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大家過的如何呢?可能是老天希望宅家已久的人們多曬曬太陽,假期的幾天真的是風和日麗,陽光高照,上海的氣溫更是直逼盛夏。
今年的朋友圈颳起了一股魔性的「野餐」風,似乎是文藝青年,就不能錯過一場野餐派對。鋪一張格子方布,擺上鮮花,精心製作的便當,再配上復古音響,天哪,雖然沒有親自體驗過,只看照片也能感受到全身細胞都沐浴在陽光下的幸福感。
日本便當向來以高顏值著稱,書店裡也經常看到很多介紹主婦們如何製作便當的書籍。有些造型可愛的便當真的都不忍心吃下肚了。
其實便當最開始是由我國宋代時期傳入日本,當時的人出門捏個飯糰就完事了。有了便當之後,人們就嘗試做各種小菜放在一起。這樣一來,既能吃飽,飲食營養也均衡了。加之日本的飲食習慣以生冷為主,食物沒有經過炒煮的情況下,外形和顏色不會「崩」掉。所以相較於中國的便當,感覺造型更加立體。
除了平日裡上班上學帶的便當,日本的便當根據場合情景不同,也分「賞櫻便當」,「觀劇便當」,「遊艇便當」等。嗯,,,,只能說很符合日本民族的「強迫症」。
便當文化可以說已經滲透到日本人們生活中了,便利店,各大車站都有便當銷售,500-800日元一份(約35-60人民幣),上班族也能接受。
疫情期間大家都減少外出,日本多家燒肉店也相繼推出了燒肉套餐。商家們精心搭配,讓大家即便在家裡,也可以享受到新鮮美味的烤肉。
一份小小的便當,不僅僅是飽腹的食物,更是包含了對生活的努力和希望。
在此,SHINPO整理了一份日本幾大知名餐廳(敘敘苑,TORAJI等)的燒肉便當,不管您是自家做還是餐廳做,都希望能給您帶來參考。
回復「燒肉便當」便能得到這份便當清單哦
趁著接下來的幾個周末,大家也帶上便當和家人朋友一起到戶外放鬆身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