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2021-03-01 江上翁的攝影說
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隨著拍攝器材的不斷換代更新以及後期工具的日益強大,我們想要得到一張吸人眼球的風光大片,更多的需要在前期拍攝以及後期處理的思路上做完善。那麼在拍攝前,就必須得去充分了解一些拍攝時應該注意的點,比如針對於接片而言用多少之間的焦段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畸變,以及如何在同一水平面保持固定機位相機進行旋轉拍攝等。     

  那麼在前期拍攝時需要有穩定的三腳架支撐系統固定相機,先在相機顯示屏中通過實時預覽觀察取景大小,再計算你需要呈現的視角大小來得出接片的大概組別和拍攝數量,可以單組進行多張拍攝,也可以雙組進行多張拍攝,一般情況雙組用的相對不是很多,除一些畫幅限制以及超大廣角的呈現之外。(如圖3-2-1)

                    單組多張接片                                     圖3-2-1

                     

                     雙組多張接片                                        圖3-2-1

    那麼單組多張接片是相機固定好之後在同一水平面的左右移動,雙組多張接片則是在同一水平面的上下左右進行移動,通常是從左到右進行單張拍攝,那麼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拍攝時儘量讓每張需要接片的圖片有重疊部分,左右重疊以及上下重疊,重疊部分可以保持在1/3左右,這樣才可以保證最後的接片效果是比較好的。在拍攝時我一般會在20-35焦段間拍攝,使用超廣角會產生較大的畸變,在畫面取景可控範圍內可以使用畸變控制比較好的焦段拍攝,但是在單張拍攝時可能經常會需要用超廣角去拍攝,所以針對不同創作需靈活運用,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能夠拍攝出更好的作品。

前期拍攝所用到的器材有:佳能(Canon)5D3相機+佳能17-40/16-35鏡頭,曼富圖(Manfrotto Mk290)ssn三腳架,快門線,後期是在MacBook pro筆記本上做的,因為接片對硬體配置要求會比較高,儘量選擇運行內存比較強大的處理器進行後期接片工作。

接片的軟體有Adobe Camrea Raw(ACR),以及Photoshop(PS)、Lightroom(LR),接片我常用的軟體是LR,可以獨立完成接片,也比較方便,接片完成之後再轉入PS中進行其他方面的後期調整,那麼我們在使用後期工具時要有完整的一套思路,這樣無論在效率或是在最終效果上都會有更好的表現,當然這個思路就得依據自身的習慣以及對工具的把握程度來靈活調配。

  後期部分我們主要就LR軟體介紹如何操作完成一幅全景照片的合成。

在LR中全景接片

首先打開LR軟體,文件-導入照片和視頻,選擇照片所在文件夾打開添加照片至LR當中(如圖3-2-2)

導入完成後選擇要合成的全景照片然後點擊修改照片,有些朋友習慣在合成之前進行預調整圖片的基本 參數,我是比較建議在全景圖片合成之後再統一調整,儘量使照片的基調在合成之後保持一致,這樣效率也會比較高效。

                                                                              圖3-2-2

接下來是合成比較關鍵的一步操作,具體的操作比較簡單,但有一些小細節的問題需要注意一下;

所有圖片正常顯示後將底部顯示區域需要合成的幾張照片全選,點擊右鍵彈出目錄-照片合成-全景圖,然後就會跳到合成頁面自動進行全景合成(如圖3-2-3)

