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2020-12-25 浪子聊歷史

康熙的一生可以說做到了完美99%,可是1%不足的地方,就是皇位繼承人這方面沒有處理好,這才導致後來「九子奪嫡」事件的發生。為了爭搶皇位,親兄弟之間爾你我詐、相互殘殺,康熙是看在眼裡,寒在心裡。

而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就是乾隆的父親,也就是我們說的雍正皇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說的好,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那些與雍正競爭皇位的幾個兄弟,最後下場也是極其的慘烈。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為了凸顯自己十全老人的形象,也開始對這幾位叔叔從寬處理,該封爵位的封爵位,該釋放的釋放,對自己的幾位叔叔那是極其的「好」。

「九子多嫡」事件

康熙一生中只有24個兒子活到成年,早期康熙是最看重太子胤礽,為了讓胤礽可以順利繼承皇位,康熙也是費盡了苦心,從小就培養胤礽。可是胤礽太不懂規矩,仗著自己太子的身份爆戾暴行,而且還多次越權行事。

胤礽的所作所為也是徹底惹來了康熙的不滿,於是二次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由此可見康熙的疼心和無奈。胤礽被廢以後,太子之位就一直空缺,這個時候康熙年紀也已經大了,很多事情都有心無力。所以,誰可以成功奪取太子之位,就意味著他是未來的皇帝,此刻「九子奪嫡」正式開始。

參與競爭皇位的九位皇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這其中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黨派,分別是大爺黨、太子黨、四爺黨、八爺黨(十四爺黨)。

從表面上來看,八爺黨的人數較多,實力最為強大。主要原因就是八爺為人大方,善於交朋友,而且能力出眾,深受其他弟弟和大臣的依附。而大爺黨和太子黨整體實力就比較偏弱,四爺黨雍正善於隱藏自己,屬於那種養韜晦光的人。

康熙晚年的時候,因為奪嫡事件,最忌諱的就是涉及到權利的有關東西。而大爺黨和太子黨以及八爺黨剛好觸碰到了這個黴頭,最終出局,而善於養韜晦光的四爺黨雍正勝出。雍正當上皇帝後,把曾經和自己競爭皇位的幾位兄弟,都囚禁了起來。

雍正死後,乾隆當上了皇帝,那麼乾隆又是怎麼處置幾位叔叔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大阿哥胤褆

胤褆是康熙的長子,可惜不是嫡出,所以和皇位基本沒有什麼緣分。一直到太子胤礽被廢掉以後,大阿哥胤褆才看到了希望,畢竟自己最大,無論怎麼說,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對胤褆來說,哪怕是一絲希望都不會放過,可惜最後還是被康熙給廢掉了。原因就是胤褆為了徹底除去胤礽這個隱患,居然偷偷的跑去康熙面前說胤礽的壞話,甚至還說自己可以幫康熙除掉太子胤礽。

康熙本來就忌諱這件事情,胤褆居然還敢當面提起,不得不說這個大阿哥胤褆也是腦袋缺根筋。那麼胤褆的後半生就不用說了,自然就是被康熙給囚禁了一生,最終在雍正十二年的時候去世。

胤褆去世後,作為皇帝的雍正為了紀念這個哥哥,於是在胤褆死後,雍正按固山貝子的禮儀給胤褆下了葬。不得不說雍正還是挺厚道的,可惜的是胤褆死的早,所以到了乾隆時期的時候,早已經不在人世,那麼也就和乾隆沒有什麼關係了。

太子胤礽

這個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跳的太子胤礽了,本來當太子當的好好的,沒有他什麼事,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發展下去,皇帝的位置可以說是坐穩了。只是康熙確實太能活了,作為太子的胤礽慢慢的就沒有了耐心了,他怕自己死了以後康熙都不一定死,這樣一來,自己的皇帝之位就沒戲了。

所以慢慢的胤礽就可以越權行事,這才遭到了康熙的不滿,最終被也被廢掉太子之位,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作。不過胤礽的情況有好一些,在胤礽沒有被廢掉以前,雍正還是向著胤礽的,可以說雍正以前也是屬於太子黨這邊的人。

