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少有的華語佳作,《大佛普拉斯》為什麼獲得眾人青睞?

2021-01-09 波老師看片

兩個完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偷看大老闆的行車記錄器,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故事?

這樣有趣的構想,導演表面上將它拍成一部黑色喜劇,但實際上片中除了行車記錄器中的大膽性愛場面與謀殺案這個支撐影片懸疑性。

也就是真正能啟動觀眾偷窺欲——想知道後來怎麼了的主軸外,劇情放入了大量對臺灣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辛苦生活描繪、以及對上層社會糜爛生活與仗勢欺人嘴臉的特寫,導演黃信堯的悲憫與批判感是非常明顯的。

其實要完全解讀《大佛普拉斯》中描述的底層人民,就要先去理解明明在臺灣發達的全球化商業環境下,放著那麼多可選擇的娛樂與精神食糧不要,卻整天都聽玖壹壹的歌曲,以及每天以失神的目光,不斷熬夜打網路遊戲與賭博電玩的人,他們究竟為什麼只能透過這類事物,來填補空虛心靈的感受?

黑白、彩色顛倒的世界

黃信堯靠著對紀錄片的影像敏銳度,還有鏡頭執掌下的說故事能力,讓這部探討小惡、大惡、人性寫實的作品非常引起觀眾共鳴。

正如他說的:

「雖然可能是一件再樸實不過的角色、再平凡不起眼的職業,都有他值得關注的心聲和力量。」

本片之所以完全採用黑白片的方式拍攝,黃信堯笑說其實是一開始《大佛》的資金不足。「沒有錢,我們根本找不到真正的銅像,那時便決定用黑白拍攝,一來有在地的純樸味道,二來大佛的材質就不必拘謹,你可以用塑膠、用玻璃纖維來搭,而且不會看出破綻。」

沒想到當初這樣的決定,反而讓黑白電影多了滿滿韻味。

《大佛普拉斯》藉由電影中的看似莊嚴的大佛,卻不知暗藏了什麼玄機,用大佛代表一個根植在臺灣人心中的權威,黃信堯希望觀眾藉此反思不可挑戰的權威之下,更值得深思的真實面貌。

《大佛普拉斯》叫好也賣座,原因十分耐人咀嚼。

眾人都說它十分草根本土,觀眾亦能清晰辨識片中彩色vs黑白影像策略裡的「好野人的卡樂佛生活vs貧窮人的黑白人生」的批判意味,這些特別讓時下吃不飽也餓不死、活得像條狗的年輕觀眾深感共鳴。

電影將貧富二元化,當中某些社會層面和人物設定可能較為刻板,但這種設計無損編導對貧窮階層的細緻描寫。幾位無財無勢的角色肚財、菜埔和釋迦的世界雖然沒有色彩,他們的故事在整部電影都以黑白呈現。

同時有不同又較差的背景,如有不光輝的過去(肚財曾經入獄)、有不完整的家庭(菜埔家中只剩下媽媽)、孑然一身的人(釋迦獨居一處),但是每個人的思想都比較簡單,雖然他們沒有豐富的娛樂,只能靠拾荒或身兼數職來賺錢,但各人之間相處是較為真誠,縱使言語間時常互相嘲諷,在沒什未來的日子中互相扶持。

相比起來,富人的世界絕對是色彩繽紛。

電影中只有富人出現的場面都是彩色,文創藝術老闆啟文既有優厚工作,也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但這個世界充滿虛偽,尤以他跟一位議員與一眾佛道中人會面的情節,你一句我一句「阿彌陀佛」,平日卻儘是各懷鬼胎、口是心非、做著不見得光的事的人。

