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好看!台州文藝名家名團展演近期接連上演

2021-02-19 專副侃

日前,《越苑清風展芳華》章子清演唱專場在黃巖文體中心舉行。演唱會包含了折子戲、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等,為觀眾帶來了一股古典與現代相融的「清新風」。

章子清是台州市青聯委員,戲曲演員、原創歌手,黃巖區第七屆拔尖才人。她3歲跟著收音機學習越劇,7歲可以一個人完整唱完一齣戲,12歲憑藉一副好嗓子考入浙江省藝術職業學院,2005年畢業後進入樂清越劇團任花旦角色。她曾先後出演《碧玉簪》《玉蜻蜓》《白蛇傳》等曲目中的經典角色,扮相秀麗、身段婀娜,唱腔婉轉動聽。2011年,她不滿足於取得的成績,返校深造,先後拜師上海的潘乃憲、魏金棟等老師學習聲樂,並被王淑英導師收為關門弟子。之後,她將傳統越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在弘揚傳統藝術的基礎上改進創新。

談起此次演唱會,章子清笑著說:「無論是作為歌手還是戲曲演員,開一個專場都是我們的追求。這一次演唱會,是我遲到了十年的『畢業匯報』,我希望通過這場晚會把自己的從藝歷程展現給大家。」

當晚,演唱會現場人山人海。椒江市民小沈特地趕過來觀看,「作為年輕人,我喜歡流行音樂也熱愛越劇,在朋友圈刷到有這麼一個古今結合的專場演唱會,就很激動,守著時間點搶到了票。太好聽了,演繹非常完美」。

從花旦演員到《星光大道》周冠軍再到創作歌手,多年來,章子清始終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

瓜子臉、大眼睛、高鼻梁……出生於黃巖的章子清,臉龐清秀,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流露著江南水鄉女子的柔美與靈秀。

「我的外婆和媽媽是戲迷,喜歡用錄音機放戲曲磁帶。我3歲時,聽到錄音機裡的聲音,就能咿咿呀呀跟著哼。後來我就跟著錄音機學越劇,7歲時就能一個人完整地唱一齣戲。」章子清說。

父母發現女兒的天賦,專門給她請了老師。9歲時,章子清參加浙江衛視的戲迷擂臺賽,一舉獲得金獎。2001年,12歲的章子清憑藉一副好嗓子,考入浙江省藝術職業學院。「浙藝的學習氛圍很好,每天早起練功,師生、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很好,就跟一家人一樣。練功雖苦,但培養了我吃苦耐勞的品質,我的舞臺表現也源於在浙藝打下的基礎。」她說。

2005年,章子清從浙江省藝術職業學院畢業,進入樂清越劇團任花旦角色。

期間,她以扮相秀麗、身段婀娜、唱腔婉轉動聽聞名。2006年,章子清參加溫州市戲劇節,在《楊貴妃後傳》中擔任幕後伴唱獲伴唱單項獎;2007年,她拍了越劇電影《雙玉蟬》和《江流記》;2008年,她獲得溫州市青年演員大獎賽銀獎,並獲得由觀眾投票評選的「最受觀眾喜愛獎」;2010年,她參加浙江省越劇節,憑藉《新三笑》獲優秀表演獎。

2010年,章子清從樂清越劇團離職,去上海學習化妝造型。

在上海,章子清遇到了國內著名聲樂家潘乃憲。彼時,潘教授已八十高齡,但愛才惜才的他還是收下了這名小弟子。

章子清坦言,跟著潘教授學聲樂的初衷,只是想把歌唱好聽點,「以前在劇團裡,雖然喜歡唱歌,但每次一張口唱,同事們就嘲笑我唱得難聽」。學習的過程是艱辛的,「剛開始學流行音樂很不習慣,越劇唱了那麼多年,有些發聲部位、咬字方式一時間難以切換,總是被大家說。幸好潘教授一直鼓勵我」。

