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才聽刀郎?」

2021-02-14 音Talk

昨天我們indiesoul群裡的看官老爺問有沒人聽聽刀郎2020年的新專輯《彈詞話本》。我立刻跑去聽了一下,全張專輯聽感真的巨奇妙~明明內容是江南地區的溫軟細膩,vocal人聲又硬又滄桑,跌宕和柔軟相互交纏。真教人心生奇怪的感覺!

其實如此的奇妙早在2004年刀郎那張紅遍大江南北的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裡就有所體現了。

要說這張專輯,好傢夥,有哪個中年人聽完能把持得住?又有哪個中年人聽完胸口不升起一團熊熊燃燒的火,忍不住追憶熱辣青春?

這張專輯出現的時間點蠻恰當的。

如果從音樂環境來說,2000s內地初被bubblegum-pop+House電子+土味EDM席捲了不到三年,國內的流行樂又孕育出了屬於我們自己文化裡的音樂「風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網絡歌曲對標現在的音樂環境,其實就相當於soundcloud音樂人。《豬之歌》、《求佛》、《秋天不回來》、《丁香花》等等歌曲風頭正盛,連籤了正規唱片公司的音樂人龐龍老師當年那首已經很帶製作的《兩隻蝴蝶》也被算進了所謂網絡歌曲的音樂裡。(許嵩、徐良那都是2008年以後的事兒了)

網絡歌曲能夠大火的原因非常簡單:

1、屬實貫徹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說人話就是,接地氣!完全不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不給你掉書袋,都是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歌詞也都大白話。

2、歌曲結構就是純純的流行歌曲套路,intro+主歌+副歌+bridge+主歌+副歌+outro完事兒;旋律構成也選擇的是相當成熟的和弦模板,就比如《兩隻蝴蝶》就套用了C/Am/Dm/G這樣1625的和弦走向套路,因為類似的模板都太成熟太符合大眾對於美好旋律的印象,普遍覺得好聽,因此受眾面更廣一些。

3、製作簡單,上手快,成本低,事半功倍。

這個模式是不是特別SoundCloud?

在網絡歌曲興起的時代,刀郎也順勢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但歡歡必須要說的是,刀郎老師並不是「三無音樂人」,無資歷、無製作人、無公司,他早期擱新疆闖蕩,明明是一個南方人反而渾身布滿西北沙塵風土味,滄桑又堅韌的刀客把西北民族音樂「舉重若輕」地融入內地流行音樂裡,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屬於早期音樂元素的fusion了。民族的力量!

但為啥就和網絡歌曲混為一談且毫無違和感呢?

很簡單,大家現在去聽這張專輯除了民族樂器的部分之外,除了三大件,吉他、貝斯、鼓之外基本上都是靠著鍵盤、合成器(是那種音色最塑料的合成器)來完成的,音色塑料是不可避免的,聽起來其實是很廉價的,和網絡歌曲別無二異。可就算是如此的製作、編曲、樂思,也紅遍了大江南北,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原因也很顯然:1、民族音樂元素融合。2、微小的樂思處理。3、歌詞恰到好處的大膽。4、不可多得的人聲。

就比如專輯主打曲,也是專輯同名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backing music里舖墊的鍵盤音色,甚至吉他的和弦分解也都像是midi搞出來的,土裡土氣在所難免,但聽聽這歌兒最後呈現的聽感,那叫一個勁道,那叫一個騷。

勁道之感來源於這首歌的節奏型,人聲旋律的節奏很簡單了,4/4拍遍布全曲,但仔細聽每一個樂句起始都空了一拍。之所以空出這一拍,就為了和beat的節奏線(鼓+貝斯)以及主旋律線(彈布爾(丹不爾)琴)去打配合。

首先丹不爾琴的主旋律線充斥著大量的前八後十六音符,每個樂句第一拍有附點的存在,且附點和八分休止交替出現在樂句句首;其次,節奏線裡鼓的部分,尤其是作為強調樂句接走的軍鼓,拉的非常之寬,中間的空白由hihat和鼓鈴填充,但鼓鈴出現的位置也充斥著大量附點,以及反拍。節奏線裡貝斯的部分,這次沒有隻跟著底鼓,和鼓鈴平行進行節奏上的填充,且在小節結束之時填入過音音階。

主旋律線和節奏線如此進行,給我們的聽感就是,「天山搖擺客」的味道,巨搖,巨勁道。再加上內容裡「雪」的意象,簡簡單單地把壯漢在雪地裡踽踽獨行一腳深一腳淺的搖擺勾勒了出來。丹不爾琴的音色三弦一聲如裂帛,再加上鼓鈴的清脆,更有西北的蕭瑟和寒意。

