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頻小說如何改編?
這個問題在《慶餘年》出現之前,頗難回答。
畢竟,在這個目前為止最接近完美的答案出現之前,男頻網文影視化的結果……並不十分樂觀。
天蠶土豆的影視三部曲,最終因為演技、選角、特效……達成「武不動乾坤,鬥不破蒼穹,主宰不了觀眾」的撲街三連。
當初還是頂級流量的鹿晗參演了貓膩的《擇天記》,選角失敗的結果,就是好好的一部BG,硬生生看出了百合。
作者本人擔當編劇的「九州系列」也是各種魔改、注水,白白浪費了演員和服道化。於是原著粉對作者江南的稱呼,從「大大」變成了「老賊」。
《誅仙》更牛逼,一部「廢柴逆襲史」三分之二的情節都是情情愛愛。蕭鼎寫了八冊書,都不敢直接說出「碧瑤死了」,劇方不僅敢說還買了熱搜。
《全職高手》的錢好像全花在遊戲特效上,《莽荒記》除了「夜光劇本」一點水花都無,《鬥羅大陸》、《雪中悍刀行》還在拍攝中……
算來算去,《慶餘年》播出之前,近幾年男頻網文IP改編的影視劇裡,最成功的便是《將夜》了。
尤其是「春風亭雨夜」那一場酣暢淋漓的打鬥,配上恰如其分的特效,一躍成為第一部的名場面。
可後半段情節逐漸冗長,節奏變緩,但好歹「雁鳴湖殺夏侯」讓乏味的劇情,在結局扳回一城。
而《將夜2》播出至今,卻無甚水花。
哪怕在某平臺的騷操作下,很多人氪金買了提前點播看了結局,也沒能讓這部劇翻出浪來。
《將夜2》爛嗎?
並不。
打戲依舊精彩——
桑桑耗盡體內昊天神輝,寒疾發作,寧缺攜桑桑前往爛柯寺,隆慶帶領墮落騎士半路攔截。
宿敵相遇,話不多說,開打。
鐵弓拉滿,符箭穿心,整個動作流暢至極。
符箭攜帶的天地元氣像是要刺穿時空,卻在隆慶的胸口停下。
那裡,有一朵黑色梅花。
元十三箭威力攝人,可卻肉包子打狗一般,消失在隆慶身前的寂滅深淵。
箭不行,那便用符。
雨符一出,向天借力,覆手為雨,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策馬而來的墮落騎士。
「既然是戰鬥,當然要從一開始便動用最強大的手段。」
還是那個拼命的梳碧湖砍柴人。
可終歸雨消符散,反擊開始,隆慶祭出純黑道劍,寂滅的恐怖氣息瀰漫開來。
寧缺終於握緊樸刀的刀柄,橫刀相對。
第一刀,砍隆慶,刀劍錚鳴,逼退隆慶。
第二刀,砍騎士,拳拳到肉,刀刀見血。
「我老師說,我的故事只能由我自己來寫。既然是我的故事,你自然不可能是故事裡的贏家!」
還是那個不羈的十三先生。
迎風揮擊千層浪,少年不敗於熱血。
這樣的故事最動人,這樣的鏡頭也是觀眾喜歡看的。
再說一處。
舉世伐唐,燕國太子設下陷阱,以私交誘公主李漁派出守護都城的精兵。唐王都捨不得動用的四千重甲玄騎,在燕國全數覆滅。
於是就有了朝小樹孤身一人獨闖燕王宮,誅殺燕王。
還是一人仿若有千萬人的囂張,還是那般仿佛去吃一碗麵的淡定,還是那個春風亭老朝。
——這恐怕是唐國千年以來,最慘烈的失敗了吧?