2012年,喜歡看《星光大道》的媽媽鼓勵章子清去報名,「學了這麼多年音樂,你要不要去試試?爸爸媽媽也想在電視上看到你。」

於是,帶著父母的期望,章子清參加了比賽。

那次比賽,章子清共唱了四首歌曲,分別是《妻子》《在那東山頂上》《採茶舞曲》和越劇《天女撒花》,不同風格的曲目,展示了她全面的藝術素養,她獲得了周冠軍。

這次經歷,讓她與央視結緣。之後,央視邀請她擔任《星光大道》助演嘉賓、評委。在央視《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天天把歌唱》《黃金一百秒》《回聲嘹亮》《幸福帳單》《向幸福出發》《綜藝盛典》《歌從黃河來》等多檔節目以及浙江、內蒙古等各大衛視春晚,都有章子清的身影。

通過《星光大道》一舉成名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章子清很忙,「我其實不擅長交際,也沒有做好走進大眾視線的準備。」最終,她選擇回到黃巖,回歸原來的生活。

之後,她一邊上班,一邊寫歌,一邊享受生活。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她會立馬記下來,腦子裡突然蹦出一段旋律,她就把它錄進手機裡。期間,她還將傳統戲曲和流行音樂結合,創作原創歌曲《胭脂扣》和《不曾遠走》。

日子平淡又快樂。只是,偶爾想起鍾愛的戲曲,章子清心裡有些遺憾:「每一個戲曲演員都希望有一次自己的專場,就像每一位歌手都想出一張專輯,我一直以越劇演員為傲,所以一直想要圓這個夢。」

今年,得知入選台州市名家名團展演工程,章子清十分激動,「我終於可以圓夢了」!

演唱會準備了一個月。「沒有請專業團隊,我和朋友一起策劃、編排節目。」章子清說,期間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像我所有的妝發造型都是自己完成的,時間非常緊湊。一個節目結束後,雖然會有嘉賓上臺給我爭取時間,但還是很趕。另外,因為這場演出是古今結合的,所以一直在現代流行音樂和越劇之間穿梭,也是一種考驗」。

演唱會當晚,章子清的父母、老師、朋友都來到了現場。「他們很少有機會坐在臺下,聽我唱一出完整的戲。這次演唱會,不僅給自己交了一張遲到十年的答卷,也是給父母和老師交了一張答卷。」她說。

作為2020年度台州市文藝名家(名團)展演工程系列活動之一,10月24日晚,「聽說,秋天……」黃品銘歌唱體能研究與教學展演音樂會在市文化館三樓藝工場獻唱。

70後男低音歌唱家黃品銘,籍貫玉環,烏克蘭國家音樂學院歌劇表演與室內樂演唱雙向碩士,有多年國內外重大演出經驗,現為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教師,是「歌唱體能」聲樂領域的專家。

本場音樂會致敬名家名曲,黃品銘攜手學生後輩,共呈現了18首經典曲目。

作為表演嘉賓,民族女高音劉麗亞、花腔女高音曹飛燕、男中音謝沛原獻唱了民歌《看秧歌》、詠嘆調《卡洛請聽我說》(選自歌劇《唐卡洛》)等10多首曲目,涉及民族、美聲、戲曲等多種唱法。音樂會全程採取鋼琴伴奏形式,由台州籍青年鋼琴家於良平負責協奏,給聽眾帶來了美妙的聽覺體驗。

黃品銘則帶來了高水準的男低音獨唱表演。除了觀眾耳熟能詳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等中國經典藝術歌曲,還有異國歌劇的經典男低音唱段,《她從未愛過我》(選自歌劇《麥克白》)中愛而不得的君主,藝術歌曲《別唱了美人》中,抒情的旋律滲透了對故鄉的深情,轉場喜劇《造謠誹謗》(選自歌劇《塞維亞理髮師》)中幽默詼諧的曲風,又是另一番舞臺效果。黃品銘用醇厚深情的歌聲,張弛有度的颱風塑造了不同的音樂形象。最後,在《我愛你中華》大合唱中,音樂會落下帷幕。

