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走近生物質再生纖維

2021-01-09 紡織導報
科普 | 走近生物質再生纖維

發表時間:2020/6/16

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纖維的需求逐年增加。另外,受「糧棉爭地」及全球石油資源日趨匱乏等因素的影響,棉纖維及合成纖維產量增長也將受到限制。為了滿足生產發展和消費增長的需求,必須有相應的替代資源,目前以生物質技術為核心的再生纖維快速發展,成為引領化纖工業發展的新潮流。

生物質纖維是指利用生物體或生物提取物製成的纖維。按照原料來源和生產過程,生物質纖維可分成生物質原生纖維、生物質再生纖維和生物質合成纖維三大類。棉、麻、毛、絲等是最早利用並已經有了成熟的加工技術的生物質原生纖維,目前化纖行業研究較多的是後兩種,本文以下將重點介紹生物質再生纖維。


生物質再生纖維的分類

生物質再生纖維是以天然動植物為原料製備的化學纖維,主要包含再生纖維素纖維、再生蛋白質纖維等。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以木材、麻、竹類等天然物質為原料製成的纖維,如粘膠纖維、萊賽爾纖維、銅氨纖維、醋酸纖維等;再生蛋白質纖維是以天然蛋白質為原料,通過化學助劑將其再生和固化製得的纖維,如大豆蛋白複合纖維、蠶絲蛋白複合纖維等,純蛋白質的再生纖維無法獲得可用的力學性質,目前較為成功的成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蛋白質的溶液與其他高聚物材料進行共混紡絲(高再生蛋白質含量),另外一種是將蛋白質與其他高聚物進行接枝共聚(低再生蛋白質含量)。除上述 2 類外,生物質再生纖維還包含甲殼素纖維、殼聚糖纖維、海藻纖維等,其分類及主要纖維品類如圖 1 所示(包含但不限於以下纖維品類)。

生物質再生纖維的分類及主要纖維品類


生物質再生纖維的發展情況

1、再生纖維素纖維

奧地利蘭精集團(Lenzing Group)是世界上生產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領軍企業,尤其是在萊賽爾纖維領域多年處於領頭羊位置;賽得利集團隸屬新加坡金鷹集團,業務發展覆蓋森林、漿粕、造紙以及再生纖維素纖維領域,金鷹集團在擁有大量溶解漿資源後,產業鏈向下延伸發展了再生纖維素纖維產業,具有先天的原料優勢;印度博拉集團在再生纖維素纖維領域綜合實力位居前列,其著色粘膠纖維的品種、質量在行業內處於領先。此外,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開發出牛奶蛋白複合纖維、竹漿纖維等,隨後又向功能性方向發展,先後開發出吸溼發熱、涼感、抗菌等功能性纖維,如麗賽纖維等。


圖片來源:蘭精纖維LENZING


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的主要品種是粘膠纖維,2007年後粘膠纖維進入產能快速擴增期,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產量達到395.3萬t。其中,萊賽爾纖維技術得到快速發展,預計將迎來新的增長期。


2、再生蛋白質纖維

國外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即開始對再生蛋白質纖維進行研究,義大利、英國、美國都曾探討過從牛乳、花生、玉米、大豆豆粕中提取蛋白質再進行紡絲,但大多因為纖維性能較差,無法進行紡織加工而中斷研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外對再生蛋白質纖維的研究又重新發展起來,如日本東洋紡公司開發的牛奶蛋白複合纖維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杜邦公司利用生物工程和基因技術紡制人造蜘蛛絲蛋白質,研製出有「生物鋼材」之稱的蜘蛛絲綢。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曾分別對再生蛋白質纖維進行過初步的探索,但未獲成功;90年代,四川省對蠶蛹再生蛋白複合纖維進行了研製,並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之後大豆蛋白複合纖維、牛奶蛋白複合纖維等再生蛋白質纖維被研製出來。



