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大作用——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五

2020-12-23 上遊新聞

江津網訊(記者 阮瑞雪)近日,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合作社的大作用》,在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進行錄製,主要探討賈嗣鎮「合作社」引領「貧困戶產業發展」這一話題,邀請賈嗣鎮分管扶貧副鎮長張松,江津四中副校長、龍山村駐村工作隊員張良泉和幫扶對象殷小蘭三位嘉賓做客節目。

訪談現場 記者 阮瑞雪 攝

賈嗣鎮分管扶貧副鎮長 張松(左二)

江津四中副校長、龍山村駐村工作隊員 張良泉(左三)

幫扶對象 殷曉蘭(右一)

賈嗣鎮轄6村1居,其中龍山村為市級貧困村,現有建卡貧困戶433戶1335人。近年來,龍山村不斷優化扶貧幫扶方式方法,不斷提升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除了帶動貧困戶發展夏季小水果種植外,還積極發動貧困戶發展楠竹、中藥材、花卉苗木、黑毛豬、高山黃羊等種植養殖業,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樣的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目前,全鎮貧困戶和龍山村都如期實現了穩定脫貧,龍山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1.2萬餘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5萬餘元。2019年,龍山村獲選唯一「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試點村」。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龍山村,看該村如何利用「合作社」發揮大作用,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摘帽。

發展合作社 依託產業促脫貧

農村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合作社,成立專業合作社,有助於將產業做大做強,讓群眾增收致富。

賈嗣鎮副鎮長張松道出了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壯大的緣由。這主要得益於該鎮堅持「脫貧攻堅,產業當先」的工作理念,把產業發展作為推動脫貧攻堅質量鞏固提升的「利器」和「法寶」。此外,該鎮對標中央關於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要求,按照市委、區委的具體部署,立足實際,研究制定了「1351」脫貧攻堅作戰思路和三年脫貧攻堅作戰圖,明確了工作思路、措施、目標。

「1351」為龍山村產業扶貧指明了方向。何為「1351」脫貧攻堅作戰思路?「1」即抓住一個重點:把賈嗣鎮唯一的市級貧困村龍山村確定為賈嗣鎮脫貧攻堅重點;「3」即健全三大攻堅體系:責任體系、制度體系、監督體系;「5」即開展五大行動:抓黨建促脫貧行動、扶貧產業振興行動、基礎設施升級行動、幫扶能力拓展行動、志智雙扶系列行動;「1」即實現一個目標:解決所有貧困群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貧困戶、貧困村實現穩定脫貧。

發展產業的最終目的在於增加貧困戶收入,讓他們實現穩定增收,進而脫貧。為此,賈嗣鎮把「五個一批」中的發展生產脫貧一批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截止目前,龍山村貧困戶雞羊豬等畜禽養殖大戶84戶、小水果種植大戶19戶,佔全村貧困戶的70%。貧困人口收入增加,自然提高了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從數據可以看出,龍山村種養大戶佔比較高。張松坦言,這主要取決於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賈嗣鎮針對貧困戶開展了「五星文明戶」教育創建活動,在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其次,依託區政協辦公室扶貧集團籌集的128.5萬元建立的幫扶基金,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資金難問題。另外,按「一二三產融合、接二連三」發展的思路,該鎮培育了龍山村綜合服務社、崇興村祥禾鮮2家農業公司和村集體7家專業合作社,完善了產業發展鏈條,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加工、銷售等問題。

如今,龍山村在發展合作社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扶貧之路。

注入「三變」活力 創新發展增動力

2018年11月,龍山村成立重慶舜博農業股份合作社,銷售貧困對象農副產品,為擴大經營範圍,於2019年5月成立龍山村綜合服務社。這也是我區第一個按照市級標準建立的農村綜合服務社。同年,該社被評為「五星」綜合社。

龍山村綜合服務社的發展狀態得益於「三變」改革項目。張松介紹,2019年6月,上級注入「三變」改革資金140萬元,村投入10萬元、村農貿市場資產折資20萬入股,龍山村村民入股10萬元,進一步壯大龍登山農村綜合服務社有限公司。

