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小細節,往往容易被我們忽略。
比如說,你有沒有發現,啤酒瓶為何大多都是深色的?
其他的,諸如白酒、汽水、果汁,都大多用透明的塑料瓶或玻璃瓶包裝。
為何啤酒喜歡用深色的瓶子呢?
原來這樣做,不是為了美觀好看,而是有深層原因的!
1.「啤酒最開始是甜的!」
西方人喝啤酒的歷史,是很久遠的。
早在古埃人建造金字塔的時候,就有為當時的工人,提供啤酒的記錄。
但那時人們喝的啤酒,可不是現在的風味兒,它完全是甜的。
古代啤酒的主要原料是麥芽、酵母和水。
麥芽這種東西,發酵之後,就是甜味的。
很多人應該吃過麥芽糖吧,這東西雖然粘牙,但非常甜。
可為何後面人們要把啤酒,變成一種略帶苦味的飲料呢?
2.「變苦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為了防腐!
古代沒有冰箱,想要將食物、飲料長期保存,需要添加一些防腐劑。
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人們終於找打一種能延長啤酒保質期的防腐劑。
古人找到的,當然不是什麼化學藥劑,而是一種叫做啤酒花的植物。
啤酒花是俗稱,因為這種植物已經和啤酒牢牢的嵌在一起,所以得了這麼個俗名。
實際上它的正式名稱,叫做蛇麻。
這是一種藤蔓型的草本植物,莖葉會隨著其他植物的枝幹攀援而上。
蛇麻的用途比較單一,現在全世界的所有的蛇麻幾乎都用於啤酒業。
這植物裡面的一些化學成分,能使啤酒的保質期延長。
這對於長期漂洋過海,到處亂躥的西方人,非常重要。
當然,由此引發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啤酒的風味兒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蛇麻裡面的α-酸和β-酸等化合物,是苦味的。
在煮沸的麥芽裡面添加蛇麻花,就會讓啤酒帶有一種特別的苦味。
但這種苦味,喝了之後,給人一種清爽的味道,似乎比單調的甜味,更加特別。
人們對這種味道開始變得欲罷不能。
1519年,德國的威爾海姆公爵將啤酒花定為啤酒的法定「添加劑」,
這個釀造方法,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3.「啤酒花的問題」
啤酒花是一種天然添加劑,它雖沒有其他化學防腐劑的問題,
但本身卻有一個小小的缺陷!
啤酒花中的α-酸在陽光下,會產生一些分解物。
這些分解物和啤酒中的硫化物結合後,會產生3-甲基-2-丁烯基硫醇這種物質。
這玩意兒的味道和不好聞,類似爛橡膠輪胎的臭氣。
啤酒行業中,稱之為「日光臭」。
雖然啤酒大多儲存在室內,但在轉運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陽光照射的影響,
現在的啤酒瓶,大多還是採用了深色的設計。
筆者也沒嘗過,經過陽光照射之後的啤酒,是啥滋味兒。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背後往往都有一些深層次的因素考慮。
仔細追溯一下,還蠻有趣的呢。
信息紛擾,不如學點知識!關注帳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