黃品銘介紹,雖然在異鄉工作,他仍熱心參與台州舉辦的文藝演出,也很高興這次能在家鄉舉辦一場個人音樂會,「希望今天的演出,能起到中外藝術歌曲普及、鑑賞的作用」。

70後黃品銘成長於玉環一個戲曲家庭。他自小受到藝術薰陶,掌握二胡等多門樂器。

兒時的黃品銘就展示出了音樂天賦,「『1、2、3』還數不全,我可以『哆來咪』跟著譜子唱歌了。」音樂老師也評價他「有一對『好耳朵』,唱歌音準不錯」。

到了高中,黃品銘心生成為專業歌唱家的想法,但他的藝術生涯並非一路順遂。

黃品銘在求學時拜訪多位音樂人士,卻收到放棄音樂的建議。「我的嗓音條件適合唱男低音,唱不出華麗的高音,這樣的歌手在當時是不吃香的」。

面對質疑,黃品銘選擇不斷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上世紀90年代,他高考考上了浙江師範大學,開始學習美聲,畢業後回到玉環,成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

音樂科班出身的黃品銘開始收穫更多展示平臺。他曾多次代表台州在浙江省各大歌唱比賽中取得不俗成績。作為教師,他肩負傳道授業的職責,培養的多位學生考入音樂高等學府,並在國內藝術屆嶄露頭角。這讓黃品銘倍感欣慰,也逐漸萌生進一步探索音樂世界的想法。

2005年,32歲的黃品銘迎來了人生新起點。在同行朋友的引薦下,他辭職赴烏克蘭留學,在烏克蘭國家音樂學院等學府深造,取得了歌劇表演與室內樂演唱雙向碩士。

留學期間,黃品銘曾在柴可夫斯基《奧涅金》、普契尼《蝴蝶夫人》等一批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多次登上烏克蘭國家音樂廳的舞臺,掌握用義大利語、德語、法語、拉丁語,俄語,烏克蘭語等多門外語演唱歌劇詠嘆調和藝術歌曲。

黃品銘回憶,一個大型歌劇進入籌備階段,所有角色候選人都將參與排練。排練期間如果表現不佳,隨時面臨淘汰。

為此,他倍感壓力,「剛進劇組時,我發現自己身形不佔優勢,語言也不是強項,只有靠後天的努力。」每天排練結束後,他還要把當天排練的曲目再複習一遍。

漸漸地,黃品銘受到同行認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逐漸收穫了信心,也堅定了繼續藝術道路的信念。」黃品銘感慨。

2008年,學業有成的黃品銘回國發展,加入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許多青年歌手都會遇到『瓶頸』,我希望在專業領域給予幫助和指導。」這是黃品銘選擇回歸教壇的初衷。

因積累了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通曉民族、美聲、通俗及戲曲等各種唱法,黃品銘多次為獨唱歌手以及合唱團體提供聲樂、藝術指導。

他的學生也在國際國內比賽獲得不俗成績。此次音樂會受邀嘉賓,美聲男中音謝沛原獲2019年義大利EUTERPE國際聲樂比賽青年專業組第一,民族女高音劉麗亞、花腔女高音曹飛燕也在各類省級以上聲樂大賽中斬獲多個獎項。

「一個歌手的嗓音、唱法,是決定其在舞臺上樹立突出藝術形象的關鍵。」這是黃品銘的經驗之談,也成為其日後研究方向。

近年,黃品銘致力於藝術嗓音研究領域,通過教學實踐探索出「嗓音動力體系」訓練、歌唱核心肌理的遞進培養等系列方法,從而形成一套成熟的「歌唱體能」教學體系。黃品銘介紹,這是一個幫助歌唱演員和嗓音工作者科學認知嗓音的運動過程,挖掘訓練強化藝術用嗓的高效手段,達到提升歌唱肌能和嗓音強度的目的。「我希望讓更多歌者在藝術生涯中實現突破,保持不斷追求進步的信心。」他說。

