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構件,是必佩之玉

2021-01-10 樹梢的梅花

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構件,是必佩之玉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西周玉器。1.西周龍紋玉璜特徵非常明顯的西周玉璜,美國博物館有不少精彩的收藏,芝加哥藝術中心收藏的兩件龍紋玉璜,可以說是西周玉璜的代表作。其雙龍紋玉璜,長10.9釐米,約呈三分之一環形,白玉質,保存完好,雙面片雕,通體飾卷尾雙龍紋,兩端為側視人首紋,上下相疊的龍身飾重環紋。兩端人首之上各有一圓穿。此玉璜龍紋裝飾呈重環紋較為特殊,比較少見。

與此璜接近的龍紋形態的玉璜,見於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2012號)女貴族墓出土的五璜聯珠組屬玉佩中的第四璜,主人為虢國國君夫人,系姬姓沁女子從外族嫁於虢國,當與西周王室有密切關係,因為姬姓是周族大姓,能嫁給富裕的虢國國君的也非普通平民女子。另一件玉璜長12.1釐米,約呈三分之一片狀環形,青玉質,受褐色沁。通體飾身尾相疊的龍紋,龍尾相交,構圖嚴謹,圖像精美,系典型西周玉璜,類似龍紋式樣的玉璜,考古發掘中有較多發現。

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中最重要的構件,有單璜成串的,也有二三璜成串,五七璜成串是較高級別的組玉佩。諸侯國也有多璜成串的實例,如1993年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的一串組玉佩,共有204件玉器穿綴而成,其中玉璜就有左中右三排,中間一排有19件璜,左右兩排各有13件玉璜,是件超級組玉佩,可見玉璜是高等級組玉佩的必佩之玉。

2.西周鳥紋玉璜 西周玉璜形式較多,既有不同形態之分,又有紋樣圖像之別。哈佛大學藝術館收藏的一對玉璜,大小基本一致,長短、寬窄僅有細微差別,長分別為14.1、14.4釐米,寬分別為4.0、4.1釐米,青玉質,質地較為細膩,透明光潔,邊緣經沁澤呈鈣白,局部帶硃砂沁。兩件玉璜為同一玉種琢磨而成,當為成形後再切割開片飾紋。略呈三分之一環形,器體略寬,兩端上翹,端首作簡化人首紋,並穿有一圓孔便於垂掛。通體飾雙鳳鳥紋,雙鳳鳥作相向對首形,大頭小身狀,昂首頭上帶冠,圓眼,尖鉤喙,短尾相交,融為一體,構成一形態優美的雙鳳鳥圖像。以雙鉤線技法琢出,線紋流暢,琢磨精細,為西周晚期玉器精品。

據目前考古出土的資料分析,西周玉璜多用作成組玉佩,但成串的多璜佩很少見到兩件大小、形態、紋樣相同的玉璜,表明此類玉璜可能另有含義。中國古代有許多符節器,實際上是在交通、通信不發達的情況下的一種信用器物,其中也有玉器。此類相同玉璜除用作垂掛裝飾外,還可能帶有信物的含義,如憑這一對相同的兩璜,就可以相互確認需要確認的人和事,是信物的憑據。至於玉璜上裝飾龍或鳳紋有無使用性別上的差異,目前還無法獲得肯定,因為西周女性墓中也有龍紋玉器,男性墓中也有鳳紋玉器。西周時期的龍、鳳圖像反映的可能是部族圖騰信仰,不同於後世龍鳳含有男女性別的意義。