也正是因為雍正以前屬於太子黨這邊的人,所以雍正多少對胤礽還是有點兄弟情義在的,要不然也不會封胤礽其他兒子各種爵位,從這點就能看出,雍正不是那麼討厭太子胤礽。而胤礽也是早早去世,等乾隆當上皇帝的時候,自然也不在了,所以乾隆和這位叔叔也就沒有什麼關聯了。

三阿哥胤祉

胤祉還算是比較識像,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之後,胤祉也知道直自己壓根就沒有什麼希望。畢竟自己勢單力薄,和八爺黨他們競爭根本沒有戲,所以就早早退出了。這麼一來的話,胤祉和雍正之間的恩怨也就沒什麼了,雍正當上皇帝之後,就直接讓胤祉去給康熙守墓去了。

不過胤祉多少還是和自己競爭過皇位,所以雍正還是心存芥蒂,於是就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在胤祥的葬禮上,以遲到為由,還是把胤祉給廢掉了,順勢囚禁了起來。不到2年,胤祉就去世了,那個時候乾隆還小,所以兩人也是沒有什麼瓜葛。

不過乾隆為了尊敬這位叔叔,還是給胤祉封一個諡號,其實也就是個擺設,沒有多大用處,乾隆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突出自己的高尚而已。

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

這兩個傢伙也是雍正的最大敵人,可以說是死黨也不為過,所以雍正當上皇帝之後,對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狠狠的懲治了一番。八阿哥胤禩被雍正剝去皇室身份,賜名「阿其那」,兒子弘旺也被迫賜名「菩薩保」。

從這裡開始沒幾個月,八阿哥胤禩死了,所以也有人猜測,八阿哥胤禩是被雍正用非人的手段給折磨致死。畢竟胤禩曾經可是差點沒要了雍正的命,所以雍正當上了皇帝自然也就得好好「招待」這位弟弟。

九阿哥胤禟的下場也不比胤禩好在哪去,雍正當上皇帝後,第一時間就把胤禟的爵位全部剝奪,然後直接囚禁。還給胤禟賜名「賽思黑」,算是對胤禟的懲罰,沒多久後,胤禟也是死在了囚禁的地方。這裡我猜測下場和胤禩差不多,應該也是被雍正折磨致死的。

而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死的時候,乾隆還沒當上皇帝,所以關係也不大。在乾隆當上皇帝之後,也是對這兩位叔叔進行了平反,不僅恢復了兩人的本命,還讓他們的子孫重新進了皇家宗室。對於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來說,乾隆可以做到這一步,也算是對他們最大的恩德了。

十阿哥胤

胤的下場算是比較好的了,雖然屬於八爺黨的人,可是也沒做多少事,屬於那種打醬油的存在。雍正和胤之間也沒有什麼深海大仇,所以就直接把胤給囚禁起來了,不過胤的心態好,在囚禁之地也是各種吃喝玩樂,生活過的也是逍遙自在。

雍正見胤這樣,所以也就懶得理他,反正胤也沒有什麼反叛之心了,所以就隨他吧。到了乾隆時期,乾隆就把這位叔叔給放了出來,還給他封了個輔國公,小日子過的也算舒坦。

胤也是幾個兄弟中,下場比較好的了,不僅沒有受到非人的虐待,到了乾隆時期還給封了個輔國公。關鍵是還被放出了,這待遇我想也就只有胤有了,其他幾位兄弟要是知道了,估計得羨慕死。

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是雍正的親弟弟,在和雍正競爭皇位的時候,也是雍正的一大威脅。不過人家雍正運氣好,康熙死了以後,胤禵正在西北平叛,所以也沒有機會接觸皇位,這才讓雍正撿了一個便宜。當上皇帝的雍正就讓自己的這位弟弟守皇陵,不在放他回西北,畢竟胤禵手握兵權,對雍正來說威脅太大,雍正也不會冒這個風險。但是雍正還是不放心胤禵,到最後還是把這位弟弟的王位給剝去了,並且把他囚禁於景山。

