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清宮劇時,劇中男女主角的精緻飾物總是很吸睛。其中象徵愛情信物的玉手鐲、玉墜吸引著許多年輕人的關注,同時也帶動了玉器市場的一陣小熱潮。
面對如此眼花繚亂的玉首飾品種,消費者在選購時,偶爾會面臨「玉佩」、「玉墜」傻傻分不清楚的尷尬。
金/元 白玉鏤雕鳳鳥佩
清 白玉鏤雕金剛杵紋佩
戰國 青黃玉S龍佩
玉佩、玉墜挑選攻略:
古代有錢人上到帽簷前飾,中至玉腰牌、玉佩,下至玉鞋扣,幾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佩玉已逐漸成為時尚,許多人都非常喜愛。
玉佩一定要是扁平狀的形象,它往往是掛在脖子或腰間的一種玉制配飾品。
我們隨身攜帶的玉佩,尤其是胸前佩戴的,一般要求分量儘可能的輕,體積儘可能的小,形狀儘可能的薄,才能貼身佩戴。
從戰國到漢代大量的組佩被人掛在身上。到了清代,貴族佩戴玉佩已經非常流行。古時常有男方將貼身佩戴的玉佩作為定情信物送給女方,以此表達陪伴之意,以解相思之情。
清 白玉魚化龍佩
清 玉蝴蝶佩
清 玉詩紋佩
大概直至宋代,才出現用於把玩的玉墜子。
什麼是玉墜呢?
就是一塊玉疙瘩,穿個孔,可攥在手中,俗稱「疙瘩件」。但「玉疙瘩」又是怎麼流行開來的?
白玉、青白玉瑞果墜 (三件)
白玉耄耋墜
宋代開始大興收藏之風,收藏熱很多時候體現在擁有者之間的互相炫耀。通常在有社交活動之時,會拿出自己的收藏品給人家看,瓷器青銅器都不易隨身攜帶,而玉墜就恰恰迎合了這種需要。
一方面是一種炫耀,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另一方面是一種交流,獲得知識上的提高。
玉墜一定是比較立體的形象,主要作為手裡的把玩件,而不是懸掛件。
一般情況下,玉墜都是用籽料來雕刻,它隨形。不管是雕動物,還是雕植物,看上去就是個「玉疙瘩」。用來炫耀、顯擺,這是玉器的一個世俗的表現。
清 白玉年年有餘墜
白玉瑞獸墜
清 青玉臥馬紋墜
聲明:本著傳播古玉文化為宗旨,內容選自雅昌藝術網論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平臺發布的內容作為分享、研討之用,內容僅供參考,轉發無需授權,玉器圈傳播需要您的力量。
▼
(玉器圈專屬中國古玉協會、中國古玉文化商會、古玉行家、古玉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