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幾個兄弟究竟下場如何

2021-02-23 古代歷史趣談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種說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這話從倫理、法理、情理講,既悖於情,也不合理。從當時的具體環境、周圍條件分析,既違背史實,也絕無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有三個兒子:胤、允祚(5歲死)、允禎。傳說:雍正繼位後,將允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禎,雍正不準。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雍正囚禁胞弟聯繫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弒兄殺弟?雍正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得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二哥允、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八弟允、九弟允、十弟允、十二弟允、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禎、十五弟允、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

大阿哥允禔,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允已成為一隻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允礽,被禁錮在鹹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允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允死去。

三阿哥允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允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允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允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允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死。

五弟允祺,康熙親徵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允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死。

六弟允祚,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七弟允佑,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誇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徵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八弟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允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允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允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允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允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允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允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允幽禁多年,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允禟,因同允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允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允出家!他藉故將允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又給允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允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允(礻我),因黨附允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還喀爾喀(今蒙古國),命允印冊賜奠。允稱有病不能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後死。

十一弟胤禌,康熙二十四年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三十五年夭折。

十二弟允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允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允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三弟允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於諸子中指封。後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十四弟允禵,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允,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之黨篡改為「胤」,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允禎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十五弟允偶,康熙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允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允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允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允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允祥和允禮顯然早加入「胤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相關焦點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公元1722年,四阿哥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繼位後,對曾經參與到奪嫡紛爭中的兄弟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一個個來介紹。大阿哥胤禔終身監禁胤禔是康熙帝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惠妃那拉氏,雍正的異母兄。因為康熙的前四個兒子全部早夭,所以他續齒成了皇長子。
  • 正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如何?
    歷史上雍正的三阿哥弘時並非《雍正王朝》裡被賜酒毒殺,而是鬱鬱而終,跟他的太爺爺順治帝一樣死在24歲的年紀,這就是「可憐生在帝王家」。弘時落得如此下場主要犯了兩大忌諱:一是意圖奪嫡,威脅到弘曆的地位雍正的兒子數量相比康熙來說實在少得可憐,10個兒子有6個早夭,包括寄予厚望的嫡長子弘暉,餘下弘時20多歲,弘瞻30多歲,弘晝60歲,弘曆89歲,因此我們看到以乾隆朝為腳本的影視劇中活躍的只有弘曆