而騷,來源於這首歌的歌詞。

忘不了把你摟在懷裡的感覺,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熱更暖一些

忘記了窗外的北風凜冽,再一次把溫柔和纏綿重疊

是你的紅唇粘住我的一切,是你的體貼讓我再次熱烈

是你的萬種柔情融化冰雪,是你的甜言蜜語改變季節


我們現在已經很少很少能夠聽到如此內涵卻又相當直白的男歡女愛了。本身音樂體裁又不像歐美R&B、Soul、Blues等等音樂genre一樣本身音樂文化背景就有涉及男女歡愛,音樂元素如此的硬西北,但內容卻繞指柔,鐵漢柔情,樂壇不多見。嘖嘖嘖,要不說是躁動的中年人最愛呢....(非貶義)

所謂「性張力」

本張專輯中第二「打單」單曲《情人》也是類似風格。這首歌融合了搖滾、民族元素之餘,在而節奏型的選擇上,選擇了以壓反拍為主的節奏,有點兒中式土味鄉村舞廳dancehall的味兒,但也算不進dancehall裡,撐死算個舞廳單曲哈哈哈~畢竟只有鍵盤線+鼓點是反拍上的,吉他solo線休止後從正拍進入。

另外這首歌outro唱段部分,也就是「來來來來來」的唱段,很明顯的借鑑了施光南先生給女中音寫的代表作《打起手鼓唱起歌》,同樣也是新疆特色民族歌曲。刀郎老師的作品,深挖樂思,真的滿滿的都是細節。而這首歌的騷,還是在於歌詞的敢寫:

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樣的女人

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讓我在午夜裡無盡的消魂

你是我的愛人,像百合花一樣的清純

用你那淡淡的體溫,撫平我心中那多情的傷痕

哈哈哈哈哈男人聽了嗯了,女人聽了羞了,這樣充滿著雄性荷爾蒙的歌詞真的又內涵又有夠直白,性張力十足。除了剛才說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情人》,專輯的outro曲目《衝動的懲罰》也是一樣。

我們現在這樣談性色變的年代,早就做不到當年那種又土又騷,但又赤誠純潔的愛意表達了。現在能有這樣類似表達的,要麼就是帶有侮辱性質的,要麼就是俗到極度不可耐充斥著骯髒下流的汙言穢語。

刀郎,不可多得。

當然了,這樣的歌詞表達,在當時收到了陽春白雪們的抨擊,說這是下裡巴人們聽的音樂,「KTV點刀郎歌兒的都是農民!」 怎麼說呢,就和現在聽歐美的覺得聽中文的土,聽說唱的覺得聽流行的土一樣,帶著點兒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高高在上地作為鄙視鏈閉環中一員一樣。

但陽春白雪們可不知道,本張專輯中的《新阿瓦爾古麗》,這首刀郎本人譜的曲子,後面被著名作詞人方文山填了詞出了另外一首《大敦煌》(同曲不同詞)。

大家覺得土的人,其實能量很大。這裡再說一個題外話,唱《大中國》的高楓,早期玩兒fusion玩兒實驗音樂,還給為劉德華、柯受良、吳宗憲作了《笨小孩》的曲子。

老實講,時髦的港臺音樂,按照王朔的話來說是真的愛「聳人聽聞和纏綿善感」,被軟化被溶解。是真的很缺乏我們內地這樣接地氣的、如天上下刀子一般的粗糲,給人內心清脆的一擊。受到衝擊,那可不陽春白雪們會奮起回擊說這是下裡巴人,龍鳴才能聽的音樂,真的有夠酸。

當然了,這些都是音樂人們之間的beef。對於聽眾來說,我們雅俗共賞,其實就是最好的~

(此文獻給 音Talk的四五十歲年齡段的看官老爺,驚聞有這樣年齡段的老爺關注,歡歡萬分感謝 受寵若驚)

公眾號現在可以轉評贊三連啦!

留下你的三連再走呀~

我們現在有了官方微博:@常回音Talk看看

官方粉絲群:後臺回復【進群】

更多硬核樂評只在:

音Talk.

