植魔芋50畝,7戶群眾獲得利益分紅15萬元。 今年,將預計銷售商品魔芋分紅20萬元左右,一家人吃喝不愁。 種植創業,掌握種植技術是關鍵。發展種植產業,突破技術至關節點。回憶起剛創業的時候,日子是多麼的艱難,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多虧有黨的好政策,我們夫婦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挺過來。
王才勳種植的魔芋。馬應 攝
創業不易,對於我們殘疾人來說,更是比常人會歷經更多坎坷和考驗。但有了黨的精準脫貧政策扶持,殘疾人創業致富趕上了最好的時代!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定能同正常人一樣過上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脫貧路上雖充滿艱辛,但結局是美好的。」現在,全家脫了貧,村裡還聘用我擔任扶貧宣傳員,將各項扶貧政策宣傳到各家各戶,通過自身的經歷引導村裡的群眾樹立脫貧信心和決心,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特別是殘疾人貧困家庭加入到魔芋種植行列,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閔建華
編輯 楊鴻新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