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準備與後期處理

2021-02-08 奧思影視傳媒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隨著拍攝器材的不斷換代更新以及後期工具的日益強大,我們想要得到一張吸人眼球的風光大片,更多的需要在前期拍攝以及後期處理的思路上做完善。那麼在拍攝前,就必須得去充分了解一些拍攝時應該注意的點,比如針對於接片而言用多少之間的焦段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畸變,以及如何在同一水平面保持固定機位相機進行旋轉拍攝等。     


那麼在前期拍攝時需要有穩定的三腳架支撐系統固定相機,先在相機顯示屏中通過實時預覽觀察取景大小,再計算你需要呈現的視角大小來得出接片的大概組別和拍攝數量,可以單組進行多張拍攝,也可以雙組進行多張拍攝,一般情況雙組用的相對不是很多,除一些畫幅限制以及超大廣角的呈現之外。(如圖3-2-1)

                單組多張接片                                     圖3-2-1

                     

                雙組多張接片                                        圖3-2-1


那麼單組多張接片是相機固定好之後在同一水平面的左右移動,雙組多張接片則是在同一水平面的上下左右進行移動,通常是從左到右進行單張拍攝,那麼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拍攝時儘量讓每張需要接片的圖片有重疊部分,左右重疊以及上下重疊,重疊部分可以保持在1/3左右,這樣才可以保證最後的接片效果是比較好的。在拍攝時我一般會在20-35焦段間拍攝,使用超廣角會產生較大的畸變,在畫面取景可控範圍內可以使用畸變控制比較好的焦段拍攝,但是在單張拍攝時可能經常會需要用超廣角去拍攝,所以針對不同創作需靈活運用,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能夠拍攝出更好的作品。


前期拍攝所用到的器材有:佳能(Canon)5D3相機+佳能17-40/16-35鏡頭,曼富圖(Manfrotto Mk290)ssn三腳架,快門線,後期是在MacBook pro筆記本上做的,因為接片對硬體配置要求會比較高,儘量選擇運行內存比較強大的處理器進行後期接片工作。


接片的軟體有Adobe Camrea Raw(ACR),以及Photoshop(PS)、Lightroom(LR),接片我常用的軟體是LR,可以獨立完成接片,也比較方便,接片完成之後再轉入PS中進行其他方面的後期調整,那麼我們在使用後期工具時要有完整的一套思路,這樣無論在效率或是在最終效果上都會有更好的表現,當然這個思路就得依據自身的習慣以及對工具的把握程度來靈活調配。


後期部分我們主要就LR軟體介紹如何操作完成一幅全景照片的合成。

在LR中全景接片


首先打開LR軟體,文件-導入照片和視頻,選擇照片所在文件夾打開添加照片至LR當中(如圖3-2-2)


導入完成後選擇要合成的全景照片然後點擊修改照片,有些朋友習慣在合成之前進行預調整圖片的基本 參數,我是比較建議在全景圖片合成之後再統一調整,儘量使照片的基調在合成之後保持一致,這樣效率也會比較高效。


圖3-2-2


接下來是合成比較關鍵的一步操作,具體的操作比較簡單,但有一些小細節的問題需要注意一下;


所有圖片正常顯示後將底部顯示區域需要合成的幾張照片全選,點擊右鍵彈出目錄-照片合成-全景圖,然後就會跳到合成頁面自動進行全景合成(如圖3-2-3)


圖3-2-3

在完成上面幾步之後會在合成頁面顯示最初模樣的全景合成照片,那麼在照片右側我們可以看到有全景圖選項,下面分別是選擇投影、自動裁剪、邊界變形,那麼在選擇投影時有三個選項可供選擇,分別時球面、圓柱、透視,我一般會選擇球面,當然也會根據拍攝題材去決定,比如像建築類的題材涉及到較多直線等元素的會更適合透視,廣角全景圖片則會選擇圓柱,球面則是針對於一些弧度比較大的全景合成圖片,比如一些環繞圖片的合成,我比較習慣用球面則是因為這樣在合成之後保留的區域面積相對會比較完整,再進行後期調整;那麼還有一個自動裁剪的功能,我一般不會選,由於是軟體自己計算裁剪,所以留白的區域會被裁剪掉,但這些區域在後期是可以彌補的,當然如果覺得被裁剪部分對於畫面整體效果沒有影響的話就可以選擇自動裁剪,反之下面的邊界變形有時我會去選擇,它會根據畫面內容對空白的殘缺部分進行變形填充,從而獲得一張比較完整的全景圖片(如圖3-2-4),所有選項確定之後點擊合併最後就得到了一張完整的全景照片。