                                                                          圖3-2-3

         在完成上面幾步之後會在合成頁面顯示最初模樣的全景合成照片,那麼在照片右側我們可以看到有全景圖選項,下面分別是選擇投影、自動裁剪、邊界變形,那麼在選擇投影時有三個選項可供選擇,分別時球面、圓柱、透視,我一般會選擇球面,當然也會根據拍攝題材去決定,比如像建築類的題材涉及到較多直線等元素的會更適合透視,廣角全景圖片則會選擇圓柱,球面則是針對於一些弧度比較大的全景合成圖片,比如一些環繞圖片的合成,我比較習慣用球面則是因為這樣在合成之後保留的區域面積相對會比較完整,再進行後期調整;那麼還有一個自動裁剪的功能,我一般不會選,由於是軟體自己計算裁剪,所以留白的區域會被裁剪掉,但這些區域在後期是可以彌補的,當然如果覺得被裁剪部分對於畫面整體效果沒有影響的話就可以選擇自動裁剪,反之下面的邊界變形有時我會去選擇,它會根據畫面內容對空白的殘缺部分進行變形填充,從而獲得一張比較完整的全景圖片(如圖3-2-4),所有選項確定之後點擊合併最後就得到了一張完整的全景照片。

                                                                           圖3-2-4

以上就是在LR軟體中對幾張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圖片後期進行全景合成的所有步驟,合成之後新的全景照片不會有預覽畫面,可以在底部顯示區域看到合成之後的全景圖片,一般會顯示在最後一張(如圖3-2-5)。

                                                                             圖3-2-5

關於全景拍攝以及在LR軟體中全景接片的一些簡單技巧就先說到這兒啦,有疑惑的地方可以私信交流,全景的前期拍攝和後期都不是太難,主要是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以及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後面就全景接片在ps中的操作會做個簡單教程。

