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2020-12-19 廣州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2月17日,正值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期間,「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三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選映」活動在廣州圖書館舉辦。

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受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委託,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舉辦「年華易老,技·憶永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選映」活動,旨在向公眾推廣及傳播此項工作的成果,通過影像的方式面向公眾展現非遺傳承人們的技藝、記憶與生活故事。

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 田苗介紹說:「這些國家級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可以稱為是我們民間的『國寶』、中華民族共同的財富,(這些紀錄片)除了對非遺傳承人的實踐進行記錄,對他的人生故事進行訪問,我們還要對他如何帶徒弟,如何傳承下一代,進行跟蹤記錄。」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程煥文認為:「影像的記錄應該說是對非遺的保存、保護和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讓我們的非遺繼續根植下去,我們講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需要的就是這樣一些非常珍貴的材料。同時,這也是增強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自信的一個非常好的媒介,也是讓世界來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一個非常好的媒介。」

此次影展中所放映的影片均來自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的歷年優秀成果。該項工作旨在對傳承人進行口述史訪問和影像記錄,全面收集並永久保存有關傳承人的各類文獻,建立起一個系統全面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資源庫,以服務於我國當下和未來的非遺傳承、研究和傳播。

除了此次線下活動之外,「年華易老 技·憶永存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展」即將在線上與公眾見面。屆時觀眾可以登陸網址ich.nlc.cn,觀看歷年來記錄工作的優秀成果。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維宣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王維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相關焦點

