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影評——玉嬌龍之死

2021-02-11 俄巴底之心

《臥虎藏龍》是個人很喜歡的一部武俠電影,看過很多次,記得第一遍只是覺得好看,內心有不知名的感性觸動,再看的時候開始思想為什麼章子怡飾演的玉嬌龍會跳崖自盡,苦惱了一晚上終於有了答案。今天有機會又看(或許更多是聽,自己在畫畫工作的過程中常常喜歡「聽」電影)的時候,心裡有渴望分享的內容。

往往因為性格塑造複雜,人物會變得更真實,玉嬌龍是影片中性格最為複雜的角色。無論她亦正亦邪的表現,人品、責任心、道德良心怎樣,這些最終只是讓角色更飽滿和深入人心。最重要的還是她的追求,這個是整部電影貫穿始終的主題。而在電影的所處背景時代,更深刻地塑造了這個角色的渴望。選擇這部原著小說改編為電影,李安導演有他想傳達的內容。


《臥虎藏龍》的角色構思和許多武俠劇相似,仁與義、情同愛、復仇和饒恕讓彼此的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但玉嬌龍這個角色的視角卻比較特殊,所以看她,以及她最後所做的重要選擇,有必要把故事身邊的人和她放在一起談。(因為主題分享的是玉嬌龍,所以不在其他關鍵角色身上放過多心思)

玉嬌龍與其家庭背景

中國古代名門正派的大小姐,她的人生命運註定是自己無法掌握的。之所以最開始談她和自己的家庭背景,因為在這樣的出生環境,註定造就一個倍受壓制的悲劇女性角色。這樣的角色中,往往是逆來順受的解決,亦或產生一個代表性的叛逆存在。這樣的環境結合全片分析,可以看出玉嬌龍真正的追求是什麼。或許言辭難以表達她的追求,但契合一點的詞彙還是能找到的,玉嬌龍整個人生的追求不是愛情、不是名利、也不是絕世武功,而是自由。


玉嬌龍與羅小虎

與羅小虎的偶然見面,讓刁蠻跋扈的玉嬌龍體驗了真正的愛情。我相信她是愛羅小虎的,直到劇情最後。但在新疆二人的見面,玉嬌龍內心一直被壓制的對真自由的渴求,因為年齡和經驗的關係,令她並不能分清愛情和自己的追求有什麼差別。所以她願意選擇跟羅小虎留在新疆,直到羅小虎再次來到北京找她,此時的她已經知道那份曾經體驗的愛情,並不是自己一直嚮往的真追求。


玉嬌龍與俞秀蓮

俞秀蓮的江湖經歷一直是玉嬌龍羨慕的傳奇故事,偷青冥劍是玉嬌龍想通過另一種方式接觸這位女俠的機智舉動,正是利用這個舉動背後的動機,影片成功地把關注點從周潤發和楊紫瓊飾演的個性英雄身上轉移過來了。玉嬌龍之所以要放下貴族小姐身段以武會俞秀蓮,一方面是想試自己的武功,另一方面是她渴望過和現在不同的江湖生活,這樣的生活是她嚮往或許能接近自由的。


玉嬌龍與李慕白

擁有絕世武功的一代大俠李慕白,正是玉嬌龍欽慕的對象(但這個欽慕不是愛慕,如果以這個角度來看二人,整部電影的內涵和分量會打折扣,並曲解影片要傳達的本質,這個部分後面分享)由於玉嬌龍的性格,涉世未深的她以自己的方式來接觸李慕白。雙方同時在試探對方,每一次會面的打鬥,讓李慕白髮現玉嬌龍是個難得一見的習武奇才,但稍不正確引導,她將來必成禍患。而玉嬌龍通過漸漸深入的會面,看到李慕白絕世武功之外,他也是一個內心品格高尚的大俠。


玉嬌龍與碧眼狐狸

這個角色手段陰險毒辣,就連教玉嬌龍習武也是帶有私人動機的。所以她說自己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是收了玉嬌龍這個徒弟。但玉嬌龍漸漸成長,發現自己的武功已經遠遠超過自己的師傅。所以這份「師徒情」,再加上碧眼狐狸的收徒動機,成為了玉嬌龍遭遇的另一個壓制。而這個壓制,令李慕白期望收她為徒的義舉變成了自己的負擔。她判斷,不論做任何人的徒弟,自己都會失去自由。