雍正死後,乾隆即位,乾隆就比較喜歡自己的這位親叔叔了,於是就把胤禵給放了出來,並且封為奉恩輔國公。就這待遇也只有十阿哥胤能與之一比了,相對於其他的幾位兄弟,參與奪嫡的幾位王爺中,就屬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的下場算是比較不錯了。

也正是因為「九子奪嫡」事件的發生,才讓後來的雍正意識到太子之位的弊端,所以到了雍正時期就沒有立太子一說了。而雍正為了防止以後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這也防止了兄弟之間互相爭奪皇位的事情再發生。

而秘密立儲制度是什麼意識呢?就是皇帝生前不說立誰為太子,而是秘密的把皇位繼承人的名字寫在紙上,然後將其分為兩份,一份是皇帝自己保存,另外一份則是放在"正大光明"匾的背後。皇帝死了以後,顧命大臣就將"正大光明"匾背後的一份文書取出和皇帝的那一份對照,如果兩者一樣的話,那麼也就確定了未來的儲君。

總而言之,雍正時期確實囚禁了和自己競爭皇位的幾位兄弟,手段是也是很殘忍。好在乾隆當上皇帝之後,還是為自己的幾位叔叔進行了平反,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皇室。

在我們看來皇室之間除了手足相殘之外就沒有什麼了,其實不然,皇室之間其實也存在一親情,就是這麼一絲親情,也讓人覺得皇室並不全是冰冷與自私。

相關焦點

  • 乾隆即位後,他是怎麼對待曾經被雍正圈禁的叔伯的?
    乾隆即位後,對於這些叔伯們,該釋放的給釋放了,該給予平反給平反。 一、大阿哥胤禔。 胤禔作為康熙的皇長子,年輕時候很受康熙的器重,曾經跟隨康熙徵討葛爾丹,戰功赫赫。
  • 康熙將皇長子圈禁,雍正也圈禁幾個兄弟,清朝那時的圈禁條件如何
    清朝有罪宗室大臣的圈禁條件清朝時期,由於宗室大臣不方便與普通人關在一起,因此會將房屋修築高牆,來圈禁這些有罪的宗室大臣,也就是「圈禁高牆」,到了乾隆末年,也慢慢稱呼為「圈禁空房」,意思是一樣。圈禁期間,每個月有固定日子可以讓其親人去探望,大多是每個月的初二、十六。本來圈禁的時候,宗室有的會帶家人一起,自己做飯,到了嘉慶期間規定,被圈禁的宗室大臣不能帶多餘的家人,按照等級只能帶一人或者兩人在身邊侍奉,沒等級的一個都不能帶,都由宗人府照顧就好。
  • 康熙圈禁幾個皇子和後來雍正圈禁那些兄弟,環境條件怎麼樣?
    十三爺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這應該是坐圈,就相當於坐牢般。十三爺胤祥就是被關這麼惡劣的環境,僅一年的時間,染下重病,因此落下了腿疾。十三爺曾經還是在軍隊摸爬滾打出來的,身手了得,身體素質也是相當好的,在圈禁這環境條件下,都吃不消,足見,他被圈禁的條件,比大阿哥胤褆和廢太子胤礽要差很多。
  • 乾隆登基之後,如何對待被圈禁的各位王叔,才掌控住朝中局勢
    由於乾隆對於權力的渴望非常之深,作為執政初期的乾隆,在面對數量眾多的雍正舊臣時有一種深深的不安,因此只有將自己的各位王叔解除圈禁,鞏固自己的皇權,才能將權力從外臣的手中奪出,
  • 康熙圈禁了胤祥,雍正為何圈禁了胤祥的兒子?學者:胤祥煞費苦心
    同日,雍正晉升十三弟胤祥為和碩怡親王,從此之後的8年時間,胤祥都是雍正最堅實的臂膀,到了乾隆時期,怡親王被正式確定為鐵帽子王,胤祥一脈在整個清朝,影響深遠。然而,眾人只知道胤祥曾被康熙圈禁過一段時間,卻不知道胤祥的兒子也曾被雍正圈禁。