圖3-2-4

以上就是在LR軟體中對幾張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圖片後期進行全景合成的所有步驟,合成之後新的全景照片不會有預覽畫面,可以在底部顯示區域看到合成之後的全景圖片,一般會顯示在最後一張(如圖3-2-5)。


圖3-2-5

關於全景拍攝以及在LR軟體中全景接片的一些簡單技巧就先說到這兒啦,有疑惑的地方可以私信交流,全景的前期拍攝和後期都不是太難,主要是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以及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後面就全景接片在ps中的操作會做個簡單教程。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素材來源網絡,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千行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
  • 攝影技巧:怎麼後期接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篇教程主要就有些朋友疑惑的全景前期拍攝和後期接片進行一個講解。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攝影后期】照片高反差銳化處理
    銳度不足,幾乎是所有數碼照片的「通病」,無論攝影水平的高低、攝影器材的優劣,拍出的照片都具有一定的提高銳度的空間。恰當的銳化可以讓照片的細節更為突出,從而提高畫面的質感和表現力。原始照片效果照片高反差銳化並提升立體感的處理,其基本思路就是複製兩個原始照片,然後分別對其進行較大和較小的高反差保留處理,前者用於提高照片的立體感,而後者則可以提高照片細節的銳度。
  • PS教程:分身術照片拍攝到後期PS處理
    支持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PC網站多平臺學習內容提要:本篇攝影后期教程從前期拍攝到後期分身術照片用什麼軟體處理等等都給大家講解到了,告訴大家製作分身術照片的技巧.編按:  在照片中上演分身術一定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當你在某個網站或朋友圈中看到此類照片時一定會投去羨慕的目光,一定想知道分身術照片用什麼軟體後期處理製作,以及前期如何拍攝等等。今天小編就告訴你秘訣,本篇攝影后期教程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製作詳細地給大家說明了如何製作分身術照片的技巧。教程思路清晰簡單,是一篇不錯的教程。接下來,部落窩的編輯將帶你進入分身術的奇妙世界。
  • 看圖學攝影——全景攝影小技巧
    紐約的天際線。攝影:E Palen,圖片來源:Light Stalking然而,如果相機內沒有全景拍攝模式,莫非就拍不出這樣的效果了?未必!通過分段拍攝及後期拼合一樣可以達到全景的效果,且長短相對不受限制。
  • 來,看一下什麼叫做前期奠定基礎,後期升華照片!
    Lilia不滿地表示:「PS只是輔助攝影的其中一種工具,並不是所有!」並且發布了一組對比照片,顯示即使沒經過處理,原本的作品也是需要有想法和技能去實現的。接下來,好機友攝影就通過這些照片來分析下,前期奠定了哪些基礎,才能夠為後期留有升華的空間。因此在前期拍攝時,就要想好希望表達什麼樣的氛圍。比如下圖,為了表現出孩子在玩耍時的自然與開心,首先,並沒有要求孩子看鏡頭。
  • 攝影技巧丨從拍攝到後期,城市風光技能Get!
    城市風光攝影,或者說,絕大多數的風格攝影(戶外自然、建築內景、星空掃海),推薦至少要準備全畫幅的機身。城市風光攝影的鏡頭以廣角和長焦居多。廣角用於拍攝城市全景,也是爬樓攝影中最常用到的焦段,完整展現繁華夜景的風貌。
  • 寵物攝影必備後期技巧
    無奈寵物總是好動又不受控制,大多時候擺出可愛的動作、表情時,拍攝環境卻不甚理想,拍不到或者拍不好都會讓主人們逐漸失去攝影的信心和耐性,但其實這些在不理想條件下拍攝的照片中有一些是可以靠後期處理拯救的。這期我們邀請兩位 Lofter 上的寵物攝影達人與讀者分享寵物攝影的後期技巧。
  • 《再造之美 · 數碼照片後期處理技術》正版攝影叢書
