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案僅五名戰犯獲死刑,更多戰犯逃脫了罪責

2021-02-13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在審判席上就坐的5位法官。左起:派屈克、克萊墨、韋伯、梅汝傲、陽諾夫。

南京大屠殺期間,30餘萬無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遭到殺戮,財產蒙受巨大損失。1945年抗戰結束,當時的國民政府和國際社會立即採取行動為南京大屠殺案進行調查取證,並確定了為大屠殺負主要責任的日軍軍官、將領和士兵。

國民政府確定了59名戰犯,最後有5人直接因為南京大屠殺案而被執行死刑,更多戰犯逃脫了罪責。審判不是復仇,是為記錄歷史。本文根據南京大學教授張憲文主編《南京大屠殺全史》整理。

1945年12月6日,為了處理二戰期間日本戰犯,國民政府專門成立了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頒布逮捕戰犯的命令,調查、編審、提出戰犯名單,審核審判執法情況,引渡戰犯,審查戰犯名單等。

1946年10月25日,委員會確立了處理戰犯的基本原則,其中第三條原則是:與南京及其他各地之大屠殺案有關之重要戰犯應從嚴處理。12月25日,有關南京大屠殺暴行資料由外交部交由司法部,軍令部開始對南京大屠殺戰犯部隊番號、軍銜、籍貫、年齡、經歷、罪行進行了較深入調查。

最後確定了南京大屠殺戰犯59名,其中師團長以上戰犯12名,基層部隊指揮官47名,另外24項是作案部隊或機構部隊。

清單如下:

朝香宮鳩彥王,中將,會攻南京總指揮官

谷壽夫,中將,第6師團師團長

吉住良輔,中將,第9師團師團長

荻洲立兵,中將,第13師團師團長

松井石根,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本間雅晴,中將,第27師團師團長

原田熊吉,日特務機關首長

天谷直次郎,第27師團第24旅團旅團長

藤田進,第27師團師團長

山室宗武,第11師團師團長

中島今朝吾,第16師團師團長

牛島貞雄,第18師團師團長

向井敏明,少尉,屬片桐部隊

巖尾野田,少尉,屬片桐部隊

中島曬三雄,大佐

山田次郎,屬中島部隊

岡本保之,屬中島部隊

中島袈裟朗,屬中島部隊

橋本賢二郎,屬中島部隊

……

1946年2月15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成立,石美瑜任庭長。中方不久向東京盟軍總部提出,要求將南京大屠殺的主要戰犯引渡來中國,接受中國民眾審判,如松井石根。

由於松井石根被列為甲級戰犯,根據盟軍總部相關規定,松井石根必須接受遠東軍事法庭的審判,因此未能引渡到中國。但當時的南京國防部由於受到民眾的壓力,曾經請求東京盟軍總部把谷壽夫押解到中國來審判,在東京參加遠東軍事法庭的梅汝璈也積極斡旋,最終谷壽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等戰犯被引渡到南京接受審判。

中方法官梅汝璈

1946年1月19日,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發表聲明,宣布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庭任命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法官威廉·韋伯為法庭庭長,法官中包括中方法官梅汝璈。

1946年3月,調查團前往中國進行了為期5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調查,收集各種證據和證人。1946年6月12日,15名中外證人被帶到日本,這些人大都出庭作證。多位證人和多種證據證明,大量平民和非戰鬥人員被日軍以各種藉口或者沒有明顯理由所屠殺。

東京審判起訴書指出,「被告荒木貞夫、橋本欣五郎、畑俊六、平沼騏一郎、廣田弘毅、板恆徵四郎、賀屋興宣、木戶幸一、松井石根、武藤章、鈴木貞一、梅津美治郎在1937年12月12日及此後的日子中通過非法命令,引起和允許日本武裝力量進攻南京城,違反了罪狀二中提到的有關條約條款,違反國際法屠殺了城市居民,非法殺害和謀殺成千上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華民國士兵,他們的姓名和人數目前仍然是未知。」

南京大屠殺案的主犯谷壽夫在中國軍事法庭上接受審判。

谷壽夫,東京人,1937年12月12日率第六師團最先攻入中華門。谷壽夫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之一。抗日戰爭剛結束,戰犯處理委員會就將谷壽夫列為重要戰犯。1946年2月2日,谷壽夫被盟軍總部逮捕,8月2日,被引渡到中國。10月3日,谷壽夫從上海轉移到南京。10月19日,軍事法庭提訊谷壽夫,但他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罪行。12月31日,戰犯軍事法庭正式以破壞和平罪和反人道罪起訴谷壽夫。

