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

2021-01-10 天眼新聞

 

親愛的勳兒:   抬頭看看,現在時間又到了凌晨一點,媽媽剛剛才忙完手中的扶貧工作,現在的你應該早已進入夢鄉了吧!夢裡見到媽媽了嗎?你感冒咳嗽好些了嗎?在家聽外婆的話嗎?在幼兒園聽老師話嗎?這段時間有沒有調皮........

此時此刻,媽媽早已淚流滿面,說實在話,媽媽想你了,我的孩子,為不打擾你休息,媽媽只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和你說說心裡話。本來媽媽想早點和你視頻的,可因為媽媽手頭有太多緊急的扶貧工作要做,所以才....別責怪媽媽呀!我的好寶貝,雖然你才3歲半,但我知道你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

孩子,對於你,媽媽總是帶著滿滿的愧疚。在你才8個月時,本來可以在媽媽身邊享受著慈母般的愛,可就因為你的爸爸、媽媽都是扶貧幹部,工作忙不允許,還在嗷嗷待哺的你不得不隨同外婆回安龍老家,還清晰的記得你離開的那天晚上,你可能因剛離開媽媽,缺乏安全感,整整哭鬧了一夜,媽媽也是徹夜未眠,心裡一直牽掛著你,想想這3年,我們總是聚少離多,有時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連續加班1個月都未能回去探望你,只因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媽媽又是一名扶貧幹部,正在參與到這場特殊的戰役中。

媽媽現在是一名網格員,吃住都在村裡面,媽媽所駐的村在望謨縣油邁瑤族鄉平卜村,全村國土面積16.18平方公裡,共276戶1295人,2個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92戶433人,全村林地13200畝,耕地600畝,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清零的目標。媽媽所負責的網格有37戶164人,貧困戶11戶48人,同時媽媽還幫扶有5戶17人。為了把艱巨的扶貧工作做好,媽媽時常走村串戶,訪民情、聽民意,熬夜加班做扶貧工作資料,為網格困難群眾解決困難問題,孩子,脫貧攻堅,對現在的你來說,可能還很陌生,但對於媽媽來說,任重而道遠。因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只能舍小家、顧大家,陪伴你的時間就變得更少了。   孩子,你還記得今年9月,因媽媽那段時間要迎接脫貧攻堅各項考核檢查,工作太多太忙,所以近2個月沒有回家探望你,可能你因為太想媽媽,強拉著外婆帶你從安龍坐班車來單位看媽媽,當時,你出現在媽媽眼前的那一瞬間,媽媽感動得流淚了,當你快步奔向媽媽,撲向媽媽的懷抱時,那一刻,媽媽覺得是世上最幸福的媽媽,那一刻,媽媽覺得你真的長大了。

你陪媽媽一起去貧困戶家走訪,一家又一家,你總跟隨在媽媽身後,你很乖,不哭不鬧,一點都不打擾媽媽走訪工作,每到一家,你都很有禮貌親切和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打招呼問候聲好,叔叔、阿姨們都很喜歡你,孩子,你總是顯得格外的很懂事,雖然你現在還小,不知道什麼是扶貧工作,但等你長大了,相信你會明白媽媽的。

孩子,作為你的媽媽,可以說一點都不稱職,缺席太多你成長中每一個瞬間,第一次蹣跚學步、第一次咿呀學語、第一次......就連你踏進幼兒園的第一天都未能送你,聽外婆說,那天你看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送時,你哭著喊媽媽,孩子,希望你不要責怪媽媽呀,媽媽有難言的苦衷,現如今三歲半的你,時不時和媽媽微信視頻時給媽媽唱起《世上只有媽媽好》、時不時給媽媽背誦《三字經》,媽媽真的覺得很欣慰,孩子你很聰明、很優秀,相信你長大後成才。  孩子,在決戰脫貧的路上,有你陪伴,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媽媽覺得一點都不孤單,扶貧工作動力更足了,待媽媽打贏脫貧攻堅戰了,一定抽時間多陪陪你,把缺失的母愛補回來。   永遠愛你的媽媽