10月30日上午,「海韻玉環」黃建軍個人攝影展在台州市文化館開展。

黃建軍,1964年2月出生,玉環人。他自幼喜歡美術,1986年開始攝影創作,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台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玉環市攝影家協會名譽會長、玉環市名家工作室領銜人。黃建軍從事攝影30多年,曾在省級以上刊物、影賽發表作品500多幅,《回娘家》《趕海》《注視》《山巒疊翠》等多幅作品榮獲國際、國家級、省級大獎,2019年出版《海韻玉環——黃建軍·攝影》。

此次黃建軍攝影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家協會會員和攝影愛好者們前來觀展。在黃建軍的鏡頭裡,玉環美得不可方物。許多攝影愛好者因為他的照片而愛上了玉環。

「我是去年在玉環出差的時候,碰巧看過黃老師的展覽,覺得很震撼,今天特地過來的。」來自紹興的攝影愛好者林嘯松告訴記者,因為工作原因,他經常往返於紹興和玉環。在他的眼裡,玉環不僅人文風情濃鬱,也是風景如畫的世外桃源。「現在我每次來玉環,都會帶著相機去周邊走走,捕捉玉環獨有的海韻風情。「

家住椒江的陳微指著《棲上海礁》笑著說,自己老家是玉環的,就在雞山碼頭邊上,看到這群白鷺,便想起小時候了。

據介紹,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13日,共展出黃建軍作品70餘幅,主要呈現玉環獨具魅力的海島風光和民俗風情。

在展廳裡,一組《山水沙畫》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組作品,看似沙畫作品,實則為合成照片。

《山水沙畫》系列由《輕舟過萬山》《煙波江上盼歸舟》《山間亭子最清幽》三幅作品組成。黃建軍介紹,每幅作品均由3-5張照片合成,「這三幅作品都是我在沙灘拍的,所有山水景色其實都是沙灘上潮水剛剛退去時的樣子。通過後期稍加處理,便像重巒疊嶂的山川,層次感豐富,效果逼真。」黃建軍說,「這種沙畫照片,既有水墨畫的自然之美,也結合了現代的拍攝手法,是一種創新。」

《守望》拍攝於玉環坎門東沙沙灘。傍晚時分,落日與海面交相印襯,白鷺棲息在海平面的礁石上。黃建軍笑著說,「為了拍這張照片,我可等了好久。傍晚天空的暖色調和海面的冷色調要正好,雲層要剛好把落日蓋住,才能有照片中的太陽紅、水面藍的效果。」白鷺與海面的動靜結合,天空和礁石的虛實對比,《守望》裡的白鷺像是賦予了生命力,守望著這片海洋。

「其實,單單旅遊風光來說,玉環在台州不算突出。」黃建軍說,「在拍攝過程中,我會帶著自己的想法和個人情感。美是靠發現和創造的,拍攝出來的照片就是美的定格。」

黃建軍說,這是自己第二次舉辦攝影展,他更希望每年都能舉辦一次,交出更好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我的攝影藝術創作,還有我對故鄉的深厚情懷。作為攝影人,我希望用好手中的鏡頭,拍攝家鄉的美麗風光、獨特風情。」