就算啟文有不同的情人,也是對不同人都說愛你,統統都顯得富有世界比貧窮世界虛偽得多。

「彩色」與「黑白」的對比視覺效果,是全片的基調。

導演黃信堯用它打造了平行世界:「有錢人的生活是卡樂佛,沒錢的人的世界是黑白的,只能跟著別人喊臺灣萬得佛。」

肚財要菜埔偷來啟文的行車記錄器,連接原本不相容的兩個世界。無奈,異世界畢竟是異世界,兩個魯蛇看到了春意盎然、但遍滿殺機的彩色天地,是他們承擔不起的豔麗,既然眼睛業障重,要不就是飽受威脅、要不就是活該送命。

然而,黑白世界沒有卡樂佛,有錢人的生活也未必萬得佛。

啟文那頂假髮,是解讀本片重要符碼之一。

當他的禿頭第一次出現在行車記錄儀的畫面,不只肚財與菜埔,觀眾應該也為之震懾。這是啟文殺人的場景,也暗喻他內心的真實樣貌。

「這假髮我戴了好多年,現在我一天不戴假髮就覺得不安心,好像這才是真發。」

片中第二次出現啟文的禿頭,是他與菜埔的一席話。

他詢問菜埔老母是否安好、提議整修警衛室、告訴菜埔「平安最重要」,表面關心,實則威脅。啟文撫摸著假髮、吐露自己心境:已經習慣裝模作樣,一旦少了假髮(身分與掩飾),似乎就少了走跳社會的本錢。權貴打造佛像,但沒有人被淨化,即使擁有卡樂佛的生活,卻仍過著虛妄與狡詐的人生,是這世道的第二個荒謬。

以往如果在電影中插進太多旁白會令觀眾感到煩厭,又或者令人覺得導演為了彌補講故事技巧的不足,不過黃信堯導演自己在本片的旁白未見這個感覺,反而令電影增加不少趣味。

源於導演可以適時插進旁白,一方面可以幫助說明故事,再加上其「幽默抵死」的語氣,一時自嘲電影拍攝風格、一時嬉笑怒罵現實社會中不好風氣和狀態、又不間斷地讚揚一下自己的電影團隊,讓編導本來想以喜劇方式呈現悲劇的風格更強烈和突出。

黃信堯從紀錄片轉向劇情片的《大佛普拉斯》,巧妙結合他一路走來嫻熟擅長的「白爛白目」與黑色喜劇,結果竟讓臺灣偏鄉村鎮的「灰暗」地帶得以尖銳曝光。

此外,中島長雄籤名風格的異色攝影,鍾孟宏獨具慧眼的異端班底,加上黃信堯令人驚異的場面調度和影音部署,讓片中令人發笑的荒謬,導向讓人顫慄的荒涼。

黃信堯曾經待過塑膠工廠技工、泡沫紅茶店店員、宣傳車司機、汽車業務,也在公關公司工作、擔任場布人員、選舉黨工、助選人員──他從高中畢業後就進入職場,看盡各種人情冷暖與社會現實。

「我大學念的是夜間部,其實沒有真正體會過什麼學生的生活,因為自己喜歡攝影,所以當時才決定去鑽研這個技術,並報考研究所。」

從原本連剪輯都不會,到最後成功拍出一部電影,靠的完全是黃信堯自己的摸索與鑽研,研究所念了6年,他懂得在學習的過程中摸索出自己的風格與調性。

也感謝黃信堯導演,為我們奉獻了一部如此精彩的佳作。

從電影的結構分析

《大佛普拉斯》是典型的藝術片。

它的表現手法,有別於吳念真《多桑》,王童《稻草人》、《無言的山丘》,戴立忍《不能沒有你》那樣純粹寫實的敘事路線,而是以畫外音的手法,進行一種後設敘事。在電影技藝上算是一流,甚至具有21世紀本土臺灣電影文化的開創性。

自古以來,臺灣傳統戲曲就有「講戲」的文化。

從戲曲的說書人,到日本時代以致戰後初期的辯士,廣播劇面世時,更發展到極致。隨著電子媒體的興盛,「講戲」已成了傳統文化的一環,是被時代淘汰的事物。黃信堯將一個上帝視角的說戲人,變成電影敘事的一部分。