相關焦點

  • 刀郎的青春:被那英嘲諷只有農民才聽他的歌,如今刀郎過成這樣
    >刀郎1971年出生在一個文藝家庭,父母都是演藝職員,剛出生的刀郎不姓刀,也不叫刀郎,原名叫羅林。12歲之前,刀郎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沒有上下學,學習成績還算不錯,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在12歲的那年,刀郎的夢想逐漸清晰12歲生日的時候,他的父親送給他一個電子琴,而這個電子琴僅僅300元,卻因為這個電子琴,從此,刀郎愛上了音樂,並為之痴迷在16歲之前,刀郎一直在家鍛鍊自己的音樂知識
  • 被那英拒絕,只有農民願意聽這首歌的刀郎現狀如何
    這次報導的是深入當地深受全國觀眾歡迎的人物,但不是當時主流音樂家刀郎的風格。我們應該知道有人不一定會聽他的歌,但他一定在街上的小巷裡聽說過。 他的《披著羊皮的狼》從獨特的角度解釋了完全不同的、不平等而心碎的愛,因此當時受到很多失戀青年的喜愛。 當然,他最受歡迎的歌是在《的第一場雪》年開始他的職業生涯時,只讓他吃了這首歌一輩子。
  • 傳奇農民歌手刀郎遭娛樂圈聯手封殺背後的醜陋嘴臉!
    曾幾何時,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陪伴90後度過了我們最寶貴的童年,作為農村孩子長大的我們聽著刀郎的歌也能夠跟著簡單的旋律享受音樂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 刀郎為何突然就間不火了?是那英說:他的歌是給農民聽的嗎?
    難道真的是因為當年樂壇大姐大那英的那句:刀郎的歌是給農民聽的?事實狀況可能應該不是這樣,要知道那英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遭到了許多網友的反駁,直至今日仍有人因為這句話而不喜歡那英。,更是說到:刀郎要是上春晚,我就砸電視機這樣的言論。
  • 刀郎為何突然就間不火了?是那英說:他的歌是給農民聽的嗎?
    就像每一年的落下,許多人都會想到「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去年來得更晚一些……」這首歌是刀郎在2004年發行的專輯,在沒有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就水到渠成地火遍了大江南北。在每年的落雪時,總會讓人想起這首歌,十幾年過去也沒有改變過,這應該就是音樂最大的魅力所在吧。但是大家不知有沒有發現,刀郎在突然之間就消失不見了,這是為什麼呢?
  • 被那英稱為不具備音樂審美的刀郎,為何還有那麼多「農民」喜歡?
    多年前,那英曾用「不具審美」來評價刀郎的作品甚至宣稱如果刀郎上春晚她就會砸掉電視機,更有甚者她竟然直言聽刀郎歌曲的大部分是「農民」。就音樂的類型而言中國音樂大致可分為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和宮廷音樂就受眾來說,其實音樂是沒有貴賤之分的。
  • 被那英稱為不具備音樂審美的刀郎,為何還有那麼多「農民」喜歡?!
    被那英稱為不具備音樂審美的刀郎,為何還有那麼多「農民」喜歡?! 前,那英曾用「不具審美」來評價刀郎的作品甚至宣稱如果刀郎上春晚她就會砸掉電視機,更有甚者她竟然直言聽刀郎歌曲的大部分是「農民」。
  • 為何當年火遍全國的刀郎會被樂壇排斥?他的歌迷真的是農民嗎?
    說實話到現在去聽那些歌曲依舊都是滿滿的感動。他的歌迷真的是農民嗎?而且至於說刀郎的歌迷真的是農民嗎?但是如果非要回答,我只能說,聽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因為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都是接地氣的人,但是這不代表他們不具備審美觀點
  • 刀郎2004年爆紅:「聽他歌的都是農民」,消失多年近況如何?
    這位歌手就是刀郎,他發行的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在沒有打榜、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正版銷售270萬張,盜版銷售超過1000萬張。一時間,從繁華都市到偏僻小鎮,到處都能聽到他沙啞、粗獷、辨識度極高的嗓音。在北京的每一條馬路上,走過一條街,能聽三四回他的歌。
  • 刀郎遭人妒忌不算那英還說他的歌都是農民在唱,你支持刀郎復出嗎
    香港樂壇教父級歌手校長譚詠麟那首《披著羊皮的狼》便是出自刀郎之手,此曲一出就拿到了年度冠軍曲目「港臺十佳金曲」等多項榮譽。百姓音樂與主流音樂之爭隨著刀郎歌曲的流行,傳唱度也越來越高。甚至烏魯木齊的八樓也因刀郎而出名。然而2010年評選「十大影響力歌手」時,出現了意外。這是刀郎正式出道的第六個年頭。
  • 刀郎,大衣哥被稱為「農民」歌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你有何看法?
