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皇黑澤明誕辰100周年紀念

2021-01-08 鳳凰網

黑澤明在日本影史的地位如同伯格曼之於瑞典、布努艾爾之於西班牙、愛森斯坦之於俄羅斯。其創作歷程之長、獲獎之豐、精品之多、風格之廣均為世所罕見。他是將東方電影提升至一流水平並推向全球的第一人,也是東西方電影文化融合的第一人。《羅生門》之前,日本給世界的印象是「富士山、藝伎、櫻花」,此後變成了「黑澤明、索尼、本田」。

黑澤明生於日本東京一個教師之家,為八姊妹中的老么。他的小學老師對學生實施天才教育和美育,使黑澤明自幼對繪畫和影像情有獨鍾。中學畢業後,黑澤明參加了普羅美術同盟並研修文學,為日後電影成就打下了文化基礎。1936年他考入東寶公司前身任製片廠助理導演、副導演,後創作劇本。1943年他自編自導處女作和成名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1948年他啟用三船敏郎主演《泥醉天使》,開始了兩位黃金搭檔合作的輝煌時代:《羅生門》(1950)、《活下去》(1952)、《七武士》(1954)、《蛛網宮堡》(1957)、《紅鬍子》(1965)等作品震驚世界影壇。兩人享有「國際的黑澤明、世界的三船」美譽。兩人分手後,黑澤明創作處於低谷,1971年自殺未遂(刮鬍刀割下21道傷口)。此後國際援手贊助他拍出不少佳片:與蘇聯合拍《德爾蘇·烏扎拉》(1975,獲莫斯科電影節金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與美國合拍《影子武士》(1980,由科波拉和盧卡斯贊助,獲嘎納金棕櫚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威尼斯特別獎),與法國合拍《亂》(1982,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金球獎、紐約影評家協會獎)。他80歲高齡還成功拍攝了實驗先鋒片《夢》(1990,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黑澤明電影的主要特色在於:

1、突出表現了日本民族性格。民俗文化學家本尼迪克特用「菊與刀」來概括日本民族的兩重性:「日本人既好鬥又和善,既尚武又愛美,既蠻橫又文雅,既刻板又有適應性,既順從又不甘受擺布,既忠誠不二又會背信棄義,既勇敢又膽怯,既保守又善於接受新事物」這些氣質都在最高程度上被黑澤明表現出來。「菊」是皇室家徽,刀是武士的象徵,皇室與武將之間對立而統一的複雜關係左右著本民族的歷史進程。

菊——嬌柔、唯美、謙和、溫順、文雅

刀——剛強、尚武、好鬥、叛逆、野蠻

武士地位高於百姓,堪比王公貴族。作為生存規範,武士道精神宣揚「忠、勇、義、禮、信、仁」。恥感文化的特點就是看重榮譽,極致就是切腹。「刀不離身」是武士精神和榮譽的標誌(普通平民不能佩刀)。「責任感、使命感、自尊心、自我犧牲精神,以及面臨死亡時無所畏懼的勇氣」已深入日本國民的靈魂。日本人身份等級森嚴,流行「卡斯特等級制」:皇室、宮廷貴族為最高級,以下依次為武士、農民、工人、商人、賤民(最低級),各守本分不越軌,上下尊卑有序。黑澤明電影精品中,武士題材佔大多數,可見他對弘揚武士道精神很重視。不僅其古裝片如此,連現代都市小人物也有武士氣質。《活下去》中身患癌症的老公務員外表猥瑣,但其內在崇高的武士精神從市井中激活,作品推崇的並非外表強悍,而是勇於同死亡抗衡的韌性。此外,日本民族的「忍者」精神(吃苦耐勞、高產為善)、等級榮辱觀念(金字塔形等級對進取心的激發)、團隊精神(偶像崇拜、忠孝原則、協作效應產生凝聚力)、恩情債倫理觀(喜歡報恩,不願欠債,忌恨施捨)這些民族性格在其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黑澤明也深刻揭露嘲諷了民族劣根性:殘暴、缺乏人情味、自私、貪慾、虛飾。如果說黑澤明電影的內容是刀多於菊的話,其形式已近乎清一色的刀。比較而言,另三位與他並駕齊驅的日本導演木下惠介、溝口健二、小津安二郎的影片更突出表現了菊的性格。