——你錯了,唐人沒有敗……你也別忘了,還有一個唐人,站在你面前。
手起劍落,毫不猶豫。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這一幕結束得太快。
不過雖然沒有達到「春風亭雨夜」的精彩,卻依舊給人一種快意恩仇的爽感。
特效也很逼真——
立體具象的符陣
無敵的昊天神輝
逼真的神國金龍
炫目的一劍屠龍
磅礴的大河劍意
情節更是討喜——
桑桑冥王之女的身份被揭露,懸空寺七念登場,用佛困住寧桑二人。
書院二先生君陌來了,霸氣又不講理。
「君子可欺之以方?」執鐵劍連破二十七層佛家氣息,斬破真言手印。
「君子以方欺之!」 鐵劍破雨而斬,將七念的身外法身斬滅。
還有一處。
冥王之女現身,西陵掌教熊初墨帶人截殺。
神輝現,地龍起,金龍出。
夫子現身,一招釋神輝,三劍斬金龍。
雖然與原著中「一劍裁天,二劍斬神,三劍屠龍」稍有差異,但配合特效食用,也還看得過去。
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
寧缺朝堂之上,一刀砍死三皇子李琿圓,對公主李漁表示「現在你只有一個弟弟了」,很囂張,很不講理。
李慢慢斷了二百零六根骨頭,也要出手制止劍聖柳白追擊寧桑兩人,底氣竟全來自「我想試試」。
君陌帶領書院六人便將伐唐大軍攔在青峽,即使斷臂也不讓柳白前進一步,因為他是書院二先生,「哪怕有千萬人在前,我要戰,那便戰。」
餘簾魔宗宗主身份隱藏多年,為教訓熊初墨強行破鏡,暴露二十三年蟬的身份,因為即使夫子登天,跳梁小丑依舊不配上門叫囂。
霸道,自信,還不講理,這些人、這些情節將原著中的書院具象化。
還有朝小樹。
為獲取酒徒、屠夫近身信任,他毅然決然廢掉知命境修為,以身藏劍。
劍是柳白的劍,要殺的是上個永夜活下來的大修行者,而他,不過是個廢人。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器,是劍,也是勇氣。
明知必死無疑,仍然義無反顧。
還有馬士襄。
他是寧缺的老馬,更是渭城的馬將軍。
舉世伐唐,渭城撤退,可老馬卻留了下來。
無論是伏在盔甲上嘆氣,還輸抱著劍和槍倚著柱子,又或是一個人巡城、整理軍旗……幾個鏡頭卻讓人熱淚盈眶。
只有戰死的士兵,沒有逃跑的將軍。
於是渭城老馬站著死去。
不能否認,這些都是《將夜2》中,值得誇獎的部分。
可也僅止於此。
人物大換血這一點就不說了,只說劇情。
說它遵循原著吧,大幅刪減的爛柯寺大戰和瓦山三局棋又算什麼呢?
清河郡也被省略了,沒有了寧缺不出都城,一箭射死清河郡知名修行者的高燃情節。
許世回唐被伏殺,拼死斷了熊出沒一臂也沒了,臉都沒露只有一句話帶過。
朝小樹借劍雖然可敬,可就憑一把柳白的劍,居然能殺死酒徒屠夫兩個人??
要知道原著都只是昊天先出手,朝小樹藉機重創酒徒,然後寧缺用元十三箭補刀,才勉強殺死這個熬過上一個永夜大修行者。
說它為大眾營造爽感吧,前十集看下來,除了寧缺與隆慶一戰,戲份全在葉紅魚身上,光是和掌教互懟就有好幾場戲,閒的嗎?
還硬給曲妮加了幾集的戲,進而拖慢節奏的「神操作」實在是讓人迷惑。
尤其是青峽一戰裡,簡化了的葉紅魚的「樊籠劍陣」、大師兄與觀主七日七夜的追逐……很有意境的場面一旦簡化,特效用得再好也顯空洞。
說它走「甜寵向」吧,這一版中的寧桑沒有cp感真的有目共睹。
況且老實說,真的會有人來一部大男主劇裡找浪漫愛情嗎?
再者桑桑動不動就昏迷,寧缺偶爾和他人調情的情節也一言難盡。
甚至大結局,本該在昊天出現之後就下線的桑桑還在,追妻秒變三角戀,叫人膈應。
該花時間的情節草草帶過,不該花時間的情節注水加戲,能好看嗎?
《將夜》第一部為何還算成功?
從門房之子為父報仇的「舊武俠」式主線,到浪跡天涯紅袖添香的「舊傳奇」式套路,再到拳拳到肉、以武代法的江湖打鬥,都滿足了觀眾早已被言情劇腐蝕的審美口味。
它夠燃。
而《將夜2》大多時候卻很膩。
第一部牢牢圍繞著「復仇夏侯」的脈絡來行進,進都城、考書院、上二層樓等,都是為主線而服務的。
它有邏輯。
而《將夜2》則缺乏一條主線脈絡,因為過於展現男女主的「甜寵」,反而拋棄了原著「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也很有意思」的江湖意。
男女主被動出逃,砍掉了重要的「棋盤世界修千年佛」、葉青傳教成聖、君陌懸空寺起義……所有故事看起來都像是無目標的「打怪升級」,那這與那些爛俗的玄幻劇有何區別呢?
用心了,卻並非百分百投入,我想這才是《將夜2》讓人失望的原因吧?
我只願,《慶餘年》不會成為第二個《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