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田義:在脫貧攻堅戰場譜寫無悔的青春之歌

2020-12-24 瀟湘晨報

我叫田義,是一名從大山裡走出的大學生,是銅仁市兒童福利院一名工作人員,秉承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參加工作一年後,在2017年4月,我毅然重返大山,做了一名駐村幹部,帶領群眾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田義正在田間地頭走訪群眾

剛到村裡,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貧困戶吳廷壽兒子身患肝癌,為其申請醫療救助,將吳廷壽一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其減輕高額醫療費用負擔;貧困戶劉華乾想養牛卻苦於沒有資金,我得知後,爭取市民政局支持資金,解決劉華乾及其他9戶貧困戶養牛資金2萬元。

要想富,先修路。在得知徐家巖組位於山巖上,無通組路,群眾出行困難,我帶領駐村工作組向市民政局領導匯報爭取,市民政局解決了毛路開挖資金,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努力,土井至徐家巖長達3.2公裡通組路完成硬化通車。至今,我們通過努力硬化通組道路14.9公裡,硬化入戶便道8.1公裡,改變了下雨出門一身泥,買賣東西靠肩挑背扛的現象。

除了交通,脫貧關鍵還是產業。經過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土井村情民情後,確立「以精準扶貧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重心、以精準脫貧為目標、以扶貧扶志為抓手」作為我們的工作目標。說幹就幹,我們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晚香脆李子100畝,油茶580畝,花椒100畝,辣椒120畝,綠殼蛋雞養殖場3000羽,開發公益崗位4個。共帶動農戶163戶471人增收致富。

2017年至今,我共向市民政局爭取幫扶資金70餘萬元,用於發展李子、辣椒產業,修公路,維修小學,建村委會辦公樓,幫助村裡困難學生申請慈善金秋助學資金、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金等,解決了貧困戶家庭學生上學難上不起學的問題......

回首在駐村幫扶的4年時間,在村裡戀愛結婚生子,在兒子患病最需要我陪伴時,是妻子和家人的深明大義讓我含淚選擇了堅守在脫貧攻堅戰場。懷著對妻子兒子深深的愧疚我扛過了工作任務艱巨繁重的重壓,消化了被群眾不理解的辛酸。為了讓群眾擺脫貧困,過上文明富裕的小康生活,我豁出去了......

如今的土井村,交通改善了,有了產業發展,群眾收入也在穩步上升,看到他們臉上展露的微笑,我也感到幸福。因為這座大山見證了我的忠誠與擔當,也見證了我擦乾眼淚再出發的辛酸與豪邁,更見證了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堅實步伐。