3.西周鳥形組玉佩 西周時期由於禮制需要,出現了大量的組玉佩,其中不乏動物形玉佩。美國賽克勒美術館收藏展出的一對鳥形玉佩,是西周時期常見對玉形式。鳥形玉佩成對出現,以白玉琢磨,經長年累月地下浸蝕,通體呈淺褐色,中間部分色澤較深,質地細膩,透明光亮。以同一塊玉材琢成對鳥形玉佩,大小、形態基本一致。鳥身呈扁平狀,以側視剪影方法表現出鳥的特徵,昂頭高冠,張口縮腿,飄逸的羽毛,下垂的短尾,表現出鳥的動態之美。口部琢有一小孔,供垂掛之用。對鳥初視相似,細察還有細微差別,主要表現在羽毛粗細的外觀上以及內含精神力量的大小上,可能是為了體現鳥的雌雄性別特徵有意為之。類似的鳥形玉佩,除大量見於周原西周墓外,也見於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西周墓地170號墓,長5.5釐米。

一般來說,中國古代藝術品很少有相同形態的重複品,一方面原因是手工藝製品,要做復件也難,不同於工業產品可以標準化生產出批量產品,另一個原因是藝術品的特性是強調個性,也不能生產出太多的相同形式的產品,否則不是藝術品而是一般產品了。西周時期出現的成對、成組形式的玉器,完全是為了組玉使用的需要。此對鳥形組玉佩,就形態特徵而言,是西周時期結構複雜的玉組佩構件,左右對稱垂掛。高抬的鳥首,分叉形的鳥尾,流暢的陰刻線,既體現出西周鳥形玉佩的風格特徵,同時也反映出西周嚴肅禮制背後生動活潑的禮儀文化,這也許是西周禮儀影響中國數千年的內在因素之一。

4.西周玉鳥佩 美國華盛頓賽克勒美術館除收藏西周對玉鳥外,還收藏一些形態各異的玉鳥佩,其中兩件玉鳥佩,引人注目。其一,扁平形,白玉質,質地細膩,沁澤較重,保存完整。鳥作棲息狀,昂首張口,羽毛上卷,肥尾下垂,悠閒自在。胸部穿小孔,是為佩玉。另一件為玉立鳥,白玉質,表面均受土沁,深淺不一,保存完好。作立鳥水中漫遊狀長頸昂首,頭上帶冠,雙翅羽毛上卷,短尾微微下垂,雙腳作前後划動狀,神態生動,琢磨精細,為西周難得一見的玉立鳥。胸部琢有一孔,可以佩掛。