  • 清朝正史上,雍正的兒子三阿哥弘時,最後的下場如何?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弘時的下場是雍正賜他毒酒,令他自盡。真實歷史中,弘時的下場也不好,24歲就死了。不過不是被雍正賜死,而是他心理太過脆弱,經受不住打擊抑鬱而終,俗稱愁死的。有句話是虎毒不食子,雍正兒子不多,那真是死一個少一個。
  • 《雍正王朝》裡雍正親自賜死了兒子弘時,歷史上的弘時下場如何?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最終賜死了弘時,其實這段事跡是取自於民間傳說,當然正史中的弘時死得很突然很莫名其妙,下面就來細說一下正史上的弘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 康熙將皇長子圈禁,雍正也圈禁幾個兄弟,清朝那時的圈禁條件如何
    康熙後期的九子奪嫡大家都很熟悉,也都知道康熙將皇長子圈禁,雍正也圈禁幾個兄弟,那麼清朝那時的圈禁條件如何?總的來說,皇長子、十阿哥、十四阿哥圈禁條件還好一點,八阿哥跟九阿哥的圈禁條件就十分差了,甚至有點慘,接下來我們詳細說說。
  • 康熙圈禁幾個皇子和後來雍正圈禁那些兄弟,環境條件怎麼樣?
    在高牆圈禁26年的時間裡,皇長子胤褆與13位妻妾,又育有11個兒子,9個女兒,大阿哥胤褆一生共有29個子女,也算是享盡榮華和天倫之樂,直到63歲才去世,也算是得以善終。除了大阿哥被康熙圈禁,還有廢太子胤礽個老十三胤祥。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而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就是乾隆的父親,也就是我們說的雍正皇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說的好,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那些與雍正競爭皇位的幾個兄弟,最後下場也是極其的慘烈。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為了凸顯自己十全老人的形象,也開始對這幾位叔叔從寬處理,該封爵位的封爵位,該釋放的釋放,對自己的幾位叔叔那是極其的「好」。
  • 康熙十三子和雍正的關係究竟怎樣?十三爺及其後代結局如何
    康熙時發生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之事,太子兩立兩廢,幾個皇子對太子之位有覬覦之心。隨著事態的發展形成了最後的兩個派別,一派擁護四阿哥,一派擁護八阿哥,最終的結局我們也已經知曉,四阿哥胤禛成了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經歷了兄弟的相互殘殺,也看破了爭皇位的勾心鬥角,所以在他初登大寶之時便清算了八阿哥一派和其他一些不軌之人,他也確立了秘折立儲。雍正的一系列手法給人一種心狠手辣的感覺,但他卻對自己的十三弟格外的柔情和義氣,在混亂的權力之爭中二人為何能做到如此,十三爺後代的結局又如何呢,筆者在下文將會詳細分析。二人關係究竟如何?
  • 【風雲人物】歷史上清朝皇帝雍正的十五個兄弟是怎麼死的
    雍正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身為清朝的皇帝,雍正是如何上位的?在當皇帝之前,雍正是否犯下什麼罪行?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而只要有能力和軍權在握的人,雍正都是很忌憚的,所以十四胤禵一回京就被拿掉軍權,然後被雍正削爵,之後便被派到遵化守皇陵。而老八胤禩是雍正兄弟當中最為優秀,最為才能的人。但是皇太子胤礽被廢後,八爺上竄下跳,使康熙極度反感,失去康熙「聖心」。
  • 憑藉雍正對自己的信任,年羹堯目中無人,最後落了個什麼下場?
    年羹堯的名字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他在雍正還是四王爺的時候就被雍正重用,直至雍正登上皇位,期間也立下了不少功勞。當然,雍正也是十分看重年羹堯,因為年羹堯在帶兵打仗這一方面能力很強,在他的帶領下平定了很多叛亂,是雍正時期的大功臣。而雍正除了重用年羹堯以外,還娶了年羹堯的妹妹。
  • 雍正去世後,他的第一心腹李衛結局如何?
    不管是《雍正王朝》、《李衛當官》還是《李衛辭官》,影視劇裡對他的描述絕對不算少。不管是《李衛當官》裡徐崢演的那個地痞無賴式的小人物,又或者是《李衛辭官》電視劇裡的李衛,這些和史書上的李衛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在這部劇裡李衛最終被允許還鄉,其實歷史上則並非如此。 那麼,李衛作為雍正的第一寵臣,在雍正去世後,他的結局究竟如何呢?
  • 《雍正王朝》中雍正駕崩以後,喬引娣的下場原來會是這樣的
    當然沒有結局給人留下無限想像的下場也可以說是最好的下場了。下面宋安之來大概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最後這個神來之筆劇情。喬引娣是山西代縣人,被大將軍王老十四回京奔喪途中所救,因為其敢愛敢恨直言不諱的性子比較讓老十四喜歡,最後成為了老十四的女人。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那麼歷史上的雍正帝,到底如何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一、雍正帝雖非暴君,但也非善茬,對兄弟是相當殘忍雍正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呢?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暴君,有人認為他如同《雍正王朝》電視劇刻畫的那般,是個好皇帝,也是個好人。
  • 年羹堯被處死之後,其妻女是如何被處置的?雍正做法讓人難以啟齒
    ,沒過多久年妃也離開了人世,許多人都想知道年羹堯在被處死之後,雍正是如何來處置他的妻女的呢?雍正的做法的確是讓人感到特別的難以啟齒,究竟雍正是怎樣做的呢?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一探究竟吧。眾所周知,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這段悠久的歷史歲月中,我國伴隨著許多朝代的不斷更迭,在這些朝代中,一個新的朝代建立,必定會伴隨著一個舊朝代的滅亡,在這些朝代中,清朝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朝代,而在清朝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也是讓我們記憶深刻的。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雍正王朝》雍正比康熙,差幾個鄔思道?
    同樣《雍正王朝》聽起來像是雍正的事情,可是前20集康熙還活著,雍正雖然幹練,但比起康熙還是差距不小。也許有人不滿意這樣的比較,也許到了《乾隆王朝》裡,雍正又成了碾壓乾隆的存在。可就前面這兩部劇來說,雍正確實不如康熙,他的「瑕疵」太大了。
  • 《雍正王朝》中雍正死後喬引娣去哪了?她最終結局如何?
    在電視劇中喬引娣的去向交代得很明確,但是在原著小說中喬引娣的結局下場就不是很好了,而且喬引娣這個人物其實並非二月河先生完全虛構,而是有著歷史人物原型,下面就來具體說一說《雍正王朝》中女主角喬引娣的人物結局。
  • 雍正皇帝十五位兄弟的生死之謎!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讓我們一一分析: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種說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有三個兒子:胤禛、允祚(5歲死)、允禵。傳說:雍正繼位後,將允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禵,雍正不準。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
  • 雍正皇帝十五位兄弟的生死之謎
    來源:新浪歷史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那麼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