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古代服飾的圖案,可以有多精美!

2020-12-23 古人穿衣那些事

關注漢服的你,是否有細心留言過古代的刺繡圖案?我常常被那些美輪美奐的刺繡給驚豔到,感嘆啊,古代繡娘的手堪比畫家的畫筆啊!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剛好最近也看了幾期央視的綜藝《衣尚hao中國》,雖說有點一言難盡,但是裡面關於圖案、紋樣的介紹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

喜歡漢服的小夥伴們,可能更多的是關注傳統服飾的款式、色彩等,但是關於紋樣和圖案的了解,卻非常少。今天我就通過這個節目,帶大家簡單窺探一下各朝各代的紋樣特點。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絲綢起源很早,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絲綢距今已經有5000~6000年的歷史了。而服飾的紋樣圖案也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距今也有2300~2500多年的歷史。

戰國時期,絲綢的圖案、紋樣大都是多幾何紋和鳥獸紋,比如常見的龍紋、鳳紋、虎紋、鴟鵂紋(貓頭鷹),以及富有浪漫色彩的穿枝花草、雲紋等。

先秦以前,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有很強的圖騰崇拜,無論是服飾上的圖紋,還是器物、建築上的,都非常古樸渾厚、莊嚴凝重,帶有一定的鬼神象徵意義,體現的是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天地的原始崇拜。

到了漢代,因為有了織機,絲綢的技術的發展有了質的提高,紋樣、圖案也變得比以前豐富了許多,而且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既有天界的「日月星辰」,又有人間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

比如下面這個新疆出土的東漢「韓仁繡文衣右子孫無極」錦摹繪圖,流動起伏的線條、生動形象的動物圖案,以及穿插其中的吉祥語的銘刻,都寄託了當時人們對長生不老、子孫眾多的質樸希望。

魏晉乃至唐代,織物的紋樣開始有了長足發展,無論是色彩,還是花樣都較之漢代豐富了許多,紋樣圖案開始從功能性到裝飾性、審美性發展,換句話說,就是人們開始追求好看了。

下面這個精美的五彩寶花紋,就是唐代琵琶袋上的刺繡圖案,花中套花,花中再套花,層次繁複,色彩華麗,給人深邃神秘、豐富高雅的美感。

宋、遼、西夏時期,絲綢圖案變得比以前更加精美,而且這個時候民間的絲綢需求也比較大,因而在圖案上也比以前要更有生活氣息。比如下面這個石榴圖,寓意多子多福,你能想像它是繪製在腰帶上的嗎?一般多用於新婚女性穿著。

明清時期,紋樣圖案更加繁複,因為工藝越來越高級,衣物上的圖案也就更加繁瑣,只要你能想到,沒有織不出來的。

有時甚至可以像連環畫一樣精妙,圖案中有人物、花鳥、亭臺樓閣,還有湖泊、船隻,非常富有生活氣息,也彰顯了濃濃的東方情調。

比如下面這幾個三角形的圖案,你能猜到它是哪裡的圖案嗎?它其實來自一把刺繡的傘面,是清朝時出口到歐洲的太陽傘。

小小的傘面濃縮了豐富的東方審美式的人文景觀,讓人不得不感慨古人的匠心和巧思!

從禮樂等級到實用功能、再到審美追求,織物的紋樣圖案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發展,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一切。