【來源:銅仁市扶貧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點映獲贊 淳樸鄉情扶貧故事感人淚下
    湖南衛視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將於8月30日起每周日19:30播出。節目聚焦精準扶貧,採用「下鄉採風+舞臺劇表演」的形式,融合採風、表演、訪談、互動等多種元素展現新時代青年扶貧工作者們的灼灼青春,呈現最有力的中國故事,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為觀眾傳遞信心和力量。8月27日上午,湖南衛視《青春在大地》青春點映會在北京舉行。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胡美蓉:脫貧戰場「芙蓉花」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胡美蓉:脫貧戰場「芙蓉花」 2020-12-25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2020-12-0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講脫貧攻堅故事——中國聯通青年志願宣講團側記
    青春最絢爛的顏色,是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顏色。志願宣講員杜奕霏堅定地說:「雖然我離脫貧攻堅的一線很遠,但每當我穿上這身紅色的『工作服』,我就感覺自己仿佛與扶貧幹部們站在了一起。脫貧攻堅,國之大計,能夠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很知足。現在,我摘下了別在腰間的麥克風,也疊起了掛在肩上的紅飄帶。但中國聯通的扶貧故事,早已被我深深記在心裡,時不時對人說起。」。
  • 「決戰脫貧攻堅」貴州衛視《與夢想合拍》:創新講好產業扶貧故事
    導讀:貴州衛視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用心用情深耕創作,於5月18日起在晚間黃金時段全新推出脫貧攻堅紀實節目《與夢想合拍》。節目生動反映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火熱實踐,呈現貴州因地制宜實施特色產業扶貧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基層黨組織帶領廣大農村群眾不懈奮鬥,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圓夢故事,展現新時代貴州精神和家國情懷。
  • 「我的扶貧故事」參與脫貧攻堅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丨冊亨縣...
    在「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的號角吹響之時,我有幸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員,積極參與到這場艱巨又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中。作為一名黨員,能夠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僅是一種榮幸,更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 90後扶貧專幹王宇彤:在脫貧攻堅中書寫青春之歌
    日前,寶豐縣城關鎮友好社區80多歲的貧困老人趙茹逢人便誇社區扶貧專幹王宇彤。今年剛滿22歲的王宇彤,是寶豐縣城關鎮友好社區一名90後扶貧專幹,對王宇彤來說,定期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是家常便飯,每個星期她都要往貧困戶家中跑幾趟。
  • 「我的扶貧故事」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
    此時此刻,媽媽早已淚流滿面,說實在話,媽媽想你了,我的孩子,為不打擾你休息,媽媽只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和你說說心裡話。本來媽媽想早點和你視頻的,可因為媽媽手頭有太多緊急的扶貧工作要做,所以才....別責怪媽媽呀!我的好寶貝,雖然你才3歲半,但我知道你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孩子,對於你,媽媽總是帶著滿滿的愧疚。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的路上我一直都在丨冊亨縣弼佑鎮秧兵村...
    2015年7月,我騎著我心愛的小摩託,兜兜轉轉,從蜿蜒而下、塵土飛揚的泥巴路進入了秧兵村。秧兵村是弼佑鎮三個非貧困村之一,典型的布依族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而我此行的工作任務就是走訪21戶貧困戶、13戶非貧困戶,了解和核實他們的基本生產、生活情況。
  • 「我的脫貧故事」三年扶貧情 一生都勻人|都勻市委常委、副市長...
    2019年6月,金進被貴州省委評為「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工作成績不講跑不了,工作問題不找不得了!三年來,我在都勻脫貧攻堅戰場第一線,實施東西部對口幫扶工作,辛辛苦苦,飽含著許多酸甜苦辣,有自豪,有遺憾,有驕傲,有缺點。總體的來說:做了一些事情,完成了工作任務,對得起組織和群眾。
  •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在脫貧攻堅一線入了黨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4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春在大地》:傳遞脫貧攻堅的青年榜樣力量
    聚焦脫貧攻堅榜樣故事的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於近期在湖南衛視播出,節目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創作導向,帶領觀眾走進10個美麗鄉村,通過「演員鄉村採風+舞臺劇演繹」的形式,展現脫貧攻堅一線工作者「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無私奉獻與艱苦奮鬥精神。
  •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瑤山之行,我不後悔!丨荔波縣瑤山鄉菇類村脫貧...
    我叫謝學英,也是一名地道的菇類村人。 瑤山是我的家鄉,生我養我的地方。回到家鄉開展扶貧攻堅,這是我的榮幸,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該比任何一個脫貧攻堅隊員更有主人翁精神,於是我收拾行囊,啟程回家。2018年9月1日,我正式到菇類村報到。
  • 平頂山市寶豐縣「90後」扶貧專幹王宇彤:在脫貧攻堅中書寫青春之歌
    3月29日,平頂山市寶豐縣城關鎮友好社區80多歲的貧困老人趙茹逢人便誇社區扶貧專幹王宇彤。寶豐縣城關鎮友好社區扶貧專幹王宇彤(左)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 攝影 魯潤佳  今年剛滿22歲的王宇彤,是寶豐縣城關鎮友好社區一名「90後」扶貧專幹。
  • 合作社的大作用——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五
    江津網訊(記者 阮瑞雪)近日,我區脫貧攻堅大型系列訪談《我的扶貧故事》之《合作社的大作用》,在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廳進行錄製,主要探討賈嗣鎮「合作社」引領「貧困戶產業發展」這一話題,邀請賈嗣鎮分管扶貧副鎮長張松,江津四中副校長、龍山村駐村工作隊員張良泉和幫扶對象殷小蘭三位嘉賓做客節目。
  • 八桂大地上的青春之歌——記奮戰在廣西脫貧攻堅一線的「黃文秀式...
    新華社南寧5月4日電題:八桂大地上的青春之歌——記奮戰在廣西脫貧攻堅一線的「黃文秀式」幹部  新華社記者  54歲的貧困戶韋乃情至今回憶起黃文秀,淚水仍會在眼裡打轉。他永遠無法忘記,曾經12次入戶與他親切攀談的那個青春的臉龐。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我們一家四口不缺席︱黔西南州公安局...
    我叫崔斌,是黔西南州公安局義龍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自2012年,我在公安工作中,就把扶貧工作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來抓,全心全力幫助貧困戶挽回各種損失30多萬元,為20多戶貧困戶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鼓勁助力。在這當中,我的姐姐、姐夫、妻子,也以各種不同的扶貧方式,參與到脫貧攻堅事業中。2013年,我在普安縣的興罐子窯偵辦一起偷牛盜馬案件。我們偵辦的被盜農戶是一戶貧困戶,他家的房子破破爛爛,沒有像樣的家具,看得直讓人心裡發酸,他家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兩頭被盜的耕牛。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扶貧工作之路|長順縣安樂村攻堅隊隊員張蘭英
    我叫張蘭英,在脫貧攻堅處在攻城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刻主動請纓,奔赴到安樂村脫貧攻堅隊裡去。  2019年的3月,第一次接觸村級工作的我,努力學習各種文件、政策知識來填充大腦,做到脫貧攻堅政策「一口清」,戶情民況家家戶戶情況瞭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