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友前途不明,詩人韋應物《答崔都水》:深夜竹亭雪,孤燈案上書

2021-01-18 來點悅讀

古代詩人朋友或親友之間,往往喜歡相互唱酬,以此聯絡感情,或者抒發彼此暢想。這種樂趣或者是情懷,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答崔都水》【唐】韋應物深夜竹亭雪,孤燈案上書。不遇無為化,誰復得閒居?

詩的題目《答崔都水》,顧名思義即對友人來書的回答。以詩代信,詩人雅興。崔都水,詩人的詩友,姓崔。都水,官職,唐朝置都水監,主管陂池灌溉,保守河渠。

首句「深夜竹亭雪」,寫室外之景,抒心內之情;景是夜景,情是寂情。夜深時分,雪已經下過,又或者正在下著,四周靜悄悄的,只有竹亭上的落雪,在夜色裡泛著白光。夜黑雪白,恰似心之內外之景象。

詩人首先為我們描繪一幅「雪夜聽雪圖」,此時此刻,夜是寂靜的,而落雪無聲,其內心也是寂靜的。生命總有一段時間,我們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事情,比如夜晚突如其來的寂寥,還有心靈上驀然湧現的孤獨。

次句「孤燈案上書」,寫室內之象,蘊心外之形;象是現實,形是遠望。一燈如豆,孤懸室內,散發出來昏黃的光芒,照射著擱置在案桌上的書籍。長夜漫漫,無所寄託,此情此景,當吟詩一首;可是終究興致缺乏,只好讀書,聊以解悶。

這裡所出現的場景,固然印象深刻,卻並非如想像的那樣,來自於「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的勤學苦讀。如今的詩人刻畫的這幅畫面,只是對詩友處於某個長夜景象的真實再現,是一種事後的追憶。

尾兩句「不遇無為化,誰復得閒居」,前面畫面之中,詩友形象如此孤寂,此處卻突然得到拔高,提升了思想高度:正是因為朝廷實行聖人之策,大力提倡「無為而治」的方略,所以你現在才能擁有如此多的清閒時間。然而,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詩句中的「無為化」,即無為而治,語出老子《道德經》:「我無為,而民自化。」後來被儒家用來指以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治。過於強調人性的自我規範行為,而忽略了人心的貪婪性,無視了規則的重要性。這個主張有些片面,此一時彼一時,非不能,而不為也。

詩人故而在詩歌最後,偏偏用了一個反問,它並不是用來強調聖人之策略的正確與否的,而是專門用來以此呈現詩友賦閒職之時的困境狀況。前面已經知道,崔姓詩友官職都水,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偏頗的閒位,是無法有什麼大作為的。或許,正是這樣,崔詩友才這般清閒,仿佛得了「聖人策略」的好處。