圖案之美是服飾的精華所在,也是我們東方美學的一個濃縮,你說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服飾(一)
    古代服飾商代服裝  中國古代的殷商時期開始有了文字,那時的文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甚至是圖畫。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見到衣、履、黃裳、帶、袂等反映服飾著裝的字樣。從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環、耳墜、項飾、笄、梳,以及絲綢、麻布和銅飾,分辨出精美的飾物和考究的衣物,但這些均為貴族所有。說明服裝與服飾體系正進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襪等服飾形制的不斷出現,表明人們對服裝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漸從單純的實用功能,向裝飾點綴方向發展,從而使古代服飾趨向完整和統一。
  • 中國古代文官,為什麼服飾胸前都有一隻鳥:代表不同官位
    今天介紹一下中國古代文官服飾胸前的圖案,古代文官從一品到九品,衣服上每一個官位的等級不一樣,那麼胸前的圖案就不一樣,胸前圖案以各種有名的珍貴鳥類作代表。很多遊客經常參觀一些博物館,名人故居,對這個問題一直模糊,搞不清楚,分享這個小知識,希望可以幫助你。一品文官,胸前服飾以「鶴」代表。
  • 中國古代服飾有多美?
    轉到古代服飾復原研究的契機,是1989年受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邀請,負責「古代戰爭館」武士蠟像的設計。當時軍博想找我們學校的周錫保先生,但那時先生已過世,最後便聯繫到我。軍博的設計任務開啟了我的古代軍戎服飾研究,後來從軍戎服飾延伸到古代生活服飾,還有古代的車輿馬具。 Q:您主要是通過繪畫的方式來復原中國古代服飾,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
  • 廣西壯族民族服飾圖案元素及特徵有哪些?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一個以壯族人數居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壯族外還有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回族、京族、水族等眾多的少數民族,然而壯族服飾就有多種不同風格的圖案樣式,他們因地域、生態、生產生活方式、圖騰崇拜、社會經濟以及審美觀念等的差異,產生不同的文化內涵。
  •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苗族服飾圖案之魚身飛鳥在苗人看來,鳥是男根的象徵,魚是女陰的象徵,所以魚鳥的複合體則代表了夫妻恩愛,多子多福。|苗族服飾圖案之龍紋在苗族蠟染藝人眼中,龍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氣、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徵總稱,它的形狀是憨態可掬的。
  • 古代服飾文化「知多少」
    本報記者 彭薇  紅裙寬袖、青衫白褂……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街頭巷尾,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了。這一古代服飾尤其受年輕人的喜愛。服飾之美,不僅滿足生活的需要,帶來視覺的享受,其發展還呈現了一段時期民俗和文化的特點。古代服飾是如何發展演變的?古人又是如何染布、製衣的?
  • 古代的這種服飾,是皇家的高級定製,普通人有錢也買不到
    不管是高端的珠寶首飾,還是相對常見的手串帽子,都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自行組合,十分自由。其實在古代,私人訂製早已出現古代的帝王將這種定製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定製的這種服飾,普通人就算是有足夠的錢也無法複製。皇帝們定製的這種無法複製的服飾,被稱為宮廷服飾。
  • 從《延禧攻略》窺探清朝服飾美學
    圖案色彩豔麗、布局完滿、造型精美、工藝非常繁雜,包含的元素種類繁多,從人物到山水,從魚蟲鳥獸到日月星辰,從文字到圖騰,都運用的非常巧妙,形意結合。色彩多採用原色,通過協調對比合理分配,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表現出來和諧自然的藝術形態。清代宮廷服裝圖案構建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內涵。清代宮廷服裝圖案的布局表現出了非常高的藝術水平,層次分明、造型獨特彰顯了清代服飾圖案的藝術手段。
  • 古代內衣色彩和圖案有什麼特點?體現文化的深厚積澱和傳統的審美
    古代內衣中對於花卉形象的描繪非常代表性得體現了上述手法的綜合運用,比如,人們在遵循「紅花綠葉」自然生長規律的前提下,進行了大膽的想像和誇張。以民間經常表現的題材蓮花為例,花瓣往往僅在外形上尚保留住蓮花的特點,整個花瓣的形態,可以進行形的分割,同一株蓮花可以擁有三種不同顏色的莖部,蓮花上面也可以直接續接出藤蔓,看起來匪夷所思卻是整個造型形式的需要。
  • 看唐代女子服飾思古代服飾鼎峰繁榮
