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8 澎湃新聞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叫陳健,2016年1月任職黔西縣金蘭鎮黨委書記後,我與全鎮幹部群眾一起,戰貧鬥困,攻堅克難,不斷努力,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上圖:哈衝苗寨,下圖:錦繡花都 史開心 攝

哈衝,是金蘭鎮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也是我扶貧路上最深刻的記憶。

瓦房村哈衝苗寨是金蘭最偏僻的村民組,面臨大河,背抵懸崖,居住著15戶苗族同胞,他們世代靠打魚、種植生薑為生,出寨子就靠一條水路,或從後面的懸崖上「扒巖出山」,很多群眾一輩子沒出過苗寨。

2017年,根據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經詳細研判後,我們將哈衝苗寨的15戶村民列為搬遷對象。

要搬到縣城的消息傳到苗寨後,村民們都不願意搬遷,包村領導帶著村「兩委」幹部去做了幾次思想工作都無濟於事。

這個情況,我也十分著急。這關係到十多戶村民的安全和發展問題,只有搬遷,才能改變他們世代貧困的局面。

我同瓦房村包村領導、分管搬遷工作的同志、村「兩委」幹部、楊紹書老師及瓦房村的離任村黨支部書記徐登平一起,分析村民不願意搬遷的原因。

文化程度低、不懂漢語、從來沒去過縣城、害怕搬到縣城後被人排擠等種種原因,讓他們對搬遷十分畏懼。

楊紹書老師是苗寨裡文化最高的人,當了30多年的老師,徐登平老支書也幹了30多年的村幹部,他們對當地村民的情況也比較了解,我聽不懂苗語,楊紹書老師還能幫忙當翻譯,所以我特地請了他們帶著我挨家挨戶做勸導工作。

我告訴他們,不要擔心去縣城沒有生活來源,縣城有更多更好的機會,錦繡花都為了方便搬遷孩子上學,修建了配套的幼兒園,還要建小學,孩子們搬去後上學非常方便。

陳健(左一)在哈衝苗寨走訪村民

走訪中發現,苗寨的村民們都非常熱情,每到一家,我和他們拉拉家常,解答他們對搬遷問題的各種疑惑,所以每次去都是走訪了一至兩戶就已經晚上10點過了。村民們不放心我晚上一個人翻過懸崖回家,總是邀請我留宿,第二天天亮再回去。2017年至2018年,我前後去了哈衝苗寨20多次,在那裡留宿了6次。

經過一年多挨家挨戶的走訪勸說,2019年5月,終於做通了群眾的思想工作,全部搬離了哈衝苗寨。

金蘭鎮幹部幫哈衝村民搬家

搬出大山,孩子們在城裡的學校上了學,再也不用翻過蜂子巖步行蜿蜒崎嶇的毛狗小路近1個小時去上學了,大人們找了工作……哈衝的群眾開啟了新生活,擺脫了多年的貧困。

我很高興能帶著他們走出大山,奔向更好的生活。這一路上灑滿汗水,但我著實欣慰。

哈衝村民楊紹書喜笑顏顏搬新家

如今的金蘭,也褪去了窮貌,換上了發展的新裝,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在新時代的大道上,我相信,在全鎮兩萬餘名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金蘭的明天定會更加美好。

