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古代玉佩

2021-01-10 無相有道

本文由無相有道原創並首發百家號,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鏤雕龍鳳紋重環玉佩

玉佩,又稱「玉珮」,泛指用玉製成隨身佩掛的裝飾品,古時多系在衣帶上。

玉佩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遠古先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發現了「玉」和「石」的巨大差別,從此將玉器從石器當中剝離出來,並且賦予了玉器珍貴而神聖的價值。

通過考古研究可知,很多古代玉器都帶有實用工具的影子,例如玉觽、玉韘、玉勒子等等。

這些從石器時代的實用工具演變而來的玉器,彼此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其實用功能的淡化和裝飾功能的增強。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戰國玉觽

玉佩就屬於裝飾玉器的範疇。但是最初的玉佩不僅只有裝飾功能,同時還被古人運用於原始宗教活動當中。

在生產水平低下的遠古時代,古人認為玉乃天地之精華,山川之魂魄。懷玉者溝通天地,悟對神通。

由於古人將玉作為溝通天地人神的重要媒介,所以玉器頻繁地出現在原始宗教的佔卜和祭祀活動當中。這就是中國玉器的「神玉」時代。

北京故宮博物院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璧

到了商周時期,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和國家概念的形成,玉器作為珍貴的社會資源,逐漸集中到統治階級貴族手中。

例如1976年進行考古發掘的河南安陽商代殷墟婦好墓,就出土有玉器佩飾755件,其中裝飾玉器數量最多,大部分為佩帶玉飾,少部分為鑲嵌玉飾,另外還有少數觀賞玉器。

婦好墓出土玉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造型多樣、品種齊全、工藝精湛。

這一方面說明商代治玉工藝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則反映出殷商時期的玉器品種仍然以玉佩飾最為主流。

國家博物館藏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玉鳳佩

西周時期玉佩最主要的特點是經常以「組佩」的形式出現。

周朝玉器的佩戴方式非常複雜,很多玉器並不是單個佩戴,而是以組佩的形式出現。

簡單來說就是將玉佩串成一串組合起來佩戴。

其中包括掛在脖子上的璜組佩,掛在女性肩膀上的梯形牌組佩,還有項飾、腕飾、臂飾等,都是周朝禮儀場合中必須要佩戴的重要裝飾。

山西博物院藏西周六璜聯珠串佩

戰漢時期是中國玉器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歷史階段,戰漢玉器不僅是中國古代治玉工藝的傑出典範,同時還創造出無數令後世嘆為觀止的藝術瑰寶。

戰漢時期玉佩飾的發展同樣突飛猛進,其藝術成就之卓越舉世公認堪稱經典。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戰國紐絲紋龍首玉佩

戰漢時期正是中國玉器的「王玉」時代,治玉工匠均是終身制工作,甚至一家幾代人都從事著相同的琢玉事業,因此一名熟練的治玉工匠往往終其一生都在心無旁騖地從事這項工作。

在等級森嚴的諸侯貴族的統治下,玉器對於這些琢玉工匠而言,不僅是賴以謀生的手段,甚至有時比生命更為重要。

有些工藝繁縟的玉器作品,往往要耗費經年累月的時間去緩慢琢磨,當時的治玉理念非常簡單,只追求完美極致的玉器作品,完全沒有所謂的「成本」概念。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紐絲紋玉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紐絲紋玉環(局部)

從宋代開始,中國玉器進入更為廣闊的「民玉」時代,各種富含民俗特色的玉佩飾大量湧現。

由於宋代手工業和工商業空前繁榮,民間用玉也極為盛行。

宋代玉佩受商品屬性變化影響,具備濃鬱的民俗色彩,各種喜聞樂見的玉雕題材大量湧現,「執蓮童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宋代玉佩飾。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代玉雕執蓮童子

同時,和宋共存並行的遼、金時期,同樣創造出輝煌燦爛的玉文化。

遼、金所處的歷史時代,是一個多民族、多政權共存並行的歷史時期,從歷史學的角度講,宋、遼、西夏、大理、金都是中國宋代史的一部分。

遼金玉器帶有濃鬱的北方遊牧民族特色,其中不僅有雄渾壯美的「春水玉」、「秋山玉」,各種形式多樣的玉佩飾藝術造詣也同樣可圈可點。

內蒙古通遼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玉佩飾

明清時期是另一個玉文化發展繁榮鼎盛的時代。

明清時期盛行佩帶各種玉佩飾。有錢的人上到帽簷前飾,中至玉腰牌,玉掛件,下至玉鞋扣,幾乎全身上下都是玉。

一般平民百姓也常帶個玉手鐲、玉耳環,玉扳指等。明清玉料大多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別以產於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為名貴。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白玉山水紋方牌

