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暴亂是對美國政治制度基礎的重大衝擊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國會暴亂是對美國政治制度基礎的重大衝擊
2021-01-10 20:43:56 來源:中國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2021年01月10日 20:43 來源:中國網

參與互動

  國會暴亂是對美國政治制度基礎的重大衝擊

  兩百多年前,當美國的「國父」們在設計美國憲法的時候,想方設法要避免古希臘「民主」所引發的「多數暴政」和「暴民政治」,因此建構出了一套建立在相互制衡原則上的「複合共和制」,以期這個新生的國家能夠永遠讓理性佔據政治舞臺的中央。

  然而,這些先賢們萬萬不會想到,他們千方百計想要避免的東西如今卻讓川普「輕而易舉」地搬了出來。北京時間2020年1月7日,川普支持者從四面八方湧入華盛頓「勤王」,企圖阻止國會正式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

  令人咋舌的是,這場「勤王」大戲很快就演變成了暴亂,川普的支持者們衝進國會大廈,引發了激烈的暴力衝突。暴亂很快就受到了警方的強力鎮壓。官方發布會的數據顯示,此次暴亂已造成4人死亡,至少14名警察受傷,52名示威者被逮捕。美媒鋪天蓋地地用「川普暴徒」(Trump mobs)的稱呼對暴亂表示譴責。國際社會也錯愕不已。被戲稱為「不列顛川普」的英國首相詹森公開表示美國正在發生的衝擊國會行為是「錯誤」的。

  從表面上來看,暴徒們衝擊的是國會大廈,但在本質上衝擊的卻是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及其背後的核心價值。美國的立憲者們一方面設立「總統」一職,讓其服務於一個強大且團結的「聯邦」共同體;另一方面又通過各式複雜的分權與制衡機制遏制政治的民粹化。然而,在美國立憲者的計劃外發展起來的兩黨制和競爭性選舉制度卻成了一種「反叛」的力量。

  儘管有政治學者曾指出美國的兩黨會通過追求「中間選民」的立場而逐漸趨同,但是這一結論是建立在社會存在相對共識的前提之上。當社會變得分裂時,兩黨制在競爭性選舉制度的配合之下反而會產生「政治極化」現象。換言之,美國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選舉進一步加劇社會的分裂。

  然而,美國的選舉制度(包括初選制度)並不能阻止像川普這樣的「另類」政治家獲得總統大位。當這類總統上臺時,他可以充分利用分裂的社會建構自己的支持力量,發展出一種右翼民粹主義模式。而這次國會暴亂就是在這種模式之下所產生的。當川普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鼓動支持者的「勤王」行動時,也是支持者變為暴徒之時,更是美國政治制度及其核心價值破碎的時刻。

  當然,美國政治制度的韌性猶存。比如國家強力機構很快就控制住了暴亂,國會最終也還是遵循法定程序而非所謂「民意」確認了拜登當選的結果。被社交媒體「封號」的川普就算「嘴硬」不承認敗選,也不得不承諾將啟動權力交接程序。然而,這些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政治制度及其核心價值就此得到了修復,相反這種創傷即便在拜登執政時期看起來也不會立即癒合。

  這次的暴亂讓世人看到,如果不進行改變,不僅「沒有川普的川普主義」會長期存在,而且也不能保證這類暴亂甚至是川普式的政治人物(包括他自己)會重新上臺。而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未來四年拜登政府需要面對並處理的,更是全世界尋求秩序、穩定與和平的人們所需要關注與思考的。

