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陰怨家想。」
那個五陰啊,色、受、想、行、識。「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就是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把)這色、受、想、行、識當怨家來觀想。色、受、想、行、識是不是你的怨家呀?它作怨家的時候多還是作親家的時候多?你自己想想看,它什麼時候是親家,什麼時候是怨家呀?多數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怨家。是不是?它跟你有沒有親的時候啊?幾乎沒有。所以「諸陰怨家想。」你看清楚它是怨家了,你不用看清,你說佛說的,它是怨家,就當怨家就得。好不好?都是怨家,你也不去看了、也不去受了、也不去想了、也不去行,色、受、想、行、識全部超越,把五陰魔全部度光光,好不好?(大眾:好!)
「諸入空宅想。諸界毒蛇想。」
六入。「諸界毒蛇想」,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講的三界。這裡的「諸界」指十八界。這十八界呢,六根、六塵、六識。色、受、想、行、識,財、色、名、食、睡,等等。六根、六塵、六識都是毒蛇,是不是毒蛇?不敢吭聲。我每天看得舒服、想得清楚、想得還美、感覺還美,你說都是毒蛇?
這個四十二章經講,如嬰兒,貪這個刀口之蜜。這個蜜是甜的,其實它在哪裡啊?在刀口上。嬰兒去舔這個刀口之蜜,雖然舔到甜的了,但是隨時都有割舌之患。會不會割到舌頭啊?肯定會的。你說那個蜜重要還是那個舌頭重要啊?可是我們經常覺得蜜重要,所以冒著被割舌之患去吃這個蜜,最後結果舌頭被割掉了。我們人都是做這種事。所以「諸界毒蛇想。」十八界哪一界不是毒蛇呢?然後我們都收斂一點,好不好?不要放縱,不縱其心哪,於十八界當中不縱其心。我們在修行時,如果我們稍微放縱一點兒,那就被毒蛇要咬,必然被咬。
「三界衰惱想。」
你想想,欲界好玩,還是色界好玩,還是無色界好玩啊?哪一界都不好玩。就算最高的那個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人壽多長時間你們知道吧?八萬大劫。八萬劫之後呢?繼續輪迴。我們有一位禪定大師,修禪的時候啊,發了一個狠心,發了一個願。那個魚啊,「騰」跳起來,他正在打的來勁呢,「騰」跳起來,把他嚇一跳,每次把他嚇著。他氣得也夠嗆:「小魚兒、小魚兒,改天我變個魚鷹,專門把你們吃死。」壞了,他修成禪定了,上了非想非非想處天了。八萬大劫之後回來了,作了個魚鷹專門吃魚,可憐不可憐啊?可憐、可嘆、可悲啊!所以三界啊,別看多麼的昌盛、多麼的美妙、多麼的舒坦、多麼的殊勝、多麼的自在,都是衰,都是惱。把「三界衰惱想」,那就不戀三界,就出離六道,好不好啊?(大眾:好!)
「涅槃利安想。」
這個涅槃就是我們講寂滅,寂滅是為涅槃。涅槃呢,不要染著於涅槃,對涅槃作利作安想。涅槃當中要有解脫,要有智慧。解脫、智慧、涅槃三法鼎立才為圓滿。如果耽著於涅槃的話呢,還是會非常麻煩,進入涅槃外道,也不好。所以涅槃作利安想,不要染著於涅槃,要有解脫,要有智慧。
恭錄於《賢護經》學講記
普賢菩薩的警示偈最後一句話慎勿放逸,般舟念佛後自然遠離懈怠了
般舟三昧精進念佛能降伏我慢,充滿無上恭敬,正念正行
淨土修行人完全安住在這聲阿彌陀佛佛號上,才是為聞到般舟三昧
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念阿彌陀佛就是跟佛在一起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心不亂念到底,是為正念,是為正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後查閱。感恩一切諸大善知識,感恩大眾,感恩一切。隨喜功德,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