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於24樓影院(movie24luo)。
「復仇」是許多電影尤其是動作電影最愛用的主題之一,武俠動作片中,某人與大boss有血海深仇,通過勤學苦練最後和大boss單挑先輸後贏,大仇得報,已經成為經典套路。這個主題在西方電影中也是相當熟悉,不僅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化影響至深至遠,還因為這個主題太適合設定衝突了。
復仇故事的電影大家都很喜歡,比如認知度很高的《水果硬糖》和《荒野獵人》,都是這個主題,這期就推薦一些關於復仇的經典電影。
《復仇三部曲》
說到復仇這個主題,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堪稱是世界影壇中最生猛的存在之一,《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相繼橫空出世,尤其是《老男孩》,在坎城震驚了世界,樸贊鬱在三部曲中打造了極富個人風格的影像語言,韓式動作片的殘酷血腥在他這裡達到美學的高度。
《看見惡魔》
除了樸贊鬱的三部曲,金知雲在2010年的《看見惡魔》也是韓國電影中關於復仇主題的最佳作品之一,這部電影之血腥、殘忍、虐心遠超乎觀眾的預期,而金知雲厲害的地方在於將復仇予以極端的荒謬處理,復仇玩脫線之後,將是更可怖的深淵。給李秉憲和崔岷植兩位大神的演技跪下。
《告白》
中島哲也在2010年的作品,關於一位中學老師森口悠子向她的學生復仇的故事。頑劣的兩個學生害死了她的獨女,警方卻認定是一起意外,悲憤隱忍的森口老師展開了暗黑而周密的復仇計劃。這個故事特別日本,中島哲也處理得相當出色。
《復仇在我》
日本電影大師今村昌平在1979年的傑作,「專注於日本蛆蟲」的今村執著於表現日本底層人民的變態人格和殘酷生命,《復仇在我》是關於一個精神變態罪犯的故事,他在亂倫和懦弱的家庭中苟延殘喘,以不斷地殺人來獲得生之快感。片中有句臺詞:你只敢殺那些不恨你的人。
《大菩薩玲》
日本電影黃金時代的經典佳作,岡本喜八在1966年拍攝的劍戟片。全片圍繞著復仇的主題,宇津木兵馬的哥哥被超一流劍士機龍之助殺死,殺人如麻殘酷成性的機龍之助沒有絲毫悔改之心,兵馬苦練劍道,和機龍之助決一死戰,堪稱是日本劍戟片的高峰。
《瘋猴》
香港最傑出的武打片導演之一劉家良在1979年的佳作,也可能是劉家良無數佳作中最為出色的作品。在戲班長大的陳百慘遭惡霸段長遠暗算,雙手致殘,妹妹被霸佔,他只好隱姓埋名忍辱偷生,收得徒弟小猴子,最終向段長遠成功復仇。本片的武打設計極為巧妙,簡直好看到仙仙欲死。
《復仇》
開頭說了,復仇這個主題完美契合動作片,邏輯清晰而堅硬,杜琪峯和韋家輝在2009年的《復仇》是一部浪漫主義的槍戰片,也可以說是武俠槍戰片,一個法國人和三個香港殺手聯手,為慘遭殺害的女兒一家復仇,最後的垃圾場大戰堪稱杜氏經典場面。
順便一提彭浩翔的《公主復仇記》和《維多利亞一號》,在香港復仇題材電影中獨樹一幟,都是女性視角的現代暴力戲,非常具有開創性,尤其是《公主復仇記》,兩個女人一起復仇渣男,大快人心。
《殺死比爾1、2》
昆汀也很著迷復仇的主題,《被解救的姜戈》就是西部復仇片,而世紀初的《殺死比爾》系列整個故事的邏輯線就是烏瑪·瑟曼飾演的新娘滿世界復仇,許多場景都是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完成,袁和平的動作指導也非常到位,昆汀終於最為恣肆地玩了一把血漿美學。
《魔女嘉莉》
根據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魔女嘉莉》是關於一個孤僻小女孩復仇的故事,怪咖少年被同學嘲笑排斥,怒而報復,這個劇情線已經成為大量美國B級電影的常用套路。1976年經典版的非常不錯,2013年翻拍了一版,超殺女科洛·莫瑞茲主演,一般般。
《哈裡·布朗》
這實際是一個英國老炮兒發威的故事,哈裡·布朗生活在一個充斥毒品暴力的底層社區,為非作歹的年輕人為所欲為,甚至踐踏人命,七十多歲的哈裡·布朗忍無可忍,決定親自向這群小混蛋復仇。細節紮實,發人深省。
《我唾棄你的墳墓》
這是一部經典的cult片,劇情簡單而粗暴:一個少女被一群男人輪姦,然後展開瘋狂復仇虐殺的故事。這種故事有著強烈和直接的女性主義傾向,藝術水準不高,但衝擊力極強。1978年的老版很好看,2010年翻拍的新版缺了一股粗糙兇猛的質感,缺乏力量。
復仇的故事好看,因為植根於最普適的人性,偉大的復仇故事決不是睚眥必報,而是出於重大關節,從而勇猛直前,無所畏懼,這股勁頭最是打動觀眾,也最讓觀眾過癮。
如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投稿請郵件至wenhua@infzm.com;
合作或其他事宜請加微信chen173641687
最快提高個人觀影逼格的公眾號。24樓影院:movie24luo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