1947年2月6日至8日,戰犯軍事法庭對谷壽夫進行了3天的公審,80多名證人出庭,控辯雙方針輪激烈。在審訊中,谷壽夫一直拒不認罪,除了在法庭上狡辯外,還多次以書面方式呈遞申辯材料,一再辯解自己無罪,他還稱其本人特別重視軍紀軍風,他認為戰爭罪行是其他部隊所為。但法庭對谷壽夫的狡辯進行了有力反駁,法庭認為,本案證人千餘人,均系身歷其境,被害人屍骸頭顱3000餘具,至今猶存。

「查被告在作戰期間,以兇殘手段,縱兵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並肆施強姦、搶劫、破壞財產等暴行,系違反海牙陸戰規例」及戰時俘虜待遇公約各規定,應構成戰爭罪及違反人道罪。……被告方與各會攻將領,率部陷我首都後,共同縱兵肆虐,遭戮者達數十萬眾。更以剖腹、梟首、輪姦、活焚之殘酷行為,加諸徒手民眾與無辜婦孺,窮兇極惡,無與倫比。不僅為人類文明之重大汙點,即心術之險惡,手段之毒辣,貽害之慘烈,亦屬無可矜全。應予科處極刑,以昭炯戒。」

南京軍事法庭對谷壽夫的審判,從1946年10月谷壽夫被押到南京開始到最後審判結束,共歷時6個多月,法庭調查確認證據四五千件之多,證人出席500多人,法庭以充分可靠的證據判處谷壽夫死刑。1947年4月26日,谷壽夫被押往雨花臺執行槍決。

1947年12月18日,日本戰犯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由左向右)在南京接受公審。

戰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分別是日本山口和鹿兒島人,南京大屠殺期間均為日軍第16師團片桐聯隊福山大隊的少尉。兩名戰犯在1937年12月攻佔南京過程中,相約進行以誰殺滿100人為勝的競賽,結果是向井明敏殺了106人,野田毅殺了105人。兩人的殺人比賽被當時東京日日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競相報導。

1947年8月20日和9月2日,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相繼被盟軍總部逮捕,之後引渡到中國。1947年12月4日在經過多次偵訊審問後,此案偵查總結,並予以起訴。12月18日,戰犯軍事法庭對兩人進行公審。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法庭上否認到過南京,狡辯當時報紙的報導非事實。法庭進行了有力的辯駁,舉出當時外籍記者田伯烈的詳細記載,並核實了《東京日日新聞》報導的事實等,最後認定向井明敏和野田毅系南京大屠殺共犯。最後法庭做出判決:向井敏明、野田毅,在作戰期間,共同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各處死刑。

1948年1月28日,兩人被執行槍決。

2003年,在日本右翼勢力的慫恿下,野田毅、向井敏明的遺屬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控告《朝日新聞》原記者本多勝一等個人和機構侵犯當事人及其家屬、遺屬名譽權。在法庭審理中,原告和被告圍繞日本軍刀性能,百人斬新聞報導的事實性等內容進行辯論。最後法庭判決認為,通過諸多報紙資料、日本老闆回憶錄、兩少尉所在部隊記錄可以得知,兩少尉在攻往南京途中所進行的這一競爭事實是不容否定的。這場翻案,是一場關於南京大屠殺歷史真實性的較量。

南京大屠殺期間,田中軍吉任侵華日軍第六師團第四十五聯隊上尉,曾持 「助廣」軍刀砍殺平民300餘人。

1947年9月20日,軍事法庭對田中軍吉提起公訴,公訴稱被告在作戰期間,違反戰爭法規及慣例,肆意殺戮中國平民,「軍吉堅決否認,然有查獲之斬殺三百人之隊長愛刀助廣之照片一紙為證,自非空言所能抵飾。」12月12日,田中軍吉在審判中承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殺人。最後軍事法庭將其與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案一同審理,並一起公審。

12月18日,在公審中,田中軍吉詭辯稱,屠殺300人的說法為當時宣傳所用,並非事實。在庭審中,田中軍吉的態度蠻橫,還向法庭求情寬恕,希望以後為中日和平努力。最後法庭判決田中軍吉死刑。

1948年1月28日,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三人被押往雨花臺執行死刑。

甲級戰犯松井石根接受法庭審判

遠東軍事法庭檢方認為,松井石根應該承擔日軍在南京暴行的主要責任。

1947年11月24日,松井石根第一次站在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席上。在法庭上,松井石根的策略就是能賴就賴,他的邏輯是自己沒有收到南京大屠殺的正式調查報告,只有聽聞沒有確認,所以不了解暴行,也因此自己沒有責任。

法庭對松井石根的有罪判決依據是,「法庭認為有充分的證據顯示松井石根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那些能抑制這些暴行的措施。……他指揮著那支應對所發生事件負責的軍隊。況且他知道這些暴行,他既有權力,也有義務控制住他的軍隊和保護不幸的南京市民。他必須為他的瀆職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經過近2年的漫長審理,1948年3月29日法庭結束庭審,11位法官起草判決書。由於11位法官之間存有分歧,形成多數派和少數派。1948年11月4日至12日,庭長韋伯宣讀多數法官的判決書,從內容上看多數法官基本採信了檢方提供的證據。