玉嬌龍與江湖俠士

同這群人的見面,讓玉嬌龍品嘗到只要擁有絕世武功和頂級武器,就能體驗自由自在的江湖人生。但劇情發展到最後在洞中的事件,李慕白對自己師娘碧眼狐狸的復仇,碧眼狐狸因為徒弟超過師傅對自己釋放的殺機,這一系列的狀況,瞬間讓她意識到,江湖人生並不是真有自由的。


玉嬌龍看江湖

她從不對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做任何解釋,典型的是自己認了俞秀蓮做姐姐,卻發現最後對方始終無法真理解自己,讓她確認了無論是誰,都不會理解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標是什麼。他們都在各自的壓制當中。俞秀蓮和李慕白的愛,一直被世俗輿論和仁義道德壓制;碧眼狐狸讓自己看到師徒關係本身也是一種壓制,所以她內心是不願意李慕白成為自己師傅的;羅小虎被感情所壓制,願意放棄一切的追求自己,她不願意自己變成那樣的人;江湖的恩怨,玉嬌龍也看透了哪怕擁有絕世武功,也不會換來自由的。


玉嬌龍的愛情

她愛羅小虎,但這份愛始終是不及追求自由的。有人說她因為愛慕李慕白,最後離開了羅小虎。如果玉嬌龍唯愛至上,羅小虎來搶親她一定會跟隨一起走不再尋求自己所願的江湖夢;如果玉嬌龍愛慕李慕白,以她的性格中自私的一面一定會不顧其它對李慕白展露無疑。這樣解讀,就會錯解最後玉嬌龍的跳崖自盡的決定,正好和俞秀蓮姐姐一樣不能真正理解她。俞秀蓮最終沒能和李慕白在一起,留下了引發李慕白之死事件的玉嬌龍的命,就是期望她最終能和自己心愛的羅小虎在一起來彌補自己不能完成的心願,所以俞秀蓮對玉嬌龍說「無論此生的決定如何,一定要真誠的對待自己」,這話玉嬌龍聽進去了,但不是以俞秀蓮想傳達的意思。


玉嬌龍之死

面對自己經歷的一切,不論是刻骨銘心的愛情;擁有行走江湖的頂級技能;被絕世高人的認可;師徒之間的情誼…種種的體驗讓玉嬌龍認定了,這個世界是不可能存在她所渴求的真自由的,只要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就一定會有壓制,她不希望自己被壓制,她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最後因為沒有擁有真自由,她選擇了自盡。某種程度看,她是電影裡悟性境界最高的,和人品、責任、道德無關。甚至她悟到了李慕白閉關修煉一直追求的武術極致背後的虛空,所以她不需要對別人解釋。


這個世界上生活,的確充滿了壓制和束縛,我們一直追求的一切,不論是羅小虎渴慕的愛情;碧眼狐狸不擇手段的成功;還是那群江湖俠士希望得到的優秀武藝或者人的認可;俞秀蓮放棄恩怨成全他人的高尚品格;哪怕是李慕白的復仇義舉和所追求的頂尖背後的更高境界;甚至像玉嬌龍那樣發現以上一切,都沒有意義,都是虛空。繼續在這其中彷徨和追逐,最終只會繼續被壓制束縛而失去自由。因為世界真有黑暗的存在,因為人生命的原理被破壞了,因為人本來就不可能真的剷除自己內心的罪惡。