將民俗傳統與藝術電影融為一體,真的是不錯的借鑑手法,由此黃信堯拍出一種具有臺灣視野的電影。

以電影的訴求目標來說,捨棄旁白,透過極佳的演員表現、一流的場景調度、高水準的美術設計與攝影功力,觀眾本來就可以透過劇情與畫面,去體驗底層人民被體制壓迫而無從翻轉的無奈生活。

匈牙利大師貝拉塔爾,片長長達七小時的《撒旦的探戈》,就同樣以黑白畫面,用社會主義的切入點,呈現匈牙利農民的悲慘生活。

但黃信堯選擇了一種紀錄片導演式的介入方式,這讓他個人對底層的認知,以及刻意利用本土說書元素,透過旁白,不時地「幹擾」觀眾的觀影體驗,使得畫面與劇情的純粹感很新奇。黃信堯的手法並非不高明,他在影片結構上做得相當到位。

要拍一部感動人心的悲喜劇,講戲元素放進來也可以。但這部片又走藝術路線,這也是一種別樣的突破。

而且導演也懂得在適當時候留白,在電影中有不少場景特意運用行車紀錄片來呈現富者的言行,再透過兩者窺看者肚財和菜埔的對白和表情表示貧窮人士對於富有人士的看法,當中無須直接呈現某些場面已經足夠令人想像他們的行為。

加上啟文找上菜埔「慰問」的一席話,也是回應貧富懸殊的問題,反映現實世界中貧窮者根本無力反抗富者的壓迫,只能避免與之發生衝突,否則便可能會有肚財最後遇上的命運。

《大佛普拉斯》的目標受眾,大致可以簡化為兩種:

一種是可以打從心裡呼應人物處境的底層人民;

另一種是無法體會底層生活的都會中產階級。

以旁白內容來說,兩種角度都有。一方面解釋底層人物的處境、心情和想法,另一方面交代人物背景與動機,以及在一些可以簡單體會弦外之音,卻還硬要解釋的部分。

如果黃信堯不是打算將文學性的表現置入以影像為主的電影中,就是他發覺自己無能力在場景轉換中,作出高明的轉場。亦或者是,他有意無意的要透過講戲的方式,幫助他所訴求的觀眾,去理解某種狀態。

舉例來說,男主角菜埔是個內心細密,但外表木訥沉默,平常會為了生活的平衡,而忍耐可能讓他不適的事物,壓抑到極點才會爆發的人。

當他因事要拜託自己的小叔,小叔卻搶著講話,讓他無言而走。任何看到情節的人,都百分百懂這種感覺。偏偏旁白就跳出來解釋說,連唯一可以託付事情的親人都這個態度,讓菜埔心灰意冷。

但這並不需要旁白大家也都看得懂,此時就構成了極大的幹擾。

特別在一些會引發衣食無虞與位居文化優越的知識分子笑點的部分,從開場解釋底層人民的處境,到幹恁娘是種問候語的梗,都是以一種站在高位,去假定兩種觀眾都無法體會到精髓的立場,去介入觀眾的觀影體驗。

片中有堪稱神技的部分。就是配角釋迦煮泡麵,以及護國法會進行的片段。法會上法師的表情更是一絕。這兩段場景調度,堪稱影史經典。其他部分也不錯,可惜被旁白給削弱氣勢。

片中每個底層角色的爆發,都不是在一般戲劇化的點上,反而都是在最普通的一句話,或一個都市人眼中的普通事件上,這才是底層人民的真實。黃信堯這部劇本實在是影史經典。

批判現實,但現實又是什麼?

