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歌劇魅影》安德魯洛伊韋伯音樂劇改編

2021-01-07 綠楊枝說娛樂

《歌劇魅影》的主角當然是魅影,但是對我而言,韋柏才是幕後,真正的魅影!認識韋柏,也會明白為什麼魅影為何那麼霸道?表面上,《歌劇魅影》是出一女兩男的三角戀情;骨子裡,卻是一出權力遊戲。魅影很強勢,他懂得劇場建築,更會創作歌劇,劇團只能照他的意思去拍戲,出錢老闆還得每個月給他兩萬法郎。

其實,魅影的囂張與狂妄是所有創作人的夢想。創作人誰不想擁有呼天喚雨的本事?誰不想要一肩攬下全權,老闆乖乖出錢就好?出錢的大爺總以為有錢最大,傲骨作家也總是會挺身反抗,勞資雙方相對抗的結果,你很少聽到勞方獲勝的消息的。問題是,年輕氣盛的Raoul既然買下了劇院,又豈有讓Phantom為所欲為的道理?他們的權力矛盾終於是要浮上檯面的,所有的老闆都想要知道:誰才是老闆?

魅影和勞爾的這場權力遊戲牽扯到女人時就更複雜了。克莉斯汀是勞爾的童年玩伴,一鳴驚人之後,勞爾的相認痴戀,合情入理,誰教他出錢買下了劇場,老闆不都認為出錢就能擁有一切嗎?一切只看他要不要而已;然而魅影是克莉斯汀的歌唱啟蒙老師,克莉斯汀一鳴驚人之後,師生之情要轉化為男女之戀,卻來得突兀而不自然。魅影和勞爾都愛克莉斯汀,他們對劇院主控權的爭奪,自然就伸進克莉斯汀的世界裡,問題是克莉斯汀究竟愛誰?

你可以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克莉斯汀面對恩師與老闆的左右為難,面對多金與才情的兩種男人,她不知如何取捨的尷尬是可以想見的。問題在於韋柏其實不太有興趣來刻畫Christine的內心感受,所有的痴情都來自男性主觀觀點的陳述與歌吟,美麗的Christine從開始唱歌的那一刻起,就只是男人的玩偶,你很少看到她的主觀意識,徒有一張美麗的臉蛋,卻少了讓人同情憐憫的靈魂,每次面對愛她的男人時,她都是楚楚可人的模樣。這樣的愛情夢幻,你能滿足嗎?

她是深深懼怕魅影的威權,但是拆下了魅影的面罩時,你卻不曾聽到她的悲憫和難捨,驚痛與不忍的心理陣痛也沒有立即反應,這是多不可愛的女孩啊,至於她和Raoul的愛情,除了童年時光的共同記憶,以及俊男美女的速配感之外,還有任何的鋪排嗎?沒有。什麼都沒有。

男性的主觀威權充斥全片,魅影要什麼就一定要得到(這符合自卑心理學),不容別人打折,不聽話的人就會受罰。劇團演什麼戲碼,全看他的臉色,誰演什麼角色,也都只能聽他的,連Christine的歌唱技巧都是他一手教會,他自視為神的自滿心理,其實才是全片最可怕的權力魅影。魅影到底疼愛Christine什麼呢?他比較愛克莉斯汀?還是愛自己打造出來的那個女明星?

更有討論空間的是,魅影一手調教了克莉斯汀的歌唱技巧,一夕暴紅,就該以身相許嗎?師徒曾經在多少的夜晚裡輕聲唱著歌,魅影以前從不亮相,卻一直熬到了功名成就的那一夜,才帶她穿透鏡後的長廊進入他的私密國度中,說得好聽一點是Christine終於通過了魅影的檢驗,於是讓她登堂入室;說得難聽一點,魅影也太勢利了吧?他的愛情也要隨著眾人的掌聲才開花結果,這又是怎麼樣的愛情呢?

不要太挑剔了吧,我的靈魂這樣安慰著氣憤的我:魅影不是神,他只是個不懂得社交,自顧自我,不會應對人際關係的孩子,他的愛情就是絕對的佔有,絕對的支配,不容許一聲,更不容許背叛,一切只有順從和接納,否則就是毀滅,這樣的愛情,我們該怎麼來吟歌頌讚呢?

或許多數人都沒有察覺,《歌劇魅影》搬上銀幕的時刻就是安德魯.洛伊.韋柏迎娶手莎拉.布萊曼為妻的二十周年,Christine的首演角色就是莎拉。韋柏的音樂,莎拉一直是最高明的詠嘆歌手,但是莎拉終於離開韋柏單飛,這樣的轉折是不是就如歌舞劇的人生真實版?