大家都很忙,忠心感謝能看到這裡的各位。畢竟電影是願意生活的藝術表現,希望透過一部電影我們也能深思人生,不要錯過有可能立即來到自己身邊的真自由。

相關焦點

  • 《臥虎藏龍》:玉嬌龍
    這些天重新讀王度廬的臥虎藏龍。說起《臥虎藏龍》不得不提及李安,和聶雲嵐。比起金庸,梁羽生,古龍等著名武俠作家,王度廬仿佛是一位被遺忘的作家。這些年重新被世人想起,是因為李安版的?臥虎藏龍?。沒有李安,王度廬恐怕真得要被世人所遺忘。所以讀著讀著,懷著感激之心又重新把李安電影?臥虎藏龍?重新看一一遍。
  • 《臥虎藏龍》的不是江湖,是李慕白和玉嬌龍的愛情
    與活脫脫的李慕白、俞秀蓮和玉嬌龍再次會面,一個個人柔軟又豐滿的內心,顯露的隱秘的,堅守的追求的,本我的超我的,都已能漸漸體悟。我說《臥虎藏龍》的不是江湖,是李慕白和玉嬌龍的內心——因為,他倆瞞著所有人相愛,愛得隱秘、愛得徹骨、愛得生死相隨。
  • 深度解讀《臥虎藏龍》:李安那柄青冥劍,終究還是給了玉嬌龍
    世紀之交的2000年,《臥虎藏龍》上映。已經年過不惑的李安,早已不再是那個為生計煩惱的年輕人。90年代中期,好萊塢動作片已疲態盡顯;肌肉硬漢的充斥、轟炸槍械的泛濫,荷爾蒙之下的視覺疲勞,觀眾得到的滿足感卻與日俱減。美國主流文化憑藉電影在全球成功輸出之時,生長在好萊塢內部的逆流,也跟隨電影一起滋長;《臥虎藏龍》所承載的更是一股反主流的力量。
  • 《臥虎藏龍》中的玉嬌龍,為何要跳下懸崖?
    在《臥虎藏龍》故事的結尾,玉嬌龍跳下山崖,直接原因就是她有把握不死。玉嬌龍是官府小姐,貨真價實的千金小姐,只是偶然的機緣,她學會了武功。因為父親在草原大漠做官,她也在這裡生活。有一次結識了盜首半天雲,一見鍾情。玉嬌龍的觀念,二人要結合必須明媒正娶。
  • 《臥虎藏龍》:李慕白克制與隱忍的愛,裹挾了情竇初開的玉嬌龍!
    於是,以貝勒府為中心,圍繞著偷劍的玉嬌龍,追回寶劍的俞秀蓮,李慕白,加上追繳碧眼狐狸的捕頭與護院,要在封劍歸隱之前為師傅江南鶴報仇的李慕白……這一系列的恩恩怨怨展開來,構成了最原始的劇情衝突。何況還要加上玉嬌龍即將到來的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以及她之前在沙漠了就有了肌膚之親的馬賊「半邊雲」羅小虎的真實感情。
  • 《臥虎藏龍》玉嬌龍喜歡李慕白嗎?原來玉嬌龍是李慕白的棋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獲得奧斯卡的經典武俠電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李慕白師傅找碧眼狐狸和李慕白找玉嬌龍的目的是一樣的,只不過碧眼狐狸沒文化,看不懂武當派的心決,玉嬌龍卻看的真真地!有一個動作設計,是兩人在一根竹子上僵持,玉嬌龍企圖將李慕白彈飛,而李慕白在竹尖絲毫不動,這是顯露武功,也是體位變化,有高手風範,但也是在調情。
  • 《臥虎藏龍》影評
    看了《臥虎藏龍》後,我一直在想,結局為何如此?我一直以為,臥虎藏龍指的是玉嬌龍和她的小虎,但事實上,藏也好臥也罷,都不是這兩個年輕人會做出來的事。玉嬌龍攪動整個江湖,攪動了俞秀蓮和李慕白之間多年的祥和寧靜,打傷江湖中人,不顧家人和恩師,不過是出於一顆「哪好玩我就去哪」的心。
  • 對《臥虎藏龍》困惑 玉嬌龍為什麼要跳崖?
    《臥虎藏龍》的結尾,玉嬌龍縱身從武當山崖跳下,投入茫茫雲海,身邊唯有羅小虎淚如雨下,據說在耶路撒冷電影節上,當影片放到這一片段時,觀眾席上可聽見輕聲抽泣,不少觀眾流淚滿面。大概老外的腦筋都有點秀逗,鏡頭美則美矣,不過我想破腦殼也搞不清楚,她為什麼要跳崖?
  • 影評:《臥虎藏龍》
    作為新世紀的武俠開山之作,二十年前的2000年,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國際上收穫了眾多讚美與榮譽,同時也創造了外語片在歐美票房過億的記錄,可謂既叫好又賣座,但在國內的反響卻是平平。這樣的傳播效應的特殊性從《臥虎藏龍》現象出現之後就一直被反覆地討論。
  • 《臥虎藏龍》:玉嬌龍為什麼跳崖?