2、男子漢風格——陽剛之氣的極致。日本電影風格兩極的代表一是黑澤明的陽剛悲戚的硬漢氣派,另一是溝口健二的陰柔嬌媚的女性化作風:像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紙貼屏風,窗格歷歷、古風盈盈、長裙飄飄。黑澤明的男子漢氣派表現在五個方面:一,尚武好鬥、英雄氣盛、渲染暴力;二,迷戀悲劇結局,偶有喜劇插曲,也多以樂景寫哀,悲天憫人,偏嗜死亡之美和頹敗之美,即便詠花,也只賞凋殞之英;三,塑造男性而排斥女性,遠離愛情,絕少風花雪月、兒女情長,常表現「狠毒不過婦人心」,如《蛛網宮堡》中弒君篡位的淺茅,《亂》中挑動內訌、敗家滅族的太郎妻楓君,《羅生門》中的真砂也非賢淑良善之婦,這些女性與世人熟知的溫順柔弱的日本主婦和小鼻小眼小碎步的小女人大相逕庭,其大男子偏見十分顯明;四,典型的硬派風格:史詩氣魄、宏大場景、動作強勁、對白幹練、剪輯利落,尤其注重影像動感。他常用三個攝影機拍片,從不同角度將遠、中、近景剪接以增強動態;五,嚴謹的完美主義領導作風。他苛求拍片一絲不苟,在拍攝現場儼若天皇,唯我獨尊,聲色俱厲,他的座右銘是「像魔鬼那樣細心,像天使那樣大膽」,如《白痴》拍攝時被公司要求縮短節支,黑澤明威脅老闆「如果再縮短,就銷毀膠片」。

黑澤明對電影藝術最主要的貢獻在於,他把深深植根於東方傳統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與西方文化藝術的精華融合在極具個性化的創作之中,打破了區域性電影各自為陣的發展格局,率先將電影從民族性提升為世界性,從而使電影這門最年輕的藝術超越國界和意識形態的藩籬,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黑澤明有待發掘的豐富遺產將持續影響未來電影文化界,並將長久為人們紀念。