    ,張杰開本:16頁數:387字數:877千字出版時間:2015年3月ISBN:978-7-3023-7486-2《再造之美(附光碟數碼照片後期處理技術全彩印刷)》以PhotoshopCS6和Lightroom4為例,介紹如何進行數碼影像,尤其是RAW格式照片的後期處理,包括照片的缺陷修復、色彩調整、藝術效果的形成以及商業照片的處理流程等內容
  • 【技巧】《梓曰》無後期,不攝影--葉梓
    感謝葉梓老師的分享~著名的風光攝影大師安塞爾·伊士頓·亞當斯(Ansel Adams)便是化學暗房後期處理的高手  是時候放下成見了。自從人類拍出的第一張照片開始,後期處理就與前期拍攝形影不離。在一般的攝影比賽中,特別是新聞、紀實類的攝影比賽中,主辦方不會允許你在後期中對照片添加或刪除元素,比如刪除一個電線桿,添加一隻小鳥之類的,都是不允許的行為。而但在「創意攝影」比賽中,任何後期處理都是被允許的。  3、後期可以替代一切嗎?  絕不可能!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同樣重要。
  • 原創】景深合併系統講解 -後期打造全景深照片
    景深合成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想拍出一張前前後後全清晰的照片也沒有那麼難,按照步驟操作即可這篇教程從前期到後期系統的講解如何打造全景深照片
  • 微博大火的360度全景照片怎麼做?從前期到後期兩個視頻為您解答
    之前,微博大火一陣360°照片,點開後您可以來回滑動旋轉或者晃動手機查看,讓您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360°全景照片提供了一種獨特的交互體驗。那麼這種照片是如何拍攝以及製作的呢?今天22DV就把方法介紹給大家~360°全景照片拍攝方法來說不算複雜,但有很多小細節是需要注意的。
  • 「攝影」全景接片教程入門篇
    「原圖來自Google Street View」如上圖所示,全景接片的拍攝的原理就是在不同角度,拍攝多張照片,並通過Lightroom/ Photoshop/ PTgui 等軟體進行後期合成拍攝時,只需要轉動相機,選擇拍攝場景的不同區域,但如果在前期拍攝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照片很有可能在後期無法拼合起來 。所以說 前期後期是個系統工程,也是攝影完整的操作流程。逃避後期只談直出的,都是耍流氓。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是照片的重合度。
  • 攝影后期 | 解密Lightroom照片管理之資料庫
    《Lightroom》攝影人的照片後期專家Lightroom這麼受歡迎有哪些功能和優點呢?          Lightroom是一款以攝影為中心的圖像處理軟體,會用電腦,就能學會。動動滑鼠,瞬間就能調出好照片。
  • 每個攝影師都應該知道的12個手機攝影技巧
    手機攝影越來越流行,每個人都可以拿起手機拍攝一張照片,但是如果我們懂一點攝影技巧,或者可以獲取更加好的照片。
  • 【後期】風光照片後期處理7個重要步驟
    攝影主要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就是拍攝的過程。前期考驗的是大家的技術,技術方面主要是構圖取景、調節設置參數等等。
  • 攝影技巧 風景篇 野外風光紀實人像攝影實例 拍攝與後期思路教學分享
    這組《我眼中的霞浦》片子裡,很多張片子都是利用了這條漁船,或特定,或前景,或框架。日出拍攝夏季拍攝時間大約在早晨6點,這時候天空剛剛有點發白,光比不是很大,容易出好的片子。7點鐘太陽已經很高了,正準備收工,出現了前面所說的美景,於是毫不猶豫地要考慮拍下這一幕,就有了這張照片。拍攝機遇有時就在突然之間降臨,要善於觀察就能拍得到美好的事物。
  • 淺談攝影后期
    ▲何藩作品(這張照片上的陰影是在暗房裡用遮擋法做出來的)比如著名的攝影大師郎靜山,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經過暗房技術處理過的。把自己的攝影書法印章集合到一起,形成鮮明的水墨畫風格。還有何藩,在自己的創作中也運用了很多後期技巧。甚至安塞爾·亞當斯的分區曝光理論也是一種後期暗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