    作者|李娜李慕白死後,玉嬌龍去武當山找羅小虎。張震真是演出了少年人的天真啊,一夜繾綣之後,玉嬌龍不見了。羅小虎去找她,在雲霧繚繞,深不見底的山崖邊,玉嬌龍幽幽地說,許個願吧,小虎。羅小虎的願望是,一起回新疆。玉嬌龍卻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躍,影片在這裡定格。
  • 解脫與回歸——《臥虎藏龍》影評
  • 【影評】《臥虎藏龍》:東西方的雙重注視與反抗精神
    這種異國情調它是如何呈現的,或者說它具有什麼樣的特點來吸引西方影評家們的「注視」?我們似乎可以說是因為它生產了一種寓言型的中國情調。所謂「寓言」是「世界衰微期」特有的藝術形態,它表現為意義在文本之外、含混、碎片化、闡釋難有窮盡等。
  • 《臥虎藏龍》中玉嬌龍為什麼最終選擇離開羅小虎?
    大學時偶爾在圖書館借得一本《臥虎藏龍》,讀後便記住了玉嬌龍和羅小虎二人。玉嬌龍本是貴族小姐,羅小虎卻是江湖大盜。二人出身於不同的階層,受到不同的教育,卻不自覺為對方吸引並深深相愛。可是,觀念不同,文化差異,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成了一出愛情悲劇。
  • 影評分析《臥虎藏龍》
    景別 「竹林之戰」的主要內容是玉嬌龍與李慕白的對打是陰柔與陽剛的對決這打破了電影因寬銀幕而較多見的橫向調度,一方面顯示了主體輕功垂直飛躍特殊之處,另一方面也預示了上方無限的畫外空間。片中玉嬌龍與李慕白打鬥中,玉嬌龍踏著竹竿縱向運動,當上升到竹尖時,又被李慕白打下去,快落地時又藉助竹 子的韌勁踩著竹竿再次上升。在此過程中,鏡頭始終隨著主體上升下降,在左右布滿竹林的鏡頭中,這種縱向的運動讓觀眾感覺到竹林有無限的高,又有無限的深,無限的畫外空間使主體永遠無法逃逸。
  • 藝考影評範文賞析:《臥虎藏龍》
    《臥虎藏龍》或許可以算是華語影壇最頂尖的一群高手,聯袂奉獻的武俠巔峰之作。李安導演,鮑德熹攝影,袁和平武指,葉錦添服設,譚盾配樂,加上馬友友的演奏和一眾演員的出色發揮,將儒家的淡雅衝和與道家的抱元守一在如詩般的畫面中淋漓展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那個獲獎季裡,《臥虎藏龍》還收穫了另外一個看起來不怎麼搭界的獎項——雨果獎最佳科幻電影。
  • 電影《臥虎藏龍》影評:李慕白的情慾世界
    在玉嬌龍出現之前,李慕白和俞秀蓮之間的主要障礙是孟思昭,但是孟思昭已經死了,對此,俞秀蓮的解讀是她和玉嬌龍的對話:你說的自由,我們也嚮往。我雖然不是出身你們這樣的官宦人家,但是所接受的倫理道德一點都不必你們少顯然,這一解讀至少在表面上李慕白也是同意的。
  • 《臥虎藏龍》二十年,李慕白想要和玉嬌龍陰陽合體
    不知不覺之間,《臥虎藏龍》也已經上映二十年了。作為國際上最成功的華語影片,《臥虎藏龍》一經問世就被各路大神一一解讀。各種角度,層出不窮。《臥虎藏龍》中李慕白一直對玉嬌龍窮追不捨,表面上看似是為了追回青冥寶劍,實則卻是想要追到玉嬌龍的人。
  • 第一篇廣商學生的原創作品:《臥虎藏龍》影評—原來還能這樣活
    這是書香廣商公眾平臺首次推送的學生原創作品——一篇關於世界著名導演李安《臥虎藏龍》的影評。
  • 《臥虎藏龍》在影片末尾,章子怡飾演的玉嬌龍為何要跳崖自盡?
    臥虎藏龍最後一幕,玉嬌龍在武當山頂墜入霧崖,以她的死交待出了全片的結局。從一般的認知角度而言,大家會揣摩玉嬌龍因錯害了李慕白一條性命,悔恨過深,終究走向了自決的死路。而如此般解釋,卻不大不小有些許疑問。
  • 《臥虎藏龍》中的玉嬌龍回來了?章子怡電視劇首秀,趙雅芝作配!
    對於章子怡,不少人是從《臥虎藏龍》玉嬌龍這個角色開始認識她的。一個表面端莊嫻靜,骨子裡卻桀驁不馴的大家閨秀玉嬌龍被章子怡演繹得入木三分。那年,章子怡年方二十,一張未經風霜的俏臉讓玉嬌龍成了《臥虎藏龍》中最讓人難忘的角色。《上陽賦》是章子怡38歲那年接拍的電視,從整體劇情上講,很有點當年玉嬌龍的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