2020年12月9日

 鍾豔

編輯 徐然

編審 田旻佳 肖慧

相關焦點

  • ...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這段時間有沒有調皮........此時此刻,媽媽早已淚流滿面,說實在話,媽媽想你了,我的孩子,為不打擾你休息,媽媽只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和你說說心裡話。本來媽媽想早點和你視頻的,可因為媽媽手頭有太多緊急的扶貧工作要做,所以才....別責怪媽媽呀!我的好寶貝,雖然你才3歲半,但我知道你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
  •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2020-12-0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的路上我一直都在丨冊亨縣弼佑鎮秧兵村...
    2015年7月,我騎著我心愛的小摩託,兜兜轉轉,從蜿蜒而下、塵土飛揚的泥巴路進入了秧兵村。秧兵村是弼佑鎮三個非貧困村之一,典型的布依族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而我此行的工作任務就是走訪21戶貧困戶、13戶非貧困戶,了解和核實他們的基本生產、生活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張承毅:扶貧路上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哥哥,等這段日子結束了,紮根基層與民眾一起親嘗這段奮鬥史的你就可以回去啦,帶著美好的成果和你辛苦付出後大家的讚嘆,在這條滿是泥濘的路上,謝謝你用真情和汗水,給我們帶來了希望,辛苦你啦!扶貧路上,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我叫張承毅,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人,是桐梓縣委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盛開的三朵花丨都勻市歸蘭鄉翁奇村駐村...
    我叫張晗,是黔南自治州都勻市水務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接到脫貧攻堅任務成為歸蘭鄉翁奇村駐村幹部時,我才27歲,還有些青澀。3年的基層實踐中,我和所有一線扶貧幹部奔跑著、衝刺著、收穫著,用拼搏的汗水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三朵花。
  •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4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田義:在脫貧攻堅戰場譜寫無悔的青春之歌
    我叫田義,是一名從大山裡走出的大學生,是銅仁市兒童福利院一名工作人員,秉承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參加工作一年後,在2017年4月,我毅然重返大山,做了一名駐村幹部,帶領群眾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經過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土井村情民情後,確立「以精準扶貧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重心、以精準脫貧為目標、以扶貧扶志為抓手」作為我們的工作目標。說幹就幹,我們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晚香脆李子100畝,油茶580畝,花椒100畝,辣椒120畝,綠殼蛋雞養殖場3000羽,開發公益崗位4個。共帶動農戶163戶471人增收致富。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月亮佳人」|鐘山區委非公工委辦公室...
    「你在幹嘛?」「嘻嘻,我畫起玩。」「你在哪裡學的?」「小時候媽媽教的。」……一番問話交流,才知道這個女生叫祝軍琴,是祝建華的兒媳婦。   與祝軍琴的交談,讓我有了靈感。我當時在雙塘村包保4戶貧困戶,每戶都要針對家庭情況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這手藝在脫貧攻堅中定能發揮大作用。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攻克扶貧路上的無數「難題」|都勻市平...