  • 皇太子胤礽和他的幾位兄弟,被圈禁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面,皇太子胤礽二度遭到廢黜以後,被關在高牆裡面圈禁,康熙過來看他,胤礽居然瘋瘋癲癲衣衫襤褸,堂堂皇太子硬是被圈禁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九子奪嫡中,皇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禟結局都很慘。特別是胤礽,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被關進鹹安宮圈禁,到雍正二年(1724年)被幽死,整整被關了十二年。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乾隆為什麼要在後期替八叔胤禩翻案?他也覺得雍正做錯了嗎?
    乾隆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的哥哥弘時翻案,這是明確的犯案,弘時是用雍正第三子,也是雍正成年諸子之中最年長的兒子,本應成為雍正皇位的繼承人,但是雍正並不喜愛弘時,認為弘時為人個性率直與自己不符,逼得弘時與雍正的政敵弟弟老八胤禩越走越近。雍正在收拾胤禩和胤禟的時候弘時替胤禩求情觸怒了雍正,被雍正革除宗籍,圈禁起來了,並且過繼給胤禩為子。
  • 康熙圈禁皇子,雍正圈禁兄弟,那麼當時的圈禁條件究竟怎樣?
    康熙圈禁皇子,還算是比較仁慈,因為畢竟是自家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圈禁的目的不完全是懲罰,也有保護的性質在裡面。比如對於廢太子胤礽,他兩度被立,又兩度被廢,皆被圈禁於鹹安宮內。由於不再是太子了,不再適合被圈禁於太子東宮,所以才選了鹹安宮。
  • 清朝十二帝數雍正冷酷無情,他死後為什麼很多老百姓傷心哭泣
    雍正在激烈的皇儲之爭中沉浮數十年,潛意識中已經把其他兄弟都視為競爭對手、威脅他皇位的危險分子,他登基之後,採取了很多手段對他的兄弟們進行壓制打擊、甚至陷害致死。 但雍正仍然不肯放過他們,殺氣騰騰地宣稱父皇康熙留有遺詔,「朕若不諱,二人斷不可留」,徹底堵死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二人都被圈禁至死,胤礽的子孫被強制搬出京師,遷移到山西祁縣鄭家莊,非奉詔令永世不得入京。三哥胤祉在被雍正發配到康熙景陵守墓,雍正六年被削去王爵,圈禁至死。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因為老三胤祉是廢太子胤礽的的死忠,胤祉的兒子弘晟與老八胤禩一黨比較親近,所以雍正對他不是很喜歡,而且胤祉在「九子奪嫡」時並未在明面上支持過雍正,看雍正繼位後對待老十三胤祥的待遇就能看出如果胤祉支持過雍正,他就不會被罷官奪爵圈禁起來了。
  • 雍正打擊兄弟允禩允禟到底殘忍到何種地步?
    胤禩小時候還是挺討康熙老爹喜歡的,不為其他,就因為胤禩儘管生母良妃在後宮地位並不如其他兄弟們,但是他很爭氣,稱其年少有為也不為過。當然這個時候的胤禩就顯得逐漸喪失理智,沒有大局觀了,此時也不禁有人懷疑,當年年輕有為的胤禩不會是裝出來的吧,何況這個世界本就很現實,看到胤禩奪位希望不大了,所以很多擁護胤禩的勢力也逐漸臨陣倒戈,慢慢見自己大勢已去,不甘心的胤禩,決心幫助自己養母的兒子胤褆,只可惜最後誰都沒有想到,康熙駕崩之後,繼位的確實老四胤禛,深知大事不妙的胤禩,此時後悔也沒有用了。
  • 雍正為什麼對果親王允禮多加關照,臨終前要求乾隆照顧好允禮?
    雍正在位期間,對眾多的兄弟進行打壓、圈禁,與其親近的兄弟本就不多,果親王就是其中少有的幾個之一。同時,允禮也是雍正去世前為乾隆選定的顧命大臣,另外由於他本人身體一直多病,這也是雍正囑咐弘曆照顧他的原因。