閱讀推薦


教育扶貧改變了我的命運 | 我的脫貧故事

來源:畢節日報全媒體中心

鄧麗琴 整理

原標題:《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黔西縣金蘭鎮黨委書記陳健
    我叫陳健,2016年1月任職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金蘭鎮黨委書記後,我與全鎮幹部群眾一起,戰貧鬥困,攻堅克難,不斷努力,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答卷。  哈衝,是金蘭鎮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也是我扶貧路上最深刻的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2020-12-0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4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的路上我一直都在丨冊亨縣弼佑鎮秧兵村...
    2015年7月,我騎著我心愛的小摩託,兜兜轉轉,從蜿蜒而下、塵土飛揚的泥巴路進入了秧兵村。秧兵村是弼佑鎮三個非貧困村之一,典型的布依族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而我此行的工作任務就是走訪21戶貧困戶、13戶非貧困戶,了解和核實他們的基本生產、生活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
    此時此刻,媽媽早已淚流滿面,說實在話,媽媽想你了,我的孩子,為不打擾你休息,媽媽只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和你說說心裡話。本來媽媽想早點和你視頻的,可因為媽媽手頭有太多緊急的扶貧工作要做,所以才....別責怪媽媽呀!我的好寶貝,雖然你才3歲半,但我知道你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孩子,對於你,媽媽總是帶著滿滿的愧疚。
  • 脫貧攻堅——陳義衝:脫貧路上的領頭人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縣結合各鎮(街道)特色產業,依託龍頭企業,通過扶貧車間的形式,把貧困戶嵌入到產業發展的每個環節中,實現了壯大產業發展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雙贏。能夠取得如此的成效,離不開眾多企業帶頭人,陳義衝便是其中之一。這裡是鑫悅桔梗加工有限公司,也是一處扶貧車間,在這裡工作的80%都是貧困群眾。
  • 脫貧攻堅紀實劇《扶貧路上一家親——賓弄賽嗨》燃爆春城...
    這是脫貧攻堅紀實劇《扶貧路上一家親——賓弄賽嗨》中的一個片段,扶貧幹部老李犧牲在工作一線,女兒想念他,希望自己放學時,爸爸還在家裡等著她。而在此之前,觀眾還被臺上的扶貧幹部做群眾工作中的各種細節逗得會心一笑……《扶貧路上一家親——賓弄賽嗨》就這樣給省城的觀眾帶來了很多笑點和淚點。
  • 「脫貧攻堅地方行」甘肅就業扶貧:扶上馬送一程 脫貧路上永不回頭
    央廣網臨夏9月23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我丈夫是20號,我是21號。」雖然已經過去4個月,但馬祖力哈對自己和丈夫報名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招工時的序號依然記得清清楚楚,這對他們來說,是改變生活的一個重要拐點。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志願宣講員杜奕霏堅定地說:「雖然我離脫貧攻堅的一線很遠,但每當我穿上這身紅色的『工作服』,我就感覺自己仿佛與扶貧幹部們站在了一起。脫貧攻堅,國之大計,能夠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很知足。現在,我摘下了別在腰間的麥克風,也疊起了掛在肩上的紅飄帶。但中國聯通的扶貧故事,早已被我深深記在心裡,時不時對人說起。」。王茜子說:「脫貧攻堅是時代賦予每一個扶貧工作者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
  • 協力齊攻堅,扶貧路上越戰越勇
    我叫羅鑫,是興仁市檢察院的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初,我接到赴下山鎮民族村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的任務,有幸成為駐村輪戰隊的一員,並認領了自己包保的貧困戶。今天分享我和包保貧困戶張祥勝的故事。2014年,張祥勝家被列為貧困戶,但他好學不服輸,短短一年裡就學會了多項技能。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日誌】臥牛吐鎮扶貧專幹孫樹濤:腳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日誌】臥牛吐鎮扶貧專幹孫樹濤:腳踏實地有擔當,扶貧路上現真情!扶貧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我也參與其中,等我老了以後回想,幫助了這麼多人脫貧,非常榮幸。」—— 孫樹濤扶貧路上 執著堅守立冬時節,天氣漸冷。12月3日,孫樹濤起了個大早,將各村裡扶貧工作的資料整理好,準備在收官之年做好扶貧檔案的檢查。
  • 合作社的大作用——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五
    江津網訊(記者 阮瑞雪)近日,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合作社的大作用》,在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進行錄製,主要探討賈嗣鎮「合作社」引領「貧困戶產業發展」這一話題,邀請賈嗣鎮分管扶貧副鎮長張松,江津四中副校長、龍山村駐村工作隊員張良泉和幫扶對象殷小蘭三位嘉賓做客節目。
  • 我的扶貧故事|郝瀚:扶貧路上用心幫 已把他鄉作故鄉
    我的扶貧故事|郝瀚:扶貧路上用心幫 已把他鄉作故鄉 2020-11-26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甘州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情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
    甘州融媒訊 近日,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榮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張掖市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微電影《幸福路上》是以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黨建工作、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婚禮、直播帶貨、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為核心元素。微電影取材於甘州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牧業鄉——平山湖蒙古族鄉。
  • 【我的扶貧故事】張承毅:扶貧路上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上面的這段話,是我幫扶的一位貧困大學生寫給我的。當收到這段話時,我被深深的感動,一瞬間,扶貧路上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回報,扶貧路上,我們不但戰勝了貧困,還收穫了魚水般的親情。在往後的時間裡,我走遍了杉坪組的每家每戶、每個角落,通過與民眾反覆的溝通交流,組織召開院壩會、田坎會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沒過多久,當地的民眾都認識了我,他們都親切的叫我張書記,我和大家打成一片,成了聯合村杉坪組新的一員。  到現在,在我的QQ空間相冊裡,保存著1000多張關於脫貧攻堅的照片,其中有145張拼成的照片,代表了杉坪組的145戶農戶。
  • 全市脫貧攻堅表彰暨「我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宣講會在市委小禮堂...
    10月17日是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全市脫貧攻堅表彰暨「我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宣講會在市委小禮堂舉行,會議表彰一批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宣講黃岡脫貧攻堅故事,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先進為榜樣,高揚精神風帆
  • 甘州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情微電影《幸福路上》即將隆重上映
    甘州融媒訊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長期以來,甘州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堅持「脫貧攻堅與民族團結同頻共振」的理念,助力發展,精準扶貧。為講好統一戰線故事,講好民族團結故事,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即將線上上映,敬請期待。
  • 「我的扶貧故事」滴水穿石:扶貧路上永不言棄|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
    我叫黃呈江,是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駐村第一書記。   路漫漫,漫道雄關再回首;風蕭蕭,鉤沉歲月湧向前。我的脫貧攻堅故事裡,沒有波瀾壯闊的場景,只有平凡的點點滴滴。但是這些平淡無奇的鏡頭卻深深地鐫刻在我人生記憶裡,抹之不去。我當過教師,做過編輯、記者、講師,但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次歷練,最可貴的一段人生經歷卻是參加脫貧攻堅。2018年2月,我有幸投身到龍坪鎮下儒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任第一書記、網格員。出生在邊遠農村的我,仰望過狹長的天空,薅過草,砍過柴,掌過犁,經歷過貧窮生活的洗禮。所以對於參與扶貧工作這項神聖的使命,情有獨鍾。
  • 陳星:脫貧攻堅路上的「智多星」
    2020年1月,陳星向江油市公安局黨委遞交了扶貧請戰書。期間,他積極投身扶貧工作,克服環境惡劣、居住條件差、語言不通、交通條件落後等困難,快速轉變角色、紮根基層、歷練擔當,把激情和汗水灑在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