壯大後的綜合服務社進行了轉型升級。服務社在賈嗣場、龍山場都有銷售門市,集冷凍、烘乾一體,有健全的銷售網絡,實行市場化運作,聘請專人負責經營管理,經營業務涵蓋收購、儲存、銷售貧困戶農副產品,全方位開拓業務,帶領貧困戶、村民發展產業,同時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綜合服務社如何增加貧困戶和農戶收入?龍山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張良泉說,服務社除了和入股村民實行「合股聯營」、按股分紅外,還將當年利潤的10%作為村民二次分紅、20%作為全村貧困戶二次分紅。2019年,全村所有貧困戶都得到了88元/戶的分紅,一般戶得到了5元/戶的分紅。」

綜合服務社真正實現惠民,還得促進扶貧產業的發展,張良泉所在的龍山村駐村工作隊對此深信不疑。張良泉介紹,綜合服務社對貧困戶的農產品實行代銷,讓貧困戶發展與銷售分離,貧困戶一心一意謀發展,有了信心和動力。綜合服務社成立以來,已幫助農戶銷售家禽1萬多隻、土雞蛋7萬多個、大米18噸、豬肉5噸、小水果20噸、蔬菜14噸,總銷售額達110萬元,村集體每月增收1萬餘元,貧困戶增收35萬餘元。

此外,綜合服務社為貧困戶統一代購種子、化肥、飼料等生產物資,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技術指導、諮詢,入股滑翔傘、李子園基地等產業項目,貧困戶參與其中發展產業,也為其提供了就業崗位。與此同時,綜合服務社將30%的利潤分紅給村民,與村民結合成一個完整的利益共同體。

壯大合作社 帶領鄉親穩脫貧

祥禾鮮專業合作社位於賈嗣鎮崇興村,主要經營鮮菜批發銷售和泡菜加工,如今年銷售額近900萬元,由崇興村貧困戶殷曉蘭成立,現在她也是一位扶貧致富帶頭人。

「15年前,我和丈夫王勇做蔬菜批發生意,在收購完蔬菜回家的路上,接連與摩託車、大貨車發生碰撞。他左腳膝蓋下、大腿骨等多處被壓斷,落下殘疾。」殷曉蘭回憶道,「我的傷情更加複雜和嚴重,為重度癱瘓,被鑑定為二級殘疾,光治病就花了8年時間,前前後後做了10次手術。」殷曉蘭現場幾度哽咽,艱辛的過往歷歷在目。

幫扶對象殷曉蘭 記者 阮瑞雪 攝

高額的治療費用加上家庭生活開支,殷曉蘭一家長期入不敷出,於是,2014年,夫妻二人向崇興村提出了貧困戶申請,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後來,在幫扶人的動員下,殷曉蘭和王勇回到家鄉賈嗣鎮崇興村牛欄溝,採取訂單農業發展模式,動員鄉親們發展蔬菜種植。

賈嗣鎮副鎮長張松坦言,為了幫扶殷曉蘭一家,該鎮落實了一名農業技術專家作為她的幫扶責任人,指導他家發展蔬菜產業;幫助她農產品加工廠選址、辦理用地手續,申請農業項目建設泡菜池等基礎設施;幫助她代辦合作社營業執照、農產品富硒品牌檢測等工作。

在幫扶人的幫助下,2017年,殷曉蘭和王勇成立了重慶市江津區祥禾鮮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組織26戶農戶、10戶貧困戶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收購大家種植的蔬菜,再運送到雙福國際農貿城進行批發銷售。

為了發展壯大,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夫妻二人通過幫扶人幫助,向合作社投入600萬元,創辦了蔬菜加工廠,開拓蔬菜深加工業務。現在,加工廠裡有21個蔬菜深加工醃製池,每個池子可醃製蔬菜50噸,還有200多個泡菜罈,每個可裝500公斤泡菜。

