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長沙燒烤的「執念」
毛敏軒
不吃宵夜,人生永遠都缺了一半!
天氣一熱,人們開始對燒烤產生了一種「執念」,不吃到不罷休,仿佛它是一切煩躁和炎熱的解藥。出沒於一間露天的燒烤攤,迎著傍晚涼爽的小風,擼起袖子,一口清冽的啤酒下肚……這才是長沙人迎接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今這個季節,夜晚打開朋友圈,經常被「幾斤小龍蝦」的圖片饞到,其實很想問這些半夜發朋友圈的人:能不能給個店鋪外賣的手機號?
猶記得在湖大讀書的日子裡,朋友經常相約天馬附近的夜宵攤,每到晚上9點以後,幾十家夜宵攤同時營業,相當熱鬧。印象最深的一家叫「老曹燒烤」,肉串烤得很入味,每次剛入座,便大喊:「老曹啊,來兩首羊肉,一首牛肉,兩個茄子,」口水已經有點止不住了。
學生時代吃燒烤講究經濟實惠的,每次點單要糾結很久,甚至有時點兩個雞腿便滿足了,至於「生蠔」「扇貝」這類奢侈品,必然不在我們的菜單之中。
過去長沙的燒烤大多是路邊攤的形式,老闆隨意擺幾個椅子,幾張桌子,配幾種飲料酒水,就開始營業了。如果你運氣不好,吃的時候遇到城管就只能狼狽逃跑了。
在瀏城橋下有一家「蔣哥燒烤」很出名,蔣哥每天9點左右出攤,所有食物是限量,賣完就收攤,老闆是一個脾氣很怪的人,每當客人問多了問題的,他就顯得非常不耐煩。
這家燒烤攤有兩個「大型燒烤臺」同時運作,每個燒烤臺上可以放上百串烤肉,蔣哥會用3000W的吹風機來加快食物熟的速度,很多客人來之後都是急不可耐,每次出來一批食物,很多人便上前「哄搶」,「按順序來囉!」最終被老闆無情地拒絕。
之所以這麼火,還是因為蔣哥燒烤的肉串份量足、味道好,主打產品是牛羊肉串、貢丸、雞翅這幾樣,少而精的策略,讓無數食客被吸引。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長沙的燒烤店也變得越來越注重品位。最近比較火的盟重、客串出品、邊城小串等,都是主打「小串」。「15元10串」,剛開始以為很划算,結果發現串串是「超級縮小版」,一口一串也無法滿足食慾,4個人隨意就吃了200串,結帳時額頭直冒汗。
萌重的招牌牛油很香,蒜爆雞的味道也很好,雞肉嫩嫩的,烤過的蒜很入味。涮肚的味道讓人感到驚訝:湯汁味道濃,肚絲新鮮,口感輕脆。
樂和城對面最近開了一家「洋務派」燒烤,整個環境和清吧有點類似,裝修時尚簡約,乾淨衛生,二樓還有露天的臺子,走進這樣小資的店鋪,誰都不會想到它會是一家燒烤店。
洋務派燒烤的老闆表示,燒烤味道第一,環境同樣也很重要,目前長沙大多數燒烤店是以小門面的形式來經營,他們希望成為星城第一家主打「時尚風」的燒烤店,將燒烤也做得「高大上」。
筆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已經是凌晨1點了,還有很多年輕人在露天的臺子上吃燒烤聊天,對面可以看到樂和城的夜景。「長沙很少看到這種風格的燒烤店,夏天在陽臺上吹吹風、聊聊天、吃點東西很是愜意。」一名95年的女生談到。
曾經去過武漢、西安、大連等城市吃燒烤,最終還是發現長沙燒烤最好吃,因為更辣、口味更重,尤其是烤茄子,將一個茄子分成兩半,然後灑上蒜蓉、辣椒、香油等調料,在炭火上烤10幾分鐘,美味的烤茄子就出爐了。長沙最好吃的烤茄子在袁家嶺農業銀行門口,吃貨們有機會可以去嘗試一下。
除了茄子,鐵板韭菜也是長沙燒烤的一絕,店鋪直接為食客準備鐵板、調味油、辣椒、鹽等,讓他們自己來烤,其中調味品的不同決定了韭菜好吃的程度。
今年4月初帶一個北京的朋友去砂子塘吃燒烤,他剛開始對於鐵板韭菜這種做法感到很牴觸,後面才慢慢適應,「這種做法味道確實很棒,辣椒的味道恰好和韭菜混合,比北京的清炒韭菜好吃多了。」吃過後,他由衷地感嘆到。
人們都說吃夜宵會長胖,但是就算這樣,自己仍然不能抵擋燒烤的誘惑,晚上餓了就會在家附近的燒烤店覓食。很多人更懶,直接手機點外賣,其實燒烤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長沙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下班後和朋友幾個聚聚,喝點小酒,聊一聊最近的煩心事,心情就會好很多。
寫到這裡,口水簡直要流了一地,還是靜靜地放下手中的事情,騎著心愛的「小牛」出發,去樓下擼串吧!