本詩文辭精練,刻畫精確。詩人用寥寥幾筆,便勾勒出生動的景象,以此凸顯詩友仕途並不得意的寂寂狀態。特別是最後一句反問,把人的生存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耐人尋味。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讀睡詩詞|風來猶帶一天雪,晨起還存半樹霜
    孤燈人不寐,相思在遼陽。《飛雪迎春》文/簾卷西風風來猶帶一天雪,晨起還存半樹霜。古道茫茫人跡渺,東君悄悄剪春妝。萬壑聽松音未斷,二泉映月水長流。玉壺鄉梓多勝鏡,掃盡浮名到老休。《雪中亭》文/春秋一疏枝抱雪盼春來,亦擬繁花似放梅。
  • 韋應物:從一個豪門惡少,到一代傳奇大詩人
    詩人韋應物的一生,充滿別樣的傳奇。 寫詩,被盛讚為五言詩的帶頭大哥——「五言長城」;做官,被世人送號「韋蘇州」。蘇東坡也對其倍加推崇,將他與白居易並舉: 「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
  • 韋應物:半世浪子,半世詩人
    提起「韋應物」,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擅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的詩人,例如這首《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上學時老師說「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
  • 詩人韋應物為了感謝友人送別,特意寫下:去馬嘶春草,歸人立夕陽
    作為「山水田園詩派」中一員卓越大將的韋應物,雖然沒有能夠像王維如此這般寫出離別名句,但是這首《答王卿送別》也獨出機杼,自然有其高妙之處,值得欣賞和品味。《答王卿送別》【唐】韋應物去馬嘶春草,歸人立夕陽。元知數日別,要使兩情傷。韋應物的這首《答王卿送別》,答是答覆或應和之意。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詩人寫給王姓友人的,表達他對友人送別自己的深情厚誼。
  • 朱顏轉眼成枯骨,莫笑平生看不穿-詩友優秀作品
    和尚有話說諸位詩友好:為了收集好詩,和尚每周整理一次詩友優秀作品,匯集成冊,以便詩友們交流和欣賞。搜集作品的條件:1.格律無誤,新韻、平水韻皆可。2.一定要有真情實感,不可泥古套古。特別感謝:素懷和金鵬兩位詩友的費心收集,感謝感謝!(六不和尚:midouwei)上周優秀作品·絕部小亭獨坐 文/笑談風月四月林都景宜人,尚無飛絮舞芳塵。閒來獨向亭邊坐,只管求詩不問春。同窗醉 文/笑談風月最愛同窗情不疏,輕衫沾淚醉何如?青春欠我千樽酒,敢問今宵還幾壺。
  • 像一條小船在無人的渡口隨波搖擺,韋應物《滁州西澗》
    難道天天都是這樣的清新美景嗎,不,到了晚上就風雲突變。一陣暴雨狂風,打破了山澗中的寧靜。暴雨過後,潮水漲了,空無一人的渡口,一艘小船隨波搖擺。這首詩叫《滁州西澗》,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一首好詩,固然需要名家學者的推薦,但詩中若有打動人心、口口相傳的金句,會更加讓人著迷。「野渡無人舟自橫」,歷來都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覺得只是情景交融,有人覺得還有無奈與憂傷。
  • 曾經的京城惡少到著名詩人,紈絝子弟韋應物經歷了什麼?
    而誰能想到其中著名的山水田園詩派詩人韋應物曾經是個橫行鄉裡的紈絝子弟呢?那麼他從紈絝子弟到後來的著名詩人又都經歷了什麼呢?紈絝浪蕩韋應物如果說在東晉時代幾乎沒有哪個世家大族能與王家和謝家比肩的話,那麼在唐朝的「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說的就是炙手可熱的名門望族韋家和杜家。
  • 拖拖選詩之唐.李洞詩選|看待詩人無別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峰前野水橫官道,踏著秋天三四星。山居喜友人見訪入雲晴斸茯苓還,日暮逢迎木石間。看待詩人無別物,半潭秋水一房山。送遠上人海嶽兩無邊,去來都偶然。齒因吟後冷,心向靜中圓。蟲網花間井,鴻鳴雨後天,葉書歸舊寺,應附載鍾船。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浪子回頭的詩人韋應物
    唐朝詩人韋應物就是一位浪子回頭的人物,青年時代他侍衛唐玄宗,因為恃寵傲嬌,生活上不拘小節,豪橫放蕩。中年後他久歷州縣地方官吏,目睹百姓疾苦和社會時弊,思想漸趨成熟,成為一個清廉的地方長官。因為有了這樣一番經歷,使得韋應物這位本來不學無術的小混混開始反思自己,他覺得人生真是無常,就連皇帝都無法保護自己最心愛的女人,眼睜睜地看著皇妃被逼死,卻沒有一點挽回的餘地。
  • 【原創】好朋友已到【七律】依韻江雨霏詩友30首
    雪雨無情多美影,風霜有意少新聞。呼雷閃降今秋景,無可奈何此際文。(上平十二文)憑欄都說流星美,一路孤身也可嘆。(上平十四寒)15夕陽西去美斑斕,老窖香茶度暮閒。酒不醉人人自醉,天無顏色色天顏。抬頭又見流星雨,入夢欣登玉兔山。都說寒宮多桂樹,誰知月上女聲嫻。(上平十五刪)
  • 唐代詩人韋應物《長安遇馮著》,描寫「花」與「燕」,為了什麼
    第一個是為什麼詩人要寫「衣上灞陵雨」?第二個是「採山因買斧」,是不屑的嘲諷還是美好的祝願?今天我們來欣賞第三聯:「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第一聯有個「雨」字,韋應物說,我和馮著相逢的時候,他的身上還帶著灞陵的雨水,就在表明,現在天空還在飄著雨絲。第三聯,又用了一個「冥冥」來描寫當時的情況:天空依然是濃雲密布。有人一看到烏雲密布,就覺得蕭索落寞,其實也不一定是這樣。
  • 【原創】高層宇宙【七律】依韻江雨霏詩友28首
    期)2019年7月30日發布【原創】高層宇宙【七律】依韻江雨霏詩友二十八首> 原   創樂樵山人 / 編   輯詩詞顧問 / 紫菩提主       辦 / 中華詩友會、好詩好詞好文章、中華詩詞、中華詩詞1—3群文中圖片 / 均由高層宇宙詩友提供,在此特地鳴謝!
  • 與韋應物劉長卿齊名,這個牛人在福建南安隱居了25年
    這一切或因唐代詩人秦系而起。在九日山上隱居25年的秦系,與一代名相姜公輔一見傾心,也與閩南第一進士歐陽詹詠吟酬唱,留下許多趣聞軼事。《全唐詩》收有秦系詩一卷,其五言詩成就可與劉長卿、韋應物相鼎立,因而備受後人敬仰。不少名士遊玩九日山時,留下大量憑弔的詩詞。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任泉州知州時就曾創作《秦君亭》:山中高隱欲逃名,不謂名隨隱處成。
  • 唐代詩人韋應物,女兒出嫁時寫下的《送楊氏女》,句句感人肺腑
    唐朝是一個盛產詩人的時代。如,瀟灑不羈的詩仙李白,憂鬱現實的詩聖杜甫,詩風詭譎的詩鬼李賀,邊塞有岑參,田園則有王維、孟浩然……另外,在唐代,同樣擅長寫田園詩的,文學造詣與王維、孟浩然齊名的,還有韋應物。提起韋應物,可能很多人略感茫然,但是提起他的成名句「野渡無人舟自橫」,大多數人都會有印象。
  • 能夠與陶淵明並列,白居易的偶像韋應物,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
    韋應物,(737年-792年),中唐時期著名詩人,詩風清新淡雅,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詩風近似,他們被並稱為王孟韋柳。自居易在《題潯陽樓》一詩中,明確指出韋應物與陶淵明都是他追慕的對象:「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又怪韋江州,詩情亦清閒。」要知道,白居易在中唐詩壇上是領袖級人物,他心水的這兩位前輩,一位是陶淵明,另一位是韋應物。
  • 李白在《江上答崔宣城》的作品中為何提到樊口之蘆洲
    《江上答崔宣城》是李白的一首文學作品,該作品創作於盛唐。 江上答崔宣城 (4)《晉書》:王恭嘗披鶴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嘆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5)燕臺、郭隗,見二卷注。 (6)蘆洲,舊注指為樊口之蘆洲。琦按:鮑照《還都道中》詩:「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蘆洲。」是蘆洲當在南陵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