在殷曉蘭的帶動下,周才、刁正富、李正兵等貧困戶成了蔬菜種植大戶,年產蔬菜幾萬斤到十幾萬斤,並於2017年成功脫貧。

殷曉蘭說,蔬菜專業合作社成員已發展到80多戶,其中有58戶貧困戶。2019年,合作社為58戶貧困戶進行了利潤分紅,讓他們實現穩定增收。

如今,賈嗣鎮在發展合作社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扶貧之路,不光是扶了龍山村鄉親們的物質生活,更扶了鄉親們的精神世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郵儲銀行鶴山市支行聯手扶貧合作社,助力脫貧攻堅
    近期,郵儲銀行鶴山市支行走訪鶴山市龍口巾幗養殖合作社,合作社相關負責人為該行特色業務點讚。 據了解,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與廣東省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合作推出了擔保貸款(下稱「省農擔」)。「省農擔業務的利率、授信金額、還款方式及貸款周期與種養殖行業的生產周期較匹配,在鶴山當地種養殖業有較高的認可度。」郵儲銀行鶴山市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省級勞模王國鋒:自主創業帶動群眾...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省級勞模王國鋒:自主創業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3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4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生態扶貧專場...
    發布內容:發布全省上下落實生態扶貧重點任務、打好生態扶貧硬仗的亮點成就,講述生態扶貧一線工作人員指導群眾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攻堅質量的奮鬥故事等,並回答記者提問。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
  • 新餘市仙女湖區脫貧攻堅見成效
    自脫貧攻堅戰以來,新餘市仙女湖區委、區管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以問題為導向、以見效為目標,精準施策,務實攻堅,持續推進穩定脫貧、鞏固脫貧成果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2020-12-22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建達:「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伊犁州新聞職業技能大賽碩果纍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伊犁州黨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統籌推進維護穩定、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工作,堅持「智志」雙扶,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州直已脫貧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專場實錄...
    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專場。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側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祁玉潔侯昌明說:「在脫貧攻堅中,寧縣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通過推行『331+』產業扶貧模式,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矮化蘋果基地,創出了蘋果產業發展的『寧縣模式』」。寧縣聚農合作社理事長範紅年介紹說:「發展產業的根本目的是要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鄧州市小楊營鎮:「黨建+」夯實扶貧之基 助力脫貧攻堅
    自鄧州市全域黨建實施以來,孫莊村在小楊營鎮脫貧攻堅聯合黨委的領導下,嚴格按照全域黨建工作理念和要求,把全域黨建助推特色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立足本村實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
  • 全市脫貧攻堅表彰暨「我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宣講會在市委小禮堂...
    10月17日是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全市脫貧攻堅表彰暨「我的脫貧攻堅故事」主題宣講會在市委小禮堂舉行,會議表彰一批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宣講黃岡脫貧攻堅故事,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先進為榜樣,高揚精神風帆
  • 菏澤:決勝脫貧攻堅 奮力後來居上
    本報從今日起推出《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馳而不息抓下去。」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同菏澤市及縣區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時說。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2020-12-0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我將初心化彩橋,連心山海促協作|安順經開區黨...
    當我踏上安順的那一刻,也踏上了一段難忘的徵程,讓我有幸親歷了脫貧攻堅的波瀾壯闊,見證了同步小康的偉大成就,給我的人生添加了一縷別樣的色彩。2019年度獲安順經開區 「扶貧貢獻者」稱號;2020年度分獲貴州省、安順市和安順經開區「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鄉為故鄉,掛職亦本職。
  • 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之易地扶貧搬遷專場
    一直以來,我市關於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標,採取強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開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問。
  • 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普洱專場)
    原標題: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普洱市專場  8月10日,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普洱專場),請中共普洱市委書記衛星,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杜建輝,普洱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李英豪,西盟佤族自治縣基層扶貧幹部代表楊娜,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勐根村老達保寨脫貧群眾代表李娜倮出席發布會
  • 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
    歡迎參加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昭通市專場發布。今天的發布會是脫貧攻堅系列發布第二階段的第三場發布,將由昭通市委主要領導、相關單位負責人及基層扶貧幹部、脫貧群眾代表介紹昭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目前,東鄉縣進入整縣摘帽決勝時期,全縣各民族之間緊密團結,凝聚了「敢死拼命、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東鄉精神,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破浪前行,確保全面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雲祥衝刺清零 起底核查補短板東鄉縣五家鄉奴土坪村,這是坐落在山梁上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