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漢服的你,是否有細心留言過古代的刺繡圖案?我常常被那些美輪美奐的刺繡給驚豔到,感嘆啊,古代繡娘的手堪比畫家的畫筆啊!
剛好最近也看了幾期央視的綜藝《衣尚hao中國》,雖說有點一言難盡,但是裡面關於圖案、紋樣的介紹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
喜歡漢服的小夥伴們,可能更多的是關注傳統服飾的款式、色彩等,但是關於紋樣和圖案的了解,卻非常少。今天我就通過這個節目,帶大家簡單窺探一下各朝各代的紋樣特點。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絲綢起源很早,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絲綢距今已經有5000~6000年的歷史了。而服飾的紋樣圖案也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距今也有2300~2500多年的歷史。
戰國時期,絲綢的圖案、紋樣大都是多幾何紋和鳥獸紋,比如常見的龍紋、鳳紋、虎紋、鴟鵂紋(貓頭鷹),以及富有浪漫色彩的穿枝花草、雲紋等。
先秦以前,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有很強的圖騰崇拜,無論是服飾上的圖紋,還是器物、建築上的,都非常古樸渾厚、莊嚴凝重,帶有一定的鬼神象徵意義,體現的是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天地的原始崇拜。
到了漢代,因為有了織機,絲綢的技術的發展有了質的提高,紋樣、圖案也變得比以前豐富了許多,而且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既有天界的「日月星辰」,又有人間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
比如下面這個新疆出土的東漢「韓仁繡文衣右子孫無極」錦摹繪圖,流動起伏的線條、生動形象的動物圖案,以及穿插其中的吉祥語的銘刻,都寄託了當時人們對長生不老、子孫眾多的質樸希望。
魏晉乃至唐代,織物的紋樣開始有了長足發展,無論是色彩,還是花樣都較之漢代豐富了許多,紋樣圖案開始從功能性到裝飾性、審美性發展,換句話說,就是人們開始追求好看了。
下面這個精美的五彩寶花紋,就是唐代琵琶袋上的刺繡圖案,花中套花,花中再套花,層次繁複,色彩華麗,給人深邃神秘、豐富高雅的美感。
宋、遼、西夏時期,絲綢圖案變得比以前更加精美,而且這個時候民間的絲綢需求也比較大,因而在圖案上也比以前要更有生活氣息。比如下面這個石榴圖,寓意多子多福,你能想像它是繪製在腰帶上的嗎?一般多用於新婚女性穿著。
明清時期,紋樣圖案更加繁複,因為工藝越來越高級,衣物上的圖案也就更加繁瑣,只要你能想到,沒有織不出來的。
有時甚至可以像連環畫一樣精妙,圖案中有人物、花鳥、亭臺樓閣,還有湖泊、船隻,非常富有生活氣息,也彰顯了濃濃的東方情調。
比如下面這幾個三角形的圖案,你能猜到它是哪裡的圖案嗎?它其實來自一把刺繡的傘面,是清朝時出口到歐洲的太陽傘。
小小的傘面濃縮了豐富的東方審美式的人文景觀,讓人不得不感慨古人的匠心和巧思!
從禮樂等級到實用功能、再到審美追求,織物的紋樣圖案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發展,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一切。
圖案之美是服飾的精華所在,也是我們東方美學的一個濃縮,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