一部電影能不能批判現實,往往取決於它夠不夠寫實。仿佛檢驗銀幕是否一面忠實鏡子,能否反映現實病灶的各色醜惡是一個道理。

若回顧黃信堯的紀錄片創作小史,從鬧劇般叫喊「還我牛來」的《多格威斯面》、建立白爛口白作者風格的《唬爛三小》、顧左右而言它卻歪打正著的「島嶼下沉」寓言紀錄片《沉沒之島》、實驗影音敘事而翻轉了正統生態紀錄片的《帶水雲》、直到與《大佛普拉斯》徹底相反的實驗紀錄片《雲之國》......

熟悉他的觀眾會發現,黃信堯的紀錄片明明從未對反映現實,而是對複雜現實進行提問,進而讓現實更加複雜,或者讓某一種真實被催生出來。

那這種批判現實的感覺又是從何而來?

其實一個很有意思的特徵,黃信堯早在行車記錄器中說明了這一切。

從狂新聞、爆料公社、乃至新聞媒體,都習於截取「事件發生一瞬的行車紀錄器畫面」以製作點閱率爆增的奇觀式產品,尤其是外洩的性或橫暴的死。黃信堯在《大佛普拉斯》裡卻故意反其道而行:菜埔和肚財興衝衝偷窺的行車紀錄器畫面,冗長乏味、窮極無聊,僅只雨刷擋風玻璃窗前方無止盡延伸的道路風景。

全無可觀之處,遑論奇觀。這是黃信堯的惡戲嘲諷。然而,與銀幕畫面相反,音軌上卻是引人遐想、撩撥人心的男女調情呢喃與性愛聲響。

此「音畫分離」與「視聽落差」的部署,亦見諸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了。

肚財於一次空中訪問時透漏,黃信堯之所以拍這部電影,起因確是行車紀錄器,但他的動力並非行車紀錄器裡的「奇觀」,而是行車紀錄器此一裝置的「音畫分離」。

行車紀錄器的影像,配上音軌上性的聲響,以及最終的死與暴力,幾乎像是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畫面,配上了賣藥電臺色情廣播劇。

確實,片中困陷底層、遊走邊緣的廢人,至多只能擁有一趟「板凳上的公路電影」小確幸,但最終倒楣捲入一樁政商黑箱與色慾暗房的謀殺,讓這部片成為正港臺客大叔版本的賈木許加希區考克。

至於「脫線的眼鏡」──除了黃信堯對觀看機制和影音形式的自覺與實驗,這副「眼鏡」或許是從鍾孟宏那裡借來的:《醫生》裡被死亡陰影逐漸浸透的「家庭錄影帶」,《第四張畫》的兒童圖畫與男孩閉眼睜眼望向觀眾的最後一個鏡頭,《失魂》裡山林囚室的寬狹窺孔,《一路順風》裡的「視力檢查」。

黃信堯也刻意在《大佛普拉斯》裡投放了一隻觀看裝置,暗示或期待觀眾除了性與死之外也能夠凝視觀看。

故事中可愛的草根角色與幽默的臺詞,圓融又溫柔地包覆了現實的殘酷,讓我們能夠在戲院中一起笑看各種光怪陸離。如同我們的現實生活,即使充滿荒誕與疑問,仍能找到施力點繼續往下走。

當我們深信的一切,如同大佛的不可挑戰,卻發現背後的醜陋與不堪,那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世界?

