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孫璐璐
國有大行再迎重要人事變動。
券商中國記者從多位銀行內部人士確認,12月24日上午,工商銀行(港股01398)行長谷澍正式赴任農業銀行(港股01288),「接棒」周慕冰出任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慕冰到齡退休。在履行完相關程序後,谷澍將正式出任農行董事長一職。
谷澍現年53歲,於2016年出任「宇宙行」行長一職,成為當時四大行中最年輕的行長,此番出任農行董事長後,也將成為四大行中最年輕的董事長。有銀行業內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谷澍的業務能力在工行內部評價較高,工作認真勤奮,從他求學和任職經歷看,不僅在財會領域有很深的專業造詣,也兼具基層管理和國際交流經驗。
相比於工行的體量和業務複雜程度,農行的業務主要聚焦在傳統銀行業務,且有較大業務比重分布在「三農」和縣域金融。作為「老工行人」,谷澍赴任農行後,如何將工行的業務發展和轉型經驗與農行的業務定位有機結合,在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潮流下,帶領農行進一步擴大自身的業務優勢,是擺在谷澍面前的課題。
資深財會專家,業務能力強
谷澍是「老工行人」,在1998年博士畢業後,加入工行總行,先後任職於會計結算部、計劃財務部和財務會計部,2008年出任工行董事會秘書,兩年後擔任工行山東省分行行長,並於2013年起擔任工行副行長一職,2016年出任工行行長一職至今。
谷澍的業務能力在工行內部評價較高,有內部人士評價他工作認真、拼命。「他經常一周七天都在工作,而且每天會加班到很晚」。
「谷澍是資深財會專家,他出身財會世家,父親谷祺是東北財經大學的教授,是我國財會學科的元老級人物。他自己也是全國首批經國家統一考試取得從業資格的註冊會計師,還是國內會計準則專家組的核心成員。」工行內部人士曾對券商中國記者透露,谷澍在工行股改上市的關鍵時期,不僅帶領團隊完成了工行的財務重組、關鍵財務指標手冊和投資者問答等路演材料中財務相關內容的準備和審核,還全程參與工行的路演推介活動。尤其在工行境外上市路演過程中,他與行領導一道前往多個國家,向全球投資者介紹工行的財務狀況。
據了解,谷澍還在工行內部積極創新財務管理體系,甚至在業內引領銀行財務體制改革。為了給股改上市鋪路,工行內部在2005年前後進行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體系、科技創新、財務管理體制等多方面的自我改革。其中,財務管理體制改革主要由谷澍組織負責。此外,谷澍還在工行內部推行會計核算體制改革,他是工行現代會計體系的主要構建人,是工行會計核算系統的主要設計者。
周慕冰到齡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到齡退休的農行董事長周慕冰也出身於工行系統。公開資料顯示,周慕冰現年63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曾歷任工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助理兼洋浦分行行長、總行政策研究室主任、福建省分行行長。
周慕冰的工作履歷較為豐富,除了銀行從業經歷外,他還當過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系教師,也有地方政府工作經驗,2000年-2004年先後出任重慶市渝北區副區長、區長,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重慶市副市長等職,還有金融監管部門從也經歷,2010年-2016年出任原銀監會副主席。
2016年7月起,周慕冰加入農行擔任董事長。在農行期間,周慕冰推行「三年淨表計劃」和數位化轉型等戰略。其中,2017年年中,農行啟動「淨表計劃」,彼時農行不良率連續八個季度高於2%,在四大行中最高,農行堅持「控新、降舊」兩端發力,三年淨表計劃於2019年順利收官,農行的資產質量狀況得到全面改善。截至2020年6月末,農行不良率1.43%,較上年末微升0.03個百分點,資產質量總體穩定。撥備覆蓋率284.97%,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2019年初,農行制定了「推進數位化轉型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戰略構想,目標是以「三農」、普惠、供應鏈三大系列線上融資產品為突破重點,聚焦政務民生、消費零售、產業鏈三大類場景,集中力量打造開放銀行、零售、對公、信貸、運營和數據六大中臺,逐步建成業務能力完整的統一數位化平臺。
工行的數位化轉型要早於農行,在四大行中處於領先地位。作為工行數位化轉型的親歷者,谷澍出任農行董事長後,如何把在工行進行數位化轉型的經驗與農行的自身情況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願景,將是谷澍面臨的考驗。
農行行長張青松年初在業績發布會上被問及如何看待股價長期低迷的問題時表示,「以目前的股價水平,我個人認為,農行毫無疑問是潛力股、價值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