對松井石根的判決這樣寫道:「在長達6至7周的時間裡,數以千計的婦女被強姦,10萬人以上被屠殺,難以計數的財產被搶劫和焚毀。」很明顯,法官關注的是暴行本身,而非具體、精確的數字。法庭使用了一個大概的數字,這反倒更具有客觀性和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1948年12月23日,松井石根在東京巢鴨監獄伏法。

松井石根(左)、朝香宮鳩彥

但令世人感到遺憾的是,南京大屠殺主要責任人朝香宮鳩彥王發布了「殺掉全部俘獲人員」的命令,但因其是皇族,逃脫了審判。

其屬下的吉住良輔中將、鷹森孝大佐、飯沼守少將等人也都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都活到了80歲才病死。日軍第十六師團長,南京大屠殺罪魁之一中島今朝吾在日本戰敗後病死,逃脫了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所以真正因南京大屠殺而被判死刑的只有松井石根、谷壽夫以及實行「百人斬」的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軍吉五人。

相關焦點

  • 槍斃南京大屠殺戰犯現場:太過癮!
    經過審判,谷壽夫、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川島芳子等149名罪大惡極的戰犯被國民政府依法判處死刑。1945年抗戰結束,當時的國民政府和國際社會立即採取行動為南京大屠殺案進行調查取證,並確定了為大屠殺負主要責任的日軍軍官、將領和士兵。國民政府確定了59名戰犯,最後有5人直接因為南京大屠殺案而被執行死刑,更多戰犯逃脫了罪責。審判不是復仇,是為記錄歷史。
  • ...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日軍|甲級戰犯
    松井石根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的甲級戰犯,「淞滬會戰」爆發後擔任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後改任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後,立即對手無寸鐵的民眾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進行瘋狂屠殺,並伴隨著搶劫、強姦、焚燒。松井石根明知部下犯有暴行,不僅沒有阻止,反而予以縱容。在南京期間,上海派遣軍司令朝香宮親王頒布了「殺掉全部俘獲人員」的命令。
  • 戰史今日11月4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日本戰犯
    松井石根、武藤章、廣田弘毅、梅津美治郎及賀屋興宜等人,應對日本佔領南京後,6周內屠殺中國人民30萬人之世界暴行史上最殘酷的事件負責,東京審判是繼紐倫堡審判之後的另一重要審判。1946年5月3日上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正式開庭。
  • 1946—1947,中國行刑隊槍決日本戰犯的20張高清照
    太原、臺灣等地設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在審判戰犯的過程中,很多戰犯否認罪行。於是,法庭便發動百姓以各種方式搜集戰犯們的犯罪證據。圖為1947年1月28日,南京戰犯法庭主審官石美瑜在南京大屠殺最嚴重地區之一的南京中華門外指揮收集了大量受害人的遺骸。
  • 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是"哥哥教訓弟弟"
    起訴書最終確定了共28名日本甲級戰犯被告,其中有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指揮進攻南京與南京大屠殺的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參與指揮進攻南京與南京大屠殺的日「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武藤章,參與進攻南京與南京大屠殺的日「華中方面軍」第十軍野戰重炮兵第六旅團第十三聯隊聯隊長橋本欣五郎等。
  • 日質疑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事實卻是……
    該法庭從1946年4月29日開始,對東條英機等28名日本甲級戰犯提起訴訟,至1948年11月12日宣布判決,歷時兩年零六個月。1945年11月,中國在重慶成立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並先後在南京、上海、北平、太原等城市設立10個軍事法庭,審判日本乙級、丙級戰犯。
  • 安倍參拜的都是哪些甲級戰犯:日本二戰甲級戰犯簡介
    由于靖國神社的祭祀對象包括了14名甲級戰犯,1000多名乙、丙級戰犯,使得該神社被東亞各國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而備具爭議性。那麼,安倍參拜的都是哪些甲級戰犯呢?1978年10月17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和在獄中或者假釋後死去的14名日本甲級戰犯以「昭和時代的殉難者」的名義被合祀于靖國神社,他們是:東條英機、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武藤章、廣田弘毅、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松岡洋右、永野修身。
  • 當年如何給日本戰犯定罪?
    《戰犯谷壽夫判決書正本》中,清楚地記載了「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判決」的內容。紙頁泛黃、豎排版、楷體字,字跡清晰。此外,根據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的審判案卷記載,1937年12月,日軍進攻南京時,被告向井敏明、野田毅在紫金山麓以殺人多少為競賽取樂。 「這兩個案件,都是南京大屠殺案。」
  • 這一次次的戰犯審判!
    其中,自香港法庭於1946年3月28日開始審理的第一宗案件「大嶼山銀礦灣屠殺案」起,至1949年2月18日公布的最後一宗案件「上海虐囚案」止,香港審判涉及共計46宗案件,被控人數共計達123人。46宗戰犯案件中,44宗經法庭依法覆核確認後對罪犯進行了定罪量刑,其中21人判處死刑,2人終身監禁,其餘人均被判處有期徒刑等刑罰。