黃信堯希望帶觀眾看見,權威所樹立的主流價值被打破後,背後的真實面。

當然這也是《大佛普拉斯》想告訴我們的。

相關焦點

  • 《大佛普拉斯》:2017華語喜劇最佳,沒有之一
    那就是和《戰狼2》,《芳華》,《血觀音》,《乘風破浪》爭奪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大佛普拉斯》。但如果你把目光聚焦到去年的臺灣金馬獎,你可能就會眼熟這個名字了。因為這部《大佛普拉斯》當時以10項提名領跑,並且最終斬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歌曲的電影五項大獎。這部電影也被我認為是2017年最棒的華語喜劇電影,沒有之一。
  • 「迷影精神賞」最佳影片:《大佛普拉斯》
    作為活動主辦方與評審會成員的演員張譯亮相頒獎禮現場,與年度輪值主席Magasa共同揭曉了2018年新年第一個華語電影獎項,並宣布了2017年度十大電影事件和2017年度影向標年度十佳名單。 「迷影精神賞」是安瑞傳媒與國內頂尖專業影評人一起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獨立電影活動,旨在推動華語電影積極發展,鼓勵青年導演獨立創新精神。
  • 《大佛普拉斯》:佛也有Plus?
    《大佛普拉斯》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他的紀錄片《沉沒之島》獲得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之前,黃信堯就一直在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生態,也曾投入多項社會運動,在拍攝了多年的紀錄片之後,終於從短片《大佛》開始進入劇情電影的世界。
  •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作者 丨王家輝看過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九強出爐 華語片這次又沒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奧斯卡一直都是華語影人心中的痛。中國兩岸三地的3部華語片《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大佛普拉斯》均與奧斯卡無緣。這次落選並不意外。近年來中國大陸選送的《戰狼2》《大唐玄奘》《滾蛋吧!腫瘤君》都未過初選,最近獲得的提名還是張藝謀的《英雄》(2003年提名最佳外語片)和《滿城盡帶黃金甲》(2007年提名最佳服裝設計)。而真正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片,影史上只有一部李安的《臥虎藏龍》。
  • 它被評為限制級,卻是近年來最好的華語電影!
    香港電影的芳華已逝,內地電影被各種流量明星承包,倒是臺灣電影的回歸讓影迷們看到了華語電影崛起的曙光。
  • 這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兩年前,臺灣一部《大佛普拉斯》成為一匹黑馬,橫掃兩岸各大電影節,捧獎無數,更是擊敗《血觀音》順利拿下金馬獎五大項,這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或許正是由於太過寫實,這部電影始終無法跨越內地院線的「門檻」,只能夠在個別網站存活著。
  • 《大佛普拉斯》是我最近幾年看過最好的華語電影。(上篇)
    兩年前,臺灣《大佛普拉斯》成了一匹黑馬,席捲海峽兩岸各大電影節,舉辦眾多獎項,並擊敗「血觀音菩薩」獲得五項金馬獎。這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中國電影,沒有一部。或許正是因為太現實,這部電影無法跨過大陸電影的「門檻」,只能在一些網站生存。
  • 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優於國產喜劇片的這幾點,決定了它的優秀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讓人很難暢快地笑出來的喜劇片,你可以說它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也可以說它是一部正劇,電影中的笑點十分真實,沒有刻意的誇張和過分的偶然,真實又諷刺。你甚至可以說它是一部懸疑劇或者是犯罪片,不過這並不是電影中要突出去表現的。
  • 聲影互動下的黑色現實 ——《大佛普拉斯》聲音造型分析
    聲影互動下的黑色現實——《大佛普拉斯》聲音造型分析  《大佛普拉斯》是由黃信堯執導,陳竹升、莊益增、納豆、張少懷等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一名小人物肚財因偷看佛像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器,卻意外發現了政商勾結的秘密,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連工廠裡準備參加護國法會的「大佛」,都被迫捲入這場世間紛擾。