    由隋入唐,我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服飾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一時期的婦女服飾是我國服裝中最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襦裙面料大多是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通常以多幅為佳。唐代襦裙的顏色豐富多彩,有深紅、杏黃、絳紫、月青、青綠等。其中流行時間最長的當屬石榴色,也就是紅色的裙子,稱為「石榴裙」。在很多詩句中就有石榴裙的描述,李白有「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萬楚有「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 愛戀蕾絲:精美的蕾絲服飾鉤織
    【內容簡介】《愛戀蕾絲:精美的蕾絲服飾鉤織》分4個部分——可愛纖細的、令人心動的蕾絲、讓自己快樂的小小蕾絲必需品、美麗雅致的上衣和長圍巾、用美麗點綴生活的蕾絲(蕾絲墊和飾邊),介紹了30種蕾絲鉤織作品,有披肩、馬甲、短袖、假領、帽子、背包,胸飾、項鍊和耳環、圍巾、桌墊、杯墊、臺布、飾邊等。後有介紹基本針法及符號的「鉤織編織的基礎」。
  • 清代哈密流行服飾有多美?一起圍觀→
    這是一批流行於清代的精美服飾它們歷經上百年的歲月洗禮已出現褪色、破損等「病症」12月1日記者從哈密市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正在對110件年代為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哈密傳統服飾進行修復它們的年代多在清代,少部分屬民國時期。服飾款式有長袍、短襖、坎肩、袷衣等。
  • 唐朝服飾的發展及特點 唐朝服飾展示
    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服的領子,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短襦長裙的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 獅子加繩子的組合有啥寓意?古代工匠告訴你,子孫連綿官運亨通
    攝於長治市蔭城鎮蔭城村三聖堂。攝於平順縣西社村。這樣的組合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常見於晉東南地區。鎮樓圖拍攝自胡哥走訪過的古村長治縣蔭城鎮三聖堂大殿,下面幾幅圖,有的拍攝自胡哥走訪的古村平順縣奧治村、黎城縣霞莊村、蔭城村「阿娜其居」,有的是門樓門楣下的木雕雀替、有的是磚雕墀頭,圖案無一例外都是數量不等的獅子和一根纏繞不斷的繩子,看起來是獅子在和繩子嬉戲。雕工各有不同,但都精美異常,放的有大圖,可以仔細欣賞。看那些雕工手法,古代匠人們的技藝令人驚嘆。
  • 對於唐朝的服飾,你了解多少
    唐朝服飾是唐朝的服裝,它有公服、圓領袍、半臂、衫裙、帔等,裝飾有幞頭、巾子、鶡冠、革帶等,布料有蜀錦、綾、羅
  • 中國古代服飾有多美,古代女子如何穿衣時尚搭配?種類滿目琳琅
    現如今,各種古風服飾也在慢慢形成潮流,相信大家也經常看到很多女生都穿著漢服等古風附屬出現在大街上。大家知道服飾是怎麼出現的嗎?服飾的歷史可以追憶到原始社會時期。每個時代的服飾都有自己的特點,像顏色,樣式等等。在暢銷書《粉黛羅綺:中國古代女子服飾時尚》裡也介紹了很多中國古代女子服飾的特徵。一個民族的服飾史,也同樣是民族的文化歷史變遷的證明。
  • 古代女子服飾圖鑑
    春節前國博推磅新展「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展廳前的隊伍每日從開館排到下午,國博裡也因此多了很多身穿漢服的觀眾。這樣的場景,在我記憶中是第一次,漢服威武👍在門口排了半小時的隊,我才得以一睹這個明星展的風採。
  • 中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古代服飾
    古代體衣在質地、顏色上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如司馬光《訓檢示康》批評「近歲風俗尤為侈靡」時說「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這表明:走卒穿士服,農夫穿絲履不合常規。五冕、九袞之類衣服只能王公貴人才有資格享受。他們寒冷時,有毛皮大衣(裘);天熱時,有高級絲織品。
  • 唐三彩仕女、龍門石窟供養人 這些古代人物的服飾都是什麼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河網訊 永寧寺陶俑、宋墓壁畫、唐三彩仕女、龍門石窟供養人,你可能只在古裝片中見到類似人物的秀美服飾,那麼這些古代人物的真實服飾都是什麼樣呢?9月29日晚,「洛水霓裳」裝束復原演出在洛陽博物館舉行,真實展現了多套歷史裝束,上面的視頻讓你先睹為快。本次「洛水霓裳」裝束復原秀,展示了戰國至宋代千餘年服飾文化全景。
  • 古代服飾科普,有需要的同學看這裡~
    上襦的領型有曲領、直領;上襦的袖型比較豐富,有窄袖、直袖、半袖等。曲領、窄袖晉制的衫也可以叫做單襦,因為晉制的衫和襦都是一樣的形制,都有腰襴。衫是穿在最內裡一層,為貼身衣物,以前使用顏色大多是白色,為了衣服的層次感,通袖也是最長的。有曲領和直領。晉制的下裙是一片式交窬裙,它是由多塊布料裁片縫合而成的,裁片均為梯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