明清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玉佩之集大成者,當屬大名鼎鼎的「子剛牌」玉佩。

傳說子剛牌是由晚明治玉聖手陸子剛所創,基礎造型為雙面雕工的長方形玉牌,規格約長60mm,寬40mm,厚1mm,通常施以圖案及詩文,極具文人意趣和文化內涵。

清代子剛牌同樣數量眾多,同時結合清代社會文化,子剛牌的藝術形式也發生了豐富變化,各種帶有民俗特色的典故、吉語等創作題材出現在牌形玉佩當中。

子剛牌不僅將中國文化的詩、書、畫、玉相結合,而且比例完美、意境深遠,是明清時期乃至今天最受歡迎的玉佩形式。

清代白玉仕女詩文子剛牌

綜上所述,玉佩的歷史幾乎貫穿了玉文化的發展歷程。

從文化時期的「神玉」佩戴,到商周戰漢的「王玉」權威,再到宋元明清的「民玉」繁榮,玉佩作為最具代表性的裝飾玉器,其歷史沿革真實反映出中國玉器的演變過程。

即使今天,玉佩依然是中國人極為推崇的高端飾品,我們對其歷史軌跡的追溯,一方面是對傳統玉文化的探索和繼承,同時對中國玉器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跽坐玉人
山西博物院藏西周玉牌聯珠串飾
戰國曾侯乙墓出土龍鳳紋四聯玉佩
哈弗大學博物館藏戰國龍鳳紋玉佩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玉舞人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漢代玉舞人佩
內蒙古通遼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玉佩飾
遼代金鑲白玉胡人戲獅紋玉牌
清代白玉山水詩文子剛牌(正面)
清代白玉山水詩文子剛牌(背面)