  • 獲獎佳作《白雲之下》被贊「銀幕上少有的奇妙觀影體驗」
    日前,榮獲2019年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藝術貢獻獎、作為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唯一華語片的電影《白雲之下》已作為影院復工後首批國產新片與大家見面電影不僅以」教科書「級別的學院派大咖陣容為大家所關注,也在上映期間獲得了眾多業內大佬及觀眾們的超高好評,在市場回暖之際以高口碑脫穎而出;片中朝克圖和薩茹拉這對夫妻角色,被稱讚為「近年國產影片中最具有探究精神的銀幕形象塑造」,影片也被誇贊「絕無僅有」、「無論從影片水準還是製作誠意去看,《白雲之下》都不該成為國產電影匆匆而過的一顆流星」。
  • 《大佛普拉斯》:瘋狂的人間金字塔
    2017年的臺灣金馬獎出現了兩部可以載入華語電影影史的佳作,一部是《血觀音》,另一部則是《大佛普拉斯》。雖然最後《血觀音》成功奪魁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但是這一部《大佛普拉斯》的整體水準完全不遜色。 導演黃信堯在2014年拍過一部名叫《大佛》的短片,市場反響非常不錯。
  • 這部電影,是華語電影開放的又一步
    近年來LGBT題材越來越受關注創作也呈現多元井噴的態勢並開始逐漸走入公眾視線前年[月光男孩]在頒錯獎的奧斯卡獲最佳影片17年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又成為今年奧斯卡大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劇照華語電影在LGBT題材也曾有過登上世界舞臺的傑作塑造過深入人心的形象[
  • 這部大尺度師生戀電影,是近年來此類型難得的華語佳作
    描寫師生戀的華語電影不多,而這一部無疑是近年來最好的一部新加坡電影《熱帶雨》是近年來描寫師生戀電影,最好的一部。在準備收拾家當離開前夫家裡時,林玲發現還有最後一隻驗孕棒,她不想浪費,也算是告別儀式,她用了它,結果發現懷孕了……《熱帶雨》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在平遙電影節上獲得多項大獎,但因為尺度和內容,可能無法在內地公映,也算是一個遺憾吧!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近年來少有的可以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日劇
    個人以為這是山P甚至日劇圈近年來少有的佳作,強烈推薦!
  • 歡迎來到花式讚美《大佛普拉斯》無獎大賽現場!
    這次是黃信堯獲得阿姆斯特丹亞洲影展的最佳新導演獎競賽美國棕櫚泉國際影展挪威特羅姆瑟國際影展 競賽日內瓦Black Movie影展加拿大維多利亞影展波特蘭國際影展荷蘭阿姆斯特丹亞洲影展 競賽立陶宛紐爾紐斯影展亞洲電影大獎4項提名(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響,3月17日澳門揭曉)紐約New Directors/New Films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 眾生皆苦普拉斯 萬法皆空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是幾年來少有的佳作,說人性,從不矯情,見社會,沒有控訴,講佛性,不露痕跡。劇本紮實,節奏老練,表達完整,寓意深遠。眾生皆苦普拉斯這是一部看完讓人覺得很喪的電影,而且影片開場是辦喪事,結尾還是辦喪事。
  • 大佛普拉斯
    《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什麼了不起呢?一則是說,從天而降的神秘富豪,傳說甚囂塵上,人人傳說其了不起的事跡。二來是說這巨富竟如此與眾不同,俗人堆裡,竟心懷天使般真情,縱使粉身碎骨,仍痴心不改。《大佛普拉斯》裡那個卑微至極的底層小人物,僅僅窺到一點點金錢背後的骯髒,就只落得死無葬身之地。巍峨莊嚴的佛法金身,內裡是暗無天日、兇惡冷酷、骯髒汙穢、你死我活和殘肢斷臂。
  • 這個2018最好和2019最值期待華語片榜單,臺灣電影成績單亮眼
    其中《大佛普拉斯》今年年初以巧奔妙逃近乎於地下放映的方式(尤其是上海),在大陸的北上廣深和廈門等地,做了小範圍的非正式放映。之後《大佛》和《血觀音》都以出碟後網絡流傳的方式被大陸觀眾看到(不然你怎麼給豆瓣打分?)
  • 【影評】眾生皆苦普拉斯 萬法皆空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是幾年來少有的佳作,說人性,從不矯情,見社會,沒有控訴,講佛性,不露痕跡。劇本紮實,節奏老練,表達完整,寓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