3、其他

在20世紀20 — 30年代,丹麥首先進行了對甲殼素紡制纖維的理論研究;60年代末,日本富士紡公司的研究人員對甲殼素進行了系統研究;1980年,日本美羽化學工業公司率先試製了殼聚糖纖維。與國外相比,我國開發研製甲殼素紡織品的工作起步較晚,20世紀50年代開始甲殼素及其衍生物的製備研究, 90年代進入甲殼素、殼聚糖研究和開發的一個小高潮。如青島即發新材料有限公司於1999年開始從事海洋生物材料的開發,是我國較早從事殼聚糖纖維織造和紡織應用的企業,建有專業化的甲殼素纖維研發和生產基地。



生物質再生纖維具有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可降解等優良特性,大力發展可有效擴大紡織原料來源,彌補紡織資源的不足,同時也是應對石油資源日趨枯竭、實現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霍倩,張明宇,劉姝瑞,等.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J].紡織科學與工程學報,2020,37(2):99-104.

[2]汪進秋.國內外優勢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發展狀況及啟示[J].人造纖維,2018,48(2):15-20,38.

[3]李彩霞,王進美,李楊.再生蛋白質纖維的發展現狀[J].紡織科技進展,2014(6):4-6.

[4]馬君志,安可珍.生物質再生纖維發展現狀及趨勢[J].人造纖維,2014,44(5):28-31,24.

[5]王華平,陳向玲.生物質纖維發展現狀及趨勢[J].中國纖檢,2013(11):32-34.

[6]徐天琦.布局生物質再生纖維[J].紡織科學研究,2012(7):22-25.

[7]王安平.再生蛋白質纖維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人造纖維,2006,36(02):18-23.


(來源:紡織導報官微)