周鳥形玉佩形體均不大,但琢磨精細,形態生動。此兩件玉鳥,表面似乎都呈靜態狀,實際上是靜中寓動,於無聲處顯神情,顯示出西周玉雕藝術的高超水平。這兩件玉鳥表面除典雅的土沁色澤外,還帶有硃砂沁。硃砂在古代是一種比較神秘的色澤,常賦予特別吉祥、神秘的意義。從這兩件玉鳥造型和保存情況來看應為西周貴族玉佩。同時都帶有硃砂沁,不僅說明保管嚴同時也表明這些玉器不是普通的玉佩,而是第有神秘色彩的玉佩。這一類鳥形玉佩,均不是自然界鳥類的直接模擬,而是經過提煉、概括的鳥形象,應是神鳥。西周人可能是通過佩服玉鳥飾,達到崇拜神鳥的目的。好的,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歡迎大家訂閱我們,我們會繼續為大家獻上更多好玩有趣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上古時期的古玉,璧、琮、圭、璋、璜、琥,你認識幾個?
    《說文解字》中共收錄了126個和玉相關的漢字,屬於收字最多的部類之一。從漢字中,我們可以從前朝的玉石中窺見國人對於文化,和審美的深刻思考。《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在古代用於祭祀方位神仙,同時還作為身份等級的區分。史記記載「王執鎮圭,尺二寸,公執恆圭,九寸。侯執信圭,七寸。伯執躬圭,五寸」。戰國時期,諸侯紛戰,圭不僅作為一種禮器,還有另外一項功能,記載諸侯的盟誓,以求相互合作,保全勢力。
  • 美輪美奐的古代玉佩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鏤雕龍鳳紋重環玉佩玉佩,又稱「玉珮」,泛指用玉製成隨身佩掛的裝飾品,古時多系在衣帶上。玉佩的歷史非常悠久。簡單來說就是將玉佩串成一串組合起來佩戴。其中包括掛在脖子上的璜組佩,掛在女性肩膀上的梯形牌組佩,還有項飾、腕飾、臂飾等,都是周朝禮儀場合中必須要佩戴的重要裝飾。
  • 香港首富家族的古玉收藏
    何鴻卿爵士熱衷於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其藏品涉及古玉、青銅、瓷器及明清家具等諸多領域。何氏對於文物事業也有突出貢獻,如上海博物館古代玉器館的裝修為何鴻卿出資贊助,大英博物館原東方文物館(現為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亦由其捐助建設。
  • 頂級戰國古玉欣賞之戰國晚期楚國玉璜(玉珩)
    戰國時期,鐵質治玉工具的廣泛運用,與百家爭鳴的思想大解放一起,將治玉推上了一個巔峰。戰國上承春秋、下啟兩漢,是古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戰國古玉的特點十分鮮明,一是玉質比較精,多為和田玉材質;二是氣場足,再小的一塊戰國古玉也能牢牢吸住人的視線;三是雕刻精,每一件玉器都精雕細琢。
  • 傳說中禮天地的禮器之首——東漢龍紋玉璜 長什麼樣?
    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都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此件雙首合體龍形龍紋玉璜,長:14cm 重:102.4g。玉面黃色,帶赭色沁。體扁薄,呈半圓形,直邊中部凹雕一獸面,雙眼為重環形,自眼廓上凸起。
  • 漢風古韻——漢代古玉
    新石器時代玉器·商周玉器·春秋戰國玉器以及漢代玉器是我國古代玉器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漢代玉器是對於前幾個階段的一個總結,是古代玉器體系發展的最高階段。漢代體系四個重要組成——禮器·玉佩·喪葬和實用玉器在漢代都有極大的發展。
  • 古玉收藏的看門道,你知道嗎?
    如「玉琮」,始見於良渚時期,商周戰漢也有類似之物,但形制之差別也很大。另外,有些形制之玉作是為某一文化、某一歷史時期所有的。如「玉帶板」,始見於南北朝,後歷朝都有製作,而此前則未見。唐、明時期的「玉帶板」則是縫綴在帶子上的,背有蟻鼻穿;而宋元時期卻是穿在帶子上的。  實戰:「古版」之器,形制為「璜」。兩端各飾一龍首,器身飾谷紋,正中有一單孔。稱之「雙龍紋璜」較為適宜。
  • 五彩斑斕的古玉 -今日重點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無定律可言。戰國玉璜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出土 秋葵黃戰國玉璜  湖北博物館藏 鼻涕青西周鳥紋玉飾  陝西寶雞出土 水蒼戰國玉璜  無錫鴻山越國墓出土 瓷白
  • 背後有故事,古代這些玉佩美到令人驚嘆