文化編輯丨張莉貝

投稿郵箱丨tzrbxwsd@126.com

微信小編丨單露娟

相關焦點

  • 【台州越訊】2014杭臺溫越劇名家名票納涼演唱會
    2014年07月31日 19:00在黃巖江濱公園舉行2014杭臺溫越劇名家名票納涼演唱會節目單(◆演出節目可能略有變動,以現場實際演出為準!)01、京劇《光輝照兒永向前》樊小莉等5人02、越劇《風雪漁樵》選段 杭州越劇藝術中心毛藝樺  越劇《狸貓換大子·拷寇》杭州越劇藝術中心熊蓮芬、李麗03、越劇《祥林嫂·寒冬臘月又一年》溫嶺市新丹藝越劇團團長王丹丹04、越劇《一縷麻·新娘子》央視《過把癮》金獎獲得者、路橋於含悠  越劇《情探》選段 2014台州市民間劇團展演金獎獲得者仙居顧楚楚
  • 于魁智李勝素等領銜「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京劇院聯合全國共19家戲曲院團、院校,將於9月30日至10月31日舉辦為期32天的「致祖國——名家經典劇目展演」活動。此次展演採用「線上+線下」演出模式,依託現代科技和多媒體傳媒手段,推動戲曲藝術演出傳播方式升級。
  • 瑞安上演 「鄉村才藝大展演」戲劇專場
    瑞安上演 「鄉村才藝大展演」戲劇專場 2020/12/18 07:04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2375
  • 這場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為何選擇台州作為主會場
    孫金標 攝笛聲宛轉悠揚,琵琶聲大珠小珠落玉盤……12月5日上午,台州學院內熱鬧異常,第十六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在此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2天時間內,來自長三角及東南亞地區的130支民樂團,將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演,為廣大民樂愛好者奉獻一場節日盛會。自2004年創辦以來,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五屆。15年內,滬、蘇、浙、皖各大城市輪流「坐莊」,對長三角民族音樂普及推廣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今年,該活動首次走進台州。
  • 致祖國丨京劇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黑龍江省京劇院《王寶釧》驚豔全場
    致祖國丨京劇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黑龍江省京劇院《王寶釧》驚豔全場 2020-10-12 0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開啟 8臺演出點亮60年...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11月12日在人民會堂開啟。在近兩個月時間裡,歌劇、舞劇、曲藝專場、呂劇專場、交響音樂會、民樂音樂會、流行歌會等多種形式的精品作品輪番上演,歌舞劇院各個團隊優秀演員,將登臺展示各自的文藝專業。
  • 好看又好聽!藝博會備下藝術盛宴等你來
    屆時,國內藝術領域眾多大咖雲集島城,知名院校、行業領軍企業齊聚一堂,為參展觀眾帶來一場好看又好聽的藝術盛宴。本次藝博會的展覽展示板塊共匯聚113家參展單位,包括國內藝術教育領域一流院校和知名文化科技、文化創意品牌。
  • 青島歌舞劇院建院60周年 八臺大戲點亮60年文藝脈絡
    青島新聞網11月13日訊(記者 張力偉) 12日晚,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在人民會堂開啟,在近兩個月時間裡,歌劇、舞劇、曲藝專場、呂劇專場、交響音樂會、民樂音樂會、流行歌會等多種形式的精品作品輪番上演,歌舞劇院各個團隊優秀演員,將登臺展示各自的文藝專業。
  • 「三區三州」文藝展演登錄「學習強國」慶雙節
    9月30日,《美麗中國 吉祥高原》「三區三州」文藝展演登錄由省文旅廳聯袂「學習強國」甘肅平臺舉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精品劇目雲展播活動,在「雲」端為廣大觀眾獻上「雙節」祝福。  《美麗中國 吉祥高原》「三區三州」文藝展演作為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迎賓文藝演出,於2019年7月29日晚,在甘南大劇院成功上演,得到參會領導及各界嘉賓一致好評。
  • 「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活動拉開大幕 于魁智...
    12月13號晚,伴著瑞雪,戲迷期盼已久的「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活動終於在武漢再次拉開大幕。而疫後首場演出就迎來重磅名角——著名老生于魁智與梅派青衣李勝素。這兩位京劇界的「黃金搭檔」也十分應景地在京韻大舞臺帶來了一出大團圓的戲《大登殿》。
  • 「兩岸戲曲展演周」開幕
    9月7日晚,由省豫劇二團打造的大型古裝豫劇《臺北知府》,作為豫臺「兩岸戲曲展演周」的開場大戲,在河南人民會堂上演。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和省會千餘名觀眾共同觀看了演出。  《臺北知府》是根據首任臺北知府陳星聚(漯河籍)為原型創作的大型古裝豫劇。
  • 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 戲劇曲藝音樂舞蹈展演周