相關焦點

  • 面料課堂│帶你了解再生纖維的發展情況及發展趨勢
    sdfd 再生纖維是以纖維素和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化學加工製成高分子濃溶液,再經紡絲和後處理而製得的紡織纖維,主要有再生纖維素纖維和再生蛋白質纖維。
  • 託普索HydroFlex™可再生燃料和H2bridge™生物質氫技術可實現...
    北極星大氣網訊:Grön Fuels可再生柴油及航煤項目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Greater Baton Rouge港口。該項目日前宣布選擇託普索專有的HydroFlex™加氫處理和H2bridge™制氫技術,以實現其低碳排放指標。此專有技術可使該項目每年捕集約100萬噸生物質二氧化碳,並封存於地下深水層中。
  • 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問世
    作者:百川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21日 收藏 推動人造板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生物質天然納米結構的全新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
  • 生物質發電企業豐源股份獲首輪問詢
    日前,生物質發電企業豐源股份申報精選層獲首輪問詢,問題涉及業務增長空間、土地使用違規整改、人員與業務的匹配性、債務償付壓力等。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投資、運營及電力銷售。  此次,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357.2萬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 中農綠能師力民:生物質天然氣市場前景廣闊
    師力民稱,我們企業主要是做生物質天然氣的,也就是生物甲烷提純淨化,產品是天然氣,用於汽車、工業燃氣、民用燃氣。根據中科院的統計,每年有9億噸的畜禽糞便需要處理。生物質能市場擁有每年上千億方的潛力。生物天然氣在國內擁有廣闊的市場。大家更為熟悉的是太陽能這樣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質天然氣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力民認為,融資是一直困擾企業的問題。
  • 【中安在線】無粘合劑的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在中科大問世
    【中安在線】無粘合劑的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在中科大問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12月15日從中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利用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
  • 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項目申報結果公布
    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項目申報結果公布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項目申報結果的通知》,擬將河北、山西等20個省(區、市)的77個項目納入2020年生物質發電中央補貼規模,總裝機容量171.4萬千瓦,納入補貼範圍的項目所需補貼總額已達到2020年中央新增補貼資金額度15億元。
  • 花生殼壓塊廠家揭秘:生物質壓塊燃料的性能及怎麼被加工成型的
    生物質成型技術利用這些農林廢棄物生產出形狀規則、質地均勻、熱值高、經久耐用的新型固體燃料,可以部分替代生活和工業用煤,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汙染。1生物質壓塊燃料的性能及成型機理稻殼、木糠、花生殼、玉米芯、甘蔗渣等生物質原料都可以用機械擠壓成型,擠壓成型後的生物質壓塊燃料具有類似於型煤的良好燃燒性能,但沒有煤所固有的含硫量大、灰分多、對環境汙染的缺點。與木柴相比,生物質壓塊燃料的水分含量較低,比重和熱值均大些,有利於提高然用生物質壓塊燃料爐灶的熱效率。
  •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過程中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再生潛能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過程中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再生潛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5 14:57:00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Jeff Biernaskie小組發現,不同的調節程序控制傷口癒合過程中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再生潛能
  • 超級科普:肌肉纖維(MUSCLEFIBER)
    超級科普:肌肉纖維(MUSCLEFIBER) 2018-10-18 02:26  張景琦Unlimited
  • IBS2020第八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茶歇和觀展結束後,由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以「我國生活垃圾處理新進展及發展趨勢」為主題、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竇克軍以「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現狀與展望」為主題、恩威泰科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經理—姜文騰以「德國恩威泰科公司沼氣工藝技術在中國的實踐」為主題作出精彩演講,演講後圓桌對話開啟,在場各位嘉賓就生物質能源等提出一系列問題,與專家們一同展開精彩的探討
  • 新鄉化纖:公司主要產品粘膠長絲是再生纖維素纖維
    請詳細闡述,謝謝公司回答表示,本公司主營粘膠長絲、氨綸纖維的生產與銷售。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化纖行業的企業之一,在化纖行業中綜合實力名列前茅,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主要產品粘膠長絲是再生纖維素纖維。
  • 建成單線15萬噸/年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線,又一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建成單線15萬噸/年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線,又一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10-16 09:06:04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9月27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了由唐山三友遠達纖維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
  • 紙上得來終覺淺 再生纖維造紙竟然有那麼多門道
    造紙原料纖維一般分為原生纖維和再生纖維兩種。說起「環保」,不得不提可循環使用的再生纖維。實際上,再生纖維並不是一個新興概念,由它製作而成的紙品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餐廳、酒店等居家以外的公共場所。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紙巾貨架上只有一小部分產品的標籤上寫著「100%可回收」。
  • 將生物質轉化為塗料的新工藝
    格羅寧根大學和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工藝,能夠利用光、氧和紫外線將生物質轉化為高質量的塗料。這種工藝將可再生資源與綠色化學相結合,可以取代目前用作塗料、樹脂和油漆構件的丙烯酸酯等石化單體。,關於該新工藝的論文12月16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 助力PTT纖維加速發展,清大智興、大連理工解密生物法PDO產業化技術
    PDO產業化及其應用開發初探 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專家將介紹甘油路線生物法生產PDO產業化技術 PT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既具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化學穩定性,又具有良好的回彈性能和抗汙染性,PTT纖維被看作是未來聚酯纖維重要的替代產品
  • 海洋科普主題展 | 走近海洋 · 感受申藍
    海洋科普主題展 | 走近海洋 · 感受申藍 2020-10-28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懸疑大片《走近科學》停播,日本也有好看的科普節目嗎?
    9月30日,小編的童年陰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節目迎來了最後一期。這是一檔科普節目,卻有吊人心弦的標題,陰森的畫面,瘮人的背景音樂,刻意烘託出的恐怖氛圍,完全不輸於懸疑大片。最後調查出來的真相又往往出乎意料,讓人啼笑皆非。下面小編就幫助大家回憶一下,這些年來《走近科學》都播出了什麼內容。
  • 天津生物質氣化爐型號
    寧津科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多體式秸稈生物質氣化爐的工作過程:將氣化爐上蓋板移開,將生物質物料裝填在氣化爐內爐體中,氣化爐內爐體在氣化爐外爐體中位置的限定通過氣化爐內爐體環形固定板實現,將氣化爐上蓋板放置好。
  • 康奈爾大學羅丹《JACS》從凝膠到塑料,生物質DNA轉化為降解材料
    生物質是一種可再生和可降解的資源,已被用作替代石化產品的替代選擇。地球上所有分類單元的生物質總和約為550千兆碳,這使生物質成為地球上最豐富的可持續性物質。目前,生物質多糖和蛋白質已被開發用於生物塑料。但是,仍然存在三個主要問題:首先,主要的轉化方法與石化產品的形成非常相似,其中在合成最終塑料之前,首先需要斷開聚合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