相關焦點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紀念:減去電影,我的人生等於零
    差點忘了,今天(3月23日)是黑澤明大師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在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導演生涯中,他製作了《姿三四郎》、《羅生門》、《七武士》等30多部電影,風格獨特,佳作頻出,傾注了黑澤明導演畢生心血。黑澤明在年少時就展現出過人繪畫才能。
  • 紀念仙農誕辰100周年
    本報訊  近日,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北京郵電大學、天津大學、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紀念仙農誕辰100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中國通信學會學術新銳論壇成立大會」在北京郵電大學舉行。
  • 三船敏郎誕辰100周年! 「世界的三船」項目啟動
    為了紀念在4月1日迎來的100周年誕辰,《百年誕辰紀念項目》開始製作和第一彈的概要消息已被公開。2016年成為好萊塢的殿堂級演員,作為為世界所驕傲的日本演員一生中共出演了150多部電影。這次首先公開的是,日本電影頻道在4月4日(周六)9點開始電視首播的《重要的人》(61歲),由伊斯梅爾·羅德裡格斯導演的值得紀念的三船的第一部海外主演作品。
  • 黑澤明紀念影展東京開幕 演員加山雄三追憶大師
    黑澤明紀念影展東京開幕 演員加山雄三追憶大師 時間:2010.03.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的電影你看懂過嗎?
    說起日本大導演黑澤明,哪怕對電影沒那麼了解的朋友也很可能聽到過這個響噹噹的名字。4月26日,適逢黑澤明導演的《影武者》上映40周年的日子,而在上個月,則是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今時今日,當我們談論黑澤明的時候,我們該談什麼?
  • 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
    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雲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當耳熟能詳的《戰士第二故鄉》旋律緩緩響起,現場觀眾在悠揚的歌聲中回味著那段崢嶸歲月。12月18日晚上,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本次音樂會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省音協、省演藝集團承辦。沈亞威,浙江南潯鎮人,著名軍旅作曲家,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團長,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2001年被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榮譽勳章。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9日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今天我們紀念張君秋先生,就是要學習他愛黨愛國、緊跟時代、謳歌人民的崇高品質;就是要學習他不斷開拓、兼收並蓄、勇於創新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甘為人梯,精心培養京劇人才的高尚品德。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繼承張君秋先生藝比天大、不懈奮進的創造精神,大力弘揚張君秋先生愛國為民、德藝雙馨的精神品格,努力學習張君秋先生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使命擔當。
  • 柯藍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廣州舉行
    昨日,柯藍誕辰1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廣州落幕。本次活動由廣東散文詩學會、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和海豐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圖:柯藍之子唐建新伉儷出席活動柯藍之子唐建新攜夫人出席了系列紀念活動。圖:謝友順發言紀念活動分為「紀念柯藍誕辰100周年散文詩朗誦會」「紀念柯藍誕辰100周年散文詩研討會」和「廣東柯藍散文詩研究中心」成立並揭牌三個部分。
  • 黑澤明誕生110周年:日本電影界的「天皇」
    黑澤明是誰?他是日本電影界殿堂人物,日本電影界的「天皇」。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1950年執導的懸疑電影《羅生門》榮獲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1980年編導的戰爭電影《影子武士》榮獲第3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90年個人獲得了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1998年逝世,享年88歲。
  • 紀念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香港大學紀念文獻展上線
    香港大學官網 圖2020年是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9月28日,「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在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上線 (www.virtual.umag.hku.hk/eileenchang100)。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首頁。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舉辦「紀念曹天欽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舉辦「紀念曹天欽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2020-12-08 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100周年」座談會。  座談會前,與會人員集體觀看了紀念曹天欽院士誕辰100周年檔案圖集,追憶先生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這些老照片與檔案記錄了曹天欽劍橋求學時的意氣風發,歸國擔綱新中國科研事業時的赤子情懷,還有與夫人謝希德院士相濡以沫的美好生活。逝者已矣,但他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了每個人的腦海中。
  • 紀念徐光憲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100周年紀念日。同時,《中國科學——化學》雜誌11月期刊刊發了徐光憲先生紀念封面,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撰寫了本期前言——「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無機化學前沿》徐光憲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封面  同時,《中國科學——化學》雜誌11月期刊刊發了徐光憲先生紀念封面,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撰寫了本期前言——「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 電影天皇 黑澤明
    黑澤明一生執導31部影片亞洲第一個打破歐美電影壟斷的導演並引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潮流他的作品頻頻在威尼斯、坎城與柏林諸影展中得獎今時今日雖然再無戰亂,觀眾再看黑澤明的電影時也許會有不同的體會與領略,但我相信,觀眾看的時候總有反應,與黑澤明的電影產生關係,相反,現在太多電影是堆砌而成,我以為創作人理應通過像這種激烈的內心震蕩,才可以產生這些感覺。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對電影的一切了解都來自於亡兄
    在黑澤明去世後,關於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的分析、解讀不計其數,甚至《羅生門》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關鍵詞,被頻繁提及。黑澤明從未否認過個人生活、時代歷史對其創作的影響。在很多對黑澤明的研究中,關於他的兄長丙午對他電影生涯貫穿始終的影響,是無法輕輕略過的。東亞史學者保羅·安德利爾在《黑澤明的羅生門》一書中,分析和探究了這一問題, 黑澤丙午的影子是如何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徘徊不去。
  • 「紀念丁光訓主教誕辰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在京開幕
    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開幕式。今天,我們紀念丁主教誕辰100周年,是為了進一步思考在新的形勢下,如何繼續堅持三自原則,不斷加強神學思想建設,推進基督教中國化。  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上午全國政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丁光訓主教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中央領導出席並發表講話,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丁光訓主教的高度評價,也體現了中央對我國基督教事業的關心和重視。
  • 中國電子工業奠基人劉寅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召開
    本報訊 記者顧建萍 母曉潔李俠報導:1月15日,劉寅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江西大酒店舉行。  周子學在紀念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劉寅同志1910年出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一方面軍無線電隊報務主任、中央紅軍總司令部無線電偵察臺首任主任、中央軍委第三局副局長、中央軍委通信部第一副部長、第二機械工業部(國防工業部)第十局局長、第四機械工業部常務副部長、第四機械工業部黨組副書記以及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等重要職務。
  • 劉寅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召開 周子學出席
    2011年1月15日,劉寅同志誕辰
  • 我對電影的一切了解都來自於哥哥丨黑澤明誕辰110周年
    在很多對黑澤明的研究中,關於他的兄長丙午對他電影生涯貫穿始終的影響,是無法輕輕略過的。東亞史學者保羅·安德利爾在《黑澤明的羅生門》一書中,分析和探究了這一問題, 黑澤丙午的影子是如何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徘徊不去。黑澤明自己也曾講過,默片時代的著名辯士德川夢聲死死地盯著他,好一會兒才說:「你和你哥哥的模樣完全一樣。不過,你哥哥是底片,你是正片。」
  • 電影天皇黑澤明電影魅力海報全集
    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 ,由於受到哥哥突然自殺的影響,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鍊,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
  • 亞瑟士慶祝創始人誕辰100周年 推出KO100系列
    2018年5月16日, ASICS亞瑟士推出KO100周年限量系列的服飾和鞋款,紀念其創始人鬼塚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先生誕辰100周年。  此次KO100周年限量系列產品是我們實現他的理想和紀念他誕辰100歲周年的方式。 我們也想提醒人們,現代生活日益繁忙,我們更要像鬼塚先生希望的那樣注意強健身心——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社會都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