  • 1948年絞死日本戰犯老照片,真解氣
    1948年11月12日,經過兩年多的正義與邪惡、機智與陰謀、巧辯與詭辯的激烈較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判處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絞刑,木戶幸一等16名甲級戰犯無期徒刑,2名甲級戰犯分別判處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級戰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審判,另外二名因在審判期間死亡免於追究。圖為對日本戰犯執行絞刑:蒙上頭罩。
  • 他才是南京大屠殺的主犯,卻逃過東京審判
    誰在南京下達「殺掉全部俘虜」命令?誰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 鐵證丨南京大屠殺鐵案不容篡改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右翼勢力不斷製造否認質疑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的謬論,竭力為軍國主義戰犯塗脂抹粉。然而,謊言終究掩蓋不了血寫的歷史,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不容歪曲。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製造的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留下了大量的證人、證言和證物。本文依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多年來徵集、整理和研究的資料,用大量證據證明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不容置疑和篡改。
  • 親歷東京審判、曝光南京大屠殺「百人斬競賽」真相......這個男人,我們知道的太晚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戮暴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9月7日,世界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審判的見證者,高文彬先生去世。」
  • 希特勒唯一的朋友,號稱魔鬼建築師,被定為一級戰犯,卻逃脫極刑
    憑著卓越的才幹,僅僅才三年的功夫,斯佩爾出了名,並成了希特勒的首席建築師,更是成了對方的密友以及唯一的朋友。如果希特勒有個兒子,他非常希望有個像斯佩爾這樣的兒子。在歷時近一年的紐倫堡審判中,斯佩爾被定為一級戰犯。然而,作為幫助希特勒製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幫兇,作為納粹德國時期的裝備部長以及帝國經濟領導人,他卻沒有判以死刑,只判了20年監禁。據說斯佩爾之所以能逃脫死刑,是因為紐倫堡審判中,蘇美英法四國準備不足,使其成為了納粹權力核心中唯一逃過死刑的人。
  • 「民族脊梁」梅汝璈:東京審判將7名戰犯判處死刑,晚年受辱而死
    宴會上展開了一場寶劍贈英雄的佳話,國立中央大學的校長顧毓琇先生將一柄雕飾精美的寶劍贈予梅汝璈,而後者深施一禮,鄭重地接過了寶劍,而後執劍在手,拔劍出鞘: 「我既受國人之託,定將勉力依法行事,斷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 文人傲骨,壯士慨詞。
  •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被槍斃現場,30萬冤魂終於瞑目了!
    這是一張大部分中國人都見過的照片,日本軍官向井和野田,在日軍攻佔南京前後,舉行殺人比賽,號稱「百人斬」,其罪行刊登在《東京日日新聞》上。1947年12月18日。日軍戰犯向井敏明、野田巖和田中軍吉(由左至右),在南京戰犯法庭接受公審,距南京大屠殺剛好十年。
  • 必看:十部電影、六本書帶你了解南京大屠殺
    3、《黑太陽南京大屠殺》(1995)導演:牟敦芾 主演:潘永 熊小田 張西河  和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同的是,該片並沒有從正面描寫南京大屠殺的血腥場面,而是通過五月和八月這對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從孩子的視角控訴了南京大屠殺給千百萬中國家庭帶來的災難。
  • 上色老照片:鏡頭前的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被執行死刑的全過程
    喜歡看更多舊時代的上色老照片,請在右上角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東條英機作為日本的輔弼(輔佐大臣),策劃了轟炸珍珠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在戰爭時期肆意踐踏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導致千百萬無辜生命喪命。二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東條英機死刑。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執行絞刑。
  • 日本皇族朝香宮鳩彥王:南京大屠殺頭號罪魁禍首
    朝香宮鳩彥王(あさかのみややすひこおう,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日本陸軍大將,皇族,乙級戰犯,南京大屠殺的頭號元兇
  • 南京大屠殺惡魔的最終結局:圖3活活掙扎了12分30秒,圖9嚇癱在地
    照片中就是南京大屠殺首犯朝香宮鳩彥王。他是昭和天皇裕仁的叔父,久邇宮朝彥親王第八子。1937年12月2日朝香宮鳩彥王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司令,12月7日朝香宮鳩彥王趕到南京前線,接替松井石根,出任日本攻佔南京的臨時總指揮官。日軍攻佔南京後,松井石根、鳩彥王為首的眾司令官舉行了入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