    我是張建軍,2020年8月,我來到都勻市平浪鎮共和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走進作戰室,看到牆上條目清晰地寫著一系列駐村隊長要履行的「一宣六幫」等脫貧攻堅幫扶責任時,那一刻,我倍感自身責任重大。  擔任駐村隊長第一天,我組織駐村幹部、包村幹部、村幹部召開了見面會,了解到共和村駐村幹部共有25名,分別來自都勻市交通局、都勻市住建局和平浪鎮人民鎮府。有6名鎮級包村幹部擔任網格員,村支兩委共7名。我意識到,在脫貧攻堅戰鬥過程中,要將來自不同工作部門的駐村幹部、鎮級包村幹部和村幹部擰成一股合力,得在人員管理方面下一番功夫。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2020-12-22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日誌】臥牛吐鎮扶貧專幹孫樹濤:腳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日誌】臥牛吐鎮扶貧專幹孫樹濤:腳踏實地有擔當,扶貧路上現真情!扶貧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我也參與其中,等我老了以後回想,幫助了這麼多人脫貧,非常榮幸。」—— 孫樹濤扶貧路上 執著堅守立冬時節,天氣漸冷。12月3日,孫樹濤起了個大早,將各村裡扶貧工作的資料整理好,準備在收官之年做好扶貧檔案的檢查。
  • 脫貧攻堅紀實劇《扶貧路上一家親——賓弄賽嗨》燃爆春城...
    這是脫貧攻堅紀實劇《扶貧路上一家親——賓弄賽嗨》中的一個片段,扶貧幹部老李犧牲在工作一線,女兒想念他,希望自己放學時,爸爸還在家裡等著她。而在此之前,觀眾還被臺上的扶貧幹部做群眾工作中的各種細節逗得會心一笑……《扶貧路上一家親——賓弄賽嗨》就這樣給省城的觀眾帶來了很多笑點和淚點。
  • 「我的扶貧故事」當好扶貧路上的「知心朋友」丨錦屏縣鍾靈鄉鄉長...
    自從脫貧攻堅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之後,我就很清楚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這條道路註定不平凡,只有沉下心,彎下腰,換位思考,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兌現群眾的想法,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民生工作抓牢抓細抓實,以服務人民為中心,我堅信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和做不好的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以醫者仁心 助力脫貧攻堅│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
    精準扶貧戰鬥打響後,作為醫院扶貧工作第一責任人的我,始終把扶貧工作作為醫院擔當、社會責任來抓,帶領衛生院全體幹部職工,全面落實健康扶貧,助力貧困戶脫貧,幫助群眾以健康的身體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隊。帶領全院幹部職工聯繫村群眾,每周入戶一次,每半個月解決一個問題。常與扶貧工作隊一起,多次與村兩委,農戶談心,上「親戚」家串門。
  • 我的扶貧故事|郝瀚:扶貧路上用心幫 已把他鄉作故鄉
    我的扶貧故事|郝瀚:扶貧路上用心幫 已把他鄉作故鄉 2020-11-26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滴水穿石:扶貧路上永不言棄|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
    我叫黃呈江,是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駐村第一書記。   路漫漫,漫道雄關再回首;風蕭蕭,鉤沉歲月湧向前。我的脫貧攻堅故事裡,沒有波瀾壯闊的場景,只有平凡的點點滴滴。但是這些平淡無奇的鏡頭卻深深地鐫刻在我人生記憶裡,抹之不去。我當過教師,做過編輯、記者、講師,但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次歷練,最可貴的一段人生經歷卻是參加脫貧攻堅。2018年2月,我有幸投身到龍坪鎮下儒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任第一書記、網格員。出生在邊遠農村的我,仰望過狹長的天空,薅過草,砍過柴,掌過犁,經歷過貧窮生活的洗禮。所以對於參與扶貧工作這項神聖的使命,情有獨鍾。
  • 「我的扶貧故事」參與脫貧攻堅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丨冊亨縣...
    在「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的號角吹響之時,我有幸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員,積極參與到這場艱巨又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中。作為一名黨員,能夠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僅是一種榮幸,更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 「脫貧攻堅地方行」甘肅就業扶貧:扶上馬送一程 脫貧路上永不回頭
    等到10月份,十幾棟易地搬遷住宅樓、近5000名居民就會搬下來,有意願參加工作的居民都可以經過免費培訓後在扶貧車間上班。馬祖力哈和丈夫正在車間工作(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馬祖力哈就是這389人的其中一員。今年3月,馬祖力哈在朋友圈看到鳳凰山扶貧車間在招工,車間就在家門口,工資實行計件制。「我當時看到這個消息特別高興,趕緊給車間打電話詢問情況,心裡很怕人家不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