相關焦點

  • 選擇一款喜歡的玉佩,看看你在古代是不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
    選擇這款玉佩的,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花木蘭雖身為千金女兒身,卻在北方匈奴來犯,國家大舉徵兵的時候,代替年邁的老父親走上戰場,你在古代是一位像花木蘭一樣的女將軍,有男兒膽識,也有女兒柔情。選擇這款玉佩的,你與唐朝的晉陽公主相似度很高,天真、善良、乖巧懂事。
  • 沒想到,現代人經常佩戴的翡翠玉佩,古代竟然是貴族才能用的
    其實翡翠之所以會到今天受到如此大的認可,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古時候,它是作為只有皇親貴族才能夠佩戴的一種,或者是做了好事之後,皇帝給他們賜予的獎賞當中,就會專門送上一塊翡翠玉佩,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在古代翡翠玉佩就是身份的象徵,普通人是根本就不可能佩戴的,而且他們也是完全買不起的,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這種觀念流傳了下來。
  • 背後有故事,古代這些玉佩美到令人驚嘆
    玉兔呈伏臥狀,側視,圓眼,長耳後伏,嘴緊閉。翹尾,臀部肥碩,前後腿屈臥,刻出爪紋。用明刻線勾出身體各部位輪廓,嘴穿一透孔,兩面紋飾相同。 片雕,線條簡潔明快,形象生動,質樸可愛。這種形狀的玉兔,在周代較為多見。玉兔紋最早見於商代。西周時期琢玉風格與商代有所不同,其造型生動,突出主要特徵,線條遒勁有力,流暢自如,紋飾有繁、簡之分。
  • 這些玉佩為何在古代被叫做禁步?從你戴的禁步上就能知道你的性子
    禁步 禁步作為古代的一種飾品,大體是將不同形狀的玉佩,用彩線穿編到一起,連成一串,繫於腰間,最初的目的是壓住裙擺。 禁步自古就是古代女子配戴於腰間之物,禁步和漢服也是最佳搭配搭檔。
  • 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構件,是必佩之玉
    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構件,是必佩之玉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西周玉器。1.西周龍紋玉璜特徵非常明顯的西周玉璜,美國博物館有不少精彩的收藏,芝加哥藝術中心收藏的兩件龍紋玉璜,可以說是西周玉璜的代表作。
  • 古代男子腰間佩戴的飾品,可不單單是玉佩,還有更實用的物品!
    中國古代社會大多實行男耕女織,男子出門狩獵或者種田養家,於是小型武器和點火用具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樣的女子,則大多數在家針織,隨身佩戴針線等也會方便她們進行針織工作。這些都是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腰間佩戴物漸漸變成一種裝飾物品,並且有著多種多樣的種類。如玉佩、香囊、佩印、荷包、腰掛、吉祥物等。
  • 玉佩
    傳播:中國玉文化 | 玉器收藏  | 書畫茶道 | 奇石根藝 | 自主原創        玉佩是由玉雕成的常戴在身上的裝飾物,在玉佩中
  • 玉佩與玉墜,還傻傻分不清嗎?
    金/元 白玉鏤雕鳳鳥佩戰國 青黃玉S龍佩玉佩、玉墜挑選攻略:古代有錢人上到帽簷前飾,中至玉腰牌、玉佩,下至玉鞋扣,幾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佩玉已逐漸成為時尚,許多人都非常喜愛。玉佩一定要是扁平狀的形象,它往往是掛在脖子或腰間的一種玉制配飾品。我們隨身攜帶的玉佩,尤其是胸前佩戴的,一般要求分量儘可能的輕,體積儘可能的小,形狀儘可能的薄,才能貼身佩戴。從戰國到漢代大量的組佩被人掛在身上。到了清代,貴族佩戴玉佩已經非常流行。古時常有男方將貼身佩戴的玉佩作為定情信物送給女方,以此表達陪伴之意,以解相思之情。
  • 撿來的玉佩.
    原來,剛才鉻到自己腳的,竟然是一塊玉佩。這塊玉佩是墨綠色的,跟平常見到的那些玉觀音,玉佛什麼的不太一樣。它是長方形的,有半個人手掌那麼大,上面雕刻著一個蛟龍模樣的怪獸圖案,一看就是年代很久遠的東西。孫小虎雖說才上四年級,不懂什麼文物古董,但也知道這是個好東西。「喂,小虎,你發現什麼好東西了嗎?」遠處的小夥伴聽到孫小虎的叫聲,連忙追問他:「你在幹什麼呢?」
  • 美輪美奐:古代服飾的圖案,可以有多精美!
    關注漢服的你,是否有細心留言過古代的刺繡圖案?我常常被那些美輪美奐的刺繡給驚豔到,感嘆啊,古代繡娘的手堪比畫家的畫筆啊!
  • 玉佩事件與「紗袋」
    明代舉行重大朝會時,皇帝身穿冕服,大臣則穿朝服,均依制度於革帶兩側懸掛玉佩一對,玉佩由多枚形態不同的玉飾件和成串玉珠組成,如帝王后妃玉佩的玉飾件有
  • 中國玉佩
    玉佩是由玉雕成的常戴在身上的裝飾物,在玉佩中,往往運用了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國傳統圖案造型,古時「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寫作「佩」。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欽詩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寫作「佩」。
  • 天然的玉佩「玉跪人」的秘密
    玉跪人是天然的玉佩和玉把。它被雕刻成一個跪形的吊墜和把手。它起源於商朝。遇見一個高尚的人是諧音,也就是說,生活過得很順利。上級賞識,老友相助等,古籍記載玉石堅不可摧。古人把玉雕成跪玉的人,可以保護主人免受惡人的影響和陷害。故宮常拜玉為神玉。
  • 古玉鑑賞|戰國龍紋玉佩
    龍佩透光觀察圖戰國龍紋玉佩藏品規格:寬9.3cm,高5cm,厚0.5cm。說明:此龍佩和田白玉琢制而成,鏤雕,雙面工。從陰線觀察,符合古代正反轉慢速砣具加工陰線的特徵。此佩用玉上乘,工藝精湛,紋飾繁縟,從形制和紋飾來看,應為戰國時期的佩玉。
  • 中國玉佩之美,養眼!
    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戰國、秦漢時期的玉佩繁縟華麗,甚至數十個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絲線串聯結成一組雜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華貴威嚴。魏晉以後,男子佩戴雜佩的漸少,以後各朝都只是佩戴簡單的玉佩,而女子很長時間裡依然佩戴雜佩,通常系在衣帶上,走起路來環佩叮噹,悅耳動聽,因此「環佩」也漸漸成了女性的代稱之一。
  • 寓意美好的清代蝙蝠靈芝玉佩
    圖1 蝙蝠靈芝玉佩 古人喜歡在身上佩戴玉佩,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明清是另一個玉文化繁榮的時代,這時民間盛行佩帶各種玉佩飾。有錢的人上到帽簷前飾,中至玉腰牌、玉掛件,下至玉鞋扣,幾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會戴個玉手鐲、玉耳環、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我們現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飾都是明清兩代的產物。如圖所示這件清代蝙蝠靈芝玉佩,筒瓦形,長5、寬2.6、厚1.2釐米;正面(圖1)為一飛行的蝙蝠,背面(圖2)為一對靈芝。蝙蝠寓意「遍福」。
  • 能用龍紋玉佩「賨人」貴族有多顯赫?
    考古工作人員在四川渠縣城壩遺址,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代西南少數民族「賨人」貴族船棺墓葬,出土了包括龍紋玉佩、蜻蜓眼琉璃珠、金劍格柳葉形劍等高等級文物。巴人與蜀人均採用船棺葬習俗渠縣城壩在春秋戰國時代,曾是古賨人所建賨國的國都,屬於古代巴文化範疇。
  • 《旅行青蛙中國之旅》玉佩有什麼用
    《旅行青蛙中國之旅》玉佩有什麼用 在旅行青蛙中國之旅手遊中玉佩有什麼用呢?
  • 《洛克王國》呱呱到來 神秘玉佩一探究竟
    《洛克王國》呱呱到來 神秘玉佩一探究竟 洛克王國的小洛克們最近又聽說了一個消息,探險協會會長吉洛斯從船長拉瓦那邊得到了一塊奇怪的石頭,經過他的研究發現這塊石頭的質地是在洛克王國裡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的
  • 雷哥出品,細數古代的男女定情信物有哪些?
    那麼,古代的帥男靚女們除了用玉鐲來當做定情信物之外,還有什麼物件可以用來做定情信物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玉佩在古時候,玉佩不僅是人們身份的象徵,而且有時候也可以用它來當做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大家有沒有看過電視劇《雲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