    ■收藏周刊記者 曾貴真 鳳形佩 ●新石器 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鎮羅家柏嶺遺址出土。 器呈牙白色,捲曲狀,作首尾相銜團鳳形,鏤空透雕。頭頂有勾形長冠,圓眼,尖喙,肩連雙翼,短翅,長尾。尾部又分為雙叉,其中一叉與鳳頭相連,爪臥於腹下。玉鳳翅膀用陽線琢出羽翎紋,鳳尾部上方琢一圓孔。
  • 細品千年神器之戰國雄風古玉
    戰國玉器的品種,除個別類型,以前常見的玉人頭和玉束帛形嵌飾等已消失,其它春秋時期已有的玉器基本得以繼承和發展。唯其形式已大為改觀,並出現一些前所未見的品種。如玉帶鉤,數量由少至多,形式千變萬化,史稱「滿堂賓客,視鉤各異於環帶間」,正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戰國玉器為以玉器巔峰時代而著稱的漢代玉器奠定了雄厚基礎。
  • 「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春秋戰國玉器簡說
    在中國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中,"玉文化"作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在中華文化中不斷貫穿著。早在春秋時期,士大夫群體間就流傳佩戴玉器的風氣。這些當時的貴族普遍認為:玉的溫潤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君子的性格——為人謙遜,待人溫和。
  • 玉——受命於天之珍寶
    在以後的時期,《周禮》明文規定君王需以玉召見大臣,大臣以玉事王,並根據爵位規定玉的用料、制式等,西周還建立了一整套用玉的制度,即「六瑞」制。玉——至尊之器而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正式進入封建王朝時代,玉作為王權象徵的至高無上地位才得以確立:傳說秦始皇得和氏璧,把它製成玉璽,「秦以前,百姓都用金玉作印,龍虎紐,唯其如此,而自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為材,群臣不敢用也。」從秦以後,得玉璽者即為天子,正如「璽」字本身所說,上「爾」下「玉」,意思是受爾寶玉而為天下之君王。
  • 天然的玉佩「玉跪人」的秘密
    玉跪人是天然的玉佩和玉把。它被雕刻成一個跪形的吊墜和把手。它起源於商朝。遇見一個高尚的人是諧音,也就是說,生活過得很順利。上級賞識,老友相助等,古籍記載玉石堅不可摧。古人把玉雕成跪玉的人,可以保護主人免受惡人的影響和陷害。故宮常拜玉為神玉。
  • 畢業論文推介 | 明中期的冠服用玉
    ,玉佩也較為重要。玉佩的使用等級要低於玉帶,品官冠服皆可配玉,但三品以上佩玉,四品及以下佩藥玉,也就琉璃質佩飾[21]。當然,等級越高,所佩戴的玉佩越精美。玉佩的樣式多相似,由玉珩、玉瑀、玉琚、玉衝牙、玉璜組成,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均為兩副,上有金鉤連接。玉佩等級的區別主要在珩下鐫刻的紋飾,如世子妃以上鐫描金雲鳳紋,郡主妃與郡主則為描金雲翟紋[22]。
  • 淺談玉跪人
    人物形象是古代玉器的一個重要題材那、我們今天就來講解講解玉跪人(遇貴人) 春秋時期,玉跪人往期回顧1.收藏的境界 | 藏心,藏人生2.豬年話豬—論玉豬的演變與發展3.漫談耳杯「羽觴」來歷4.細說玉具劍之劍首5.細說玉具劍之劍格6.細說玉具劍之劍璏7.細說玉具劍之劍珌8.漢代闢邪三寶之翁仲
  • 【稀飾之珍】中國歷代玉器展,玉的事情,這裡也算是講盡了
    他們相信萬能的天帝派遣神靈動物,將神秘的生命力引渡到世間,才繁衍了人類。更由「萬物有靈」的思維中,發展出中國特有的「龍鳳文化」。歲月悠悠,隨著社會進步,人文主義抬頭,遠古先民迷信美玉具有特殊「靈性」的思維逐漸蛻變。配戴雕琢龍、鳳、虎、鷹的玉飾,原本是為了彰顯自身氏族特有的神靈秉賦,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時也被儒家詮釋為美玉具備仁、義、智等「君子之德」。
  • 古玉界:從文化期至明清,一路走來的"古玉文明"
    配戴雕琢龍、鳳、虎、鷹的玉飾,原本是為了彰顯自身氏族特有的神靈秉賦,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時也被儒家詮釋為美玉具備仁、義、智等「君子之德」。六朝、隋唐時,一波波來自異域文化的洗禮,玉器藝術有了極大的改變。褪去以玉通靈的神秘色彩、擺脫以玉比德的儒學教條,宋、元時期文人階層形成,他們熱衷認識自然,協調人文,追求寫實、求真的藝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