相關焦點

  • 【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千行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準備與後期處理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攝影」全景接片教程入門篇
    不過如今科技這麼發達,Lightroom & Photoshop都能提供接片的功能,甚至連手機也都基本支持了全景(Pano)的功能菜單。「原圖來自Google Street View」如上圖所示,全景接片的拍攝的原理就是在不同角度,拍攝多張照片,並通過Lightroom/ Photoshop/ PTgui 等軟體進行後期合成
  • 攝影技巧:怎麼後期接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技巧】「魔都星夜」製作詳解,牛牛教你全景接片和360度星球照片
    ————————————————————————————————————————————————————前段時間發了一張「魔都星夜」的360度全景照片,不少朋友問我怎麼做得,這裡把後期的步驟貼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
  • 全景照片你應該這麼拍!
    而很多攝友在進行全景拍攝時,總會遇到地面不水平,拼接不完整,或者是畸變過大等等問題。為了讓各位攝友拍出理想的全景照片,今天這篇文章,好機友攝影就和各位好好聊一聊全景應該怎麼拍。目錄一.相機選擇二.鏡頭選擇三.必備配件四.相機設置五.前期拍攝方法六.後期全景接片方法一.相機選擇全景拍攝對相機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是具備全手動操作功能的相機均可以進行全景拍攝。
  • DJI GO包圍曝光(航拍單幅&VR全景)拍攝&後期教程
    ——包圍曝光手法的運用&包圍曝光全景拍攝/後期教程~-前期拍攝>1.選擇AEB模式進行拍攝,和普通拍全景一樣,3/5張均可2.控制無人機的航拍角度,拍攝素材(張數可變,重合度保證10%以上),如圖
  • 微博大火的360度全景照片怎麼做?從前期到後期兩個視頻為您解答
    之前,微博大火一陣360°照片,點開後您可以來回滑動旋轉或者晃動手機查看,讓您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360°全景照片提供了一種獨特的交互體驗。那麼這種照片是如何拍攝以及製作的呢?今天22DV就把方法介紹給大家~360°全景照片拍攝方法來說不算複雜,但有很多小細節是需要注意的。
  • 原創】景深合併系統講解 -後期打造全景深照片
    景深合成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想拍出一張前前後後全清晰的照片也沒有那麼難,按照步驟操作即可這篇教程從前期到後期系統的講解如何打造全景深照片
  • 全景大片是如何拍攝的?
    手機:選擇全景圖拍攝模式,確定拍攝起點後,點擊拍攝鍵,以手腕為定點,轉動手機(橫向,豎向均可),拍到最後一個畫面後,再次點擊拍攝鍵,手機立馬輸出一張大片。DJI無人機和OSMO Pocket:選擇全景模式,對焦,調整光圈、速度、ISO,確保曝光正確,點擊拍攝鍵,完事兒。
  • 攝影全景接片,手把手輕鬆搞定!
    在昨天的文章中,說了我的這張作品是三張接片的。大家都非常感興趣,那我今天就和大家來做一個分享。6級的極光,如何表現極光的大場景和震撼呢?我想到了接片。但極光接片是不容易的。因為極光是飄動的,每張之間極光的形態都會有一定的差異。
  • 乾貨 GOPRO全景視頻拍攝指南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大部分腳架的雲臺都能接上GOPRO專用的全景支架,將GOPRO全景設備接在搖臂上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這裡所說的是最簡單的配置,同時比較推薦單腳架的原因是,拍攝全景視頻後期一般需要補地,使用單腳架的話,需要為地上打補丁的區域相對會比較小。
  • 2018日本【世界上最長的照片】能拍攝世界上最長全景照片的相機
    類型: 劇情官方網站: sekachou.com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18-06-23(日本)片長: 102分鐘又名: The Longest photo in the worldIMDb連結: tt7077210世界上最長的照片的劇情簡介 · ·
  • 360度全景展示是如何實現的?360全景展示製作方法
    對於剛接觸360度全景展示不久的人來講對於它的製作一定充滿好奇,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360度全景展示的製作方法。目前我們市面上所看到到360度全景展示場景通常是使用實景拍攝這種方式進行製作而來的,性價比很高。
  • 普通手機拍攝全景圖片
    要得到360圖片,無論是專業的360相機還是普通相機,都需要覆蓋360度全景範圍,因此,要不就多個相機鏡頭同時拍攝(可以發現專業全景相機都是由多個鏡頭組成的),要不就同一鏡頭多拍幾次。然後通過軟體將各角度的畫面拼接起來,得到完整的全景畫面。由於我們使用的是普通手機,因此採用多拍幾次的方法,原地旋轉360度,拍攝多張照片進行拼接。那麼需要旋轉幾次呢?
  • 全景圖片拍攝於合成全解
    ,那就需要用全景拼接;視角方面,大廣角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畸變和透視問題,拼接的照片視角和畸變不會如此,而且理論上來講拼接可以製造更大畫幅的效果,這裡咱們來講解一下照片拼接的知識。這些照片就是全景拼接的素材,這裡說一下全景照片的拍攝。
  • 全景風光原來是這樣拍出來的
    最簡單的水平拼接拍攝應該就是手機自帶的全景功能。從左晃到右,保持手機勻速轉過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完成一張全景拼接拍攝。而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大多數都沒有內置的全景拍攝功能,即便有,也是機內合成了一張JPG格式的照片。對於像認真玩攝影的朋友來說,拍攝Raw格式照片是必須的。Raw格式照片的優勢我在此就不重複了。
  • 15張精彩大片揭秘全景拍攝技巧
    寬廣的全景照片,好像一幅捲軸畫一般展現在眼前。然而如果相機內沒有全景拍攝模式,那該怎麼辦呢?通過分段拍攝和後制合成一樣可以達到全景的效果,並且還有照片長短不受限制的好處。使用三腳架拍攝:全景影像,就橫幅來說,最講求的是平直的水平線。這可以說是全景照片的重要靈魂象徵,絕不能歪斜。對於這樣的要求,當然要有三腳架進行輔助拍攝,才能保證相機拍出水平一致的成功作品。根據想捕捉的畫面寬度,自動將之分為N段。
  • vr全景怎麼拍攝和製作?
    很多第一次接觸到vr全景的朋友都對這種vr圖片比較好奇,疑惑圖片是怎樣變成vr圖片的。下面我們就來向大家解答一下,同時向大家介紹一下vr全景是怎麼拍攝和製作的,相信大家看完本文之後一定就會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