  • 喜訊| 甘肅省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
    喜訊 | 甘肅省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榮獲優秀稱號 2020-12-18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級非遺項目-茶葉傳統技藝有多少?傳承人有哪些?
    註:現有多家單位在開展非遺傳承項目和傳承人推薦工作。本文僅記錄國家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茶葉傳統技藝,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 為了傳承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管單位十多年前開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對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保護對象予以確認。此外,這也是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 非遺紀錄片《守藝人》出版發行 留住文脈傳承經典
    截至目前,該市現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19項、省級50項、市級109項、縣級35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位居湖北省第一。  日前,由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湖北安易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湖北和合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守藝人》正式推出,集中展示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全貌。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啦
    中國山東網訊 為積極推動濟南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
  • 廣州兩項目入選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12月10日下午,在潮州舉辦的全省非遺重點工作會商會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榮獲2020年廣東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進行了頒獎。  目前,廣州有116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08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保護基礎上,不斷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 吳川文化▏唯一湛江藉傳承人!吳川粵劇老藝人林國光入圍第五批國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吳川粵劇老藝術家林國光先生入圍第五批國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國家文化部2017年12月28日發出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的公告。來自吳川的粵劇老藝人林國光榜上有名,成為本次唯一入圍的湛江籍傳承人。
  • 完全免費,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記者從濟南市文化館了解到,為積極推動濟南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
  • 技藝超群,寶安新增3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賀虹(賀氏剪紙)、陳群妹(喜嫁禮餅「合成號」製作技藝),目前,寶安區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已達到14名。據悉,此次入選的代表性傳承人都能熟練掌握該項目的全套內容及技藝,並以身作則積極傳承,在項目流傳的區域內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有利於該區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作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福永街道,自清代嘉慶年間,就有舞獅活動,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
    為積極推動我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目前,2020年濟南市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已經正式啟動。
  •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紀實影像廣圖展映
    紀錄片導演焦波(李浚攝)從2012年開始,紀錄片導演焦波將鏡頭對準中國廣大鄉村,先後深入山東淄博、貴州遵義、雲南怒江等地,走進奮鬥在脫貧一線的幹部群眾中間,真實記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焦波說:「農民在土地裡種莊稼,我們在土地裡種植故事。」
  • 【戲·專題】不讓非遺瑰寶「人走藝絕」——藝苑奇葩「提琴戲」搶救性記錄
    「人走藝絕」,因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已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就在2016年,湖北微觀視界攝製組深入湖北省鹹寧市崇陽縣,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提琴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甘伯煉進行搶救性記錄,通過視頻採集、錄音、拍照、文字記錄等方式全方位記錄了甘伯煉和提琴戲的故事。湘鄂贛交界的幕阜山北麓、湖北東南廣袤的鄂南山區,坐落著一座千年古鎮——崇陽。遠古時期,此地便屬「三苗之地」。大禹時被收入華夏大家庭,自此深受楚文化的浸淫。
  • 義烏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亮相巴黎——周洋霞·禪心閣歐洲首秀驚豔
    而這次與服裝聯合跨界發布的還有來自中國義烏的古董珠寶及非遺項目「傳統首飾」,讓巴黎時裝界驚豔。這是中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首次走進巴黎高級定製時裝周。法國高級定製品牌ALEEM YUSUF是高級禮服的著名定製品牌,以精緻華美在巴黎時尚圈著稱。這次設計師共發布10款其最新設計,無論是線條明朗或複雜的舞會晚禮服,還是柔軟浪漫的婚紗禮服,現代裡透著古典,華貴與優雅並存。
  • 吹糖人 糖畫 這場非遺美食200人競技 誰是最強傳承人
    12月20日,溫州市飲食類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評估活動舉行,共有114個非遺飲食類項目、93位傳承人以及項目保護單位人員共計200多人參加評估。根據項目屬性及特點,分別以酒類、茶類、豆類、餅類、糕點類等進行現場展示、現場製作。
  • 吳川粵劇南派藝術一代宗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林國光先生逝世
    粵劇南派藝術第二代傳人、粵劇南派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原吳川市文化局副局長、原吳川市粵劇團團長林國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1年1月1日19時28分在湛江逝世,享年82「林國光先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一直致力於粵劇的保護、傳承和弘揚,為推動我省傳統戲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我們為失去林國光先生這樣優秀的傳承人感到無比惋惜,謹致沉痛哀悼!"這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發來的唁電。
  • 廣西舉辦2020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
    11月12日至16日,2020廣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辦。本屆影展歷時5天,除廣西民族博物館主會場外,還在廣西民族大學、南寧師範大學和賀州學院設立分會場,影展期間公開播映了42部民族志影片。
  • 記錄國家級非遺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高景炎傳》正式出版
    該書共計25萬餘字,150餘張圖片,全書以「緣」字為題眼,分為與酒結緣、與二鍋頭結緣、與酒業結緣、與愛結緣等五大篇章,生動講述了國家級非遺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第八代傳承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紅星老廠長高景炎的奮鬥人生。
  • 張伯禮、何祚歡入圍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百人候選名單
    12月1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的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公布100名候選人名單,湖北評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何祚歡入圍。
  • 湛江非遺傳承人再添殊榮
    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獅舞(廣東醒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湛江市龍獅運動協會會長、遂溪龍灣龍獅團團長李榮仔榜上有名。18日,記者對今年55歲的李榮仔進行了專訪。醒獅非遺傳承人李榮仔在製作醒獅。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羅世偉:一生一事一壇香
    改良佛跳牆做了近半個世紀的閩菜,羅世偉獲得榮譽不計其數,最重要的當屬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剛成為餐館學徒工時,佛跳牆這樣的「閩菜之王」,對他而言只是一個傳說。2008年,他被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不拘泥於傳統,一直改良佛跳牆製作技藝。2010年,他帶領團隊創造性地制定《佛跳牆量化標準》,在工藝、原料、配方等方面進行量化和規範。數十年來,他多次帶著佛跳牆去世界各地交流,讓更多人了解閩菜及其文化。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據了解,目前,順德共有59項區級及以上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文化項目有4項,分別是龍舟說唱、人龍舞、香雲紗染整技藝以及八音鑼鼓。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分為8大區域,分別是主舞臺區、展覽區、展播區、非遺美食區、靜態展示區、活態展演區、非遺互動體驗區、總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