    6月29日,由江蘇省文聯主辦的「代有才人」——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戲劇曲藝音樂舞蹈展演周在省文聯藝術劇場拉開序幕。徐州琴書《小推車之歌》 演唱:戈娟 助演:侯九蓮 薛飛 導師:張巧玲 學徒:戈娟揚州彈詞 《誤入師長府》 表演:劉芓君 導師:黃霞芬 學徒:劉芓君蘇州評彈 《楊乃武·密室相會》 表演:陸佳麒 導師:盛小雲 學徒:陸佳麒此次展演周包含兩場曲藝專場、一場音舞專場和三場戲劇專場,由入選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的青年藝術家擔當主角,展示其一年來在各位名師培養下取得的成績和進步
  • 國家京劇院掛帥,19家戲曲院團(校)名家經典「致祖國」
    9月30日至10月31日,國家京劇院聯合全國共19家戲曲院團、院校,組派強大演出陣容、甄選劇目推出的「致祖國——名家經典劇目展演」活動,將以優秀作品獻上京劇人對祖國最誠摯的祝福。此次展演採用「線上+線下」演出模式,依託現代科技和多媒體傳媒手段,推動戲曲藝術傳播方式升級。
  • 第四屆深圳戲曲名劇名家展演 ▎京劇《魔俠吉訶德》
    在《魔俠吉訶德》劇中領銜主演:公爵夫人 貴州京劇院是國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國省級重點京劇院團」成立於1958年,建院後不斷吸收各流派的優秀京劇演員和編劇、導演、唱腔設計、舞臺美術等各方面的人才。多年來,劇院創作演出了大量優秀劇目,如:《花木蘭》、《侗家春》、《苗嶺風雷》、《明月清風》、《範仲淹》、《龍崗悟道》、《巾幗紅玉》、《布依女人》、《魚玄機》等劇目,深受廣大觀眾朋友的喜愛和支持;其中《苗嶺風雷》在全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當時全國很多京劇院團的學演劇目,由峨嵋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戲曲影片在全國上映。
  • 兩岸名家在臺聯手上演「馨香兩岸」文藝演出
    李亦潔是參與「馨香兩岸」文藝演出的眾多演員之一,該演出由江蘇和臺灣兩地名家聯合呈現。19日晚,演出在新北市新莊藝文中心演藝廳上演,為臺灣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6月19日,在臺灣新北市,演奏者在演出《二泉映月》。
  • 越聚群芳 致敬經典——「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
    今天下午,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召開了「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新聞發布會。作為「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名家名段輪番上演 第三屆中國京劇之星展演傳承經典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2月23日晚間,由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京劇之星展演」正式開幕,包括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常秋月、譚正巖、詹磊、張建峰在內的多位著名京劇藝術家,為京城戲迷接連奉上多場精彩演出,此次展演將持續到12月27日。
  • 第12屆東方名家名劇月今春歸來,14臺大戲集中眾多名角
    「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將在今年3月20日如期歸來。受疫情影響而延辦的「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將在今年3月20日如期歸來。1月12日,東方名家名劇月正式宣布回歸,並公布了演出內容。從京劇《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到滬劇《江姐》、《壹號機密》再到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從新創黃梅戲《雷雨》到現代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乃至充滿上海本土風情的評彈《高博文說繁花》和滑稽戲《上海的聲音》……今年的名家名劇月恰逢建黨100周年,多部深入人心的紅色經典將在展演中亮相,而不少本應在去年上演的原創戲曲新作也將通過這一平臺初登上海舞臺。
  • 河南豫劇院三團豫劇現代戲《重渡溝》進京展演取得圓滿成功
    為了貫徹中央部署,圍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重要時間節點,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國務院扶貧辦共同主辦全國脫貧攻堅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活動。
  • 東方名家名劇月回歸 紅色經典傳承滬劇《江姐》全國首演
    昨天,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宣布回歸,將演出原創現代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的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副院長施夏明感慨。新劇目新成果新觀眾受疫情影響,本應於去年舉辦的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順延至今年,將於3月20日至5月2日在東方藝術中心獻演14臺19場戲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