    理由是,刀郎的音樂雖然銷量高,但並不具有審美標準,作品缺乏音樂性,至還說出:「去KTV點刀郎歌曲的人都是農民!」。隨後高曉松、楊坤、汪峰等也在公眾媒體場合,對刀郎的歌曲相繼發出了「刀郎他有音樂嗎?!雖然村民拍他,也給他帶來無數的煩惱,但他還是會語重心長的對這些說道,「你們還不如學一技之長,學個扎衣服、淘寶、做生意、種植、養殖,這才是出路。」可惜的是,基本上沒有人真的聽進去!
  • 刀郎近照曝光,被「農民」困住大半生的他,如今變成了這個樣子
    因為刀郎的爆紅,他引起了不小爭議,那些自恃專業的音樂人抨擊他,認為他的歌缺乏藝術修養。「甚至那英還公開表示:「去KTV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刀郎的歌曲不具備音樂性!多年以後,刀郎終於不再被那句「農民」的話束縛,他回來了,帶著自己的新歌《畫船記》、《豆蔻盒子》,一經發布就引起歌迷熱議,音樂平臺的點擊率也不俗
  • 被稱為「農民歌手」,曾遭前妻無情拋棄,49歲的刀郎仍是傳說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周杰倫,放在刀郎身上也很合適。作為草根歌手,刀郎並沒有經過專業的系統培訓,卻憑藉著自己的音樂天賦,成功地創造出了很多經典作品,例如《2002年第一場雪》、《西海情歌》、《披著羊皮的狼》等,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傳奇。
  • 草根刀郎被那英嘲諷,在中國好聲音裡拒絕刀郎入圍
    趙麗穎和刀郎都是農民出身,所以了解農民草根的不易,更何況刀郎的歌那麼好聽呢!所以她一直非常敬重刀郎,也是他忠實都粉絲。兩人交情也不錯。作為歌壇大姐大,那英曾唱過許多經典的作品,也奠定了自己在歌壇的地位。但是她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尤其說話非常的直接,看不上的就公開怒懟。
  • 這三個人被那英坑慘了,刀郎、姚貝娜不算最慘的,她被封殺才最慘
    這是因為那英坑了不少人,刀郎就是其中之一,當年那英作為某頒獎典禮的評委,拒絕刀郎入選,還批評刀郎太缺乏音樂性,更是說唱刀郎歌的都是農民,農民意外躺槍,那英看不起農民的言論,被各路人馬口誅筆伐。農民喜愛的歌手就不配得獎,那英也是真夠任性的,作為評委,那英竟然硬生生的把把刀郎從名單中踢出來,很多人從此對那英粉轉黑、路轉黑,失望透頂。
  • 那英說刀郎不懂音樂 那誰真的不懂音樂?聽老梁說什麼
    原標題:那英說刀郎不懂音樂,那誰真的不懂音樂?聽老梁說什麼刀郎,原名羅琳。1971年6月22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歌手兼音樂家。他在2004年以單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在2005年以《衝動的懲罰》贏得國家「金唱片」獎,並在2006年發行專輯《謝謝你》和《披著羊皮的狼》。
  • 刀郎才盡?
    最近聽到幾首新歌,署名刀郎,說實話還真嚇了我一跳,有點不相信又到酷我去聽才確定,是他。聽完後無語了,還是先說說我心裡的刀郎吧。那是非典過後,酒後做朋友的車回家,似醉非醉狀態下車裡放出一首歌,一下把我抓住了,沒聽完我到家了,我問朋友這是什麼碟子,他說剛買的刀郎,他看我不下車就說大哥你要喜歡聽就拿去,我明天再買一張,我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趕快回家聽,結果可想而知。對了那年我38歲。
  • 刀郎招誰惹誰了?那英為何如此抵制他,這麼多年刀郎幹什麼去了
    郭德綱說過這麼一句話,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因為別的行業跟他們沒有衝突,所以沒必要產生怨恨。但是從刀郎和那英的一些恩怨來看,他們真的像是有點劍拔弩張了。
  • 刀郎隱居7年,新專輯橫空出世,歌詞太「low」,網友直呼聽不懂!
    刀郎曾經是很多人的偶像,自從火了以後,便不再露面,消失在娛樂圈之外,可是最近刀郎有了新的動態,出新歌了,很多人對刀郎抱著很大的希望,甚至還想聽聽那首熟悉的旋律,但是會不會讓大家失望呢?刀郎我看到刀郎出新歌了,便迫不及待地想搜出來一飽耳福。聽了幾首,說實在的還是有點失望。不知道是已經習慣了他以前那種濃烈的西部風格,還是一下子無法接受他在新專輯曲風的轉變。
  • 被前妻拋棄,被那英嘲」農民歌手」,爆紅後消失的刀郎去哪裡了?
    同時,刀郎也遇到了第一任妻子楊娜,楊娜是名舞蹈演員,因為相互欣賞對方的才華,所以他們很快就結婚了。婚後的刀郎事業並不順心,樂隊也被迫無奈解散了,單單事業失敗不說,愛情上也不太順利,在他們的女兒出生40天後,妻子留下一張紙條,就此消失了。那時候刀郎才二十歲,卻經歷了別人一生都不會經歷的事情,沒有辦法,刀郎又一次踏上了尋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