  • 雍正繼位之後,對廢太子的家人很好,為何要繼續圈禁大哥?
    康熙同時也是藉此警告太子,不要肆意妄為,但是太子從小已經養成習慣,依舊我行我素,這使得康熙怎麼看太子都不爽了。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率眾皇子出塞圍獵,突然傳來京城十八皇子去世的消息,康熙心裡非常傷心。一抬頭看見太子胤礽神色如常,頓時覺得胤礽沒有絲毫的手足之情。在聯想到之前太子的種種劣跡,康熙大怒,下旨廢了胤礽太子之位,將其圈禁。
  • 【風雲人物】歷史上清朝皇帝雍正的十五個兄弟是怎麼死的
    卻也有人對康熙之死以及雍正那些兄弟的死亡原因抱有探解的興趣。那麼雍正15個兄弟的死亡是否和雍正有關係?事實究竟如何?一起往下看。  從一本書《大義覺迷錄》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
  • 清朝九子奪嫡的最後餘波,如何被乾隆皇帝登基後一網打盡
    至於,那位廢太子胤礽,因在其父康熙時期就被圈禁,到了雍正朝他就更不可能有見到天日之時,雍正二年病逝在囚所。在雍正皇帝看來,死去了的胤礽確實沒了什麼威脅,就順水推舟,美化一下自己手足情深之形象,追封了這位前太子為和碩理親王,而且格外開恩準許胤礽的兒子弘晳承襲了理郡王爵位,雍正八年,又晉封親王,因而弘晳成為雍正皇帝子侄輩第一位獲封親王爵位之人。
  • 康熙的皇長子胤禔到底犯了什麼錯誤,以致乾隆都不肯為其平反
    雍正帝為了自己的皇位可是與兄弟上演了一出熱鬧的「九子奪嫡」,把自己的親兄弟一個個的都被打壓了,可謂是毫不留情。乾隆皇帝為什麼要替那些曾經與他父親爭奪皇帝的叔伯平反呢?乾隆為什麼要為這些叔伯平反呢?乾隆登基之後,社會已經很平穩了,所以乾隆有時間去塑造一下愛新覺羅家族留給後世之人的印像,為這些叔伯平反就是其中之一。乾隆帝不想擔上一個像他爹那樣刻薄寡恩的名聲,所以立馬現將自己這些叔叔伯伯都給平反了,還活著的比如康熙帝的第十子等都給放了出來,好生撫慰;死了的就都給恢復了原來的爵位,加以追封。
  • 他是康熙63歲生的兒子,因年齡小被乾隆當弟弟養,三朝皇帝寵著他
    規則一亂必生亂,放眼整個封建王權社會,找不到可以相提並論的兄弟姊妹相爭的九龍奪嫡,是最直觀的體現。但也有例外,比如康熙的小兒子胤子,由於年幼,便沒能參與九龍奪嫡之戰,反而得到三朝皇帝的寵愛,幼年受到康熙的百般呵護,雍正繼位後,又把他當作兒子一樣寵愛,乾隆後來也非常仁慈地對待這位叔父,簡直是親生兄弟。
  • 清朝的雍正皇帝有多狠?對兄弟趕盡殺絕
    你要問他的情商怎麼低了,看過《雍正王朝》的都知道,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大阿哥胤禔居然勸康熙殺掉太子。都說虎毒不食子,再說康熙能被稱為一代明君又怎會做出殺子的事情來呢。因此康熙認為胤禔雖然是大哥,但是對自己的親弟弟們如此心狠,所以就將他削爵囚禁。胤禔於雍正十二年卒,享年六十三歲。
  • 十三阿哥胤祥備受雍正器重,成為鐵帽子王,他的後代混的如何?
    胤祥和雍正自小關係就很不錯,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由於胤祥生母章佳氏是滿洲鑲黃旗包衣出身,地位不高且很早便去世了,胤祥自幼是由雍正母親德妃照料,兄弟二人脾氣相投,很是交好。所以在雍正登基後胤祥立馬鹹魚大翻身,不僅晉封親王,還被允許爵位世襲罔替,而他的兒子們也因此封爵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