相關焦點

  • 「令人震驚、可恥」美國多位前總統及各國政要譴責抗議者衝擊國會
    美國國會警察稱,國會大廈在與抗議者的衝突中被攻破,抗議者還衝進了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辦公室。川普的支持者6日在華盛頓舉行抗議活動 圖源:俄塔社在抗議者衝擊美國國會大廈之後,美國多位前總統以及當選總統拜登分別發表聲明,譴責了這起暴力事件。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表了一項聲明,懇請共和黨「選擇現實,邁出撲滅火焰的第一步」。
  • 佩洛西甩「鍋」:國會暴亂是川普獻給普京的禮物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謝斯河面對國會暴亂事件帶來的輿論壓力,美國政客將矛頭指向俄羅斯,甚至甩鍋給普京,懷疑其又一次插手美國大選。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上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國會衝擊事件是川普送給普京的"禮物","在川普送給普京的所有禮物中,昨天送出的是最大的。"佩洛西宣稱,川普就是普京的一個工具,普京的目標是削弱民主的聲譽,而川普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幫手。
  • 川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廈:最後的政治鬧劇和未盡的種族焦慮
    在下午兩點三十八分,川普在推特上寫道:「請支持我們的國會警衛和執法機關。他們確實是與我們的國家共進退的。保持和平!」對暴亂本身隻字不提,也因此有委婉支持的嫌疑。Ilhan Omar在明尼蘇達發表推文:「川普應該被美國國會撤職除名,我們不允許他繼續留在白宮,這是維護共和國的必要措施,我們必須履行作為公民的誓言。」NPR報告了她正在撰寫的彈劾議案。2019年,眾議院已經受理過一次彈劾,事關川普為選舉勝利與烏克蘭的政治交易。兩個月後,共和黨佔多數的眾議院宣布彈劾無效。這一次,挑戰了國家根本的川普失去了己方的支持,結果也許會不同。
  • 美國國會暴亂只是開始?英國專家的這個警告,讓美國人心態崩了
    然而,英國專家評論,美國國會暴亂只是開始?英國專家的這個警告,讓美國人心態崩了。 美國的政治危機才開始上演,並且是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主要變現為以下幾方面:
  • 川粉衝擊美國國會:對美國民主與中國體制的感想
    這次華盛頓川粉集會和後面到國會示威都是Trump煽動的。Trump還煽動他們「fight like hell」。到最後,示威者暴力衝擊國會後,Trump沒有譴責他們,還說他們是「愛國者」、「很特別」,「愛你們」,並且很不情願給示威活動降溫。Trump到最後一刻也不認輸,但這個暴力事件搞過了,是給他和他的運動扣分的,一批溫和派/中間派可能不再願意追隨他。
  • 國會暴亂只是開端!FBI曝出猛料,神秘團體將在全美製造武裝抗議
    國會暴亂之後美國社會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中,為了儘快結束這場亂局,美國國會正在籌劃對川普的彈劾,但是這卻激怒了川普的支持者,為阻止川普被罷免,他們又準備在全美掀起一場"武裝風暴"。據美國新聞網1月12日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最近曝出了一項猛料,表示自本周起直至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日,一個神秘團體準備將在全美50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製造武裝抗議,期間他們還將衝擊各州政府辦公室,意圖推翻地方政府。
  • 美國前總統齊聲譴責衝擊國會行為
    美國在世前總統6日分別發表聲明,譴責現任總統唐納·川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打斷認證總統選舉結果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共和黨籍前總統喬治·W·布希(小布希)說,他和妻子蘿拉「難以置信且沮喪」地在電視上看到「騷亂」畫面。
  • 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此次美國大選特別是國會大廈事件帶來的亂象和衝擊,令世界看清美式民主的非普適性。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發生暴力示威活動,部分示威者衝入國會大廈,不僅導致數名示威者受傷甚至死亡,1名警察受傷不治,百餘名議員落荒而逃,美國首都被迫宵禁,更讓世界再次看到了美國的另一面。
  • 美國發生大規模暴亂,川普支持者「攻陷」國會,拜登當選認證...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際,川普支持者與警方在國會山附近發生衝突。隨後大廈被封鎖,拜登當選認證程序也被迫中止。多個盟國領導人表態,民主選舉的結果必須得到尊重。受此影響,美國國會大廈所有建築物均實施封鎖,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暫時休會。美國國會被迫暫時中斷對拜登勝選結果的認證程序。
  • 國會大廈暴亂後,跪著打掃垃圾的韓裔議員在美國紅了
    「當38歲的韓裔眾議院議員安迪·金(Andy Kim)看到國會大廈裡被砸爛的家具、被撕碎的美國國旗、菸頭和其它垃圾時,他感到震驚和心痛。於是,他找到了一個大的垃圾袋,跪下來打掃垃圾。這個畫面被攝影師抓拍,照片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與支持川普美國抗議者的面孔形成鮮明對比,這位髮際線有些後移、戴著黑框眼鏡、身著藍色西裝一絲不苟在打掃垃圾的韓裔議員走紅了。