做為歌舞劇的頭號巨人,韋柏對舞臺劇的勢力和影響力,簡直比《歌劇魅影》中的魅影還要巨大,想把《歌劇魅影》搬上銀幕,你完全無法想像有那位導演敢不採用韋柏的音樂?有那位導演敢不遵照韋柏的要求,表現魅影的精神和主題?然而,電影就是電影,當你終於發現韋柏竟然是掌控全片的幕後魅影時,電影中的音樂絕大多數都必需遵照舞臺劇格局,忠實再現時,你只能和我一樣輕聲嘆息的。

相關焦點

  • 簡析論韋伯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藝術特徵
    韋伯創作了大量的音樂劇,其中於1986年首演的音樂劇《歌劇魅影》自出演以來引起了長效轟動,深受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從而令這部音樂劇成為上演最長久的一部巨作。《歌劇魅影》創造了音樂劇上的一個新佳績,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韋伯音樂創作的一個巔峰。
  • 韋伯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演出免費上線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4月17日晚19:00,由英國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在Youtube為其開設的頻道「The Shows Must Go On!」中,將推出他個人的經典音樂劇作品《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演出版,這是該頻道自4月3日開播以來,繼《約瑟夫和他神奇的彩色夢幻外套》與4月10日《耶穌基督超級巨星》兩部作品之後,連續第三周在周五推出韋伯的經典音樂劇作品,在線免費觀看時間為48小時。
  • 《歌劇魅影》為她而寫 莎拉·布萊曼與韋伯的那段婚外情
    而這部偉大的音樂劇,它的創作原型,是的,就是莎拉·布萊曼!對於九零後、蛋蛋後,包括文藝菌這種八零後而言,那個和劉歡一起唱「油和米」的胖胖的慈祥大媽(雖然你們都叫她月光女神),怎麼會是偉大的《歌劇魅影》的原型啊!可事實就是,莎拉·布萊曼是《歌劇魅影》1986年倫敦首演版的女主角,這部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劇就是為她量身定作的!
  • 拯救《歌劇魅影》,72歲韋伯老爺子拼了
    為拯救歌劇魅影,72歲的韋伯老爺子這兩天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昨天(8月12日),英國著名音樂劇《貓》和《歌劇魅影》的作曲者韋伯(Andrew Lloyd韋伯是英國最知名的音樂劇作曲家之一,他為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劇院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生共創作了13部音樂劇、一部音樂套歌、一組變奏曲,兩首原創電影作品和一部安魂曲。
  • 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延長百老匯劇場檔期
    《歌劇魅影》  近日,百老匯劇場演出時間最長的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宣布將延長公演檔期直至明年2月11日。  音樂劇《歌劇魅影》由著名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據加斯通-勒魯著作的(Gaston Leroux)《歌劇幽靈》改編創作而成,講述了一個潛伏在巴黎歌劇院地下迷宮裡的幽靈音樂家,瘋狂的愛上了一位極具天分年輕歌唱演員克裡斯汀(Christine),並立志把她訓練成著名歌唱家。而克裡斯汀卻愛著年輕貴族羅歐(Raoul)。
  • 音樂劇《歌劇魅影》簡介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的百老匯音樂劇。又譯:歌聲魅影、劇院魅影或歌劇院的幽靈。改編自加斯通•勒魯著《歌劇幽靈》。
  • 想了解音樂劇,就來感受下《歌劇魅影》帶給你的小故事!
    原來啊這首歌叫做《All I Ask Of You》,是音樂劇《歌劇魅影》的選段。相對於《歌劇魅影》,大家知道的比較多的曲目應該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吧!《歌劇魅影》是音樂劇大師韋伯創造的代表作之一。看到這位音樂劇大師的名字是不是很眼熟呢?對了!就是我們上期說到的音樂劇《貓》的作者噢,真不愧是音樂劇大師,這又是一部世紀佳作啊!
  • 《歌劇魅影》:不只是歌劇和魅影
    2020年4月17日晚7點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在網上免費直播他的著名作品《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在網上掀起一陣狂潮這部在倫敦西區一票難求的音樂劇到底有何魅力?今天的筆記來和戲劇老師一起品品這個邪魅狂狷的愛情故事這部改編自法國小說、由英國音樂劇大神安德魯·韋伯創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可謂是音樂劇界的扛把子。在上百所劇院上演,觀賞人次上億,票房累計高達20億英鎊,收了超過50多項戲劇大獎,在競爭激烈堪比宮鬥的倫敦西區上演了34年還是熱度不減。