  • 【美國國會暴亂現場照片及死亡女性照片大量曝光】美國大片都不敢這麼演!!
    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釀成四人死亡和「對民主的侵害」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1月6日下午持械闖入國會大廈,試圖阻止國會議員認證美國大選結果。事件釀成暴力,衝擊者與警方發生衝突,目前至少已造成四人死亡。多名共和黨人也對川普及其支持者行為表示強烈不滿,國會眾議員金澤(Adam Kinzinger)形容示威者的行動猶如「政變」。BBC駐北美記者布萊恩特(Nick Bryant)從90年代開始報導美國政治,從未目睹過國會暴力衝突的「悲劇」場景。他稱,如果類似事件發生在其他國家,媒體會將這稱之為「失敗國家」(failed state)。
  • 香港暴亂失控反思
    導致反修例示威遊行局面失控進而演變至暴亂持續升級和管控難度增大的原因是:第一,發起和參與暴力活動的主要人群為年輕人,並反中意識強烈。他們對國家歷史和「一國兩制」缺乏教育基礎,導致國家觀念淡薄和認同感缺失。實際上更是在政治社會化中被仇中反中及反華勢力洗腦與操弄,對內地政治制度,尤其對中央政府的權威極端抵制和過分敏感。
  • 涉國會暴亂,美國兩屆奧運遊泳金牌得主被起訴
    涉國會暴亂,美國兩屆奧運遊泳金牌得主被起訴 2021-01-14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法媒:美國國會暴亂風暴,有人竊喜
    1月6號發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場「風暴」震驚全世界,法國觀點《周刊》7日發表社論,雖然美國民主制度最終贏得了勝利,但是它給人的印象是命懸一線,尤其在美國被動搖的同時,獨裁者們感到安慰。社論指出,在周三發生美國國會被暴力闖入事件後,西方民主國家與專制政體都做出了反應,一邊是西方國家一致譴責暴力及其對美國民主的破環;俄羅斯則直接指出,在美國國會大廈發生的令人震驚事件表明,華盛頓無權針對民主向其他國家說教。社評認為,當美國民主衰落時,整個西方民主基礎都在發抖。1月6日華盛頓發生的這場「風暴」為全球的專制政府提供了反抗自由民主的新觀點的機會。
  • 美國暴亂讓盟友看清現實!外媒發聲:歐盟對華關係應走自己的路
    一場國會暴亂不僅讓美國民主制度淪為笑柄,也讓美國的盟友們看清了現實,現在,他們不能再把美國的全球影響力視為理所當然。布魯塞爾「歐盟觀察家」(EUobserver)網站11日刊發評論文章,呼籲美國在暴亂之後直面當今的世界,並稱歐盟在對華關係上應走自己的路。
  • 國會騷亂餘波未平:美國多家軍火巨頭暫停對國會議員的政治獻金
    《國會山報》1月12日報導,在美國國會於上周發生騷亂後,包括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雷多斯公司、BAE系統和雷神公司在內四家著名的國防承包商巨頭也宣布,停止向國會議員提供政治獻金。  據美國媒體報導,去年曾向民主黨和共和黨各分別捐贈了約240萬美元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當地時間周一成為了第一個宣稱停止政治獻金的主要國防承包商。該公司發言人提姆·佩恩特在一份提交給國會山的聲明中表示,其暫停了通過政治行動委員會(PAC)提供政治獻金的舉措。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並未說明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
  • 吳鵬飛丨美國暴亂說明,一人一票不等於民主
    美國星期三的國會暴亂,震驚了世界,它使全世界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在選舉政治相對成熟,號稱民主燈塔國家的美國,為什麼也會出現這樣的鬧劇呢?關於川普的命運,我認為,他已經觸犯了美國政治的底線和美國法律的紅線,煽動暴力引發攻擊國會大廈,導致群死群傷,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原諒的罪行。眾叛親離的川普可能面臨兩個結果,一是坐牢,二是流亡國外,不被追究是不可能的。撇下這個無恥的老商人不說,單說美國政客們,這一次確實是顏面掃地。
  • 為什麼說美國總統大選中的選舉人團制度對美國意義重大?
    肆 選舉人團制度對美國的重大意義 美國當年制憲會議的開國代表們對大選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希望通過憲法賦予聯邦國家統轄權的同時,能夠有效的維護各個州相對平等、獨立的各項政治權利,以促進聯邦的統一,避免分裂。 而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的制度是沒有的。
  • 美國發生大規模暴亂,川普支持者「攻陷」國會!紐交所又反轉...
    川普上演 「最後的掙扎」,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際,川普支持者與警方在國會山附近發生衝突。隨後大廈被封鎖,拜登當選認證程序也被迫中止。
  • 他們製造了國會山暴亂:川普身後的「愛國者」|理察·巴內特|...
    參與暴亂的人不僅無法逃脫法律責任,也面臨著被社會拋棄。不少僱主發現員工參與擅闖國會的抗議示威後,急於與他們撇清關係,將其解僱或是要求其主動辭職。川普在視頻裡譴責了發生在國會的暴力行為,稱進入國會大廈的示威者玷汙了美國民主的根基,他們將為觸犯法律付出代價。來自法律的懲罰從1月6日下午就已經開始,警方目前至少抓捕了82人,美國首都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局長羅伯特·康提稱,將逮捕「每一個暴徒」。FBI(聯邦調查局)也介入調查參與此次暴亂的所有人,為檢察官提起訴訟搜集證據獲取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