  • 音樂劇《歌劇魅影》《西區故事》導演哈羅德·普林斯去世
    《西區故事》《屋頂上的小提琴手》《歌廳》《艾薇塔》《理髮師陶德》《歌劇魅影》……這些赫赫有名的音樂劇常常與一個人的名字掛鈎,他就是哈羅德·普林斯。憑藉製片人和導演的身份,普林斯曾經創紀錄地斬獲21座託尼獎,是音樂劇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當地時間7月31日,普林斯因病在冰島雷克雅未克去世,享年91歲。
  • 《歌劇魅影》登陸廣州 音樂劇之王的前世今生
    此外,如果僅把原著當驚奇小說來看,也是低估了加斯頓,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這個驚悚愛情故事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母題就是女性的選擇與命運,成長與救贖,不管是魅影還是羅爾最終都是在幫助克莉絲汀完成自我覺醒和成長。順便說一句,音樂劇《劇院魅影》的創作者韋伯是在紐約的一間二手書店看到這本破舊的小說,立刻就拔不動腿,隨即產生了要改編這個故事的念頭。
  • 《歌劇魅影》那些事兒
    首先,你得知道,《歌劇魅影》是一部音樂劇,而非歌劇。歌劇(Opera)是音樂劇(Musical)的鼻祖,音樂劇是歌劇的創新。而《歌劇魅影》正是一個講述歌劇院故事的音樂劇,其實正統的翻譯應該是《歌劇院魅影》。其中的三部劇中劇《漢尼拔(Hannibal)》、《啞僕(Il Muto)》、《唐璜的勝利(Don Juan Triumphs)》都是典型的歌劇。
  • 藝賞·第30期|世界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稱《劇院魅影》《歌劇院幽靈》,是英國音樂劇大師安德魯·韋伯的代表作,該劇以精彩的音樂,緊張有懸念的故事,恐怖的氛圍,完美的布景,足以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
  • 英國必看的音樂劇之 《歌劇魅影》
    提起音樂劇,廣大的中國學生們估計在國內看到國外原版經典音樂劇的機會比較少。不過如果去英國留學,尤其在倫敦的話,面對西區鱗次櫛比的大小劇院,怎麼能夠錯過一個個精彩的演出!可是這麼多劇,我們應該挑哪一部入手呢?英國的媒體說,「如果人這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它應該是《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歌劇魅影》- 關於歌劇(音樂劇)的藝術啟蒙
    而歌劇誕生於義大利,源於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帶有強烈的貴族情趣和精英趨向,只能有詠嘆調和宣敘調兩種唱法,重點是欣賞音樂,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回到這個電影,《歌劇魅影》大量採用古典音樂背景,又加上音樂劇,在音樂劇中套上歌劇,就此創作出一部音樂劇力作。
  • 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9月首度訪穗
    /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首度訪穗,9月22日,《劇院魅影》將唱響廣州大劇院。《劇院魅影》發布會網易娛樂3月27日報導 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眾多熱門音樂劇中最璀璨的一顆鑽石,是音樂劇神話當中當之無愧的桂冠
  • 《歌劇魅影》
    ▼音樂劇簡介《歌劇魅影》,是根據法國作家加斯頓·勒魯在1909年出版的小說《Le Fantôme de l』Opéra》改編的同名音樂劇。《歌劇魅影》與韋伯另一部偉大的作品《貓》以及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阿蘭·鮑伯利共同創作的《西貢小姐》《悲慘世界》,並稱為「四部最偉大的音樂劇」,由此可見其地位之高。
  • 《歌劇魅影》首演34年紀念 | 魅影,永遠的神作
    今年受疫情影響在倫敦西區駐演的音樂劇《歌劇魅影》宣布「無限期停演」但製作人卡梅隆·麥金託什也表示
  • 《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哥德式,自古至今都代表著黑暗。
  • 回顧經典——《歌劇魅影》
    提起最經典的音樂劇,《歌劇魅影》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 在安德烈瑞歐的琴聲裡,感受不一樣的百老匯經典《歌劇魅影》
    喜愛音樂的朋友聽到前奏就應該能猜到,這首極度考驗女高音歌唱能力的曲子,正是出自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安德烈‧瑞歐在演奏前,特別介紹了這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作品,而這也不是安德烈瑞歐第一次拉奏《歌劇魅影》裡面的名曲了,究竟《歌劇魅影》有怎麼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